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41
1
作者 邢跃先 檀国庆 +4 位作者 张妤 吴凤新 蔡鑫茹 王玉贞 李凤海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6-128,共3页
在吉林省玉米种植区域内,全面了解本地的光照、气候、土壤等自然资源,并加以充分利用。选用适合当地熟期的高产、高效、优质的玉米杂交种,因地制宜地采用合理的栽培技术、精耕细作、科学施肥、科学管理和创建高产群体,是获得玉米高产的... 在吉林省玉米种植区域内,全面了解本地的光照、气候、土壤等自然资源,并加以充分利用。选用适合当地熟期的高产、高效、优质的玉米杂交种,因地制宜地采用合理的栽培技术、精耕细作、科学施肥、科学管理和创建高产群体,是获得玉米高产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产栽培技术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丝黑穗病侵染率与发病率关系的PCR检测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邢跃先 檀国庆 +4 位作者 李晓辉 郝文媛 吴凤新 王玉贞 蔡鑫茹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1-113,共3页
用2个感病的玉米材料接种玉米丝黑穗病菌,苗期调查侵染率,开花期调查发病率,结果表明侵染率显著高于发病率;在开花期提取未发病植株茎髓组织DNA进行PCR检测,结果检测到玉米丝黑穗病菌DNA的存在。因此,通常情况下玉米丝黑穗病侵染率大于... 用2个感病的玉米材料接种玉米丝黑穗病菌,苗期调查侵染率,开花期调查发病率,结果表明侵染率显著高于发病率;在开花期提取未发病植株茎髓组织DNA进行PCR检测,结果检测到玉米丝黑穗病菌DNA的存在。因此,通常情况下玉米丝黑穗病侵染率大于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 玉米 丝黑穗病 侵染率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苗后干旱对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邢跃先 李凤海 +1 位作者 吴凤新 檀国庆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7-129,共3页
选取2个不同抗性的玉米杂交种,播种期接种玉米丝黑穗病菌,出苗后(约6~7片叶)进行干旱处理,开花期调查发病率。结果发现,同一玉米品种干旱处理比对照的发病率高。说明苗后干旱增加了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率。经分析发现存在携带病菌而不发... 选取2个不同抗性的玉米杂交种,播种期接种玉米丝黑穗病菌,出苗后(约6~7片叶)进行干旱处理,开花期调查发病率。结果发现,同一玉米品种干旱处理比对照的发病率高。说明苗后干旱增加了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率。经分析发现存在携带病菌而不发病的植株,出苗后期保持适宜的水分可以减少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干旱 丝黑穗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早四抗玉米丝黑穗病近等基因系的创建 被引量:7
4
作者 邢跃先 吴凤新 +5 位作者 蔡鑫茹 孙志超 夏远峰 晁青 徐明良 檀国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368-3370,共3页
[目的]创建黄早四抗玉米丝黑穗病近等基因系,为其在育种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常规的杂交、回交、自交技术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对黄早四进行了抗丝黑穗病的成功转育,并对其近等基因系进行研究,观察回交转育成的... [目的]创建黄早四抗玉米丝黑穗病近等基因系,为其在育种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常规的杂交、回交、自交技术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对黄早四进行了抗丝黑穗病的成功转育,并对其近等基因系进行研究,观察回交转育成的近等基因系的抗感变异及配合力变化特点。[结果]对照黄早四发病率46%,入选的25个抗病黄早四近等基因系发病率均小于10%,入选率为92.6%;多数抗病黄早四近等基因系与对照黄早四之间的配合力差异不显著,而M135、M140等几个自交系所配制的杂交种产量突出,超过对照郑单958,表现出较高的配合力。[结论]试验所得抗玉米丝黒穗病黄早四近等基因系的表型和配合力都已经非常接近黄早四,而其抗玉米丝黑穗病能力大大提高,从而解决了黄早四不抗玉米丝黑穗病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早四 玉米丝黑穗病 近等基因系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片DNA对玉米丝黑穗病研究的可靠性 被引量:3
5
作者 邢跃先 吴凤新 +5 位作者 蔡鑫茹 王玉贞 王德勇 金明霞 檀国庆 马立娜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4-116,共3页
提取发病植株叶片及茎髓组织DNA,用玉米丝黑穗病菌特异引物进行PCR检测,验证叶片DNA对玉米丝黑穗病研究的可靠性。结果发现,提取叶片DNA研究玉米丝黑穗病的可靠性远低于茎髓组织DNA。
关键词 玉米 叶片DNA 丝黑穗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丝黑穗病接种浓度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邢跃先 李凤海 檀国庆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9期70-70,72,共2页
取不同抗性的2个玉米杂交种,播种期接种不同浓度的玉米丝黑穗病菌,开花期调查发病率。结果发现:当接种浓度在0.1%以上时,2个玉米品种的发病率变化都非常小,甚至无明显变化。由此可以说明,正常情况下,接种浓度0.1%即可达到目的。
关键词 接种浓度 玉米 丝黑穗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tablishment of Near Isogenic Lines of Huangzaosi Maize with Resistance against Maize Head Smut
7
