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雌激素受体β基因沉默对人成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邓盎 张宏其 +5 位作者 郭超峰 王昱翔 高琪乐 唐明星 刘少华 刘金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9期4261-4268,共8页
背景:雌激素受体β基因参与骨代谢的研究较少,其对骨代谢的具体调节机制仍不清楚。目的:分析雌激素受体β基因沉默对人成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3组:空白对照组(即h FOB 1.19,未感染任何反转录... 背景:雌激素受体β基因参与骨代谢的研究较少,其对骨代谢的具体调节机制仍不清楚。目的:分析雌激素受体β基因沉默对人成骨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3组:空白对照组(即h FOB 1.19,未感染任何反转录病毒)、阴性对照组(即含无效干扰片断雌激素受体β-sh RNA-nc)、最佳RNAi组(即ERβ-sh RNA-3)。将前期最佳RNAi组的雌激素受体β-sh RNA反转录病毒载体感染人成骨细胞,通过抗性筛选并扩大培养,利用MTT法检测雌激素受体β稳定抑制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随后在雌激素干预下,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雌激素受体β蛋白表达的稳定抑制效率,并使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雌激素受体β稳定抑制后对转化生长因子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的影响。结果与结论:(1)成功筛选出稳定感染ERβ-shR NA-3反转录病毒载体的人成骨细胞,MTT法检测显示雌激素受体β稳定抑制后对细胞的增殖没有明显影响(P>0.05);(2)在雌激素干预下,雌激素受体β蛋白的抑制率为(93.11±0.57)%(P<0.05),且雌激素受体β稳定抑制后对转化生长因子β1 mR NA和蛋白的上调率分别为(26.65±3.81)%和(23.79±3.76)%,骨形态发生蛋白2 mR NA和蛋白的上调率分别为(16.62±1.71)%和(18.08±3.20)%(均P<0.05);(3)结果提示雌激素受体β可能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1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在骨代谢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Β 成骨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骨形态发生蛋白2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骨细胞 人成骨细胞 RNA干扰 基因沉默 骨代谢 雌激素 反转录病毒 细胞模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RNAi技术稳定抑制ERβ表达的人成骨细胞株hFOB1.19细胞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2
作者 邓盎 张宏其 +4 位作者 郭超峰 唐明星 刘少华 王昱翔 高琪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22-728,共7页
目的:探讨利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稳定抑制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β,ERβ)表达建立人成骨细胞株hFOB 1.19细胞模型的可行性。方法:设计3种特异性ERβ-shRNA,体外合成后将其克隆人pRNAT-H1.4/Retro逆转录病毒... 目的:探讨利用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稳定抑制雌激素受体β(Estrogen receptorβ,ERβ)表达建立人成骨细胞株hFOB 1.19细胞模型的可行性。方法:设计3种特异性ERβ-shRNA,体外合成后将其克隆人pRNAT-H1.4/Retro逆转录病毒质粒中,并包装成逆转录病毒;ERβ-shRNA逆转录病毒瞬时感染hFOB l.19细胞后,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感染效率,并使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对ERβmRNA和蛋白表达的抑制效率;然后取ERβ抑制效率最高的hFOB l.19细胞,通过抗性筛选,将得到稳定感染的细胞扩大培养,再通过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Rβ稳定抑制的效率;并应用MTT法检测ERβ稳定抑制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3种ERβ-shRNA逆转录病毒载体;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瞬时感染效率均高达70%以上;ERβ-shRNA-1、ERβ-shRNA-2、ERβ-shRNA-3逆转录病毒载体对hFOB l.19细胞中ERβmRNA的抑制率分别为(54.56±0.95)%、(69.60±1.12)%、(76.49±1.15)%,蛋白的抑制率分别为(59.21±4.44)%、(78.35±2.00)%、(85.60±2.66)%(均P<0.05);成功筛选出稳定感染ERβ-shRNA-3逆转录病毒载体的hFOB l.19细胞,ERβmRNA和蛋白的抑制率分别为(83.23±2.45)%和(93.11±0.57)%(均P<0.05),MTT法检测显示ERβ稳定抑制后对细胞的增殖没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利用RNAi技术可成功建立ERβ稳定抑制的hFOB l.19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雌激素受体Β 人成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经后路内固定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上胸段脊柱结核 被引量:30
