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男性不育症伴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研究进展
1
作者 邓李文 张剑 罗开玲 《微创医学》 2024年第1期16-18,共3页
男性不育症与精索静脉曲张(VC)是育龄男性常见疾病,两者经常伴发,具有一定相关性。本文主要论述VC影响男性不育症患者生育能力的相关机制,分析男性不育症合并VC的主要治疗方法及其疗效,包括中医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等。
关键词 男性不育症 精索静脉曲张 DNA碎片指数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联合睾丸穿刺取精术在评估睾丸生精功能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邓李文 罗开玲 +3 位作者 邓志华 丘映 黄茜 邹彦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299-301,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PESA)联合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TESA)在评估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生精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94例无精子症患者均行睾丸活检术以及PESA联合TESA,评估患者睾丸生精功能的效果。结果 394例患者中PESA联合TESA发... 目的探讨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PESA)联合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TESA)在评估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生精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94例无精子症患者均行睾丸活检术以及PESA联合TESA,评估患者睾丸生精功能的效果。结果 394例患者中PESA联合TESA发现精子232例,未见精子162例;睾丸活检术发现精子233例,未见精子161例。PESA联合TESA评估睾丸生精功能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9.57%(232/233)、100.00%(161/161)、99.75%(393/394)。PESA联合TESA、睾丸活检术的精子获取率分别为58.88%(232/394)和59.14%(233/39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SA联合TESA能较准确地评估无精子症患者的睾丸生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精子症 经皮附睾穿刺术 经皮睾丸穿刺术 睾丸活检术 生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无创性检测方法评价无精子症患者生精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邓李文 罗开玲 +3 位作者 邓志华 丘映 黄茜 邹彦 《中国性科学》 2019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多种无创性检测方法在无精子症患者生精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自愿到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生殖中心接受治疗的无精子症患者235例,入院后患者均行经皮附睾睾丸穿刺术及睾丸活检术,根据睾丸内有无精子分... 目的探讨多种无创性检测方法在无精子症患者生精功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自愿到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生殖中心接受治疗的无精子症患者235例,入院后患者均行经皮附睾睾丸穿刺术及睾丸活检术,根据睾丸内有无精子分为少精组(n=128)和无精组(n=107)。采用Prader椭圆型睾丸测量模型完成患者睾丸体积测量;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各组血清促卵泡激素(FSH)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测定各组抑制素B(InhB)水平;采用多重PCR技术测定各组Y染色体无精子基因(AZF)基因微缺失情况。结果少精组睾丸大小> 5mL、5 ml~8ml、8 ml~12ml人数,均少于无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少精组睾丸大小≥12ml例数,多于无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少精组<正常值下限例数,高于无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少精组≥正常值上限≤正常值2倍、≥正常值2倍例数,均低于无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少精组A区缺失、B区缺失、C区缺失及联合缺失率,均低于无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少精组无缺失率,高于少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少精组InhB≥正常值下限例数,多于无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少精组InhB≥正常值下限1/2 <正常值下限、<正常值下限1/2例数,少于无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相关性分析显示:无精子症患者生精功能与睾丸体积、InhB呈正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无精子症患者生精功能与FSH及AZF基因缺失呈负相关性。结论将多种无创性检测方法用于无精子症患者生精功能患者中能发挥不同检测方法优势,能评估患者睾丸生精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种无创性检测方法 无精子症 生精功能 抑制素B 血清促卵泡激素 Y染色体无精子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取精方式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邓李文 罗开玲 《当代医学》 2018年第2期180-182,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压力不断增大,不孕症的发病率也不断增多,这不仅是一种疾病也是目前复杂的社会问题。目前对此主要的治疗方式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可以通过外科手术获取精子而进行体外受精,用于后续的辅助生殖技术,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压力不断增大,不孕症的发病率也不断增多,这不仅是一种疾病也是目前复杂的社会问题。