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养分利用效率研究综述 被引量:152
1
作者 邢雪荣 韩兴国 陈灵芝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785-790,共6页
养分利用效率的概念是理解生态系统功能的中心 .本文从植物养分利用效率的概念出发 ,对养分利用效率的表示与计算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养分再吸收的生物化学基础等进行综述 ,分析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指出今后应加强研究的方面 .
关键词 养分利用效率 再吸收 养分有效性 养分损失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腺样囊性癌8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邢雪荣 顾晓明 +1 位作者 秦瑞峰 金岩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0-203,共4页
目的 通过对 89例经手术治疗的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进行了临床病理的回顾性研究 ,旨在分析影响腺样囊性癌预后的各种因素 .方法 全部资料用 SPSS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根据生命表法 (life table)估计各时间点的生存率 ,并将其绘制为生... 目的 通过对 89例经手术治疗的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进行了临床病理的回顾性研究 ,旨在分析影响腺样囊性癌预后的各种因素 .方法 全部资料用 SPSS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根据生命表法 (life table)估计各时间点的生存率 ,并将其绘制为生存曲线 ,用 Wilcoxon(Gehan)检验各组间差异 .结果 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 :提示预后不良的因素包括年龄在 5 0岁以上、临床症状体征出现 3个或者更多、肿物大于 2 cm、手术切缘阳性及口底部的腺样囊性癌 .临床分期属早期 ( , 期 )、病理分型为腺样型或管状型、神经未受侵犯的患者预后优于临床分期属于晚期 ( , 期 )、病理分型为实体型、神经受侵者 .结论 临床分期、病理分型、神经受侵与否是影响涎腺腺样囊性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性囊性癌 涎腺肿瘤 生存率 预后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酸对蔬菜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邢雪荣 吕春生 郭大立 《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S2期156-162,共7页
本文通过水培试验,测定了有机酸对蔬菜的效应,结果表明:1.在进行试验的七种有机酸中,α-酮戊二酸和柠檬酸对蔬菜NR和NiR活性有较大促进作用,同时有利于其生物量的提高,但这些有益作用只有在适当浓度下才能实现,浓度过高... 本文通过水培试验,测定了有机酸对蔬菜的效应,结果表明:1.在进行试验的七种有机酸中,α-酮戊二酸和柠檬酸对蔬菜NR和NiR活性有较大促进作用,同时有利于其生物量的提高,但这些有益作用只有在适当浓度下才能实现,浓度过高反而有抑制作用甚至有害。2.这些有机酸均有促进蔬菜吸收NH的趋势。3.蔬菜根际增施有机酸有增加叶中游离A。A。及游离NH的趋势,其中α-酮戊二酸的这一影响较小。4.NR对光敏感,光不足时活性骤降,NiR对光不报敏感。5.蔬菜叶中NH量高于根中,遮光下叶中NH量,游离A。A。游离NH的量均高于光照下的量。6.在蔬菜正常生长条件下,植株体内不会有NO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酸 硝酸还原酶 Α-酮戊二酸 小白菜 蔬菜 酶活性 促进作用 有机酸处理 生长量 柠檬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物料对白浆土微团聚体组成及其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邢雪荣 李法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2-44,共3页
通过长期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有机物料对白浆土各粒径微团聚体及其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有机物料能明显减少<1与1~2μm小粒径微团聚体和促进2~5μm与5~10μm粒径微团聚体的形成,提高各粒径微团体中有机碳和全N... 通过长期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有机物料对白浆土各粒径微团聚体及其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有机物料能明显减少<1与1~2μm小粒径微团聚体和促进2~5μm与5~10μm粒径微团聚体的形成,提高各粒径微团体中有机碳和全N的含量,后二者主要分布于小粒径的微团聚体中.小粒径微团聚体中的全P含量较高,随着粒径增大,P含量呈下降趋势,在10~50μm粒径处最低,随后又呈上升趋势.其中<1、1~2和5~10μm各粒径中的P含量与土壤有效P呈显著正相关.牛粪对白浆土微团聚体组成及其养分含量的影响好于麦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微团聚体 养分 白浆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7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邢雪荣 金岩 +1 位作者 董绍忠 顾晓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4期1275-1275,共1页