3
作者 张宏其 唐明星 +5 位作者 郭超峰 刘少华 王昱翔 邓盎 刘金洋 吴建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17-621,共5页
目的:探讨单纯经后路内固定、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上胸段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2006年5月~2011年4月治疗14例上胸段脊柱结核患者,男6例,女8例;年龄18~67岁,平均37岁,ASIA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5例,D级3例,E级3例。病变节段后凸... 目的:探讨单纯经后路内固定、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上胸段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2006年5月~2011年4月治疗14例上胸段脊柱结核患者,男6例,女8例;年龄18~67岁,平均37岁,ASIA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5例,D级3例,E级3例。病变节段后凸角度26°~55°,平均37°。结核病灶累及范围:T1~T2 1例,T2~T3 4例,T3~T4 5例,T4 2例,T4~T5 2例,受累椎体均在2个或2个以下,且病灶相对局限,无大的流注脓肿。均采用单纯单纯经后路内固定、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术式治疗。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40~270min,平均195min,术中失血量300~2500ml,平均850ml。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18个月。2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1例患者并发硬膜外血肿,1例患者伤口延迟愈合。无窦道形成,无感染性脑脊髓膜炎发生。植骨融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5个月。所有患者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11例有脊髓神经功能损伤者ASIA分级改善1~2级。术后后凸角度6°~18°,平均10°,平均矫正27°,后凸角度矫正率为73.0%,末次随访矫正角度丢失平均2°,无结核复发。结论:对于病灶较局限的上胸段脊柱结核,采用单纯经后路内固定、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的手术方式可以达到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胸椎 脊柱结核 病灶清除 椎体间植骨 内固定 后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期后路融合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治疗儿童腰椎结核伴后凸畸形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宏其 王昱翔 +7 位作者 郭超峰 唐明星 刘少华 邓盎 吴建煌 刘金洋 王锡阳 陈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20-824,共5页
目的:总结分期后路融合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治疗儿童腰椎结核伴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0月至2008年6月,我院收治15例腰椎结核伴后凸畸形患儿,男10例,女5例;年龄5~10岁。入院时血沉22~65mm/h,平均42mm/h。神经功能Fra... 目的:总结分期后路融合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治疗儿童腰椎结核伴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0月至2008年6月,我院收治15例腰椎结核伴后凸畸形患儿,男10例,女5例;年龄5~10岁。入院时血沉22~65mm/h,平均42mm/h。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B级2例,C级5例,D级8例。术前腰椎后凸Cobb角16°~48°,平均30.3°。均采用一期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二期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治疗,两次手术间隔6~10d。其中6例后凸Cobb角大于40°的患儿术前行Halo-股骨髁牵引2周左右;术前均采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抗结核治疗3~5周,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结果:手术时间200~320min,平均240min,术中出血量260~440ml,平均320ml。2例术后发生少量胸腔积液,加强抗炎及对症支持治疗2周后吸收。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后凸Cobb角2°~12°,平均6.9°,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随访25~44个月,平均36个月,术后3个月内血沉均恢复正常,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4例恢复2级,11例恢复1级;后凸角Cobb角为3°~14°,平均8.1°,较术后无明显丢失(P>0.05)。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植骨均融合,无结核复发。结论:在有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期后路融合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治疗小儿腰椎结核伴后凸畸形可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腰椎 后凸畸形 儿童 前后路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β基因沉默对成骨样MG63细胞骨保护素和RANK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昱翔 张宏其 +8 位作者 郭超峰 唐明星 刘少华 邓盎 高琪乐 邓展生 陈静 刘金洋 吴建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1期7188-7198,共11页
