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黄素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自噬性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邓淑文 殷清华 +1 位作者 苏琦 庄英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1期30-35,共6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体外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自噬性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处理SGC7901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单丹磺酰尸胺(monodansylcadaverin,MDC)荧光染色和Hoechst33342荧光染色观察细胞自噬... 目的观察姜黄素体外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自噬性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处理SGC7901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单丹磺酰尸胺(monodansylcadaverin,MDC)荧光染色和Hoechst33342荧光染色观察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发生;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NF-κB、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及LC3Ⅱ的表达。结果姜黄素可呈剂量依赖性明显抑制SGC7901的生长。MDC染色显示,40μmol/L姜黄素在作用12 h后即可诱导SGC7901细胞发生自噬,24 h自噬减少;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显示,40μmol/L姜黄素诱导凋亡在24 h最明显;流式细胞术显示,40μmol/L姜黄素作用24 h时SGC7901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姜黄素诱导SGC7901细胞自噬性凋亡过程中,凋亡相关蛋白NF-κB、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及LC3的表达均上调。结论姜黄素通过诱导自噬性凋亡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生长,其机制与NF-κB、Beclin1及LC3蛋白的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自噬性凋亡 人胃癌细胞SGC790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旦杏仁浸出液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邓淑文 肖碧玉 +1 位作者 马龙 吾尔古丽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34-235,共2页
巴旦杏仁浸出液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EfectofAmygdalusonImmuneFunctioninMice邓淑文肖碧玉马龙吾尔古丽(新疆医学院预防医学系环境卫生教研室,乌鲁木齐830054)DenShuwen,... 巴旦杏仁浸出液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EfectofAmygdalusonImmuneFunctioninMice邓淑文肖碧玉马龙吾尔古丽(新疆医学院预防医学系环境卫生教研室,乌鲁木齐830054)DenShuwen,XiaoBiyu,MaLong,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旦杏 杏仁 浸出液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癣夏塔热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邓淑文 哈木拉提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百癣夏塔热(XTR)体外抗真菌的作用。方法:采用NCCLS推荐M-38P方案和M-27P方案分别测定171株临床常见皮肤癣菌和69株临床常见念珠菌的MIC值。参考MIC结果,选取对百癣夏塔热敏感的7种7株皮肤癣菌按文献方法进行杀菌试验。... 目的:探讨百癣夏塔热(XTR)体外抗真菌的作用。方法:采用NCCLS推荐M-38P方案和M-27P方案分别测定171株临床常见皮肤癣菌和69株临床常见念珠菌的MIC值。参考MIC结果,选取对百癣夏塔热敏感的7种7株皮肤癣菌按文献方法进行杀菌试验。结果:XTR对171株皮肤癣菌的MIC90范围为1.024~2.048mg/ml,以毛癣菌属的敏感性比小孢子菌属高,抗菌谱由强至弱依次为T.rubrum、T.mentagrophy-tys.、T.tonsurance、E.floccosum、T.violaceum、M.gypseum、M.canis,1.024~2.048ng/ml是百癣夏塔热对皮肤癣菌的药敏分界点标准。结论:百癣夏塔热是一个皮肤癣菌的抑菌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癣夏塔热 抗真菌活性 皮肤癣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癣夏塔热对皮肤癣菌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邓淑文 哈木拉提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6-568,共3页
关键词 日癣夏塔热 皮肤癣菌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邓淑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11期1261-1261,共1页
测定 2 79例肝胆疾病患者及 81例正常人的血清总胆汁酸 (TBA)。结果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TB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1) ,胆石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
关键词 肝胆疾病 诊断 血清总胆汁酸 TBA 肝癌患者 对照组 正常 提示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化血清蛋白检测对糖尿病监测的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邓淑文 《实用医技杂志》 2008年第29期4055-4056,共2页