关键词 涎腺肿瘤 腺样囊性癌 P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生物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被引量:5
6
作者 邢雪荣 刘斌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7年第3期216-222,共7页
工业生物技术是大规模采用生物体系生产人类必需的能源与化学品的先进技术,面向资源、环境、能源、人口与健康、材料和农业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工业生物技术已经成为“生物技术发展的第三次浪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际工业生物技术领... 工业生物技术是大规模采用生物体系生产人类必需的能源与化学品的先进技术,面向资源、环境、能源、人口与健康、材料和农业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工业生物技术已经成为“生物技术发展的第三次浪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际工业生物技术领域的主要发展现状、研究热点和未来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生物技术 生物能源 生物材料 生物基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的硅素营养研究综述 被引量:115
7
作者 邢雪荣 张蕾 《植物学通报》 CSCD 1998年第2期33-40,共8页
本文阐述了硅在植物中的形态、分布、吸收、积累、生理作用及其与其它元素的关系。研究表明:1硅主要以二氧化硅胶(SiO2.nH2O)的无机物形态存在于植物表皮细胞和细胞壁。植物体内硅的含量在不同物种间差异很大。根据硅的... 本文阐述了硅在植物中的形态、分布、吸收、积累、生理作用及其与其它元素的关系。研究表明:1硅主要以二氧化硅胶(SiO2.nH2O)的无机物形态存在于植物表皮细胞和细胞壁。植物体内硅的含量在不同物种间差异很大。根据硅的含量,可将一般栽培植物分为三种类群;同时根据植物硅钙摩尔比值可将植物分为喜硅植物和非喜硅植物。硅在植物各部分分布不均匀,并且随着植株的生长发育,植株中的硅含量不断变化。植物中硅的积累受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影响。2植物主要以单硅酸形态吸收硅,不同植物吸收硅的能力不同。水稻具有主动吸硅能力,其吸收过程受体内代谢活动影响<请合法使用软件>其它大多数植物主要以被动方式吸收硅,但不排除具有选择性吸收硅的可能性。3硅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硅是一些植物(如禾本科植物、甜菜、木贼属植物及某些硅藻)的必需元素。硅对其它很多植物具有有益作用。硅对植物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形态结构、生理过程和抗逆能力三方面的影响上。在去硅条件下,多种植物表现出缺硅症状。4硅对植物吸收利用对其它营养元素产生影响。硅对不同元素的影响方式和程度不同,同时随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对某种元素的作用常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素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茎禾草沙鞭的克隆基株及分株种群特征 被引量:74
8
作者 董鸣 阿拉腾宝 +1 位作者 邢雪荣 王其兵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02-310,共9页
在内蒙古沙地站对根茎禾草沙鞭的观测实验发现,沙鞭具有规则的克隆生长、“游击型”克隆构型和相当快的克隆扩展。其地下根茎的寿命至少2年。这些发现指示着该植物种可能具有很强的克隆整合。对内蒙古沙地站和内蒙古草原站的单种沙鞭... 在内蒙古沙地站对根茎禾草沙鞭的观测实验发现,沙鞭具有规则的克隆生长、“游击型”克隆构型和相当快的克隆扩展。其地下根茎的寿命至少2年。这些发现指示着该植物种可能具有很强的克隆整合。对内蒙古沙地站和内蒙古草原站的单种沙鞭分株种群的比较和在各站对单种和混交沙鞭分株种群的比较发现,不同地点和在不同群落条件下的沙鞭分株种群在许多重要性状上都存在差异。这些结果暗示着克隆可塑性对沙鞭生态适应性的可能贡献。关于沙鞭克隆整合和克隆可塑性的进一步研究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草 沙鞭 沙生境 克隆 生长 分株 种群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林河流域一个放牧草原群落中根系呼吸占土壤总呼吸比例的初步估计 被引量:57
9
作者 李凌浩 韩兴国 +7 位作者 王其兵 陈全胜 张焱 杨晶 白文明 宋世环 邢雪荣 张淑敏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9-32,共4页
采取根系生物量梯度上土壤呼吸变化趋势线外推法对锡林河流域一个放牧羊草 (Leymuschinensis)群落中根系呼吸占土壤总呼吸的比例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 :在测定年度整个生长季的不同月份 ,该群落中根系呼吸量占土壤呼吸总量的比例在 15 %... 采取根系生物量梯度上土壤呼吸变化趋势线外推法对锡林河流域一个放牧羊草 (Leymuschinensis)群落中根系呼吸占土壤总呼吸的比例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 :在测定年度整个生长季的不同月份 ,该群落中根系呼吸量占土壤呼吸总量的比例在 15 %~ 37%之间 ,平均为 2 4%;根系呼吸所占比例较高的月份与根系生长的高峰期基本一致 ,均出现在 6月中旬和 8月上旬 ;上述结果与国外同类研究结果相比 ,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林河流域 草原群落 根系呼吸 土壤总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甜槠林细根生物量和生长量研究 被引量:123
10
作者 李凌浩 林鹏 邢雪荣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37-340,共4页
