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全球视角下的口腔癌疾病负担公平性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罗丽莎 栾航航 +1 位作者 邬兰 黄娇 《医学新知》 CAS 2024年第6期603-610,共8页
目的研究1990—2019年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所致的全球口腔癌疾病负担不平等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的疾病负担数据来源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来自于... 目的研究1990—2019年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所致的全球口腔癌疾病负担不平等情况,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的疾病负担数据来源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HDI)来自于《2020年人类发展报告》,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年龄标化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s,DALY)率与HDI的相关性,使用不平等斜率指数(slope index of inequality,SII)和集中指数(concentration index,CI)评价1990—2019年全球口腔癌疾病负担的不公平情况及发展趋势。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89个国家和地区,2019年口腔癌DALY率为46.61[IQR(30.70,64.97)],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口腔癌DALY率与HDI水平呈显著负相关(ρ=-0.06,P<0.001)。口腔癌DALY负担在189个国家和地区间表现出显著的不平等性,2019年SII值为-107.16[95%CI(-127.60,-90.69)],1990—2019年SII值<0且绝对值呈上升趋势;2019年口腔癌CI值为-1.35[95%CI(-2.88,-1.01)],1990—2015年CI值>0且呈下降趋势,而2016—2019年CI值<0且绝对值呈上升趋势。结论1990—2019年全球口腔癌疾病负担存在明显的社会不公平现象,口腔癌疾病负担更集中在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且随着时间变化呈现出加重趋势。因此,未来应注重发展中国家的医疗资源分配问题,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效控制口腔癌疾病负担的不平等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伤残调整寿命年 人类发展指数 不平等斜率指数 集中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试验的注册及注册平台比较分析 被引量:44
2
作者 邬兰 田国祥 +1 位作者 王行环 曾宪涛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29-134,共6页
随着临床研究逐步走向规范化、透明化、国际化和共享化,临床研究的注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显现。本文对临床试验注册的方法流程及当前主要的临床试验注册平台进行介绍,并对国内研究学者常用的临床注册平台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 C... 随着临床研究逐步走向规范化、透明化、国际化和共享化,临床研究的注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显现。本文对临床试验注册的方法流程及当前主要的临床试验注册平台进行介绍,并对国内研究学者常用的临床注册平台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 CTR)和北美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linical Trials.gov)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普及临床研究注册的相关知识,推广临床研究注册平台的使用,提高研究者对注册的意识,从而提高临床研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 临床试验 研究注册 注册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ELSD法测定不同产地茯苓中茯苓酸的含量 被引量:10
3
作者 邬兰 王金波 +2 位作者 邓媛媛 叶晓川 刘焱文 《中国药师》 CAS 2011年第11期1568-1570,共3页
目的:建立茯苓中茯苓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12个不同产地茯苓中有效成分茯苓酸的含量,为评价不同产地茯苓的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HPLC-ELSD),Kromasil 100-5C_(18)色谱柱(250mm×4.6mm,5μm),... 目的:建立茯苓中茯苓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12个不同产地茯苓中有效成分茯苓酸的含量,为评价不同产地茯苓的品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HPLC-ELSD),Kromasil 100-5C_(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0.2%甲酸(78:22),流速1.0ml·min^(-1),蒸发光检测器漂移管温度:40℃,压力:3.5bar。结果:茯苓酸在0.488~2.4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回收率试验平均为100.05%,RSD=0.47%;12个不同产地茯苓中茯苓酸的含量差异较大。结论:该方法简便、稳定、专属、可靠性强,可用于比较不同产地茯苓有效成分茯苓酸的含量,能有效评价各地茯苓药材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茯苓酸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S2条形码序列鉴定中药材佩兰及其混伪品 被引量:8
4
