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罗替尼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和近期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丁美清 邢雅军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4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安罗替尼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常规化... 目的探讨采用安罗替尼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常规化疗组和联合化疗组,分别为40、41例,常规化疗组采用顺铂、吉西他滨等药物进行常规化疗,联合化疗组采用常规化疗方案联合安罗替尼治疗。3周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周期,并随访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2个周期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2个周期后的肿瘤标志物水平、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和观察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周期后联合化疗组患者临床疗效较常规化疗组更高;与治疗前比,治疗2个周期后两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水平均降低,联合化疗组均较常规化疗组更低;与治疗前比,治疗2个周期后两组患者生理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均呈升高趋势,联合化疗组均较常规化疗组更高(均P<0.05);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脱发、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高血压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显著,有利于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而提升生活质量,患者近期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安罗替尼 肿瘤标志物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子分型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庆霞 邢雅军 +3 位作者 赵静 颜聪亚 张秀智 荀文娟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不同分子亚型的分布,并分析各分子亚型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1年6月明确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例100例,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划分...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不同分子亚型的分布,并分析各分子亚型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11年6月明确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例100例,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情况划分为四型,进一步分析不同分子亚型与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100例中Luminal A型所占比例最大为65%,7%为Luminal B型,Triple Negative型占17%,Her-2(+)型占11%。各分子亚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59岁之间,占73%,Luminal A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40~49岁,而其他三型主要分布于50~59岁,四型在不同年龄组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 A型淋巴转移发生率仅为30.1%,而Luminal B型与Her-2(+)型淋巴转移发生率较高,分别为71.4%及63.6%,各分子亚型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有显著差异(P<0.05);病理组织学分级Ⅰ级中Luminal A型所占比例最高,而Tri-ple Negative型主要以Ⅲ级为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各分子亚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各分子亚型与其临床特征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分子分型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GFR1在乳腺癌分子亚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颜聪亚 张炎 +4 位作者 李庆霞 阎晓路 苗军程 潘海燕 邢雅军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602-605,共4页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在乳腺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在乳腺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FGFR1的表达情况。结果 FGFR1在浸润性导管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7.5%、10.0%,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GFR1在GST-π阳性及阴性乳腺浸润性癌患者中表达率分别为60.4%、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GFR1在TOPOⅡα阳性及阴性乳腺癌患者中表达率分别为47.2%、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GFR1在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Basal-like型中表达率分别为25.0%、35.3%、56.3%、63.6%,FGFR1表达率在Luminal A和HER2过表达型、Luminal A和Basal-like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组表达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GFR1与ER、PR、HER2状态无相关性(P>0.05),但FGFR1与内分泌治疗耐药呈正相关(P<0.05)。结论 FGFR1在浸润性导管癌的不同分子分型中表达有差异,可能成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病理学 导管 乳腺 病理学 受体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1型 生物合成 免疫组织化学 谷胱苷肽S-转移酶pi DNA拓扑异构酶类 Ⅱ型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雌激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肽素测定对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刚 邢雅军 《现代医院》 2014年第3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严重程度与和肽素(Copeptin)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9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Copeptin表达水平。并进一步评估患者肺炎严重度指数(Pneumonia Severity Index,PSI),按PSI等级Ⅰ~Ⅴ分别分...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严重程度与和肽素(Copeptin)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9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Copeptin表达水平。并进一步评估患者肺炎严重度指数(Pneumonia Severity Index,PSI),按PSI等级Ⅰ~Ⅴ分别分入A^E 5组及F(空白对照)组,比较6组受检者PSI与Copeptin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受检者与5组患者组Copeptin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I等级与Copeptin水平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肺部感染患者血浆Copeptin水平和肺部感染严重程度之间存在一定关系,对下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及评估患者病情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和肽素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迪利单抗联合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价值
5