背景:目前对雌激素β受体基因如何参与骨代谢的研究较少。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β对人成骨样细胞骨保护素、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先前含有最有效干扰序列及非特异性s... 背景:目前对雌激素β受体基因如何参与骨代谢的研究较少。目的:研究雌激素受体β对人成骨样细胞骨保护素、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先前含有最有效干扰序列及非特异性shRNA的反转录病毒分别感染人成骨样MG63细胞株后,筛选稳定克隆并扩大培养,以空白及非特异性shRNA作为对照,检测稳定抑制雌激素受体β的效率。分别向3组细胞即MG63细胞、雌激素受体βshRNA反转录病毒感染的MG63细胞、阴性对照shRNAnc反转录病毒感染的MG63细胞加入17β-雌二醇(E2)干预,检测人成骨样细胞株MG63的骨保护素、RANKL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用pRNAT–H1.4/Retro-雌激素受体β-shRNA3进一步稳转人成骨样MG63细胞株,与空白及阴性病毒对照组相比,筛选出雌激素受体β表达稳定抑制的人成骨样细胞株,雌激素受体βmRNA抑制率为(88.17±1.17)%(P<0.05),蛋白抑制率为(89.01±1.22)%(P<0.05),证实实验成功建立了人成骨样细胞ERβ亚型基因敲低细胞模型。雌激素干预48 h后,显示雌激素受体β稳定抑制的MG63细胞较空白组及阴性对照组骨保护素mRNA及蛋白表达上调(P<0.05),RANKL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P<0.05),骨保护素RANKL表达上调(P<0.05),提示雌激素受体β可能通过调节骨保护素/RANKL在骨代谢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骨组织构建 雌激素受体Β RNA干扰 人成骨样细胞 反转录病毒载体 骨保护素 RANKL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跳跃型胸腰椎结核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宏其 沈恺颖 +7 位作者 王昱翔 葛磊 郭超峰 唐明星 刘少华 邓盎 吴建煌 刘金洋 《脊柱外科杂志》 2011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评价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跳跃型胸腰椎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09年7月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539例,其中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跳跃型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共13例(男9... 目的评价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跳跃型胸腰椎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2009年7月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539例,其中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跳跃型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共13例(男9例,女4例)。术前平均后凸角21.5;°Frankel分级为B级1例,C级4例,D级6例,E级2例。入院后经个体化抗结核治疗后手术。记录术前、术后血沉、后凸角、神经功能评估和植骨融合情况。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4.3个月,全部患者术后后凸角、神经功能改善,血沉正常。术后6~12个月均获得植骨融合。结论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于胸腰椎跳跃型脊柱结核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结核 脊柱 内固定器 清创术 骨移植 脊柱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P-1-2518位点基因多态性对脊柱结核易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高琪乐 张宏其 +7 位作者 郭超峰 唐明星 刘少华 邓盎 王昱翔 鲁世金 李劲松 林旻中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54-658,共5页
目的:分析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启动子区2518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湖南省汉族人群脊柱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连续收录2004年12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湖南汉族新发脊柱结核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应用聚合酶链... 