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兴安岭南段翠峦杂岩体成因及构造环境:来自地球化学及锆石Hf同位素的证据
1
作者 杨元江 张立东 +6 位作者 杨文鹏 李成禄 郭凤磊 赵寒冬 邓昌州 沈龙 申亮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6-428,共13页
通过对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南段中奥陶世翠峦杂岩体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Hf同位素特征的研究,探讨岩体的形成时代、成因、物质来源和构造背景。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样品的年龄分别为463±2 M... 通过对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南段中奥陶世翠峦杂岩体的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锆石Hf同位素特征的研究,探讨岩体的形成时代、成因、物质来源和构造背景。采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样品的年龄分别为463±2 Ma和462±2 Ma,时代为中奥陶世。全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岩石均具有高Si、高K富碱,贫Ti、Mg、Fe、P等特征。大离子亲石元素K、Rb富集,高场强元素Ti、Nb、Ta、P和HREE亏损,具有显著的负Eu异常(δEu=0.38~0.64),以上都显示岩浆的壳源特征。花岗闪长岩锆石的εHf(t)=2.4~3.4,数值集中且均分布于球粒陨石线之上,暗示岩浆源区为新生陆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地壳模式年龄TDM c=1070~1128 Ma,证实该地区存在中元古代地壳增生事件。本次研究认为,翠峦杂岩体形成于洋陆板块俯冲的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岩体 锆石U-PB年龄 锆石HF同位素 岩石成因 小兴安岭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松嫩地块北缘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火山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吕长禄 肖庆辉 +4 位作者 冯俊岭 李新鹏 邓昌州 任凤和 郑卫政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55-865,共11页
黑龙江省松嫩地块北缘大面积分布的玄武安山岩的时代厘定对讨论区域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该区原划为早白垩世板子房组的玄武安山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获得两个样品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00.0&... 黑龙江省松嫩地块北缘大面积分布的玄武安山岩的时代厘定对讨论区域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该区原划为早白垩世板子房组的玄武安山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等研究,获得两个样品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00.0±1.4)Ma和(200.0±1.3)Ma,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并非早白垩世。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玄武安山岩属准铝质,以高钾钙碱性系列为主,富集Ba、Rb、K、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亏损Nb、Ce、Nd、Ti等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为典型的大陆弧火山岩,表明松嫩地块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存在一条近南北向展布的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火山岩带,该火山岩带与同时代略晚的花岗岩一起构成近南北向带状展布的中生代岩浆岩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地块 玄武安山岩 锆石U—Pb年龄 大陆弧火山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富集因子背景值的选择 被引量:9
3
作者 邓昌州 平先权 +2 位作者 杨文 黄虎 张立东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62-1367,共6页