对武夷山甜槠林细根生物量和生长量的季节动态及其在不同群落发育阶段下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细根在养分归还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甜槠成熟林细根生物量为10.645t·hm-2,生长量为7.3715t·... 对武夷山甜槠林细根生物量和生长量的季节动态及其在不同群落发育阶段下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细根在养分归还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甜槠成熟林细根生物量为10.645t·hm-2,生长量为7.3715t·hm-2·a-1,分解量为4.6775t·hm-2·a-1,年周转率0.69次;细根生物量和生长量随林龄增长的变化模式为单峰型曲线,生物量至34龄时达到最大值,生长量至群落郁闭阶段(58龄)达到最大值;甜槠成熟林中,通过细根死亡的N素归还量占群落年归还总量的49.5%,多于凋落物途径,P、Mg归还量所占比例为42.3%和28.9%,略低于凋落物途径;K、Ca归还以降水淋溶为主,其次是凋落物途径,而细根途径仅占总归还量的19.3%和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根 生长量 周转率 林龄 甜槠林 武夷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下和林窗内绢毛匍匐委陵菜的克隆生长和克隆形态 被引量:26
11
作者 张淑敏 陈玉福 +3 位作者 于飞海 邢雪荣 李凌浩 董鸣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67-571,共5页
为了验证绢毛匍匐委陵菜(Potentilla reptans var.sericophylla)林窗和林下种群间的行为差异是完全由表型可塑性引起,还是局部分化的结果,将生长在北京东灵山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林窗和林下的绢毛匍匐委陵菜,进行生境间的交互移... 为了验证绢毛匍匐委陵菜(Potentilla reptans var.sericophylla)林窗和林下种群间的行为差异是完全由表型可塑性引起,还是局部分化的结果,将生长在北京东灵山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林窗和林下的绢毛匍匐委陵菜,进行生境间的交互移植-重植野外生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植物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叶柄长度和匍匐茎节间长度等克隆形态特征在两生境间无差异。两个来源的植株,其基株生物量、基株分株数和基株匍匐茎总长度等克隆生长特征在林下生境中都比在林窗生境中小,表现出显著的可塑性。所研究的克隆形态特征和克隆生长特征及其可塑性在不同生境来源的实验植物间没有差异。绢毛匍匐委陵菜克隆形态特征和克隆生长特征及其可塑性在林下和林窗生境间没有发生局部分化,林窗为其较适生境,克隆生长特征的可塑性对绢毛匍匐委陵莱利用生境异质性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绢毛匍匐委陵菜 克隆生长 克隆形态 种群 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湿度对我国内蒙古羊草草原土壤净氮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78
12
作者 王常慧 邢雪荣 韩兴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472-2476,共5页
土壤氮素的矿化是反映土壤供氮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通过测定内蒙古典型羊草草原自由放牧地土壤净氮矿化量和净氮矿化速率 ,揭示影响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氮循环过程的有关机理 ,为草地生态系统建模提供理论依据... 土壤氮素的矿化是反映土壤供氮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通过测定内蒙古典型羊草草原自由放牧地土壤净氮矿化量和净氮矿化速率 ,揭示影响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氮循环过程的有关机理 ,为草地生态系统建模提供理论依据。在实验室条件下 ,运用恒温恒湿培养箱控制土壤的温度与湿度 ,测定羊草草原长期自由放牧地土壤氮素矿化量的积累。将不同水分含量的土柱分别放在温度为 - 10℃、0℃、5℃、15℃、2 5℃和 35℃的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培养 ,培养 1、2、3、5周后取出 ,分析培养前后的 NH+ 4- N和 NO- 3- N含量 ,以确定土壤净氮矿化 (NH+ 4- N+NO- 3- N)的累积和不同时间段内的矿化速率。结果表明 :不同处理温度和水分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p<0 .0 0 0 1)。温度和水分之间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p<0 .0 0 0 1)。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 ,矿化氮累积量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草原 净氮矿化 温度 湿度 培养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氮素矿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7
13
作者 王常慧 邢雪荣 韩兴国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2184-2188,共5页