作者 邬兰 陈科力 +5 位作者 孙伟 胡志刚 凃媛 马孝熙 林韵涵 周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0-414,共5页
目的:对中药材佩兰及其混伪品进行ITS2条形码鉴定,以确保该药材的质量以及临床疗效。方法:提取佩兰的DNA,利用PCR技术扩增其ITS2序列,双向测序,所得序列经过CodonCodeAligner拼接后,用软件MEGA5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计算其种内、种间遗传距... 目的:对中药材佩兰及其混伪品进行ITS2条形码鉴定,以确保该药材的质量以及临床疗效。方法:提取佩兰的DNA,利用PCR技术扩增其ITS2序列,双向测序,所得序列经过CodonCodeAligner拼接后,用软件MEGA5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计算其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佩兰药材的ITS2序列长度为218 bp;佩兰种内最大K2P距离为0.009,与混伪品种间最小K2P距离为0.024。ITS2序列的NJ系统聚类树可明显区分佩兰药材及其混伪品,表现出良好的单系性。结论:ITS2条形码序列能够成功鉴定中药材佩兰与其混伪品,为保障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佩兰 ITS2序列 鉴定 混伪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和HBsAb共阳性与preS区及S区突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邬兰 杜同信 +4 位作者 焦杰 王自正 瞿卫 颜宁 俞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HBsAg、HBsAb共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preS及S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对6例HBsAg、HBsAb共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试验组)、9例HBsAg阳性、HBsAb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照组)进行HBVDNA的提取及HBV基因组preS和S基因的PCR扩增... 目的探讨HBsAg、HBsAb共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preS及S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对6例HBsAg、HBsAb共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试验组)、9例HBsAg阳性、HBsAb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照组)进行HBVDNA的提取及HBV基因组preS和S基因的PCR扩增和测序,比较组间突变率差异。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所感染HBV均为B型或C型。试验组未检出preS区缺失突变,对照组检出1例preS1区15bp缺失。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reS/S、preS、preS1、preS2区核酸点突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S区核酸点突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氨基酸水平上,试验组与对照组preS/S、preS、S、preS1、preS2区及α决定簇点突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BVpreS基因的缺失及S基因的氨基酸突变均不是B型或C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出现HBsAg、HBsAb共阳性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HBV S基因 HBV preS基因 基因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古东地区石炭系东河砂岩段沉积相 被引量:3
6
作者 邬兰 唐华佳 +3 位作者 徐正华 陈仁人 廖波勇 刘欢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26,32,共5页
从东河砂岩段单井沉积相类型划分出发,详细研究了沉积相分类及特征、沉积相区域展布特征,提出该地区的东河砂岩段沉积环境主要为浪控滨岸环境的前滨—临滨环境,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出砂体展布范围和有利储层分布,最后建立了东河砂岩段的沉... 从东河砂岩段单井沉积相类型划分出发,详细研究了沉积相分类及特征、沉积相区域展布特征,提出该地区的东河砂岩段沉积环境主要为浪控滨岸环境的前滨—临滨环境,并在此基础上预测出砂体展布范围和有利储层分布,最后建立了东河砂岩段的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石炭系 东河砂岩段 沉积相 沉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DAS-2在诊断准确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中的应用 被引量:105
7
作者 邬兰 张永 曾宪涛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201-208,共8页