目的:探讨糖化血清蛋白(GSP)与血糖的相关性及其对糖尿病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64例糖尿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GSP及空腹血糖检测,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餐后2h测定。结果:糖尿病患者组空腹及餐后2hGSP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 目的:探讨糖化血清蛋白(GSP)与血糖的相关性及其对糖尿病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64例糖尿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GSP及空腹血糖检测,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餐后2h测定。结果:糖尿病患者组空腹及餐后2hGSP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对照组中空腹及餐后GSP差异无显著性(P>0.05),DM组GSP与FBG及餐后2h血糖呈正相关(P<0.01,P<0.001)。结论:GSP与血糖的相关性好,它对DM的诊断及疗效监测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清蛋白 血糖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例皮肤真菌病及致病菌种分析
7
作者 邓淑文 丁玲加提 惠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424-424,共1页
关键词 皮肤真菌病 致病菌 菌种分布 临床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邓淑文 《实用医技杂志》 2005年第11A期3072-3073,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的特点。方法:对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较正常对照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载脂蛋白B(ApoB)均增高(P<0.01)。高密度脂蛋...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代谢的特点。方法:对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较正常对照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载脂蛋白B(ApoB)均增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ApoA)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有显著性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血糖升高,还易引起血脂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脂分析 甘油三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师制在血液内科规范化培训护士带教中的应用
9
作者 罗凤莲 吴霞 邓淑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6期129-133,共5页
目的 探索导师制在血液内科规范化培训护士带教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以2021年3月—2023年3月轮转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内科的规范化培训护士70名为研究对象,对每轮规范化培训护士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 目的 探索导师制在血液内科规范化培训护士带教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以2021年3月—2023年3月轮转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内科的规范化培训护士70名为研究对象,对每轮规范化培训护士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4名,观察组36名。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带教模式,由资深护士指导学习和实践;观察组实施导师制带教模式,由专业导师负责培养和辅导。通过对比2组护士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素质和教学满意度等指标,评价导师制教学模式在规范化培训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知识成绩为(93.00±2.28)分、操作技能成绩为(93.36±1.66)分、综合素质考核成绩为(97.11±1.47)分、教学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理论知识成绩(89.65±6.71)分、操作技能成绩(91.44±3.93)分、综合素质考核成绩(94.18±2.89)分、教学满意度8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血液科规范化培训护士实施导师制教学模式,可以使规范化培训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师制 血液内科 规范化培训 护士 临床 带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84例患者解脲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
10
作者 邓淑文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430-430,共1页
对 5 8 4例患者解脲支原体培养结果 ,阳性率为 34 .1% ,年龄在 2 0~ 40岁占检查人数的 88% ,以青壮年为多 ,阳性率达 35 .2 %。应用塑孔代谢抑制法做药敏试验 ,结果表明交沙霉素抑制支原体效果最理想 ,敏感率为 85 .9% ,其次为阿岐霉... 对 5 8 4例患者解脲支原体培养结果 ,阳性率为 34 .1% ,年龄在 2 0~ 40岁占检查人数的 88% ,以青壮年为多 ,阳性率达 35 .2 %。应用塑孔代谢抑制法做药敏试验 ,结果表明交沙霉素抑制支原体效果最理想 ,敏感率为 85 .9% ,其次为阿岐霉素、可乐必安、强力霉素、氧氟沙星、罗红霉素、四环素、美满霉素、乙酰螺旋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疾病 泌尿道感染 解脲支原体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盐酸特比萘芬对皮肤癣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谈鑫 潘炜华 +12 位作者 邓淑文 郭芸 雷文知 张超 周兆婧 方文捷 闻轶旸 沈帅帅 朱双 姚志荣 郑捷 邓丹琪 廖万清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期22-24,5,共4页