目的:分析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启动子区2518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湖南省汉族人群脊柱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连续收录2004年12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湖南汉族新发脊柱结核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DNA直接测序法检测两组患者MCP-1-2518位点的多态性,运用R×C卡方检验比较两组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计算各比值比(OR)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脊柱结核患者334例,健康志愿者336例。MCP-1-2518GG、AG、AA三种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7.1%、50.3%、12.6%和25.6%、54.2%、20.2%,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MCP-1-2518GG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在脊柱结核人群中显著增高。MCP-1基因-2518 G/A多态位点G、A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为62.3%和37.7%,在对照组为52.7%和47.3%,两组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518G等位基因与脊柱结核发病相关,其OR值为1.483,95%CI为1.193~1.844。结论:在湖南汉族人群中,MCP-1-2518位点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均可能与脊柱结核的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基因多态性 脊柱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脊椎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少华 张宏其 +4 位作者 吴建煌 郭超峰 唐明星 王昱翔 邓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8期33-37,共5页
目的构建半脊椎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先天性脊柱侧凸生物力学仿真研究建立理想的数字化平台。方法选择1例13岁女性先天性脊柱侧凸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螺旋CT扫描,获得Dicom格式CT图像,将CT图像导入逆向工程软件Mimic... 目的构建半脊椎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先天性脊柱侧凸生物力学仿真研究建立理想的数字化平台。方法选择1例13岁女性先天性脊柱侧凸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螺旋CT扫描,获得Dicom格式CT图像,将CT图像导入逆向工程软件Mimics 10.01,建立包括胸-腰-骶椎和胸廓等结构的完整脊柱侧凸三维几何模型。运用软件HyperMesh 8.0做网格质量控制和实体单元划分,并赋材料属性,生成半脊椎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成功构建了完整的半脊椎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三维有限元模型,共划分节点109 936个,四面体单元411 988个,壳单元87 847个,线缆单元690个和杆单元138个。结论该研究建立了完整、逼真的半脊椎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三维有限元模型,为进一步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了数字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凸 半脊椎畸形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脊椎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三维矫形有限元模拟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少华 张宏其 +3 位作者 郭超峰 唐明星 王昱翔 邓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4763-4767,共5页
背景:对于半脊椎切除后长、短节段和前、后路固定矫形的选择,主要根据医生的临床经验。国内外对于半脊椎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建模和研究尚未见报道。目的:运用有限元法模拟半脊椎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三维矫形,分析半脊椎切除后不同固定... 背景:对于半脊椎切除后长、短节段和前、后路固定矫形的选择,主要根据医生的临床经验。国内外对于半脊椎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建模和研究尚未见报道。目的:运用有限元法模拟半脊椎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三维矫形,分析半脊椎切除后不同固定方式的矫形效果和生物力学特点。方法:通过有限元软件,利用基于CT图像建立的个体化半脊椎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凸三维有限元模型,仿真模拟半脊椎切除、前路或后路螺钉固定三维矫形技术,输出选择前路或后路固定矫形,以及不同节段固定的矫形结果。结果与结论:顺利完成了模拟操作,半脊椎切除后,后路固定矫形效果好于前路固定矫形,特别是对后凸角的矫正,矫正率均大于50%;后路短节段固定矫形与长节段固定矫形在对脊柱侧后凸矫形效果上相差不大,差异值小于5°。针对该患者的个体化有限元模拟试验表明,在半脊椎切除后,后路短节段固定矫形为较好的治疗方案,能减少固定节段,并可获得满意的矫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矫形 有限元分析 先天性脊柱侧凸 半脊椎畸形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与脊柱结核易感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超峰 张宏其 +7 位作者 高琪乐 唐明星 刘少华 邓盎 王昱翔 鲁世金 李劲松 尹新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0期5503-5510,共8页