作者 邢跃先 吴凤新 +5 位作者 蔡鑫茹 孙志超 夏远峰 晁青 徐明良 檀国庆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11年第1期7-10,共4页
[ Objective ] The paper was to establish the near isogenic lines of Huangzaosi maize with resistance against maize head smut, and to provide basis for its wide application in breeding and production. [Method] Combing ... [ Objective ] The paper was to establish the near isogenic lines of Huangzaosi maize with resistance against maize head smut, and to provide basis for its wide application in breeding and production. [Method] Combing with hybrid, backcress and self-cross method, as well as molecular markers, Huangzaosi maize was successfully introduced with head smut resistance, and its near isogenic lines were studi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istant and susceptible variation and the changes of combining ability of near isogenic lines after backcrossing breeding were observed. [ Result ] The incidence rate of Huangzansi maize in control was 46% ; the incidence rates of the selected 24 near isogenic lines of resistant Huangzaosi were all lower than 10%, and the selected rate was 92.6% ; the combining ability of most near isogenic lines of resistant Huangzaosi maiz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that of H^i maize in control; the yields of hybrids prepared by several inbred lines such as M135 and M140 were outstanding, which exceeded the control Zhengdan 958, showing a higher combining ability. [ Conclusion] The phenotype and combining ability of near isngenic lines of Huangzaosi maize with resistance against maize head smut obtained in the test were very close to Huan- gzaosi, and its resistance against maize head smut was greatly increased, thus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Huangzaesi without resistance against maize head sm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ANGZAOSI Maize head smut Isogenic lines Molecular mark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份玉米自交系对镰孢穗腐病的抗性鉴定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艳 张叶 +4 位作者 王梓钰 闻竞 韩四平 郭嘉 邢跃先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6-283,共8页
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别对44份不同来源的在自然发病条件下对穗腐病表现为抗病或感病的玉米自交系,分别人工接种拟轮枝镰孢和禾谷镰孢,对其抗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塘四平头群的自交系发病最重,旅大红骨群的自交系发病最轻,瑞德群的自... 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别对44份不同来源的在自然发病条件下对穗腐病表现为抗病或感病的玉米自交系,分别人工接种拟轮枝镰孢和禾谷镰孢,对其抗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塘四平头群的自交系发病最重,旅大红骨群的自交系发病最轻,瑞德群的自交系之间抗性差异较大。玉米自交系吉V203、承351和丹598对拟轮枝镰孢和禾谷镰孢均表现为高抗,而PHTD5和掖81162对两种致病菌均表现为高感。44份自交系在不同年份的抗性评级存在一定的差异,说明玉米穗腐病的发病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玉米穗腐病抗性遗传的复杂性。高抗和高感的玉米自交系在不同年份发病稳定,而中等抗性水平的自交系在不同年份的发病程度存在差异,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本研究结果将为玉米穗腐病的抗性遗传改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穗腐病 镰孢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玉米丝黑穗病研究进展及抗病品种选育 被引量:18
9
作者 孙志超 刘文国 +4 位作者 杨维国 邢跃先 才卓 荆绍凌 周旭东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0-132,共3页