目前对此主要的治疗方式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可以通过外科手术获取精子而进行体外受精,用于后续的辅助生殖技术,提高不孕症夫妻成功受孕的机会,不同的取精方式是否会影响临床效果,对此,本文是介绍不同手术取精方式临床效果、安全性及适应证,以期能为临床快速选择适当取精方式提供有利理论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精方式 辅助生殖技术 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格精子形态分析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对常规IVF受精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罗开玲 丘映 +4 位作者 邓志华 刘锋 邹彦 黄茜 邓李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人常规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中严格精子形态分析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与受精率之间的关系,分析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对常规1VF受精率的影响。方法:IVF前3个月内分析拟行常规IVF的精液标本156人份,进行常规精液分... 目的:探讨人常规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中严格精子形态分析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与受精率之间的关系,分析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对常规1VF受精率的影响。方法:IVF前3个月内分析拟行常规IVF的精液标本156人份,进行常规精液分析、严格精子形态分析。观察156个常规IVF周期,按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分为3组:A组,≥5%~≤10%,45周期;B组,>10%~<15%,68周期;C组,≥15%,43周期。比较各组间的MⅡ卵受精率。结果:A、B、C组相对应的各组卵子受精率分别为78.88%、86.24%、92.13%,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在A组中出现1周期,获MⅡ卵5个,卵子全部不受精外,其余各组各周期受精率均≥30%。结论:在常规IVF中,精子的形态对卵子的受精率有着明显的影响,在精液精子密度≥20×106/mL,活动率≥5%,a+b级精子≥5%;或精子密度>5×106~<20×106/mL,同时a+b级运动精子>20%条件下,正常形态精子≥5%,可选择常规IVF治疗;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高,卵子受精率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 精子 精子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45,X男性的临床及遗传特征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6
作者 史秋雯 许常龙 +4 位作者 黎霓娜 刘薇 杨兰 邓李文 丘映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1例身材矮小合并无精子的45,X不育男性的临床表型与核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外周血染色体G显带进行核型分析,PCR及FISH对Y染色体上SRY、AZF等基因进行检测和定位。结果:外周血染色体G显带分析显示该患者核型为45,X,add(14)(p11)... 目的:探讨1例身材矮小合并无精子的45,X不育男性的临床表型与核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外周血染色体G显带进行核型分析,PCR及FISH对Y染色体上SRY、AZF等基因进行检测和定位。结果:外周血染色体G显带分析显示该患者核型为45,X,add(14)(p11)。PCR结果显示该患者SRY基因存在,AZFa、AZFb、AZFc、AZFd全部缺失。FISH结果证实该患者Y染色体短臂及着丝粒区存在,且易位至14号染色体短臂,Y染色体长臂大部分片段丢失,断裂位点位于q11近着丝粒区。该患者核型描述为45,X,der(Y)t(Y;14)(q11;q11.2),-14.ish(SRY+,CEP Y+,DYZ1-)。结论:该患者核型实质是Y染色体与14号染色体的不平衡易位,SRY基因的存在是男性化的关键,AZFa^d区缺失导致精子生成障碍,Y染色体长臂缺失可能与身材矮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核型 45 X 男性 易位 无精子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症行体外授精-胚胎移植前应用GnRH-a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莫凤媚 邓李文 丘映 《广西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314-316,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并不孕患者施行IVF-ET(体外授精-胚胎移植)助孕的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治疗组32例为子宫腺肌病并不孕患者,IVF助孕前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3~4个月;对照组100例为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观...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并不孕患者施行IVF-ET(体外授精-胚胎移植)助孕的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治疗组32例为子宫腺肌病并不孕患者,IVF助孕前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3~4个月;对照组100例为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观察治疗组GnRH-a治疗前后子宫体积的变化,比较两组IVF治疗Gn(促卵泡激素)使用总量、Gn使用天数、获卵数、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结果治疗组使用GnRH-a治疗3~4个月后子宫体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Gn使用总量多于对照组,获卵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腺肌病并不孕患者在IVF助孕前使用GnRH-a治疗,其妊娠率与因输卵管因素行IVF助孕的患者相同。GnRH-a能提高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患者行IVF助孕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子宫腺肌病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体外授精-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排卵周期与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供精人工授精的妊娠情况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丘映 莫凤媚 邓李文 《广西医学》 CAS 2009年第9期1249-1250,共2页