目的:研究探讨国产盐酸特比萘芬对皮肤癣菌的三个属和角层癣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应用美国国家临床和实验室标准研究所(CLSI)的M38?A2方案。菌悬液终浓度为(0.4~5)×104 CFU/mL,孵育温度30℃,培养时间7 d。最低抑菌浓... 目的:研究探讨国产盐酸特比萘芬对皮肤癣菌的三个属和角层癣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应用美国国家临床和实验室标准研究所(CLSI)的M38?A2方案。菌悬液终浓度为(0.4~5)×104 CFU/mL,孵育温度30℃,培养时间7 d。最低抑菌浓度( MIC)的判定标准为,在显微镜下观察,与阳性对照孔对比,100%生长抑制的最低浓度。最低有效浓度( MEC)的判定标准为在显微镜下观察,与阳性生长对照孔比较,50%以上生长抑制。结果特比萘芬对138株暗色真菌最低有效浓度(MEC),MEC范围0.008~0.125μg/mL,MIC范围0.008~0.25μg/mL。国产盐酸特比萘芬的抗真菌效果与进口特比萘芬的抗真菌效果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国产盐酸特比萘芬对皮肤癣菌体外抗菌活性较高,可作为治疗浅部真菌病的有效药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盐酸特比萘芬 皮肤癣菌 体外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红葡萄干保健功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马龙 邓淑文 +2 位作者 屈卫东 凌冰 刘涛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新疆红葡萄干的保健作用。方法:应用食品功效学实验方法,观察了新疆长寿区维吾尔族居民喜爱并长期食用的干果——新疆红葡萄干的抗衰老作用、抗诱变作用及免疫保护作用。结果:新疆红葡萄干水提物能明显延长黑腹果蝇的平均... 目的:探讨新疆红葡萄干的保健作用。方法:应用食品功效学实验方法,观察了新疆长寿区维吾尔族居民喜爱并长期食用的干果——新疆红葡萄干的抗衰老作用、抗诱变作用及免疫保护作用。结果:新疆红葡萄干水提物能明显延长黑腹果蝇的平均寿命和最高寿命;新疆红葡萄干水提物无诱变性,但对 4硝基喹啉 N氧化物( 4 N Q O)、2乙酰氨基芴(2 A F)和叠氮钠( Na N3 )诱发的 T A9 8 和 T A10 0 菌株的回复突变,环磷酰胺( C P)所诱导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新疆红葡萄干水提物对 C P所致小鼠免疫功能的损伤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结论:新疆红葡萄干可能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抗衰老 抗诱变 免疫保护 葡萄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
13
作者 邓淑文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第27期3742-3743,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脑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根据血尿酸水平将192例糖尿病患者分成高低两组,分析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结果:高尿酸血症组冠心病、脑梗死、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脑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根据血尿酸水平将192例糖尿病患者分成高低两组,分析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结果:高尿酸血症组冠心病、脑梗死、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是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尿酸 心脑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564例抗核抗体阳性结缔组织病患者的荧光核型及靶抗原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晓东 董潇阳 +2 位作者 刘旭 哈地丽亚.哈斯木 邓淑文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6-387,共2页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结缔组织病(CTD)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ANA)荧光核型、靶抗原与CT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NA荧光核型;采用免疫印迹法和酶免疫法检测抗核抗体谱和自身抗体。结果新疆地区564例ANA阳性CTD患者中,...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结缔组织病(CTD)患者血清中抗核抗体(ANA)荧光核型、靶抗原与CT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ANA荧光核型;采用免疫印迹法和酶免疫法检测抗核抗体谱和自身抗体。结果新疆地区564例ANA阳性CTD患者中,ANA荧光核型有单一及复合核型。单一核型中核颗粒型最多见(靶抗原依次为SSA、nRNP、Sm),其次核均质型(靶抗原依次为dsDNA、核小体和组蛋白)。复合核型中,双核型以核颗粒型+核均质型,核颗粒型+胞浆颗粒型组合为主。三核型以核颗粒型+核均质型+胞浆颗粒型常见。在荧光核型、靶抗原及疾病关系分析结果中发现:SLE患者单核型以核均质和核颗粒最常见,双核型以核颗粒+核均质、核颗粒+胞浆颗粒组合常见,三核型为核颗粒、核均质、胞浆颗粒同时出现。另外抗核糖体P蛋白以往引起胞浆颗粒荧光,而本研究中核颗粒型检出率为27.03%。抗着丝点抗体在SLE、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硬皮病及重叠综合征中均能检出。结论新疆地区CTD患者血清ANA荧光核型呈现多样性。以核颗粒为优势核型;靶抗原SSA不仅可以引起经典的核颗粒荧光,还可呈现核均质、核仁型、胞浆颗粒型荧光。核糖体p蛋白呈现核颗粒型荧光。抗着丝点抗体具有较宽的疾病谱;SLE患者荧光核型呈现多样性,自身抗体谱广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A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结缔组织病 荧光核型 靶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塔热片抗皮肤癣菌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汉华 邓淑文 +1 位作者 哈里木拉提.吾甫尔 范兆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33-333,共1页
关键词 夏塔热片 皮肤癣菌 扫描电子显微镜 细胞结构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抗体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丽 惠艳 +2 位作者 邓淑文 孙伶仪 汪师贞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370-371,共2页