作者 邢雅军 丁美清 汪明云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5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信迪利单抗与盐酸安罗替尼联合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药物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9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9例予以紫杉醇常规... 目的探讨信迪利单抗与盐酸安罗替尼联合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药物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9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9例予以紫杉醇常规化疗联合盐酸安罗替尼治疗,观察组3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21d为1个治疗周期,均治疗4个周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与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PS)评分,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缓解率更高;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4个周期后外周血CD4百分比、CD4+/CD8+比值及KPS评分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观察++组上述指标升高幅度均更大;外周血CD8百分比降低,与对照组比,观察组外周血CD8百分比降低幅度更大(均P<0.05);两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信迪利单抗、盐酸安罗替尼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改善功能活动状态,而且联合用药并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具有显著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信迪利单抗 盐酸安罗替尼 免疫功能 功能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灌注化疗联合全身静脉化疗治疗结直肠癌合并恶性腹腔积液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6
作者 邢雅军 《大医生》 2024年第17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灌注化疗联合全身静脉化疗治疗结直肠癌(CRC)合并恶性腹腔积液的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1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CRC合并恶性腹腔积液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目的探讨腹腔灌注化疗联合全身静脉化疗治疗结直肠癌(CRC)合并恶性腹腔积液的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1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CRC合并恶性腹腔积液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全身静脉化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腹腔灌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15-PAL)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199、CA724与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低(均P<0.05)。治疗结束后3个月,两组患者EORTC QLQ-C15-PAL的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更高(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灌注化疗联合全身静脉化疗治疗CRC合并恶性腹腔积液患者的效果较好,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灌注 静脉化疗 结直肠癌 恶性腹腔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7
作者 邢雅军 赵红征 《办公室业务》 2016年第14期191-191,共1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卫生行业永恒不变的规矩。医护人员要"心里装着人民",端正服务态度,优化服务行为;医疗卫生机构要"一切为了人民",方便于民,让利于民;卫生行政部门要"...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卫生行业永恒不变的规矩。医护人员要"心里装着人民",端正服务态度,优化服务行为;医疗卫生机构要"一切为了人民",方便于民,让利于民;卫生行政部门要"时刻想着人民",从人民利益出发,让人民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人民服务 卫生改革 卫生事业 宗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lncRNA SNHG5的表达及诊断意义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刚 史少明 +2 位作者 邢雅军 李双根 魏晨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457-3462,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lncRNA SNHG5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60例行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样本,使用RT-qPCR法检测血清中SNHG5的表达水平。分析血清SNHG5... 目的探讨血清lncRNA SNHG5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60例行手术治疗的NSCLC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样本,使用RT-qPCR法检测血清中SNHG5的表达水平。分析血清SNHG5水平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传统血清学指标的关系;利用ROC曲线分析SNHG5对NSCLC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健康体检者、肺良性结节患者和NSCLC患者血清SNHG5表达水平分别为(2.03±0.63)和(1.61±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血清SNHG5表达与肿瘤大小具有相关性(P=0.036),但与年龄、性别、吸烟史和TNM无相关性(均P>0.05)。与健康体检者比较,Ⅰ期NSCLC患者血清SNHG5表达下降(P <0.001);但Ⅱ期和Ⅲ期的NSCLC患者血清SNHG5表达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血清SNHG5水平与NSE和CA125无相关性,而与CEA(P=0.028)和CA199(P <0.001)有相关性。ROC曲线结果表明,血清SNHG5早期诊断NSCLC的AUC为0.735(0.647~0.812),敏感性和特异性为68.33%和76.67%。结论 SNHG5在NSCLC患者血清中表达下降,有望成为早期诊断NSCLC的新型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SNHG5 ROC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赏识教育走进英语课堂
9
作者 邢雅军 《魅力中国》 2014年第3期248-248,共1页
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赏识,便是教育的一种艺术体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赏识教育正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被确认和推广,并且在很多个体范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就何为赏识教育,赏识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 教育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赏识,便是教育的一种艺术体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赏识教育正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被确认和推广,并且在很多个体范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就何为赏识教育,赏识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提出个人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赏识教育 教学 教师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AP方案对NSCLC患者T细胞亚群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汪明云 丁美清 +6 位作者 邢雅军 袁华琴 胡骏 王洁 区宝琦 叶海主 