为探讨富集因子(EF)背景值的选择,利用黑龙江省甘南县大气降尘重金属元素数据,分别选用黑龙江省A层土壤环境、平均大陆地壳、大陆上地壳为背景,计算Cr、Mn、Ni、Pb、As、Cu、Zn的EF值.研究表明,采用平均大陆地壳和大陆上地壳元素丰度作... 为探讨富集因子(EF)背景值的选择,利用黑龙江省甘南县大气降尘重金属元素数据,分别选用黑龙江省A层土壤环境、平均大陆地壳、大陆上地壳为背景,计算Cr、Mn、Ni、Pb、As、Cu、Zn的EF值.研究表明,采用平均大陆地壳和大陆上地壳元素丰度作为背景值时,Pb、Zn、As等元素的EF均值大于2,元素富集一定程度上与人为输入作用有关;采用黑龙江省A层土壤作为背景,As元素EF均值小于2,元素在大气中的富集主要为自然输入;通过相关性分析,As与Cr、Mn、Ni、Cu同为自然源,结果与选用黑龙江省A层土壤为背景时判别结果较一致.本文认为,导致不同背景值取得的EF值差异较大的原因为自然条件下元素的富集和亏损,采用区域土壤元素背景值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大气降尘中元素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集因子 背景值 A层土壤 平均大陆地壳 大陆上地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多宝山地区晚三叠世岩浆活动对蒙古—鄂霍茨克洋南向俯冲的响应 被引量:2
4
作者 刘宝山 程招勋 +5 位作者 寇林林 邓昌州 杨晓平 张春鹏 李成禄 韩仁萍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2-145,共14页
近年来相继在嫩江多宝山地区发现了一系列晚三叠世岩浆岩。但该期岩浆活动的构造背景、成因机制及成矿作用迄今尚未得到很好的解读,这些问题对深入理解该地区构造演化、寻找多金属矿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多宝山矿区英云闪长岩、争光... 近年来相继在嫩江多宝山地区发现了一系列晚三叠世岩浆岩。但该期岩浆活动的构造背景、成因机制及成矿作用迄今尚未得到很好的解读,这些问题对深入理解该地区构造演化、寻找多金属矿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多宝山矿区英云闪长岩、争光矿区闪长岩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锆石的LA-ICP-MS定年结果表明,多宝山英云闪长岩形成时代为(226.3±2.3)Ma,争光闪长岩形成时代为(229.3±3.1)Ma,两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可能是同一岩浆房演化的产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多宝山英云闪长岩以高SiO_(2)(64.25%~66.44%)、Al_(2)O_(3)(16.54%~17.21%)、K_(2)O+Na_(2)O(8.16%~8.49%),低CaO(2.27%~2.95%)、MgO(0.99%~1.16%)、TiO_(2)(0.31%~0.36%)、P_(5)O_(2)(0.16%~0.17%)为特征;争光闪长岩以SiO_(2)(57.12%~58.5%)、Al_(2)O_(3)(14.59%~15.26%)、(Na_(2)O+K_(2)O)(5.34%~6.16%)、TiO_(2)(0.83%~0.97%)、P_(2)O_(5)(0.15%~0.27%)及TFeO/MgO(1.12~1.25)相近为特征;多宝山英云闪长岩亏损Rb、Nb、Sm,富集Ba、U、Zr和Sr,Eu正异常明显(δEu=1.21~1.57),争光闪长岩Rb、Nb、Sm亏损,Ba、Th、Sr、Hf富集,Eu弱正异常(δEu=0.93~1.22)。二者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稀土及微量曲线形态近似,显示同一源区的特征,原始岩浆起源于受俯冲流体交代的地幔楔的部分熔融,形成于与蒙古—鄂霍茨克洋板块俯冲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多宝山矿集区晚三叠世钙碱性岩浆岩的确定指示蒙古—鄂霍茨克洋俯冲作用可影响到兴安地块东缘。综合区域晚三叠世矿床成矿时代及成矿背景,证实多宝山地区晚三叠世岩浆活动具有较强的银铜钼成矿能力,成矿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宝山地区 晚三叠世 岩浆活动 成矿作用 蒙古—鄂霍茨克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甘南县大气降尘重金属元素沉降通量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邓昌州 孙广义 +4 位作者 杨文 李冶平 张立东 丁继双 符安宗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2-348,共7页
从2009年3月到2010年3月,采用被动式同时采集了黑龙江甘南县17个点的大气降尘样品,分析了Cd、Hg、Cr、Mn、Ni、Pb、As、Cu、Zn九种元素的含量,对重金属元素沉降通量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利用富集因子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对元素来源做... 从2009年3月到2010年3月,采用被动式同时采集了黑龙江甘南县17个点的大气降尘样品,分析了Cd、Hg、Cr、Mn、Ni、Pb、As、Cu、Zn九种元素的含量,对重金属元素沉降通量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利用富集因子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对元素来源做了解析。研究表明:降尘中重金属元素Mn的年沉降通量数据值较高,均值为779.33g·hm-2·a-1,Hg元素的年沉降通量最低,均值为0.13g·hm-2·a-1,人口较为密集的音河镇和双河农场两地重金属元素年沉降通量较高;Cr、Mn、Ni、As和Cu元素富集因子均值小于2,且相关性较高,主要来源为本地土壤扬尘;Cd、Pb、Zn和Hg元素富集因子均值大于2,来源为燃煤、燃油、焚烧垃圾和木材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县 大气降尘 重金属元素 沉降通量 来源
原文传递
哈尔滨市及周边地区地下水易污性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邓昌州 姜吉生 +2 位作者 张玉敏 杨湘奎 赵焱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5-138,I0002,共5页
