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怀菊不同部位中8种黄酮含量比较
1
作者 李孟 郭梦真 +6 位作者 邓晓颜 张博文 王小兰 刘通 张莉 郑晓珂 冯卫生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8-383,共6页
目的测定怀菊花、茎、叶中芹菜素、金合欢素、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香叶木素、木犀草素、金合欢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木犀草苷、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含量。方法HPLC法测定58批药材中各黄酮含量,再进行层... 目的测定怀菊花、茎、叶中芹菜素、金合欢素、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香叶木素、木犀草素、金合欢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木犀草苷、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含量。方法HPLC法测定58批药材中各黄酮含量,再进行层次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8种黄酮在各部位中均有检出,其含量存在差异,总体上依次为花>叶>茎,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和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为差异性成分。结论怀菊花、茎、叶中均含有黄酮,在以前者为主原料的同时应加大后两者的开发利用,以期充分提高该药材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菊 部位 黄酮 含量测定 HPLC 层次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MS和化学计量学的怀菊不同部位挥发性成分差异分析
2
作者 郭梦真 李孟 +6 位作者 邓晓颜 刘淑棪 王小兰 孙孝亚 张靖柯 郑晓珂 冯卫生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2期209-219,共11页
目的 通过对怀菊不同部位(花、茎、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为怀菊资源综合利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不同批次怀菊不同部位中的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组成成分进行分析,通过谱库检索... 目的 通过对怀菊不同部位(花、茎、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为怀菊资源综合利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不同批次怀菊不同部位中的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组成成分进行分析,通过谱库检索、文献查询等方式鉴定分析化合物,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得到各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采用韦恩图、主成分分析和聚类热图分析其成分的差异。结果 从怀菊不同部位共鉴定出62个挥发性成分,主要是单萜和倍半萜及其衍生物,以及少量脂肪族化合物。花、茎和叶中分别鉴定出32、42和40个挥发性成分,共有成分17个,特有成分分别为5、6和16个。化学计量学方法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热图分析均能将怀菊花、茎和叶分开,其挥发性成分具有差异性。结论 怀菊花、茎和叶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为怀菊不同部位进一步药用或工业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菊 不同部位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菊花总黄酮富集纯化工艺优化及其抗炎活性、成分组成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邓晓颜 王小兰 +4 位作者 李孟 张莉 李玉贤 郑晓珂 冯卫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815-2821,共7页
目的优化怀菊花总黄酮富集纯化工艺,并考察其抗炎活性、成分组成。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解吸体积分数、乙醇解吸体积、水除杂体积为影响因素,解吸率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富集纯化工艺。采用CCK-8法检测总黄酮对ox-LDL诱导HU... 目的优化怀菊花总黄酮富集纯化工艺,并考察其抗炎活性、成分组成。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解吸体积分数、乙醇解吸体积、水除杂体积为影响因素,解吸率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富集纯化工艺。采用CCK-8法检测总黄酮对ox-LDL诱导HUVECs细胞的增殖作用,ELISA法检测IL-1β、IL-6、TNF-α水平。HPLC法分析总黄酮成分组成。结果最佳条件为乙醇解吸体积分数80%,乙醇解吸体积2 BV,水除杂体积4 BV,解吸率为84.93%,纯度为52.71%。与ox-LDL组比较,不同剂量(25、50、100μg/mL)总黄酮组HUVECs细胞增殖率升高(P<0.05,P<0.01),IL-1β、IL-6、TNF-α水平降低(P<0.05,P<0.01)。总黄酮含有木犀草苷、芹菜素-7-O-葡萄糖苷、香叶木素-7-O-葡萄糖苷、木犀草素、金合欢素-7-O-葡萄糖苷、芹菜素、香叶木素、金合欢素、异绿原酸A。结论该方法简便高效,可用于富集纯化具有抗炎活性的怀菊花总黄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菊花总黄酮 富集纯化工艺 抗炎活性 成分组成 响应面法 CCK-8 ELISA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中1号地黄不同炮制品中脂溶性成分比较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孟 杨颖 +5 位作者 邓晓颜 张靖柯 王胜超 孙孝亚 郑晓珂 冯卫生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3-568,574,共7页
目的比较怀中1号地黄不同炮制品(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中脂溶性成分的差异,并初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获得地黄3种炮制品的脂溶性提取物,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其进行成分分析。采用NIST98系统谱库自动检... 目的比较怀中1号地黄不同炮制品(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中脂溶性成分的差异,并初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获得地黄3种炮制品的脂溶性提取物,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其进行成分分析。