诊断准确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QUADAS(Quality 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自2003年正式推出以来,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践过程中,一些个人经验、零星报道及各种反馈都提出了该工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改进的一些... 诊断准确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QUADAS(Quality 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自2003年正式推出以来,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践过程中,一些个人经验、零星报道及各种反馈都提出了该工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改进的一些问题。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该工具,研发小组对QUADAS进行了修订,并于2011年推出了QUADAS-2。相比QUADAS,QUADAS-2将一些易混淆的条目内容进行了删除和完善,将评价的条目改为单独评价的偏倚风险和临床适用性两个方面,并增加了标志性问题进行辅助判断。目前,QUADAS-2已经被加入到Rev-Man 5.2软件中。本文对QUADAS-2进行介绍,并以实例展示了在RevMan 5.2软件中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DAS QUADAS-2 RevMan5.2软件 诊断准确性研究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材车前草及其混伪品的ITS2序列鉴定 被引量:3
8
作者 邬兰 刘义梅 +2 位作者 熊永兴 陈士林 陈科力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920-2921,共2页
目的对中药材车前草及其混伪品进行ITS2条形码鉴定,以确保该药材的质量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对车前草样品进行DNA提取、PCR扩增和双向测序,经过序列拼接,构建其系统进化树并分析各物种间ITS2序列二级结构的差异。结果由所构建的系统聚类... 目的对中药材车前草及其混伪品进行ITS2条形码鉴定,以确保该药材的质量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对车前草样品进行DNA提取、PCR扩增和双向测序,经过序列拼接,构建其系统进化树并分析各物种间ITS2序列二级结构的差异。结果由所构建的系统聚类树可以看出,ITS2序列可以将车前草的两个来源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或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 Willd.互相区分开,并与伪品青天葵Nervilia fordii(Hanee)Schltr.及其同属其它近缘种区分开;ITS2二级结构又进一步显示了车前草基源植物与其混伪品所具有的明显差异。结论 ITS2条形码序列能够有效地区别中药材车前草基源植物与其混伪品,为车前草的鉴定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前草 ITS2 DNA条形码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S2序列的车前子原植物及其混伪品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2
9
作者 邬兰 刘义梅 +1 位作者 熊永兴 陈科力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896-1900,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车前子原植物及其混伪品的ITS2条形码序列,探索鉴定车前子及其混伪品的新方法。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DNA提取、PCR扩增和双向测序,所得序列经过CodonCode Aligner拼接后,用软件MEGA5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计算其种间、种内遗传... 目的:通过分析车前子原植物及其混伪品的ITS2条形码序列,探索鉴定车前子及其混伪品的新方法。方法:对研究材料进行DNA提取、PCR扩增和双向测序,所得序列经过CodonCode Aligner拼接后,用软件MEGA5进行相关数据分析,计算其种间、种内遗传距离,并利用已建立的ITS2数据库及其网站预测ITS2二级结构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车前种内最大K2P距离为0.009 9,与混伪品种间最小K2P距离为0.497 6;平车前种内最大K2P距离为0.005 2,与混伪品种间最小K2P距离为0.519 1。车前子基原植物与其混伪品的二级结构的分子形态均有明显差异。由所构建的系统聚类树可以看出,车前与平车前的不同来源样品聚在一支,并能很好与混伪品区分开。结论:ITS2条形码序列能够成功鉴定车前子基原植物与其混伪品,为车前子的基原鉴定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前子 ITS2序列 混伪品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PCR技术快速分析噬菌体展示肽库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邬兰 杜同信 +2 位作者 俞杨 焦杰 王自正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0期1207-1211,共5页
目的建立无需转染菌株的快速定量方法,用以分析噬菌体展示肽库筛选。方法选取Ph.D.-C7C噬菌体展示肽库,进行梯度稀释并提取基因组,在其载体序列上设计一对通用引物,运用SYBR Green的方法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通过计算该方法的特异性、... 目的建立无需转染菌株的快速定量方法,用以分析噬菌体展示肽库筛选。方法选取Ph.D.-C7C噬菌体展示肽库,进行梯度稀释并提取基因组,在其载体序列上设计一对通用引物,运用SYBR Green的方法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通过计算该方法的特异性、精密度和线性范围来确定该检测方法的可行性。结果通过溶解曲线得知该对引物可特异性筛选噬菌体展示七肽库。通过计算每个浓度的Ct值及其偏差可发现,该体系在2×10~4pfu/m L^2×10^(10)pfu/m 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且在2×10~5pfu/m L^2×10^(10)pfu/m L的浓度范围内批间不精密度小于15%。结论建立的荧光定量PCR体系可以避免转染菌株所带来的繁琐人工劳动,并可以特异、准确、快速的对噬菌体展示肽库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展示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文库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缬草油的化学成分比较 被引量:10
11
作者 方颖 丁菲 +3 位作者 邬兰 廖鹏程 张慧慧 刘焱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16-1121,共6页
