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入路方式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步态分析差异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伟
张超
+2 位作者
邓春彪
张袁
张建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30期40-44,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方式全髋关节置换后患者早期步态分析差异化特征。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6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前入路组81例患者采用直接前入路方式,侧...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方式全髋关节置换后患者早期步态分析差异化特征。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6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前入路组81例患者采用直接前入路方式,侧入路组82例患者采用外侧入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步态参数、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前入路组、侧入路组术后1、3、6个月的步态参数(步长、步速、步频)、患肢单支撑时间、单支撑时间占步态周期百分比、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改善,SI、VAS评分水平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1、3个月,前入路组指标改善均优于侧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前入路组与侧入路组在上述参数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前入路和外侧入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和步态参数,缓解患者疼痛不适。术后3个月直接前入路方式患者步态恢复程度和髋关节恢复程度均明显优于外侧入路,术后6个月后两种入路方式患者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入路方式
步态参数
髋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氯诺昔康治疗脊柱关节病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2
作者
张伟
张超
+2 位作者
邓春彪
张袁
张建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37-39,共3页
探究若在对患有脊柱关节病的患者行药物治疗期间选取氯诺昔康会带来怎样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在确定探究目的后筛查研究对象,要求均为患有脊柱关节病者,且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这段时间作为筛查段,经全面筛查后共确定符合要求者80例...
探究若在对患有脊柱关节病的患者行药物治疗期间选取氯诺昔康会带来怎样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在确定探究目的后筛查研究对象,要求均为患有脊柱关节病者,且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这段时间作为筛查段,经全面筛查后共确定符合要求者80例,在随机数字表法下完成分组,向提供萘普生治疗的对照组中分配40例,向提供氯诺昔康治疗的观察组中分配40例。对两个小组患者经为期1个月连续治疗后的效果,以及治疗期间的安全性等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并执行对比处理。结果:效果上的指标对比主要看疼痛评分、C反应蛋白含量,以及血沉值,结果显示治疗前P>0.05,表示组间无差异;治疗后P<0.05,表示组间出现差异,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数值较对照组小。安全性上的指标对比主要看胃肠反应、皮疹及嗜睡在各组出现总例数的占比率,结果显示P>0.05,表示组间无差异。结论:若在对患有脊柱关节病的患者行药物治疗期间选取氯诺昔康,则不仅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疼痛感,而且也能够起到良好地消炎作用,安全性也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诺昔康
脊柱关节病
治疗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探析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
5
3
作者
简长春
郑林
+1 位作者
邓春彪
蔚芃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18期253-254,共2页
目的:探析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单侧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镜治疗,评价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治疗...
目的:探析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单侧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镜治疗,评价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治疗后优良率为96.00%(48/50),术后1例出现关节腔血肿,通过关节腔血肿穿刺、引流及加压包扎后纠正,1例出现膝关节积液,术后1个月自行消失。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与术前比较膝关节ROM指标有显著变化(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与术前比较Lysholm评分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临床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采用关节镜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前正中入路联合外侧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
3
4
作者
李源力
蔚芃
+3 位作者
邓春彪
聂君兰
杨鑫
蒋萍
《华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1185-1188,共4页
目的探讨肘关节前正中入路联合外侧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3月—2019年7月63例采用肘关节前正中入路联合外侧入路(A组,n=36)或肘关节内、外侧入路(B组,n=27)治疗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资料,比较两...