氮素是各种植物生长和发育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 ,也是牧草从土壤吸收最多的矿质元素 .土壤中的氮大部分以有机态形式存在 ,而植物可以直接吸收利用的是无机态氮 .这些有机态氮在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作用下 ,由难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 氮素是各种植物生长和发育所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 ,也是牧草从土壤吸收最多的矿质元素 .土壤中的氮大部分以有机态形式存在 ,而植物可以直接吸收利用的是无机态氮 .这些有机态氮在土壤动物和微生物的作用下 ,由难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有机态转化为可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无机态的过程就是土壤氮的矿化 .氮素矿化受多种因子的影响 ,这些因子可以归结为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 .生物因子包括 :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种类 .土壤动物可以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矿化 ;土壤微生物种类、结构及功能与氮的分解、矿化有密切的关系 ;不同的植物种类对土壤氮素的矿化作用是不相同的 ,一般来说 ,有豆科植物生长的土壤比其它种类土氮素矿化的作用大 .非生物因素一般可以分为环境因子和人类活动干扰 .环境因子中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对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是国内外众多科学家研究的方向 .尽管如此 ,在此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 ,仍然需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而在其他诸如 :不同的土壤质地与土壤类型方面 ,研究报道的结论也很不一致 .草地生态系统中人类活动对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主要包括 ,不同强度的放牧 ,割草以及施肥、火烧强度等 .非生物因子对氮素矿化的影响非常直接和明显 ,尤其是人类活动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生态系统 氮素矿化 土壤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夷山甜槠林粗死木质残体的贮量、动态及其功能评述 被引量:68
14
作者 李凌浩 邢雪荣 +2 位作者 黄大明 刘初钿 何建源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32-143,共12页
本文对武夷山甜槠林76龄成熟林内粗死木质残体的贮量、增枯量和分解量等进行了研究,对不同林龄甜槠林粗死木质残体的贮量动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初步评述了它们在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甜槠林成林粗死... 本文对武夷山甜槠林76龄成熟林内粗死木质残体的贮量、增枯量和分解量等进行了研究,对不同林龄甜槠林粗死木质残体的贮量动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初步评述了它们在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甜槠林成林粗死木质残体贮量为7.349t·km-2,增枯量为1.425t·hm-2·a-1,分解量为0.512·hm-2·a-1;(2)随着林龄增长,不同林龄甜槠林的粗死木质残体贮量呈“S”型动态模式,至58龄阶段达到最大值,其后渐趋稳定;(3)粗死木质残体是甜槠林生态系统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各养分元素贮量占该系统生物量分室总贮量的0.09%~1.91%,由增枯量实现的各养分元素归还量占养分元素归还总量的1.94%~4.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 粗死木质残体 贮量 分解量 甜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叶锦鸡儿灌丛引起的植物生物量和土壤化学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 被引量:45
15
作者 李香真 张淑敏 邢雪荣 《草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24-30,共7页
对退化草地恢复 8年后 ,由于小叶锦鸡儿 (Caragana microphylla)灌丛引起的周围植物生物量、植物组成、羊草中化学成分、土壤中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的变异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小叶锦鸡儿灌丛诱导了植... 对退化草地恢复 8年后 ,由于小叶锦鸡儿 (Caragana microphylla)灌丛引起的周围植物生物量、植物组成、羊草中化学成分、土壤中大量营养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的变异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小叶锦鸡儿灌丛诱导了植物组成、生物量和土壤化学元素含量在空间上的分异 ,这种生态效应有利于退化草地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锦鸡儿 空间分异 植物组成 生物量 化学元素 豆科灌木植物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藻生物柴油研发态势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斌 陈大明 +3 位作者 游文娟 邢雪荣 于洁 于建荣 《生命科学》 CSCD 2008年第6期991-996,共6页