在哈尔滨城市地质调查项目实测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利用DRASTIC方法,选择地下水埋深、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包气带影响等7个参数作为评价指标,建立哈尔滨地区地下水易污性评价体系,编制哈尔滨地区地下水易污性分区图。研究... 在哈尔滨城市地质调查项目实测的地质、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利用DRASTIC方法,选择地下水埋深、净补给量、含水层介质、包气带影响等7个参数作为评价指标,建立哈尔滨地区地下水易污性评价体系,编制哈尔滨地区地下水易污性分区图。研究表明,哈尔滨地区地下水易污性较高的区域占17.1%,主要分布在松花江两岸,为地下水污染的高风险地区,应列为地下水资源管理重点防护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易污性 哈尔滨 DRASTIC 易污性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翠峦石英脉型银矿的发现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邓昌州 张立东 +3 位作者 孙梓耀 杨文 丁继双 符安宗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5年第2期240-244,共5页
总结了综合物化方法在寻找石英脉型银矿中的应用过程和找矿经验。采用综合物化探方法在翠峦地区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查证,结果首次在伊春—铁力成矿区发现高品位石英脉型银矿。该矿土壤异常元素组合主要为Ag、As、Sb、Pb、Zn,异常... 总结了综合物化方法在寻找石英脉型银矿中的应用过程和找矿经验。采用综合物化探方法在翠峦地区开展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查证,结果首次在伊春—铁力成矿区发现高品位石英脉型银矿。该矿土壤异常元素组合主要为Ag、As、Sb、Pb、Zn,异常规模大,但主成矿元素Ag强度较低;激电中梯特征表现为高阻、高极化。根据查证结果认为,石英脉型银矿有明显的物化组合特征,在森林浅覆盖区,利用综合物化探法寻找该类型矿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矿 石英脉体 综合物化探异常 找矿标志 激电中梯 水系沉积物 土壤地球化学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VB2008和Excel2007开发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程序
8
作者 姜吉生 陈玉平 +2 位作者 邓昌州 王恩宝 丁继双 《吉林地质》 2014年第1期124-127,共4页
使用Visual Basic 2008的ActiveX技术引用Excel 2007,实现了软弱下卧层强度自动验算程序,能够满足工程验算要求,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 VISUAL Basic 2008 EXCEL2007 压缩模量 扩散角 软弱下卧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段小柯勒河铜钼矿床硫化物Re-Os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冯雨周 邓昌州 +4 位作者 陈华勇 李光辉 肖兵 李如操 时慧琳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5-475,共11页
黑龙江省小柯勒河铜钼矿床为大兴安岭多金属成矿带北段新发现的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内,少量赋存于新元古代浅变质碎屑岩和侏罗纪‒白垩纪火山碎屑岩与花岗闪长斑岩的接触部位。矿床中发育显著的细脉浸染状、浸染状矿化,相... 黑龙江省小柯勒河铜钼矿床为大兴安岭多金属成矿带北段新发现的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闪长斑岩内,少量赋存于新元古代浅变质碎屑岩和侏罗纪‒白垩纪火山碎屑岩与花岗闪长斑岩的接触部位。矿床中发育显著的细脉浸染状、浸染状矿化,相关的钠‒钙化、钾化、绿泥石化、绢英岩化等热液蚀变十分发育且分布广泛。其中铜钼矿化与钾化蚀变关系最为密切,部分黄铜矿化与绿泥石化有关。本次研究选择与钾化关系密切的石英‒黄铁矿‒黄铜矿脉和石英‒辉钼矿±黄铁矿±黄铜矿脉中的黄铁矿和辉钼矿开展Re-Os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4件黄铁矿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153±11 Ma,4件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48.5±1.5 Ma,加权平均年龄为147.9±1.1 Ma。综合考虑测年结果的一致性以及精度可靠性,认为小柯勒河铜钼矿床可能形成于148 Ma左右。结合区域动力学背景分析认为,小柯勒河铜钼矿床可能形成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之后蒙古‒中朝地块与西伯利亚地块之间的后碰撞阶段,即由挤压向伸展转换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定年 成矿动力学 小柯勒河铜钼矿床 大兴安岭多金属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段八分场银矿床的发现及其成矿流体特征 被引量:4
10
作者 乌日根 庄倩 +2 位作者 张爽 李新鹏 邓昌州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26,共15页