背景:研究表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因多态性与脊柱结核易感性相关。目的:探讨湖南汉族人群血清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水平与脊柱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04年12月至2010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湖南汉族新发脊... 背景:研究表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基因多态性与脊柱结核易感性相关。目的:探讨湖南汉族人群血清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达水平与脊柱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2004年12月至2010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湖南汉族新发脊柱结核患者及健康志愿者,抽取受试者清晨空腹外周静脉血2mL,应用PCR和DNA直接测序法检测受试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362位点的基因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受试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运用ROC曲线进行诊断性检验,计算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对脊柱结核的诊断阈值并分析诊断效价。结果与结论:共纳入符合条件的脊柱结核患者208例,健康志愿者210名。脊柱结核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134.58±51.63)ng/Lvs.(39.18±17.45)ng/L,P<0.05]。且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不受性别影响,但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362-CC基因型人群中表达显著增高。当受试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大于101.65ng/L时,提示受试者可能已经罹患脊柱结核(敏感度:85.5%,特异度:94.3%,约登指数:0.799,ROC曲线下面积:0.946,95%可信区间:0.916-0.975,P<0.01)。可见在湖南汉族人群中,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与脊柱结核的易感性相关,高表达的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可作为诊断脊柱结核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脊柱损伤基础实验 细胞因子 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基因多态性 脊柱结核 易感性 炎症反应 诊断 其他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胸腰段或腰段脊柱侧凸合并Chiari畸形和脊髓空洞症的三维矫形及融合策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宏其 邓盎 +6 位作者 陈凌强 刘少华 赵迪 王永福 王昱翔 吴建煌 刘金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770-1774,共5页
[目的]探讨合并Chiari畸形和脊髓空洞症的成人胸腰段或腰段脊柱侧凸的三维矫形及融合策略。[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年1月~2008年5月本科收治的13例合并Chiari畸形和脊髓空洞症的成人胸腰段或腰段脊柱侧凸,全部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三... [目的]探讨合并Chiari畸形和脊髓空洞症的成人胸腰段或腰段脊柱侧凸的三维矫形及融合策略。[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年1月~2008年5月本科收治的13例合并Chiari畸形和脊髓空洞症的成人胸腰段或腰段脊柱侧凸,全部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三维矫形,并根据侧凸结构性特点选择内固定及融合节段。测量术前、术后、末次随访时冠状面Cobb’s角、侧凸矫正率、骨盆倾斜、顶椎旋转度、顶椎偏距、躯干偏移、矢状面胸椎后凸角和腰椎前凸角。[结果]冠状面Cobb’s角从46.8°减少到9.2°,侧凸矫正率80.7%;骨盆倾斜从9.9°减少到3.2°;顶椎旋转度从1.9°减少到0.3°;顶椎偏距从3.6cm减少到0.8cm;躯干偏移从16.8cm减少到1.6cm;胸椎后凸角从18.2°增加到23.5°;腰椎前凸角从37.4°增加到41.8°。术后平均随访22.2个月,无明显矫形丢失、躯干失平衡、假关节形成,且未发生原有神经症状加重及新的不可逆性神经功能损害。[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三维矫形及融合术治疗合并Chiari畸形和脊髓空洞症的成人胸腰段或腰段脊柱侧凸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症 矫形 脊柱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雌激素β受体RNAi反转录病毒载体在人成骨样MG63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昱翔 张宏其 +6 位作者 郭超峰 唐明星 刘少华 邓盎 高琪乐 刘金洋 吴建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42期7830-7836,共7页