吉林省近几年玉米丝黑穗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给粮食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丝黑穗病是以土壤传病为主,发病轻重取决于品种抗病性和土壤内越冬菌源数量以及播种和出苗期环境因素的影响。玉米对丝黑穗病的抗性呈数量性状遗传。根据其抗性遗... 吉林省近几年玉米丝黑穗病有逐年加重的趋势,给粮食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丝黑穗病是以土壤传病为主,发病轻重取决于品种抗病性和土壤内越冬菌源数量以及播种和出苗期环境因素的影响。玉米对丝黑穗病的抗性呈数量性状遗传。根据其抗性遗传特点,在抗病品种选育上应坚持以拓宽种质基础为主的综合选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丝黑穗病 抗病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丝黑穗病带菌现象的发现与验证 被引量:14
10
作者 檀国庆 邢跃先 +6 位作者 徐明良 晋齐鸣 李晓辉 吴凤新 王玉贞 蔡鑫茹 才卓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0-123,共4页
通过多年观察研究玉米丝黑穗病发病条件,发现存在带菌植株现象。采用干旱处理,研究侵染率与发病率差异、特异引物PCR检测等多方面验证,明确提出玉米丝黑穗病大发生的原因,并探讨其在相关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玉米 丝黑穗病 带菌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类玉米产区生产与需求动态及调控对策 被引量:8
11
作者 蔡鑫茹 檀国庆 +2 位作者 王玉贞 邢跃先 吴凤新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6年第5期56-59,共4页
玉米是主要的粮食、饲料及工业加工作物,中国是玉米第2大生产国,从全国范围看,玉米总产量与需求量基本持平。但各省区玉米生产发展很不平衡,玉米的消费水平差异也很大,呈现出生产与市场需求错位的局面。本文依据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 玉米是主要的粮食、饲料及工业加工作物,中国是玉米第2大生产国,从全国范围看,玉米总产量与需求量基本持平。但各省区玉米生产发展很不平衡,玉米的消费水平差异也很大,呈现出生产与市场需求错位的局面。本文依据玉米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玉米消费情况把我国玉米产区划分为3种类型,即玉米主产区、非主产区和中间产区。分析了各类产区玉米生产与市场需求错位动态及采取的调控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产区 生产 需求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丝黑穗病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建新 马英杰 +6 位作者 周旭东 郑淑波 卢实 张志军 吴凤新 蔡鑫茹 邢跃先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3年第7期98-101,共4页
玉米丝黑穗病是一种以土壤传播为主的病害,发病程度与玉米品种的抗病性、播种时间、菌源数量及播种至出苗时的温度、水分含量等有关。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新的视角研究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机理、侵染条件及发病规律,并探索了... 玉米丝黑穗病是一种以土壤传播为主的病害,发病程度与玉米品种的抗病性、播种时间、菌源数量及播种至出苗时的温度、水分含量等有关。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新的视角研究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病机理、侵染条件及发病规律,并探索了高效接种方法及其鉴定技术,可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丝黑穗病 育种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农业图书馆电子期刊的开发利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妤 邢跃先 +3 位作者 徐世艳 李巍 高敬伟 张岩 《农业与技术》 2005年第5期48-49,共2页
电子期刊已经成为许多农业图书馆愈来愈重要的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这一新型文献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期刊信息服务。
关键词 电子期刊 农业图书馆 开发 利用 文献信息资源 期刊信息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低水分玉米新品种吉单536选育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夏远峰 邢跃先 +3 位作者 吴凤新 蔡鑫茹 孙志超 檀国庆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3期90-90,92,共2页
详细阐述了玉米新品种吉单536的品种来源、选育经过,总结了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 吉单536 品种来源 选育经过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杂交种几个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志超 邢跃先 +3 位作者 夏远锋 檀国庆 吴凤新 蔡鑫茹 《农业与技术》 2014年第8期129-130,共2页
对吉林省种植的晚熟玉米杂交种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的主成分构成中,信息主要集中在前5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到87.95%,主成分1贡献率最大,为32.39%,其次为主成分2、3、4、5,贡献率分别为20.51%、14.65%、1... 对吉林省种植的晚熟玉米杂交种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的主成分构成中,信息主要集中在前5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到87.95%,主成分1贡献率最大,为32.39%,其次为主成分2、3、4、5,贡献率分别为20.51%、14.65%、11.63%、8.77%,可以概括这些杂交种农艺性状的绝大部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吉单513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