关键词 SM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应用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比萘芬对24株黑酵母样真菌的体外药敏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谈鑫 邓淑文 +5 位作者 郭芸 张超 朱双 潘炜华 邓丹琪 廖万清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218-221,共4页
目的 评价特比萘芬对7个属24株刺盾霉目(Chaetothyriales)黑酵母样真菌体外敏感性.方法 应用美国国家临床和实验室标准研究所(CLSI)的M38-A2方案.菌悬液终浓度为(0.4 ~5)&#215;104 CFU/mL,30℃孵育5~7d,测定最低有效浓度(MEC... 目的 评价特比萘芬对7个属24株刺盾霉目(Chaetothyriales)黑酵母样真菌体外敏感性.方法 应用美国国家临床和实验室标准研究所(CLSI)的M38-A2方案.菌悬液终浓度为(0.4 ~5)&#215;104 CFU/mL,30℃孵育5~7d,测定最低有效浓度(MEC)和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特比萘芬对24株黑酵母样真菌MEC范围:0.125 ~4μg/mL,MEC90∶2μg/mL,MEC50∶0.25 μg/mL,GM∶0.392 9 μg/mL,特比萘芬对5株暗色真菌100%生长抑制,MIC范围:1~4 μg/mL,MIC50∶2μg/mL,MIC90∶4μg/mL.结论 特比萘芬对刺盾霉目(Chaetothyriales)中的黑酵母样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50%抑菌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酵母样真菌 药敏试验 特比萘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耐药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文英 邓淑文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43-43,共1页
目的了解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106株肠球菌,采用Microscan autoSCAN4型微生物自动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106株肠球菌中主要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占总数的88.7%。肠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不... 目的了解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106株肠球菌,采用Microscan autoSCAN4型微生物自动分析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106株肠球菌中主要以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为主,占总数的88.7%。肠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不敏感,粪肠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96.9%、93.4%、71.9%,屎肠球菌对这3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则为80.0%、80.0%、73.3%。没有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结论肠球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临床治疗肠球菌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 耐药性 耐药分析 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内163株深部真菌感染分析
19
作者 罗德梅 李凡 +2 位作者 邓淑文 董潇阳 惠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4-234,共1页
关键词 真菌 深部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表皮棘细胞桥粒抗体、抗桥粒芯糖蛋白1、3抗体(Dsg1、Dsg3)在天疱疮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祯祥 王晓东 +5 位作者 郑庆虎 邓淑文 帕丽达.阿布利孜 董晓阳 哈地利亚.哈斯木 惠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92-194,198,共4页
目的分析评价抗表皮棘细胞桥粒抗体、抗桥粒芯糖蛋白1、3抗体(Dsg1、Dsg3)在天疱疮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诊治经临床、组织病理及间接免疫荧光确诊为天疱疮的34例患者(试验组),选... 目的分析评价抗表皮棘细胞桥粒抗体、抗桥粒芯糖蛋白1、3抗体(Dsg1、Dsg3)在天疱疮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诊治经临床、组织病理及间接免疫荧光确诊为天疱疮的34例患者(试验组),选择同期排除天疱疮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表皮棘细胞桥粒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Dsg1、Dsg3;统计各检测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和诊断符合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抗表皮棘细胞桥粒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73.5%(25/34)、2.8%(1/36)。Dsg1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0.6%(24/34)、0.0%(0/36),Dsg3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9.4%(27/34)、5.6%(2/36)。在天疱疮患者中,抗表皮棘细胞桥粒抗体试验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3.5%、97.2%、96.2%、79.5%、85.7%,Dsg1分别为70.6%、100.0%、100.0%、78.3%、85.7%,Dsg3分别为79.4%、94.4%、93.1%、82.9%、87.1%。3种指标在天疱疮患者中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时行血中循环抗体检测与具体靶抗原确认试验检测,能互相补充,减少临床漏诊,提高诊断阳性率。抗天疱疮抗体阳性结果对确诊天疱疮准确性较好,阴性者排除天疱疮的价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疱疮 抗表皮棘细胞间桥粒抗体 抗桥粒芯糖蛋白抗体 大疱性类天疱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