背景:目前已有较多关于雌激素α受体基因如何参与骨代谢的研究,而对雌激素β受体基因如何参与骨代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目的:构建人雌激素β受体RNAi反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并通过病毒介导其在人成骨样MG63细胞中表达。方法:根据GeneBank... 背景:目前已有较多关于雌激素α受体基因如何参与骨代谢的研究,而对雌激素β受体基因如何参与骨代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目的:构建人雌激素β受体RNAi反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并通过病毒介导其在人成骨样MG63细胞中表达。方法:根据GeneBank数据库提供的雌激素β受体基因核苷酸序列,选择设计3条针对人雌激素β受体干扰靶序列,并与pRNAT-H1.4/Retro质粒定向连接,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RNAT-H1.4/Retro-雌激素β受体-shRNA,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DNA测序进行鉴定。将pRNAT-H1.4/Retro-雌激素β受体-shRNA经脂质体转染至293细胞包装成反转录病毒。将包装好的反转录病毒,以空白及非特异性shRNA作为对照,感染人成骨样MG63细胞株。结果与结论:3个连接了雌激素β受体-shRNA的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分析证实目的序列己插入到预计位点,符合设计要求,测序鉴定表明重组质粒中含有针对雌激素β受体基因目的序列,表明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并经脂质体转染至293细胞后成功包装成反转录病毒。反转录病毒载体能高效、稳定的感染人成骨样MG63细胞株,感染效率为70%左右。包装后的3种雌激素β受体-shRNA反转录病毒均能高效、稳定的感染人成骨样MG63细胞,并显著抑制雌激素β受体的表达。其中以雌激素β受体-shRNA3为最佳的干扰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Β RNA干扰 雌激素β受体-shRNA反转录 人成骨样细胞 反转录病毒载体 组织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nke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矫形的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宏其 王永福 +5 位作者 唐明星 葛磊 郭超峰 刘少华 王昱翔 邓盎 《脊柱外科杂志》 2011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目的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探讨Lenke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的最佳手术方案。方法建立Lenke 5型AIS的有限元模型,模拟4种不同方案的90°去旋转和压缩序贯矫形,比较矫形效果及矫形后脊椎的应力... 目的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探讨Lenke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的最佳手术方案。方法建立Lenke 5型AIS的有限元模型,模拟4种不同方案的90°去旋转和压缩序贯矫形,比较矫形效果及矫形后脊椎的应力水平。结果 4种方案有限元模型模拟矫形后的腰椎侧凸Cobb角分别为22°、23°、26°和26°。矢状面曲度得到维持,但前路短节段融合的脊椎应力水平较高。在远端融合止于下端椎时前路单棒与后路全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的顶椎旋转矫正角度分别为41.68°和37.79°。结论模型成功模拟了4种方案的90°去旋转和压缩矫形。对柔韧性较差的Lenke 5型AIS,在远端融合止于下端椎时,全椎弓根螺钉固定可取得满意的矫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侧凸 临床方案 有限元分析 青少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后路三维矫形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宏其 赵迪 +6 位作者 邓盎 陈凌强 葛磊 郭超峰 刘少华 刘金洋 吴建煌 《脊柱外科杂志》 2011年第5期312-316,共5页
目的通过有限元方法模拟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后路三维矫形手术,比较不同置钉方案的矫形效果,探讨手术策略的选择。方法通过CT图像建立1例退变性脊柱侧凸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后路CD矫形模拟技术,分别设置不同的置钉方案,对比不同矫形操作... 目的通过有限元方法模拟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后路三维矫形手术,比较不同置钉方案的矫形效果,探讨手术策略的选择。方法通过CT图像建立1例退变性脊柱侧凸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后路CD矫形模拟技术,分别设置不同的置钉方案,对比不同矫形操作中椎体成角及位移,比较术后矫形效果。结果 4种矫形方案的Cobb角以及腰椎前凸角无明显差别。融合至T10与融合至L1的矫形方案相比,顶椎区去旋转作用以及向中线纠正的能力更强。去旋转矫形过程中顶椎区的螺钉应力较高,尤其在长节段矫形方案。结论对于Cobb角较小、脊柱平衡性以及柔韧性较好的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短节段融合也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脊柱侧凸 临床方案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中长期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15