大兴安岭北段多宝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铜钼金成矿区,近年来,二道坎和八分场银矿床的相继发现表明该地区银同样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以往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铜钼金等矿种,而对银矿床成矿流体性质和矿床成因的认识均极为薄弱,新发现的八分... 大兴安岭北段多宝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铜钼金成矿区,近年来,二道坎和八分场银矿床的相继发现表明该地区银同样具有巨大的找矿潜力。以往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铜钼金等矿种,而对银矿床成矿流体性质和矿床成因的认识均极为薄弱,新发现的八分场银矿床为研究该地区银成矿作用提供了可能。本文在开展八分场银矿床地质特征和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与二道坎银矿床的对比分析,总结归纳二者的异同,旨在为区域找矿和深化成矿理论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八分场银矿床矿体受NNE向断裂构造控制,呈脉状赋存在构造角砾岩中。矿床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早期石英-磁铁矿阶段、成矿前期石英-黄铁矿阶段、主成矿期石英-银-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晚期碳酸盐-石英-少硫化物阶段。主成矿阶段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显示,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集中于190~220℃,盐度集中于1.9%~4.1%NaCleqv,密度变化于0.82~0.92 g/cm^(3)。流体成矿压力在9.9~22.6 MPa,估算成矿深度为1.0~2.3 km。氢氧同位素显示,流体δ18O变化范围在1.3‰~1.9‰,δD变化范围在-110.8‰~-89.1‰。总体上,成矿流体显示出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和低压的特征,与区域上新发现的二道坎银矿床类似,成矿流体皆为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所不同的是八分场银矿床由岩浆水主导,且形成深度更深。本文研究表明,多宝山地区具有较大的银成矿潜力,有望成为国内新的银多金属矿产聚集地,银成矿作用不仅发生在地表浅处(以二道坎为代表),深部仍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以八分场为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矿流体 氢氧同位素 矿床学 八分场银矿床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南马坡脚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凝灰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晨晨 黄虎 邓昌州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97-413,共17页
为确定贵州南部马坡脚上二叠统海相碳酸盐岩夹凝灰岩的形成年代、成因及其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关系,对其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锆石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马坡脚凝灰岩具有较高的Al_(2)O_(3)/TiO_(2)比值和... 为确定贵州南部马坡脚上二叠统海相碳酸盐岩夹凝灰岩的形成年代、成因及其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关系,对其进行了全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锆石微量元素及Hf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马坡脚凝灰岩具有较高的Al_(2)O_(3)/TiO_(2)比值和显著的Eu负异常。2个样品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59.1±1.5)Ma和(257.5±1.8)Ma,与云南宾川酸性熔结凝灰岩的年龄相近。马坡脚凝灰岩中锆石的ε_(Hf)(t)值为1.1~8.4,且Th/Nb比值较低,具有板内岩浆岩的地球化学性质。锆石年龄和地球化学特征指示马坡脚凝灰岩可能来自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酸性火山活动。结合已发表的高精度CA-TIMS年龄与牙形石生物地层年龄,可以认为峨眉山酸性火山活动可能至少持续至晚二叠世吴家坪早期,且峨眉山酸性火山喷发可能是导致吴家坪期气候变冷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灰岩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HF同位素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气候变冷
原文传递
大兴安岭大洋山钼矿区侵入岩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被引量:8
12
作者 杨元江 邓昌州 +3 位作者 李成禄 张立 高永志 于喜洹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64-1081,共18页
