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论短信文学的特征 被引量:9
1
作者 邢孔辉 《琼州大学学报》 2004年第6期83-84,共2页
本文论述短信文学的含义和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文学 文论 简论 短信 含义 发展趋势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崖州民歌的旅游文化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邢孔辉 《琼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82-84,共3页
崖州民歌是古崖州一带用崖州方言咏唱的一种民间歌谣,崖州民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涉及社会生活,风土人情,婚姻爱情诸方面,有着重要的旅游文化价值。
关键词 崖州民歌 地域文化 教育文化 文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羊的悲喜剧——对当代三篇以“羊”为题材小说的比较阅读 被引量:1
3
作者 邢孔辉 《韶关学院学报》 2008年第8期1-4,共4页
《公羊串门》、《状元羊》、《好大一对羊》是当代三篇有代表性的以"羊"为题材的小说,三篇小说直面中国农村的现实.提出了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应有的方式方法和诚心。
关键词 当代 羊题材 小说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黎族酒文化浅论 被引量:5
4
作者 邢孔辉 《琼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0-22,共3页
黎族酒类包括Biang酒,椰子酒,槟榔酒,番薯酒等,其用料独特,酿法特殊,酒味奇异,黎族酒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有三方面,借酒传情,以酒会友,以酒庆典。
关键词 黎族 酒文化 浅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三·三”模式 被引量:2
5
作者 邢孔辉 《琼州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72-73,共2页
本文论述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三.三”模式:一是范文选择要“三贴近”,二是教学过程要“三注重”,三是写作训练要“三结合”。
关键词 应用写作 教学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小说中的“吃”——当代文学食文化研究之一 被引量:2
6
作者 邢孔辉 《琼州大学学报》 2006年第6期66-69,共4页
本文通过对当代小说中典型的写“吃”作品的分析,可从另一角度了解社会、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也可借此勾划当代文学的发展轨迹。
关键词 小说 食文化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与超越——史铁生小说创作论纲 被引量:1
7
作者 邢孔辉 《写作(中)》 1997年第5期4-5,共2页
史铁生在努力写着,他终于写出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此前,他写过《【务虚笔记】备忘》,是作为中篇小说发表的。他在《【务虚笔记】备忘》中这样写过:“《务虚笔记》是我梦想的长篇。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这部长篇也许永远是... 史铁生在努力写着,他终于写出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此前,他写过《【务虚笔记】备忘》,是作为中篇小说发表的。他在《【务虚笔记】备忘》中这样写过:“《务虚笔记》是我梦想的长篇。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这部长篇也许永远是个梦想,也可以理解为,这是我的梦想的长篇记录,怕这务虚的梦想在记忆中走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铁生 残疾人 长篇小说 超越 笔记 小说创作论 重复 第三阶段 创作过程 生存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与超越——史铁生小说创作论纲 被引量:1
8
作者 邢孔辉 《琼州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110-111,109,共3页
史铁生在努力写着,他终于写出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 此前,他写过《【务虚笔记】备忘》,是作为中篇小说发表的。他在《【务虚笔记】备忘》中这样写过:“《务虚笔记》是我梦想的长篇。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这部长篇也许永远是... 史铁生在努力写着,他终于写出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 此前,他写过《【务虚笔记】备忘》,是作为中篇小说发表的。他在《【务虚笔记】备忘》中这样写过:“《务虚笔记》是我梦想的长篇。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这部长篇也许永远是个梦想,也可以理解为,这是我的梦想的长篇记录,怕这务虚的梦想在记忆中走漏,所以先做这务实的备忘,但也有可能,这就是那部梦想的长篇——《务虚笔记》的局部”。 史铁生是诚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铁生 《务虚笔记》 小说创作论 残疾人 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 生存困境 心理分折学 人的世界 象征意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州大学校园文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邢孔辉 《琼州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71-73,共3页