作者 高琪乐 张宏其 +5 位作者 郭超峰 鲁世金 刘金洋 葛磊 邓盎 王昱翔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10期1788-1792,共5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后中长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1999-2004年间因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一次入院手术的患者100例,调查记录其术前、术中、院内术后、随访时刻的观察项目,按疗效分组,运用logisti...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后中长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1999-2004年间因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一次入院手术的患者100例,调查记录其术前、术中、院内术后、随访时刻的观察项目,按疗效分组,运用logistic回顾筛选风险因子。【结果】大部分椎间盘组织摘除、随访时刻的JOA评分为良好疗效的保护因素。【结论】①术中腰椎间盘组织的摘除范围将影响术后中长期疗效,大部分椎间盘组织摘除是良好疗效最强的保护因素。②当随访时点JOA评分≥25分时,可提示患者术后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的近期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邓盎 张宏其 +6 位作者 郭超峰 唐明星 刘少华 王昱翔 高琪乐 吴建煌 刘金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8-454,共7页
[目的]探讨单侧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1年6月应用三维矫形系统治疗各型脊柱侧凸727例,其中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的单侧生长棒技术治疗的12例早发性脊柱侧凸患儿,测量初次手术前、后,末次术后... [目的]探讨单侧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2011年6月应用三维矫形系统治疗各型脊柱侧凸727例,其中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的单侧生长棒技术治疗的12例早发性脊柱侧凸患儿,测量初次手术前、后,末次术后随访或终末手术后的主弯冠状面Cobb角、柔韧性、侧凸矫正率、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躯干偏移、矢状面平衡、T_1~S_1高度和T_1~S_1生长速度。[结果]平均随访28.8(10.9~49.2)个月。初次手术前主弯冠状面Cobb角(72.8±15.7)°、柔韧性(35.34±10.71)%、胸椎后凸角(39.9±15.8)°、腰椎前凸角(46.2±13.8)°、躯干偏移(1.29±0.93)cm、矢状面平衡(1.96±1.10)cm、T_1~S_1高度(24.46±3.77)cm;初次手术后主弯冠状面Cobb角(34.9±9.1)°、侧凸矫正率(52.01±7.69)%、胸椎后凸角(31.3±11.2)°、腰椎前凸角(46.1±5.9)°、躯干偏移(0.50±0.29)cm、矢状面平衡(1.32±1.19)cm、T_1~S_1高度(29.22±4.05)cm;末次术后随访或终末手术后主弯冠状面Cobb角(30.8±12.5)°、侧凸矫正率(57.92±14.80)%、胸椎后凸角(29.5±7.4)°、腰椎前凸角(48.8±5.7)°、躯干偏移(0.39±0.24)cm、矢状面平衡(0.79±0.45)cm、T_1~S_1高度(31.72±4.68)cm。共撑开1~4次,平均1.9次。后续撑开期间T_1~S_1生长速度(1.26±0.60)cm/年。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单侧生长棒技术治疗早发性脊柱侧凸可获得较满意的矫形效果和脊柱纵向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棒 早发性脊柱侧凸 矫形 脊柱生长
原文传递
经后路多点锚定技术治疗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营养不良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7
作者 邓盎 张宏其 +6 位作者 郭超峰 唐明星 刘少华 王昱翔 高琪乐 吴建煌 刘金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153-1158,共6页
[目的]探讨经后路多点锚定技术治疗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营养不良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2013年12月本科收治的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营养不良性脊柱侧凸23例;年龄10~22岁,平均13.6岁;其中胸弯13例,胸腰双主弯4... [目的]探讨经后路多点锚定技术治疗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营养不良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1月~2013年12月本科收治的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营养不良性脊柱侧凸23例;年龄10~22岁,平均13.6岁;其中胸弯13例,胸腰双主弯4例,胸腰弯3例,双胸弯2例,腰弯1例;术前冠状面Cobb角48.9°~91.4°,平均68.3°;凸侧Bending相Cobb角40°~79.2°,平均57.4°;柔韧性8.3%~28.1%,平均15.7%;顶椎旋转度2°~3°,平均2.3°;矢状面胸椎后凸Cobb角46.4°~79.6°,平均58.2°,胸腰段后凸Cobb角21.1°~35.7°,平均28.3°。均采用经后路多点锚定技术进行矫形融合固定。[结果]随访12~96个月,平均52个月。术后冠状面Cobb角16.3°~46.7°,平均28.4°;顶椎旋转度1°~2°,平均1.2°;矢状面胸椎后凸Cobb角16.1°~38.3°,平均25.3°,胸腰段后凸Cobb角-4.3°~18.7°,平均8.9°;术后各指标均获得良好的矫正,侧凸矫正率为46.3%~74.1%,平均56.9%。末次随访时侧凸矫正丢失率仅3.1%,无神经系统并发症,仅1例假关节形成。[结论]经后路多点锚定技术治疗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营养不良性脊柱侧凸可获得较满意的矫形融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病 营养不良性脊柱侧凸 锚定法 后路