本文研究了黑龙江省大兴安岭东北部大洋山钼矿区中生代侵入岩的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研究区中生代侵入岩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获得细中粒二长花岗岩加... 本文研究了黑龙江省大兴安岭东北部大洋山钼矿区中生代侵入岩的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研究区中生代侵入岩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获得细中粒二长花岗岩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77.3±2.6)Ma和(176.5±1.6)Ma,为早侏罗世;闪长玢岩加权平均年龄为(158.0±2.7)Ma,为晚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细中粒二长花岗岩具高Si,富K和贫Fe、Mn、Mg等特征,大离子亲石元素Rb、K和LREE富集,高场强元素Nb、Zr、P、Th和HREE亏损,具有显著的Eu负异常(δEu=0.39),结合其低Cr、Ni、Co质量分数和低Mg#值(Mg#为27.25),指示壳源岩浆特征;闪长玢岩偏碱,富K和Na, Ca、Ti、Mg等元素质量分数中等,大离子亲石元素Rb、K、Sr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Ti、Th和HREE相对亏损,具俯冲带弧岩浆岩的特征。综合研究表明,细中粒二长花岗岩和闪长玢岩的形成均受到北部蒙古—鄂霍茨克洋俯冲作用的影响,蒙古—鄂霍茨克洋残留部分在大兴安岭东北部俯冲闭合时间为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期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岩 U-PB年龄 地球化学 中生代 大洋山钼矿区 大兴安岭东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段晚中生代斑岩铜钼矿床成矿岩体黑云母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孟凡波 邓昌州 +5 位作者 冯雨周 田振东 李成禄 龚林 陈旭升 吕凤彤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14-924,共11页
为了解大兴安岭北段晚中生代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成矿信息,利用电子探针对晚侏罗世霍洛台铜钼矿床和早白垩世宝泉矿床成矿岩体中的黑云母开展了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这些黑云母均为镁质黑云母,成矿岩浆为活动陆缘构造背景下壳幔熔体混... 为了解大兴安岭北段晚中生代斑岩型铜钼矿床的成矿信息,利用电子探针对晚侏罗世霍洛台铜钼矿床和早白垩世宝泉矿床成矿岩体中的黑云母开展了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这些黑云母均为镁质黑云母,成矿岩浆为活动陆缘构造背景下壳幔熔体混合的产物。黑云母温压计计算结果显示,霍洛台和宝泉黑云母的结晶温度和压力分别为738~761℃、67~95 MPa和725~749℃、102~141 MPa,对应的深度分别为2.55~3.60 km和3.85~5.33 km。黑云母氧逸度位于HM缓冲剂附近,指示岩浆具有较高的氧逸度。而黑云母适中的lg(fHF/fHCl)、lg(fH2O/fHCl)和lg(fH2O/fHF)等卤素逸度比值,指示岩浆具有同时产生Cu和Mo矿化的条件。黑云母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大兴安岭北段地区晚中生代良好的构造和岩浆条件触发了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云母 地球化学 斑岩型铜钼矿 成岩成矿 大兴安岭北部
原文传递
大兴安岭大洋山钼矿成矿岩体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及构造背景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元江 李成禄 +4 位作者 邓昌州 李文龙 张立 赵忠海 赵寒冬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92-1102,共11页
大洋山斑岩型钼矿位于大兴安岭东北部呼中区,钼矿体主要产于石英二长斑岩体和上盘围岩中,产状受石英二长斑岩体控制。通过锆石LA-ICP-MS U-Pb定年,获得石英二长斑岩年龄为(119.83±0.87)Ma,可代表成矿年龄。岩石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岩... 大洋山斑岩型钼矿位于大兴安岭东北部呼中区,钼矿体主要产于石英二长斑岩体和上盘围岩中,产状受石英二长斑岩体控制。通过锆石LA-ICP-MS U-Pb定年,获得石英二长斑岩年龄为(119.83±0.87)Ma,可代表成矿年龄。岩石地球化学数据显示岩体偏铝、贫钛、富钾,具钾玄岩特征,为造山带岩石,岩浆熔体未与地幔相互作用;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和K,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和HREE,亲地幔元素亏损、轻稀土富集以及Eu中等亏损等特征显示岩浆源自陆壳。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大洋山斑岩型钼矿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成矿物质来源为地壳的重熔,与蒙古—鄂霍茨克洋的俯冲闭合相关,成矿环境为伸展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矿 早白垩世 地壳重熔 大洋山 大兴安岭 蒙古—鄂霍茨克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磁测在黑龙江伊春地区夕卡岩型锌多金属矿的找矿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林泽付 邓昌州 +4 位作者 温丹 李金明 张成军 袁先龙 丁继双 《地质与资源》 CAS 2019年第2期200-207,共8页