《中国校园文学》主编黄世衡同志说:“校园文学是校园文化的一翼.”我们认为“校园文学”这一概念所界定的范围是(一)所有反映校园生活的文学作品,其作者包括学生、作家和一切社会人士.(二)学生所写的一切文学作品,其内容包括校园内外.... 《中国校园文学》主编黄世衡同志说:“校园文学是校园文化的一翼.”我们认为“校园文学”这一概念所界定的范围是(一)所有反映校园生活的文学作品,其作者包括学生、作家和一切社会人士.(二)学生所写的一切文学作品,其内容包括校园内外.本文所论主要取第二种界定.凡在班刊、校刊、和文学社团的一切刊物上所载文学作品,都活跃了校园生活,丰富了校园文化,自然都应归入“校园文学”了.那么,什么是“校园文化”呢?文化部副部长高占祥同志说:“所谓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这一概念是随我国八十年代“文化热”的出现而出现的,迄今,全国各地的校园文化建设已是百花争艳,如火如荼,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尽管起步较晚,尚处在借鉴探索阶段,但在校党委的重视和支持下,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也取得了十分喜人的成绩,海南电视台曾在九五,九六年两次以“琼州大学校园文化有声有色”做过专门报道,短短几年,学校里成立了文学协会,文学社、书画协会,摄影学会,歌舞团等各种社团.这些社团对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都起了一定的作用.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如何呢?限于专业和篇幅,本文仅通过“校园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文学 大学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 调查与分析 文学现状 文学作品 文学社团 琼州大学 大学生 文学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精神:史铁生作品意蕴解读 被引量:1
10
作者 邢孔辉 《琼州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88-90,共3页
本文通过对史铁生作品的个案分析,得出史铁生作品意蕴有宗教精神存在,其宗教精神主要是对人的困境的追问及对人的终极关怀。
关键词 史铁生 宗教精神 意蕴 作品 追问 解读 终极关怀 个案分析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写作与素质教育 被引量:1
11
作者 邢孔辉 《琼州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30-32,共3页
高校学生的写作实践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和文化素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高校学生 素质教育 大学生 实践能力 思想政治 写作实践 创新精神 培养 文化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小说中的“茶”——当代文学食文化研究之三 被引量:1
12
作者 邢孔辉 《琼州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77-79,共3页
茶文化是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文学中写茶小说的鉴赏,可品味茶雅,泛淡历史与文化,了解茶俗,领略各地风俗人情,知茶论事,体悟人生。
关键词 当代小说 食文化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魂何以取暖——盛可以《取暖运动》细读
13
作者 邢孔辉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69-70,共2页
在我们这个不断物质化、世俗化、欲望化的时代,肉体的逻辑往往比灵魂的逻辑要强大得多,盛可以以冷静清晰的叙述,体现出对当代人生活和心理的深刻反省,身体的取暖是容易的,灵魂的取暖却很困难。
关键词 肉体 灵魂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驴狗的双重互视——对《爱犬颗勒》《双驴记》《太平狗》的平行考察
14
作者 邢孔辉 林尤利 《琼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68-70,共3页
《爱犬颗勒》、《双驴记》、《太平狗》三篇小说都是以动物为主要描述对象,但作者采取了双重互视的叙述视角,打通了人与动物的世界,以人与动物的事故反省历史与人性,因此产生了陌生化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 人与动物 双重互视 平行考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另一种活着:关于《活着》与《城市生活》的联想
15
作者 邢孔辉 《琼州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60-61,66,共3页
“活着”,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词,它总让人不由自主地浮想联翩,你活着、他活着、我们都活着。但是为什么活着,活着该做些什么,却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个人生哲学的问题。著名作家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这样写过,他在地坛里多... “活着”,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词,它总让人不由自主地浮想联翩,你活着、他活着、我们都活着。但是为什么活着,活着该做些什么,却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可以说是一个人生哲学的问题。著名作家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这样写过,他在地坛里多年“其实总共只有三个问题交替着来骚扰我,来陪伴我,第一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我干嘛要写作?”谌容更以《活着的滋味》为题写过一篇脍炙人口的小品,它借助几位有代表的人物之口,述说着为人在世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表现了在改革大潮冲击之下,各种人物的心态,他们的奋斗、追求和无奈:有的人逢场作戏,游戏人生;有的人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有的人春风得意,驷马高车;有的人委委屈屈,怨天尤人……这些不谐和音,组成了一曲当代中国人“活着的人生滋味”的交响曲。于是“活着”常常成为文学表现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 《活着》 新写实小说 《一地鸡毛》 新写实主义小说 理想主义 刘震云 《小说月报》 生存状态 烦恼人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与超越——史铁生小说创作论纲