16
作者 吴凤新 张妤 +4 位作者 孙志超 蔡鑫茹 邢跃先 夏远峰 檀国庆 《农业与技术》 2016年第23期122-124,共3页
吉单513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2007年以自选系吉V203为母本,自选系吉V152为父本杂交组配的单交种,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抗病性强、适应性广、高产、稳产、收获时水份低、商品性好,2014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玉米 单交种 吉单513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拟轮枝镰孢菌穗腐病抗性基因的挖掘 被引量:6
17
作者 闻竞 沈彦岐 +7 位作者 韩四平 邢跃先 张叶 王梓钰 李世界 杨小红 郝东云 张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03-1311,共9页
玉米穗腐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玉米生产的真菌性病害,而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玉米育种上应用的大多数自交系缺少对穗腐病的抗性。玉米穗腐病抗性位点的挖掘和抗病基因的克隆,对玉米穗腐病的遗传改良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通过转录组测序和全基因... 玉米穗腐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玉米生产的真菌性病害,而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玉米育种上应用的大多数自交系缺少对穗腐病的抗性。玉米穗腐病抗性位点的挖掘和抗病基因的克隆,对玉米穗腐病的遗传改良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通过转录组测序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进行玉米拟轮枝镰孢菌穗腐病抗性位点的挖掘并初步确定候选基因。抗病自交系法A和感病自交系掖81162的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人工接种拟轮枝镰孢菌后7 d两个自交系的差异表达基因有10,761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检测到5个与穗腐病抗性显著相关的SNP,这些SNP分布在1号和9号染色体上。通过比对B73 RefGen_v3并注释,发现SNP位点附近涉及的基因包括酰基激活酶1过氧化物酶体、蛋白磷酸酶2C 48、镁转运蛋白、受体蛋白激酶CRINKLY4和锌指CCCH域蛋白19。将在转录组测序中获得差异表达基因和全基因组选择中关联到的基因进行比对,发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中关联到的锌指CCCH域蛋白19同时也是转录组测序中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表明锌指CCCH域蛋白19可能与玉米拟轮枝镰孢菌穗腐病的抗性相关。本研究结果不仅能为抗病基因的克隆和玉米的抗病分子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重要的遗传资源,而且能为玉米和病原菌的相互作用机理的解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拟轮枝镰孢菌 穗腐病 抗性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甜玉米美甜9号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4
18
作者 邢跃先 田志来 +1 位作者 毛刚 张妤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8-79,共2页
本文通过对超甜玉米美甜 9号综合农艺性状介绍及相应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总结 ,为甜玉米栽培者提供了一条科学合理的栽培途径。
关键词 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超甜玉米 美甜9号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省玉米如何在春旱情况下一播全苗 被引量:1
19
作者 邢跃先 毛刚 +1 位作者 田志来 张妤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2年第2期51-52,共2页
如何在春旱条件下一播全苗成为广大农民关注的问题。结合多年来的生产经验 ,阐述了在春旱情况下一播全苗的基本方法 ,既能减少投入 。
关键词 玉米 春旱 保全苗 吉林 耕作技术 播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玉米丝黑穗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邢跃先 吴凤新 +8 位作者 李姝睿 蔡鑫茹 孙志超 夏远峰 牟忠生 周洋 赵贤容 徐明良 檀国庆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3,共5页
玉米丝黑穗病是春玉米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利用前期研究获得的主效QTL,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方法,成功地把抗病基因区段导入到10个玉米骨干自交系中,获得一批抗病自交系。利用这些抗病自... 玉米丝黑穗病是春玉米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利用前期研究获得的主效QTL,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方法,成功地把抗病基因区段导入到10个玉米骨干自交系中,获得一批抗病自交系。利用这些抗病自交系组配的杂交种,使玉米丝黑穗病的抗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丝黑穗病 分子标记 抗病育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