依据1:5万高精度航磁异常和地质特征进行选区,结合1:2万综合物化探查证技术,在小兴安岭伊春地区航磁异常区发现了夕卡岩型锌多金属矿,体现了航空磁测技术在夕卡岩型多金属矿找矿中的适用性.查证结果认为,下寒武统含大理岩地层与侵入岩... 依据1:5万高精度航磁异常和地质特征进行选区,结合1:2万综合物化探查证技术,在小兴安岭伊春地区航磁异常区发现了夕卡岩型锌多金属矿,体现了航空磁测技术在夕卡岩型多金属矿找矿中的适用性.查证结果认为,下寒武统含大理岩地层与侵入岩接触部位航磁异常区是重要的夕卡岩型多金属矿找矿靶区,赋矿部位显示低阻高极化地球物理特征;土壤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地层与侵入岩接触部位存在Ag、As、Sb、Mo、W、Bi、Pb、Cu、Zn元素组合异常,异常套合好,Sb异常值高,出现于内带,Zn常见于中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磁测 夕卡岩型 地球物理 土壤地球化学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GPS在地质剖面测量中的应用及地质剖面绘制中的便捷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俭峰 李新鹏 +3 位作者 杨文鹏 李成禄 邓昌州 赵瑞君 《世界地质》 CAS 2019年第2期397-404,共8页
为提高森林沼泽景观浅覆盖区地质剖面测量的精度和效率,本文以黑龙江省呼玛县早侏罗世正长花岗岩剖面测量为例,探讨利用GPS测量技术进行地质剖面测量的方法和流程。结果表明,利用GPS工具,通过室内数据准备-野外GPS数据采集-室内数据处理... 为提高森林沼泽景观浅覆盖区地质剖面测量的精度和效率,本文以黑龙江省呼玛县早侏罗世正长花岗岩剖面测量为例,探讨利用GPS测量技术进行地质剖面测量的方法和流程。结果表明,利用GPS工具,通过室内数据准备-野外GPS数据采集-室内数据处理-剖面图的生成等流程,并结合SECTION软件及EXCEL软件,可以避免视野通透性差、测量路线障碍物多、地形复杂等许多不利因素,以较小的误差较快的速度实现地质剖面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地质剖面测量 剖面计算表 导线法 SECTION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中段碾子山地区晚三叠世埃达克质侵入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符安宗 杨文鹏 +5 位作者 刘渊 赵寒冬 王贵鹏 石国明 李金明 邓昌州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6-281,共16页
为加深对大兴安岭中段早中生代构造背景的认识,选取碾子山地区早中生代花岗岩开展岩石学、年代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早中生代花岗岩岩石组合为正长花岗岩和石英二长岩,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25.6~228.9 Ma,形成... 为加深对大兴安岭中段早中生代构造背景的认识,选取碾子山地区早中生代花岗岩开展岩石学、年代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早中生代花岗岩岩石组合为正长花岗岩和石英二长岩,其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25.6~228.9 Ma,形成于晚三叠世。二者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非常类似,如高Al_(2)O_(3)、Sr含量和Sr/Y、La/Yb比值,低Y、Yb含量,亏损重稀土,弱负铕异常等。但是二者也存在明显的差别:石英二长岩比正长花岗岩具有更高的MgO、LREE、Cr、V、Sr含量和Sr/Y、K/Rb比值。这种差别可能反映二者成因上的不同:正长花岗岩可能由增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形成,而石英二长岩可能由拆沉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结合前人发表的相关资料,认为碾子山地区晚三叠世埃达克质侵入岩是在兴安地块与松嫩地块碰撞造山的挤压背景下形成的,其形成受蒙古—鄂霍次克洋板块南向俯冲的影响。拆沉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埃达克质侵入岩的发现,显示碾子山及其周边地区具有寻找斑岩型铜钼矿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达克岩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蒙古—鄂霍茨克洋 碾子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呼中—塔河地区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成果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元江 庄倩 +3 位作者 邓昌州 李金明 隋成禹 乌日根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7年第1期86-91,共6页