顾胤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4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顺铂(A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T细胞亚群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方便选择2019年2月—2023年2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36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顺铂(A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T细胞亚群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方便选择2019年2月—2023年2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36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68例,对照组采用AP方案,观察组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AP方案,对比两组近期疗效,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细胞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结果观察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为89.71%,高于比对照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30,P<0.05)。治疗后,两组T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4^(+)/CD8^(+))均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gA、IgG、IgM水平均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AP方案治疗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更好,可减小化疗对T细胞亚群与免疫功能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培美曲塞 顺铂 非小细胞肺癌 T细胞亚群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11
作者 汪明云 邢雅军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第13期61-62,共2页
目的:探析国产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38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经过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确诊,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19例,治疗组培美曲塞+奈达铂治... 目的:探析国产培美曲塞联合奈达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38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经过病理或细胞学检查确诊,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19例,治疗组培美曲塞+奈达铂治疗,对照组采取培美曲塞+顺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RR)47.37%、疾病控制(DCR)84.21%,对照组分别为37.84%、63.16%,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骨髓抑制3例,消化道反应4例,皮疹0例,肾毒性0例,对照组骨髓抑制7例,胃肠道反应11例,皮疹2例,肾毒性1例,两组在毒性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美曲塞联合奈达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确切,毒性反应低,优于培美曲塞+顺铂治疗,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美曲塞 奈达铂 中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Survivin和AIB-1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庆霞 邢雅军 +4 位作者 闫晓路 颜聪亚 隋爱霞 张秀智 荀文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35-938,共4页
目的:探讨Survivin及AIB-1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分析两者与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及两者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石蜡标本中Survivin及AIB-1的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和AIB-... 目的:探讨Survivin及AIB-1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分析两者与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及两者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石蜡标本中Survivin及AIB-1的表达情况。结果:Survivin和AIB-1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8%(63/81)和80.2%(65/81)。Sur-vivin和AIB-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14,P=0.19;χ2=3.844,P=0.05);Survivin和AIB-1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χ2=7.475,P=0.006;χ2=5.806,P=0.016);Survivin表达与肿瘤大小(χ2=5.495,P=0.019)、病理组织学分级(χ2=9.691,P=0.008)和临床分期(χ2=10.223,P=0.001)密切相关,而AIB-1表达与肿瘤大小(χ2=0.047,P=0.828)、组织学分级(χ2=0.579,P=0.749)及临床分期(χ2=2.123,P=0.346)无明显相关性;Sur-vivin与AIB-1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257,P=0.021。结论:Survivin和AIB-1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侵袭和转移有关,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浸润性导管癌 SURVIVIN AIB-1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FGFR1和Survivin表达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庆霞 颜聪亚 +3 位作者 闫晓路 邢雅军 隋爱霞 王娟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315-1318,1322,共5页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及Survivin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中的表达、意义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1例乳腺IDC组织石蜡...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及Survivin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中的表达、意义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1例乳腺IDC组织石蜡标本中FGFR1及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FGFR1及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9.63%(24/81)和77.78%(63/81)。它们的表达均与患者年龄无关(χ2=0.919,P=0.338;χ2=1.442,P=0.233);但与细胞增殖指数(Ki-67)呈明显正相关(r=0.446,P<0.001;r=0.269,P=0.015);FGFR1的表达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呈正相关性(r=0.285,P=0.010),与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呈负相关性(r=-0.371,P=0.001;r=-0.372,P=0.001),而与肿瘤大小(χ2=2.222,P=0.329)、腋淋巴结转移(χ2=0.424,P=0.515)、TNM分期(χ2=0.608,P=0.738)和病理组织学分级(χ2=4.514,P=0.1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Survivin表达与ER的表达(r=-0.145,P=0.195)和PR的表达(r=0.172,P=0.126)无关,与HER-2呈正相关性(r=0.275,P=0.013),并与肿瘤大小(χ2=21.500,P<0.001)、腋淋巴结转移(χ2=4.772,P=0.029)、TNM分期(χ2=10.792,P=0.005)及病理组织学分级(χ2=11.638,P=0.003)密切相关;FGFR1与Survivin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47,P=0.006。