原文传递
Halo-股骨髁上牵引一期后路手术治疗先天性脊髓纵裂脊柱侧凸 被引量:2
18
作者 邓盎 张宏其 +6 位作者 郭超峰 唐明星 刘少华 王昱翔 高琪乐 刘金洋 吴建煌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2118-2122,共5页
[目的]探讨大重量halo-股骨髁上牵引辅助一期后路手术治疗伴脊髓纵裂的僵硬型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2016年本科收治的伴脊髓纵裂的僵硬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18例,年龄10~24岁,平均(16.33±4.61... [目的]探讨大重量halo-股骨髁上牵引辅助一期后路手术治疗伴脊髓纵裂的僵硬型先天性脊柱侧凸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2016年本科收治的伴脊髓纵裂的僵硬型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18例,年龄10~24岁,平均(16.33±4.61)岁;主弯位于胸段9例,胸腰段2例,腰段7例;其中分节不良10例,形成障碍2例,混合型6例;合并I型脊髓纵裂4例,II型脊髓纵裂12例,复合型2例。术前主弯冠状面Cobb角60°~113°,平均(81.28±16.25)°;凸侧侧向弯曲位Cobb角44.50°~98.00°,平均(70.31±19.35)°;柔韧性5.85%~28.66%,平均15.81%;所有患者术前均未发现神经功能异常。均采用术前大重量halo-股骨髁上牵引辅助一期后路矫形手术。[结果]手术时间240~380 min,平均(327.78±44.10) min;术中出血量640~2 100 ml,平均(1 285.56±523.52) ml。随访12~36个月,平均(20.44±8.29)个月。大重量牵引后主弯冠状面Cobb角减少至35.60°~87.50°,平均(56.38±16.35)°;后路矫形术后主弯冠状面Cobb角减少至19.10°~56.20°,平均(35.92±13.74)°;侧凸矫正率为48.19%~69.40%,平均(60.24±9.04)%;末次随访时主弯冠状面Cobb角19.50°~57.10°,平均(36.36±13.42)°,与矫形术后相比无明显丢失。术中、术后及随访时均未出现神经功能损伤表现。[结论]大重量halo-股骨髁上牵引辅助一期后路手术治疗伴脊髓纵裂的僵硬型先天性脊柱侧凸,在不切除纵隔和脊柱缩短截骨的情况下,可获得较满意的矫形效果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僵硬型先天性脊柱侧凸 脊髓纵裂 halo-股骨髁上牵引 后路 一期手术
原文传递
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生长期儿童下颈椎结核并后凸畸形 被引量:1
19
作者 邓盎 王锡阳 +5 位作者 张宏其 郭超峰 唐明星 刘少华 王昱翔 高琪乐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5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生长期儿童下颈椎结核并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8-03—2012-06诊治的生长期儿童下颈椎结核并后凸畸形12例,均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窦道形成。...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生长期儿童下颈椎结核并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08-03—2012-06诊治的生长期儿童下颈椎结核并后凸畸形12例,均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窦道形成。随访平均22个月。术后颈椎后凸Cobb角平均-5°,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平均-4.8°,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例神经功能恢复至D级,其余均恢复至E级。结论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生长期儿童下颈椎结核并后凸畸形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儿童 下颈椎 后凸畸形 前后路联合手术
原文传递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盎 罗令 +1 位作者 周锦灏(综述) 李康华(审校)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715-717,共3页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是由不同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从而导致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脂肪细胞坏死的复杂病理过程。中青年患者(平均年龄38岁)发病率高,如不治疗,80%的患者将在4年内出现股骨头塌陷和骨性关节炎。目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是由不同病因破坏了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从而导致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脂肪细胞坏死的复杂病理过程。中青年患者(平均年龄38岁)发病率高,如不治疗,80%的患者将在4年内出现股骨头塌陷和骨性关节炎。目前尚无阻止ANFH进展的有效方法,治疗主要包括非手术治疗、保留股骨头手术、髋关节置换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血液供应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