目的研究比较在自然排卵周期与促排卵周期中施行宫腔内供精人工授精的妊娠情况。方法对施行宫腔内供精人工授精的1014个自然排卵周期和213个促排卵周期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结果自然排卵组年龄为(30.4±11.4... 目的研究比较在自然排卵周期与促排卵周期中施行宫腔内供精人工授精的妊娠情况。方法对施行宫腔内供精人工授精的1014个自然排卵周期和213个促排卵周期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结果自然排卵组年龄为(30.4±11.4)岁,不孕年限为(5.6±4.5)年;促排卵组年龄为(30.6±12.1)岁,不孕年限为(5.3±4.8)年。两组年龄、不孕年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排卵组临床妊娠率为21.89%,流产率为19.82%;促排卵组临床妊娠率为16.43%,流产率为20%。两组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排卵治疗下施行供精人工授精,不能提高临床妊娠率,但可以获得与自然排卵周期相同的临床妊娠率,若女方有自然排卵,不必进行促排卵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排卵周期 促排卵周期 人工授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精时机与人工授精妊娠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莫凤媚 丘映 +1 位作者 唐稚莉 邓李文 《医学综述》 2011年第18期2870-2871,共2页
目的探讨受精时机与人工授精妊娠率、出生婴儿性别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供精人工授精1227周期656例及单胎分娩的200例婴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受精时间行人工授精的妊娠率、流产率、出生婴性别的比例,比较左侧卵巢排卵与右侧卵巢排... 目的探讨受精时机与人工授精妊娠率、出生婴儿性别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供精人工授精1227周期656例及单胎分娩的200例婴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受精时间行人工授精的妊娠率、流产率、出生婴性别的比例,比较左侧卵巢排卵与右侧卵巢排卵婴儿性别比例。结果人工授精在排卵前后24 h内的周期妊娠率最高,在排卵前48 h以上施行者,妊娠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卵巢排卵与右卵巢排卵及排卵前与排卵后行人工授精的婴儿性别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排卵前后24 h是人工授精最佳时机,排卵前或排卵后行人工授精及左或右卵巢排卵对出生的婴儿性别无预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授精 受精时机 妊娠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与单一参数正常无精症患者睾丸取精成功率比较
10
作者 邓志华 罗开玲 +2 位作者 邓李文 黄茜 邹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1-4,共4页
探讨多参数正常和单一参数正常无精子症患者睾丸取精成功率。方法 将多参数(FSH,抑制素B,睾丸体积,AZF基因微缺失检测)正常的44例无精子症患者设为A组,204例单一参数(抑制素B,INHB)正常的无精子症患者设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睾丸取精成功... 探讨多参数正常和单一参数正常无精子症患者睾丸取精成功率。方法 将多参数(FSH,抑制素B,睾丸体积,AZF基因微缺失检测)正常的44例无精子症患者设为A组,204例单一参数(抑制素B,INHB)正常的无精子症患者设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睾丸取精成功率情况。结果 A组睾丸取精成功率为93.18%,B组睾丸取精成功率为55.39%。结论 无精子症患者中,若FSH,抑制素B,睾丸体积,AZF微缺失检测均正常的无精症患者睾丸取精成功率达93.18%,可以将这四项指标联合起来综合评估无精症患者是否有进行睾丸活检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精子症 FSH 睾丸体积 INHB AZF 取精成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女年龄、不育年限、受孕史与供精人工授精成功的关系 被引量:7
11
作者 莫凤媚 丘映 邓李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693-69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孕妇女的年龄、不育年限、受孕史与供精人工授精成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56对夫妇1 227周期供精人工授精的临床资料。结果:年龄35岁以上,妊娠率下降,流产率升高,尤其是>4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育年... 目的:探讨不孕妇女的年龄、不育年限、受孕史与供精人工授精成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56对夫妇1 227周期供精人工授精的临床资料。结果:年龄35岁以上,妊娠率下降,流产率升高,尤其是>4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育年限大于10年妊娠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方有受孕史组妊娠率、流产率与无受孕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女的年龄、不育年限是影响供精人工授精成功的重要因素,女方受孕史对供精人工授精成功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不育年限 受孕史 供精人工授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SH和睾丸体积对373例无精子症患者病因诊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邓志华 罗开玲 +3 位作者 邓李文 丘映 黄茜 邹彦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633-634,63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和睾丸体积在无精子症患者病因学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3例无精子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FSH检测水平将患者分为A、B、C 3组,A组FSH正常、B组FSH轻度升高、C组FSH重度升高。分别统计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和睾丸体积在无精子症患者病因学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3例无精子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FSH检测水平将患者分为A、B、C 3组,A组FSH正常、B组FSH轻度升高、C组FSH重度升高。分别统计分析各组患者睾丸体积和取精成功率。结果 A、B、C 3组患者睾丸取精成功率分别为70.81%、22.22%、0;3组患者的平均睾丸体积分别为(11.39±5.06)、(8.79±4.18)、(6.96±4.12)m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无精子症患者,FSH水平和睾丸体积有助于综合判断睾丸的生精功能状态,并可对无精子症类型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精子症 卵泡刺激素 睾丸体积 精子获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