微藻是光合效率最高的原始植物之一,与农作物相比,单位面积的产率可高出数十倍。微藻生物柴油技术首先包括微藻的筛选和培育,获得性状优良的高含油量藻种,然后在光生物反应器中吸收阳光、CO2等,生成微藻生物质,最后经过采收、加工,转化... 微藻是光合效率最高的原始植物之一,与农作物相比,单位面积的产率可高出数十倍。微藻生物柴油技术首先包括微藻的筛选和培育,获得性状优良的高含油量藻种,然后在光生物反应器中吸收阳光、CO2等,生成微藻生物质,最后经过采收、加工,转化为微藻生物柴油。完整的微藻生物柴油成套技术链涵盖多个技术环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微藻生物工程技术、微藻高效规模化养殖技术,以及微藻生物质采收、加工与转化技术等。其中,降低生产成本是当前微藻生物柴油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各国的研究机构为此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生物柴油 光生物反应器 封闭管 酯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放牧率对旱黄梅衣生物量和化学元素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香真 邢雪荣 陈佐忠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69-373,共5页
对羊草草原群落中旱黄梅衣生物量和化学元素组成与放牧率关系的研究表明 ,轻度放牧 (1.33只羊·hm-2 )时 ,旱黄梅衣生物量达到最大值 ,极重牧 (6 .6 7只羊·hm-2 )时生物量最低 .旱黄梅衣体内C、N、Ca含量较高 ,>1% ;P、Mg、... 对羊草草原群落中旱黄梅衣生物量和化学元素组成与放牧率关系的研究表明 ,轻度放牧 (1.33只羊·hm-2 )时 ,旱黄梅衣生物量达到最大值 ,极重牧 (6 .6 7只羊·hm-2 )时生物量最低 .旱黄梅衣体内C、N、Ca含量较高 ,>1% ;P、Mg、K、Fe含量介于 0 1%~ 1% ;Na、Mg、Cu、Zn、B均 <0 .1% .旱黄梅衣中Ca含量明显高于维管植物 ,是喜Ca植物 .放牧处理下 ,旱黄梅衣含C量下降 ,N含量提高 ,C/N比在中度、重度放牧率下较低 .Ca、Mg、K、Fe、Mn、Cu含量表现为无牧处理时较低 ,放牧处理较高 .旱黄梅衣的生物量和化学元素组成的变化对放牧强度有着很好的响应 ,因此可以用旱黄梅衣的生物量和化学元素组成的变化来指示草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特征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黄梅衣 生物量 化学元素组成 放牧率 指示植物 草原 地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叶片对硒的吸收与转运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其兵 李凌浩 邢雪荣 《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S2期149-155,共7页
以花生为供试植物的叶面施硒试验结果表明,叶片能够吸收利用Se(IV)和Se(VI)两种价态的外源硒,并将所吸收的硒主要转运至花生种子中去。叶片对硒的吸收转运能力受施硒量、施硒时间和硒的价态等因素的影响,叶片对Se(V... 以花生为供试植物的叶面施硒试验结果表明,叶片能够吸收利用Se(IV)和Se(VI)两种价态的外源硒,并将所吸收的硒主要转运至花生种子中去。叶片对硒的吸收转运能力受施硒量、施硒时间和硒的价态等因素的影响,叶片对Se(VI)的吸收能力约是Se(IV)的3倍,吸收量与施硒量成正比,在花针期施用有利于叶片的吸收利用和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施硒 吸收 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被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周广胜 邢雪荣 王辉民 《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S2期190-194,共5页
本文根据地球表面两个众所公认的平衡方程:热量平衡方程和水量平衡方程对森林对于气候的反馈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指出森林对于气候变化的作用是增温还是降温须视具体地点的情况而定。对于中纬度地区,当某一区域的迂流量的变化与下... 本文根据地球表面两个众所公认的平衡方程:热量平衡方程和水量平衡方程对森林对于气候的反馈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指出森林对于气候变化的作用是增温还是降温须视具体地点的情况而定。对于中纬度地区,当某一区域的迂流量的变化与下垫面反射率的变化满足关系:△f=5△αx10 ̄(-4)g/cm ̄2min时,地表温度并不因为下垫面反射率或迁流量的变化而变化。这一研究也表明在制定全球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影响对策时必须因地制宜,以保证地球成为一个适于人类生存与持续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气候 反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中几个重要方面的进展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凌浩 王其兵 邢雪荣 《植物学通报》 CSCD 1998年第1期17-26,共10页
本文对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中几个重要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森林细根生物量与生产力、调落物、粗死木质残体和森林降水化学等。对今后这些方面研究中的重点内容与趋势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细根生物量 调落物 降水化学 森林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