结论:FGFR1和Survivin可能是乳腺IDC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FGFR1及Survivin可能共同促进乳腺癌的细胞增殖、侵袭及转移,联合检测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乳腺IDC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SURVIVIN 乳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FGFR1与AIB1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冬飞 李庆霞 +5 位作者 王泽阳 邢雅军 颜聪亚 张丽霞 李娜 任菊娜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94-598,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1,FGFRl)和乳腺癌扩增性抗原1(amplified in breast cancer 1,AIBl)的表达,分析两者与乳腺IDC临床...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1,FGFRl)和乳腺癌扩增性抗原1(amplified in breast cancer 1,AIBl)的表达,分析两者与乳腺IDC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06—01-01—2011-06-30河北省人民医院100例经病理科医师确诊、临床病例资料完整的乳腺IDC组织石蜡标本中FGFRl及AIBl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两者的相关性。统计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Y。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同一指标的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FGFRl及AIBl阳性表达有关的因素,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乳腺IDC中FGFRl和AIBl表达的相互关系。结果:FGFRl在乳腺ID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1.oo%,其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42.86%珊22.41%)、病理组织学分级(Ⅰ级0,Ⅱ级26.80%,Ⅲ级51.60%)和临床分期(Ⅰ期11.10%,Ⅱ期29.40%,Ⅲ期65.00%)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760、12.463和15.671,P值分别为0.029、0.002和〈0.001;AIBl在乳腺ID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00%,与腋窝淋巴结转移与否(83.33%79S68.97%)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33,P-0.035),其表达随着病理组织学分级(Ⅰ级38.46%,Ⅱ级75.0。%,Ⅲ级90.32%)和临床分期(Ⅰ期44.44%,Ⅱ期84.31%,Ⅲ~Ⅳ期95.OO%)的增高而逐渐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3.138,P-0.001;x。=20.33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是影响FGFRl及AIBl阳性表达的最主要因素(wald X^2=13.448,P=0.003;wald X^2=7.958,P一0.001)。FGFRl与AIBl表达在乳腺IDC中呈正相关,r-0.237,P-0.017。结论:FGFRl及AIBl与乳腺IDC的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有关,提示两者与乳腺IDC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联合检测两者可能对乳腺ID2的预后判断更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浸润性导管癌 FGFR1 AIB1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原文传递
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化疗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关系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汪明云 丁美清 +6 位作者 邢雅军 袁华琴 胡骏 王洁 区宝琦 叶海主 顾胤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CAS 2022年第S01期189-191,共3页
目的研究尿昔二磷酸葡昔酸转移酶1A1*28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化疗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筛选出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6例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应用含伊立替康的化疗方案治疗,治疗前采集外周血,应用聚合酶链式反... 目的研究尿昔二磷酸葡昔酸转移酶1A1*28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化疗不良反应及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筛选出我院2013年10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6例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应用含伊立替康的化疗方案治疗,治疗前采集外周血,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UGT1A1*28基因多态性,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评价近期疗效。结果TA6/6野生型患者出现迟发性腹泻0~2度10例,3~4度6例,总发生率为26.23%(16/61);TA6/7杂合突变型患者出现迟发性腹泻0〜2度6例,3~4度3例,总发生率为60.00%(9/15);TA6/6野生型与TA6/7杂合突变型患者的迟发性腹泻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GT1A1基因多态性与伊立替康化疗不良反应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与近期疗效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GT1A1基因多态性 伊立替康 化疗 不良反应 近期疗效 关系
原文传递
Survivin、AIB-1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16
作者 邢雅军 陈刚 +3 位作者 汪明云 丁美清 朱玲 邢芸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25年第1期147-151,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Survivin和AIB-1的阳性率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8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的134例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例。通过评估患者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 目的 探讨不同分子亚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Survivin和AIB-1的阳性率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8月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的134例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例。通过评估患者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阳性结果,将其分类为Luminal A、Luminal B、Triple Negative和Her-2(+)四种不同的分子亚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及AIB-1的表达情况。对比分析不同分子亚型乳腺癌组织中两类蛋白表达存在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结果 134例患者中Luminal A、Luminal B、Triple Negative和Her-2(+)型的比例分别为61.2%、9.0%、19.4%、10.4%。各分子亚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Survivin的阳性率分别为60.9%、41.6%、76.9%、85.7%,而AIB-1的阳性率为51.2%、33.3%、84.6%、78.6%。Survivin及AIB-1蛋白在各亚型乳腺癌中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P<0.05)。各亚型乳腺癌中Survivin及AIB-1蛋白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1,P<0.05)。结论 Survivin、AIB-1蛋白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相关,且Survivin、AIB-1蛋白有可能协同促进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Survivin AIB-1 基因分型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