16
作者 邢孔辉 《琼州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130-131,共2页
史铁生在努力写着,他终于写出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 此前,他写过《〈务虚笔记〉备忘》,是作为中篇小说发表的。他在《〈务虚笔记〉 备忘》中这样写过:“《务虚笔记》是我梦想的长篇。这句话可以理... 史铁生在努力写着,他终于写出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 此前,他写过《〈务虚笔记〉备忘》,是作为中篇小说发表的。他在《〈务虚笔记〉 备忘》中这样写过:“《务虚笔记》是我梦想的长篇。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这部长篇也许永远是个梦想,也可以理解为,这是我的梦想的长篇记录,怕这务虚的梦想在记忆中走漏,所以先做这务实的备忘,但也有可能,这就是那部梦想的长篇——《务虚笔记》的局部。” 史铁生是诚实的。 史铁生还是把梦想变成了现实。 史铁生在《务虚笔记》中对以往所写的小说有着或明或暗的引用,有个别章节引用的篇幅还相当大。仅在《生日》一节中便引用了《一个谜语的几种简单的猜法》、《钟声》、《礼拜日》、《奶奶的星星》中的情节。这种写法容易给人这样的感觉:史铁生的《务虚笔记》是他以往其他小说的综合。正是这种阅读感觉使我对史铁生的小说创作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铁生 《务虚笔记》 小说创作论 残疾人 中篇小说 长篇小说 生存困境 创作过程 人的世界 象征意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者在拜金主义面前的职业道德
17
作者 邢孔辉 《琼州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109-111,共3页
“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句《编辑部的故事》里余得利的台词现在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了.改革开放以来,大多数中国人的钱袋逐渐鼓了起来.钱多了是好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商品经济社会里,钱是财富的象征,是流... “金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这句《编辑部的故事》里余得利的台词现在几乎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了.改革开放以来,大多数中国人的钱袋逐渐鼓了起来.钱多了是好事,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商品经济社会里,钱是财富的象征,是流通的手段,有了它,可以在荒芜的土地上建成现代化的厂房,有了它,贫困地区辍学的孩子又可以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金主义 新闻工作者协会 “有偿新闻” 职业道德准则 规定准则 新闻职业道德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敬业精神 监督机制 贫困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小说的空白艺术
18
作者 邢孔辉 《琼州学院学报》 1997年第1期95-97,共3页
空白,是文章作品所产生的一种艺术效果,也指写作中的一种技法。即作者在文章作品中通过虚笔,如虚写,烘托,渲染,含蓄等,不将事物的义理、情景、意蕴、韵味直接完全说出,而由读者在鉴赏过程中运用想象、联想等方法去进行填补,这种手法,就... 空白,是文章作品所产生的一种艺术效果,也指写作中的一种技法。即作者在文章作品中通过虚笔,如虚写,烘托,渲染,含蓄等,不将事物的义理、情景、意蕴、韵味直接完全说出,而由读者在鉴赏过程中运用想象、联想等方法去进行填补,这种手法,就可称之为空白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小说 空白艺术 艺术效果 完全说出 因果关系 打字员 审美效果 小说题材 审美信息 美国科幻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述如何被聆听?——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的叙述策略
19
作者 邢孔辉 《阅读与写作》 2011年第7期1-3,共3页
余华在其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中文版自序中说:“写作和阅读其实都是在敲响回忆之门,或者说都是为了再活一次”。而这种“再活”或“再现”都需要作者对作品或人物的叙述,作者借助叙述再现生活,表现生活,使人物活灵活现,让生活活... 余华在其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中文版自序中说:“写作和阅读其实都是在敲响回忆之门,或者说都是为了再活一次”。而这种“再活”或“再现”都需要作者对作品或人物的叙述,作者借助叙述再现生活,表现生活,使人物活灵活现,让生活活色生香,让作者在写作时仿佛再活一次,也让读者阅读时仿佛“再活一次”,作者与读者同时在纸上世界、心灵世界体验了另一种生活。因此,余华在自序中又说:“一个人的一生,尤如盘起来的一捆绳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三观卖血记》 叙述策略 余华 读者阅读 心灵世界 “再现” 作者 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子、车子与爱情的时代缩影——论阿成“简史”类系列小说
20
作者 邢孔辉 《阅读与写作》 2010年第9期6-8,共3页
阿成在2008年写了三篇中篇小说,分别是:《住房简史》、《买车简史》、《爱情简史》。关于这三篇小说的创作过程,阿成是这样解释的:在写《买车简史》的时候,还没有想到要写《爱情简史》和《住房简史》,仅仅是出于一名曾经的老司机... 阿成在2008年写了三篇中篇小说,分别是:《住房简史》、《买车简史》、《爱情简史》。关于这三篇小说的创作过程,阿成是这样解释的:在写《买车简史》的时候,还没有想到要写《爱情简史》和《住房简史》,仅仅是出于一名曾经的老司机的情感,写了《买车简史》。主要是看到了“车”在生活与工作中发生的巨大变化——或照应着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也未可知,由这种变化引发出的那些故事,至少算是一个人的生命记忆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列小说 简史 阿成 爱情 房子 2008年 中篇小说 创作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