目的对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缬草油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CO2)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从缬草中提取缬草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进行化学成分定性与相对含量的比较。结果共鉴定了118种成分,超临界CO2萃取... 目的对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缬草油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CO2)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从缬草中提取缬草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进行化学成分定性与相对含量的比较。结果共鉴定了118种成分,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物共鉴定98种,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鉴定了67种,共有成分47种;超临界CO2萃取所得缬草油的收率约为水蒸气蒸馏收率的1.8倍。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是缬草油较好的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草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 水蒸气蒸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胡及其混伪品的DNA条形码鉴定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熊永兴 邬兰 +1 位作者 刘义梅 陈科力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62-1765,共4页
目的: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准确、快速地鉴别中药材前胡及其混伪品。方法:提取前胡药材及其易混品的总DNA,对ITS2序列进行PCR扩增和双向测序,应用CodonCode Aligner V3.0对测序峰图进行校对拼接获得ITS2序列。利用MEGA 4.0软件计算物种种... 目的: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准确、快速地鉴别中药材前胡及其混伪品。方法:提取前胡药材及其易混品的总DNA,对ITS2序列进行PCR扩增和双向测序,应用CodonCode Aligner V3.0对测序峰图进行校对拼接获得ITS2序列。利用MEGA 4.0软件计算物种种内种间的Kimura 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采用最近距离法、相似性搜索法、构建NJ系统聚类树等方法进行鉴定并分析各物种ITS2序列的二级结构差异。结果:构建的系统聚类树显示前胡不同样本聚在一起,能很好的与其混伪品进行区分;ITS2二级结构显示前胡与其混伪品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ITS2条形码序列能够有效的区别中药材前胡与其混伪品,为快速、准确地鉴定前胡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胡 ITS2 DNA条形码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紫菀饮片标准汤剂制备及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开雪 马伟 +3 位作者 熊超 孙伟 李西文 邬兰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04-908,共5页
目的:建立蜜紫菀饮片标准汤剂质量评价标准,为以蜜紫菀为原料的相关制剂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4批蜜紫菀饮片,制备标准汤剂,测定蜜紫菀标准汤剂出膏率和pH值,并建立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结果:14批蜜紫菀标准汤剂出膏率范围... 目的:建立蜜紫菀饮片标准汤剂质量评价标准,为以蜜紫菀为原料的相关制剂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4批蜜紫菀饮片,制备标准汤剂,测定蜜紫菀标准汤剂出膏率和pH值,并建立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结果:14批蜜紫菀标准汤剂出膏率范围为45.8%~61.4%;pH值范围为4.50~4.81;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相似度均大于0.899,确定12个共有峰,指认其中3个并对其进行简易定量分析,探讨适合标准汤剂定量的指标成分。结论:蜜紫菀标准汤剂研究可为以蜜紫菀为原料的相关制剂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因标准汤剂中紫菀酮转移率极低,可选择槲皮素等作为其定量指标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紫菀 标准汤剂 指纹图谱 出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突变对病毒表面抗原编码区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俞杨 邬兰 +3 位作者 焦杰 颜宁 杜同信 王自正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1518-1520,共3页