采用NIST98系统谱库自动检索组分的质谱信息,结合有关文献和与八峰索引、EPA/NIH库对照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使用Hewlett Packard软件按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考察3种地黄炮制品中脂溶性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从地黄不同炮制品中共鉴定出79个脂溶性成分,从鲜地黄、生地黄和熟地黄中分别鉴定出48、52和37个脂溶性成分,其相对含量分别占总成分的92.69%、86.29%、92.89%;三者中共有脂溶性成分20个,其相对含量分别占各炮制品中脂溶性成分含量的88.73%、80.89%、85.87%,且均以亚油酸甲酯、棕榈酸甲酯、油酸甲酯等脂肪酸类成分为主。另外,鲜地黄中独有的脂溶性成分有18个,多为萜类化合物;生地黄和熟地黄中独有的脂溶性成分分别有17、6个,多为烷烃类化合物。抗氧化实验结果显示,三者中脂溶性成分对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浓度分别为0.756、0.660、0.758 mg/mL。结论不同地黄炮制品中的共有脂溶性成分多为脂肪酸类化合物,鲜地黄中独有的脂溶性成分多为萜类化合物,生地黄和熟地黄中独有的脂溶性成分多为烷烃类化合物;其脂溶性成分均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中1号地黄 鲜地黄 生地黄 熟地黄 脂溶性成分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菊花茎叶中酚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杨颖 石静亚 +4 位作者 李孟 邓晓颜 张博文 郑晓珂 冯卫生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66-869,共4页
目的:研究怀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茎叶的化学成分。方法:怀菊花茎叶的50%丙酮提取物采用Toyopearl HW-40、Diaion HP-20、Sephadex LH-20、ODS、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目的:研究怀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茎叶的化学成分。方法:怀菊花茎叶的50%丙酮提取物采用Toyopearl HW-40、Diaion HP-20、Sephadex LH-20、ODS、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怀菊花茎叶中分离得到12个酚类成分,分别鉴定为:大豆素(1)、apigenin-6-C-α-arabinoside-8-C-β-glucoside(2)、3′-甲氧基大豆苷元(3)、猫眼草酚D(4)、高北美圣草素(5)、5,3′,4′-三羟基-6,7,5′-三甲氧基黄酮(6)、1-O-(E)-4-methoxybenzoyl-β-D-glucopyranose(7)、3-(4′-羟基-3′-甲氧基苯基)-1-丙醇(8)、3,5-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9)、isoaurostatin(10)、5,7-二羟基色原酮(11)、3,3′-methylene-bis(4-hydroxybenzaldehyde)(12)。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菊花茎叶 化学成分 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菊花中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孟 张靖柯 +4 位作者 邓晓颜 杨颖 孙彦君 郑晓珂 冯卫生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58-864,898,共8页
目的研究怀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化学成分。方法怀菊花提取物采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MCI Gel CHP-20、ODS、硅胶、半制备液相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怀菊花... 目的研究怀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化学成分。方法怀菊花提取物采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MCI Gel CHP-20、ODS、硅胶、半制备液相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怀菊花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β-hydroxy-β-ionone-3-O-β-D-glucopyranoside(1)、pisumionoside(2)、(2E)-2-methyl-2-butene-1,4-diol-1-O-β-D-glucopyranoside(3)、(Z)-5′-hydroxyjasmone-5′-O-β-D-glucopyranoside(4)、(2E,8E)-十四烯-4,6-二炔-1,12,14-三羟基-1-O-β-D-葡萄糖苷(5)、对羟基苯丙醇(6)、3,4-二羟基苯乙醇(7)、6,7-二羟基香豆素(8)、对羟基苯乙酮(9)、芝麻素(10)、2-methylphenyl-O-β-D-xylopyranosyl-(1→6)-O-β-D-glucopyranoside(11)、chakyunglupalin B(12)、(R)-vicianin(13)、尿嘧啶(14)、胸腺嘧啶(15)、尿嘧啶核苷(16)、2′-脱氧胸腺嘧啶核苷(17)、L-苯丙氨酸(18)。结论化合物1~1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怀菊花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法同时测定北葶苈子中四种脂肪酸的含量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博文 孙旭日 +5 位作者 杨颖 邓晓颜 张靖柯 崔永霞 谭全俊 李孟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3期521-524,共4页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北葶苈子中棕榈酸、亚油酸、顺-11-二十碳烯酸、芥酸4种脂肪酸的含量。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用石油醚提取样品,对样品进行衍生化处理,使用Agilent DB-5毛细管柱(30 mm×0.32 mm, 0.50μm),程序升温,气化...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北葶苈子中棕榈酸、亚油酸、顺-11-二十碳烯酸、芥酸4种脂肪酸的含量。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用石油醚提取样品,对样品进行衍生化处理,使用Agilent DB-5毛细管柱(30 mm×0.32 mm, 0.50μm),程序升温,气化室温度为280℃,FID检测器温度为290℃,载气为高纯氮气,流速为5 ml·min^(-1),进样量为1.0μl,分流比10∶1。结果:棕榈酸、亚麻酸、顺-11-二十碳烯酸、芥酸质量浓度分别在0.425~2.125 mg·ml^(-1)(r=0.999 6)、3.650~18.250 mg·ml^(-1)(r=0.999 4)、0.833~4.166 mg·ml^(-1)(r=0.999 6)、0.453~2.265 mg·ml^(-1)(r=0.999 6)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88%,96.92%,97.29%,95.66%(RSD≤2.0%,n=9)。结论:首次建立了北葶苈子中4种主要脂肪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对北葶苈子的进一步研究和质量控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葶苈子 气相色谱法 脂肪酸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