目的探讨肘关节前正中入路联合外侧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3月—2019年7月63例采用肘关节前正中入路联合外侧入路(A组,n=36)或肘关节内、外侧入路(B组,n=27)治疗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资料,比较两种手术入路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肘关节Mayo评分。结果A组与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3.78±7.78)、(106.93±10.3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无血管、神经损伤,术后伤口Ⅰ期愈合,所有患者未出现再脱位以及重新手术。术后随访10个月,A组与B组Mayo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3.3%和85.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7%和14.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关节前正中入路联合外侧入路和肘关节内、外侧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前者手术时间比后者短,前侧入路显露冠突直观、充分,在明确没有内侧韧带损伤的情况下,可优先选择肘关节前正中入路联合外侧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前正中入路联合外侧入路
肘关节内、外侧入路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
桡骨头骨折
冠突骨折
原文传递
题名
不同入路方式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步态分析差异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伟
张超
邓春彪
张袁
张建光
机构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出处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30期40-44,共5页
基金
四川省医学会骨科(尚安通)专项科研课题(2019SAT28)。
文摘
目的:探究不同入路方式全髋关节置换后患者早期步态分析差异化特征。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6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前入路组81例患者采用直接前入路方式,侧入路组82例患者采用外侧入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步态参数、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前入路组、侧入路组术后1、3、6个月的步态参数(步长、步速、步频)、患肢单支撑时间、单支撑时间占步态周期百分比、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有改善,SI、VAS评分水平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1、3个月,前入路组指标改善均优于侧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前入路组与侧入路组在上述参数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前入路和外侧入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和步态参数,缓解患者疼痛不适。术后3个月直接前入路方式患者步态恢复程度和髋关节恢复程度均明显优于外侧入路,术后6个月后两种入路方式患者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入路方式
步态参数
髋关节功能
Keywords
Total hip arthroplasty
Approach mode
Gait parameters
Hip function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氯诺昔康治疗脊柱关节病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2
作者
张伟
张超
邓春彪
张袁
张建光
机构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
出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8期37-39,共3页
文摘
探究若在对患有脊柱关节病的患者行药物治疗期间选取氯诺昔康会带来怎样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在确定探究目的后筛查研究对象,要求均为患有脊柱关节病者,且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这段时间作为筛查段,经全面筛查后共确定符合要求者80例,在随机数字表法下完成分组,向提供萘普生治疗的对照组中分配40例,向提供氯诺昔康治疗的观察组中分配40例。对两个小组患者经为期1个月连续治疗后的效果,以及治疗期间的安全性等指标进行观察和统计,并执行对比处理。结果:效果上的指标对比主要看疼痛评分、C反应蛋白含量,以及血沉值,结果显示治疗前P>0.05,表示组间无差异;治疗后P<0.05,表示组间出现差异,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数值较对照组小。安全性上的指标对比主要看胃肠反应、皮疹及嗜睡在各组出现总例数的占比率,结果显示P>0.05,表示组间无差异。结论:若在对患有脊柱关节病的患者行药物治疗期间选取氯诺昔康,则不仅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疼痛感,而且也能够起到良好地消炎作用,安全性也比较高。
关键词
氯诺昔康
脊柱关节病
治疗效果
安全性
分类号
R684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探析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
5
3
作者
简长春
郑林
邓春彪
蔚芃
机构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出处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18期253-254,共2页
文摘
目的:探析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单侧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镜治疗,评价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治疗后优良率为96.00%(48/50),术后1例出现关节腔血肿,通过关节腔血肿穿刺、引流及加压包扎后纠正,1例出现膝关节积液,术后1个月自行消失。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与术前比较膝关节ROM指标有显著变化(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与术前比较Lysholm评分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临床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采用关节镜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关节镜
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
临床疗效
分类号
R687.4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前正中入路联合外侧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
3
4
作者
李源力
蔚芃
邓春彪
聂君兰
杨鑫
蒋萍
机构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
出处
《华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1185-1188,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肘关节前正中入路联合外侧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3月—2019年7月63例采用肘关节前正中入路联合外侧入路(A组,n=36)或肘关节内、外侧入路(B组,n=27)治疗的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资料,比较两种手术入路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肘关节Mayo评分。结果A组与B组手术时间分别为(93.78±7.78)、(106.93±10.3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无血管、神经损伤,术后伤口Ⅰ期愈合,所有患者未出现再脱位以及重新手术。术后随访10个月,A组与B组Mayo评分优良率分别为83.3%和85.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7%和14.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关节前正中入路联合外侧入路和肘关节内、外侧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前者手术时间比后者短,前侧入路显露冠突直观、充分,在明确没有内侧韧带损伤的情况下,可优先选择肘关节前正中入路联合外侧入路。
关键词
肘关节前正中入路联合外侧入路
肘关节内、外侧入路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
桡骨头骨折
冠突骨折
Keywords
Anterior median approach of the elbow joint combined with the lateral approach
Medial and lateral approach of the elbow joint
Terrible triad of the elbow joint
Radial head fracture
Coronal process fracture
分类号
R687.4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入路方式全髋关节置换后早期步态分析差异化特征分析
张伟
张超
邓春彪
张袁
张建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氯诺昔康治疗脊柱关节病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张伟
张超
邓春彪
张袁
张建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探析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
简长春
郑林
邓春彪
蔚芃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前正中入路联合外侧入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效果评价
李源力
蔚芃
邓春彪
聂君兰
杨鑫
蒋萍
《华西医学》
CAS
2020
3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