目的在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分析乙肝病毒(HBV)耐药突变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影响,为深入研究这些突变的生物学意义奠定基础。方法采集用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的65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浆标本,提取HB... 目的在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分析乙肝病毒(HBV)耐药突变对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影响,为深入研究这些突变的生物学意义奠定基础。方法采集用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的65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浆标本,提取HBV基因组DNA,对涉及耐药突变位点并且和表面抗原基因在基因组结构中完全重叠的逆转录酶结构域进行PCR扩增和DNA测序,根据NCBI中的乙型肝炎病毒参考序列分析这些耐药突变位点对表面抗原氨基酸突变的影响。结果 653例标本中,逆转录酶结构域rtV173L、rtA181T、rtA181V、rtT184G、rtS202I、rtM204V和rtM204I的突变分别可以导致表面抗原氨基酸位点改变:E164D、172W突变为终止密码子、L173F、L176V、V194F、I195M和W196L以及W196L/S的突变,rtL180M和rtS202G未造成表面抗原的改变。结论乙型肝炎病毒耐药突变可导致表面抗原多个氨基酸位点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类似物 耐药性 表面抗原 基因突变 肝炎病毒 乙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及周边地区冠心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吕园 俞杨 +4 位作者 张秀梅 邬兰 杜同信 王自正 王峰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0期1139-1143,共5页
目的探讨南京及周边地区冠心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相关分布,分析性别和年龄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南京市第一医院拟使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2997例。男性1963例,女性1034... 目的探讨南京及周边地区冠心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相关分布,分析性别和年龄与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南京市第一医院拟使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2997例。男性1963例,女性1034例;患者平均年龄66.3±11.4岁,<65岁患者1284例,≥65岁患者1713例。采用"等位基因特异PCR"结合荧光探针技术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并分别统计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与基因多态性发生频率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共检测到CYP2C19六种基因型:CYP2C19*1/*1,*1/*2,*1/*3,*2/*2,*2/*3,*3/*3,其基因频率分别为38.5%、41.1%、6.3%、11.1%、2.7%、0.3%,共对应三种代谢表型:快代谢型(*1/*1),占38.5%;中间代谢型(*1/*2、*1/*3),占47.4%;慢代谢型(*2/*2、*2/*3、*3/*3),占14.1%。等位基因CYP2C19*1、CYP2C19*2、CYP2C19*3的频率分别为62.2%、33.0%和4.8%。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基因多态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南京及周边地区冠心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与中国其他地区人群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与性别和年龄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地区 冠心病 氯吡格雷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耳子药材及其混伪品ITS2序列鉴定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俊 刘霞 +9 位作者 张雅琴 宋明 林韵涵 马孝煕 孙伟 向丽 胡志刚 邬兰 张雪琼 胡伟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9-334,共6页
目的:应用 ITS2序列快速并准确地鉴定中药材苍耳子,为其药材质量、用药安全提供保障。方法:提取苍耳子药材及其混伪品的基因组DNA、扩增 ITS2序列并测序,采用软件CodonCode Aligner V 4.2对测序峰图进行校对拼接,并对峰图进行质量... 目的:应用 ITS2序列快速并准确地鉴定中药材苍耳子,为其药材质量、用药安全提供保障。方法:提取苍耳子药材及其混伪品的基因组DNA、扩增 ITS2序列并测序,采用软件CodonCode Aligner V 4.2对测序峰图进行校对拼接,并对峰图进行质量控制。应用MEGA 5.0软件计算种内种间 Kimura 2-parameter (K2P)遗传距离,构建邻接(NJ)系统聚类树。结果:苍耳子药材基原物种种内 K2P 遗传距离为0,药材基原物种与其他混伪品的 K2P遗传距离分布于0.009-0.542;NJ树结果显示苍耳子药材与其混伪品均可明显区分。结论:ITS2序列适用于中药材苍耳子及其混伪品鉴别,进一步验证了DNA条形码技术鉴定中药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耳子 DNA 条形码 ITS2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调节免疫功能有效物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3
17
作者 邓媛媛 邵贝贝 +3 位作者 王光忠 邬兰 叶晓川 刘焱文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2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茯苓不同提取物质部位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给小鼠注射氢化可的松(50mg/kg)造成免疫低下模型后,检测小鼠腹腔内吞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功能,并测定了小鼠血清内IL-2和TNF-α的含量以及免疫器官脾脏和胸腺的重量变... 目的探讨茯苓不同提取物质部位对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给小鼠注射氢化可的松(50mg/kg)造成免疫低下模型后,检测小鼠腹腔内吞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功能,并测定了小鼠血清内IL-2和TNF-α的含量以及免疫器官脾脏和胸腺的重量变化。结果茯苓醇提物质部位、水溶性物质部位、碱溶性物质部位均有不同程度促进小鼠腹腔内吞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且小鼠血清内免疫因子IL-2和TNF-α的含量也有明显增加,脾脏和胸腺的重量也明显增加。结论茯苓调节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主要为三萜类、水溶性多糖及酸性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免疫调节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不同产地人参中9种农药残留量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震 邬兰 +3 位作者 刘振鹏 顾媛媛 孙伟 马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63-67,共5页
目的检测3个人参主产区——黑龙江、吉林和辽宁60份市售人参药材样品的农药残留量,包括滴滴涕(DDT:p,p’-DDE、p,p’-DDD、o,p’-DDT、p,p’-DDT)、六六六(BHC:α-BHC、β-BHC、γ-BHC、δ-BHC)、五氯硝基苯(PCNB)。方法采用2015年版《... 目的检测3个人参主产区——黑龙江、吉林和辽宁60份市售人参药材样品的农药残留量,包括滴滴涕(DDT:p,p’-DDE、p,p’-DDD、o,p’-DDT、p,p’-DDT)、六六六(BHC:α-BHC、β-BHC、γ-BHC、δ-BHC)、五氯硝基苯(PCNB)。方法采用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农药残留量测定方法中的气相色谱法(通则0521),建立了DDT、BHC、PCNB 3类(共9种)对照品的标准曲线,对3个产地60份人参样品中的农药残留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在检测的60份样品中,共有1份样品(NO.4)DDT含量超标(222.1 ng·g^-1),2份样品(NO.6、56)BHC含量超标(241.9、224.2 ng·g^-1),3份样品(NO.2、18、35)PCNB含量超标(121.7、181.2、185.7 ng·g^-1)。其中,BHC平均含量为97.96 ng·g^-1,DDT平均含量为58.95 ng·g^-1,PCNB平均含量为46.87 ng·g^-1。结论市售人参药材样品中,9种农药残留超标率为10%,6个超标样品中吉林省5份,辽宁省1份,黑龙江省没有。黑龙江省种植的人参农药残留低,其次是辽宁省,最后为吉林省。其中,黑龙江省各市县人参质量比较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人参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S2序列鉴定桃仁及其近缘种 被引量:6
19
作者 林韵涵 刘霞 +5 位作者 胡志刚 孙伟 邬兰 张雅琴 宋明 张晓存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9-434,共6页
目的:对药材桃仁及其近缘种进行ITS2分子鉴定,以保证药材质量及用药安全。方法: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桃仁及其近缘种的ITS2核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并双向测序,经CodonCodeAligner V4.1拼接后,将所有的ITS2序列用MEGA5.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 目的:对药材桃仁及其近缘种进行ITS2分子鉴定,以保证药材质量及用药安全。方法: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桃仁及其近缘种的ITS2核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并双向测序,经CodonCodeAligner V4.1拼接后,将所有的ITS2序列用MEGA5.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分析,并构建NJ树。结果:桃仁两基原物种ITS2序列长度为212~213 bp,序列变异较小;两基原物种ITS2序列与近缘种的种间平均K2P遗传距离大于其种内平均K2P遗传距离;由NJ树可知,桃仁的两基原物种聚为一枝,并与其他近缘种明显分开。结论: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可以有效地鉴定药材桃仁及其近缘种,为其他中药及其近缘种的鉴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仁 近缘种 ITS2 DNA条形码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S2序列鉴别木槿及其混伪品基原植物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义梅 靳李娜 +2 位作者 熊永兴 邬兰 陈科力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8-410,共3页
目的:利用ITS2序列鉴别木槿及其常见混伪品基原植物。方法:提取木槿及其混伪品共9个样本DNA、PCR扩增和测序,得到ITS2序列,结合GenBank下载的12条ITS2序列,计算种内种间Kimura 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并构建NJ系统聚类树。结果:... 目的:利用ITS2序列鉴别木槿及其常见混伪品基原植物。方法:提取木槿及其混伪品共9个样本DNA、PCR扩增和测序,得到ITS2序列,结合GenBank下载的12条ITS2序列,计算种内种间Kimura 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并构建NJ系统聚类树。结果:木槿与其混伪品之间的K2P遗传距离为0.236-0.301,远大于木槿种内K2P遗传距离(0.009-0.056);木槿种内序列变异位点为2-9个,远少于与混伪品的变异位点(45-52个);NJ系统聚类树显示木槿种内不同个体聚在一起,与其混伪品明显分开。结论:ITS2条形码可准确鉴别木槿及其混伪品基原植物,为木槿及其混伪品鉴定提供了分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S2 木槿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