在呼中—塔河地区1 450 km2区域开展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共采取水系沉积物样品9 576件,对样品的分析结果进行统计,结合该地区地质背景,对13种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特征、元素含量概率分布特征、元素的相关性进行总结发现:Sb、Pb、Ag、A... 在呼中—塔河地区1 450 km2区域开展1∶50 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共采取水系沉积物样品9 576件,对样品的分析结果进行统计,结合该地区地质背景,对13种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特征、元素含量概率分布特征、元素的相关性进行总结发现:Sb、Pb、Ag、As、Zn、Cu、W、Mo、Bi、Cr、Ni不同程度的发生了富集,可能形成矿床;Mo、Pb组合异常可作为寻找Mo的地球化学标志。以水系沉积物工作圈定的组合异常为基础,进行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和地表工程揭露,在Mo异常浓集中心发现宽度为1.4 m,品味为0.014%的钼矿化体,说明该方法在呼中—塔河森林覆盖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中地区 地球化学特征 水系沉积物测量 土壤测量 找矿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东北部首个三叠纪银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徐文喜 李成禄 +4 位作者 鲍希波 袁茂文 邓昌州 杨元江 徐国战 《矿产与地质》 2019年第3期434-441,共8页
二道坎银矿床是大兴安岭东北部首次发现的三叠纪大型银矿床。矿体位于上志留统—中泥盆统泥鳅河组沉积岩中,辉绿岩脉与矿体密切共生。矿石为石英脉胶结的构造角砾岩,目前以地表氧化矿石为主。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方铅矿,其次... 二道坎银矿床是大兴安岭东北部首次发现的三叠纪大型银矿床。矿体位于上志留统—中泥盆统泥鳅河组沉积岩中,辉绿岩脉与矿体密切共生。矿石为石英脉胶结的构造角砾岩,目前以地表氧化矿石为主。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方铅矿,其次为闪锌矿、黄铜矿、黝铜矿、赤铁矿、磁铁矿等,含银矿物主要为辉银矿和硫锑银矿。矿石结构主要为粒状结构和固溶体分离结构,构造有致密块状、脉状-网脉状、角砾状和条带状构造等。成矿阶段主要为沥青-黄铁矿-石英阶段、石英-含银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方解石阶段。矿区蚀变类型有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和赤铁矿化。综合分析认为二道坎银矿床为晚三叠世形成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银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道坎银矿床 三叠纪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龙门钾质岩浆结晶条件:矿物化学和锆石微量元素的约束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宗源 李杰 +2 位作者 邓昌州 郑涵 刘少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70-1386,共17页
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发育的早白垩世钾质岩是研究华北克拉通中部幔源岩浆成因的天然样品,然而其成岩物理化学条件仍不明确。本文选取了涞源县龙门岩体中闪长岩和二长岩开展了矿物原位地球化学和锆石微量元素分析,以探讨矿物形成的温压... 华北克拉通中部造山带发育的早白垩世钾质岩是研究华北克拉通中部幔源岩浆成因的天然样品,然而其成岩物理化学条件仍不明确。本文选取了涞源县龙门岩体中闪长岩和二长岩开展了矿物原位地球化学和锆石微量元素分析,以探讨矿物形成的温压条件及氧逸度与矿化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二长岩和闪长岩的锆石Th/U比值较高(>0.1),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具明显的Ce正异常和Eu负异常特征,并具有明显的震荡环带,为典型岩浆成因锆石。电子探针结果显示,龙门岩体中斜长石主要为中性斜长石,黑云母为原生镁质黑云母,角闪石主要为钙铁闪石。闪长岩中角闪石结晶温度为793~842℃,压力为0.50~0.75GPa,深度范围为19~28km,具有较低氧逸度(log f O 2为-12.21~-11.38)和高的含水量(8.5%~10.75%);二长岩中黑云母结晶温度为764~788℃,具有更低的氧逸度(log f O 2=-15.14~-14.54);闪长岩和二长岩中锆石结晶温度为770~978℃,具有较低的氧逸度(ΔFMQ=-0.37~+1.70)。矿物化学分析表明,角闪石和黑云母虽都在地壳开始结晶,但角闪石形成于比黑云母更深的岩浆房。龙门岩体中角闪石、黑云母和锆石的结晶主要受岩浆分异控制,其地球化学动力学机制主要为岩浆上侵时减压熔融,进而引起岩浆氧逸度随岩浆演化而变化。随着岩浆上涌,闪长岩中角闪石随着温度降低和压力减少逐渐结晶,地幔交代作用导致二长岩中的黑云母具有较高的X Mg值,进而形成镁质黑云母。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古太平洋板块(伊佐奈琦板块)俯冲-后撤释放的流体交代上覆岩石圈地幔对中部造山带钾质岩(~141Ma)的形成有一定贡献,该过程导致了岩浆具有较高的含水量,但龙门岩体低的氧逸度和区域上较厚的岩石圈制约了成矿金属物质(Fe-Au等)的迁移和富集,因而不利于亲硫、亲铁元素聚集以及铁、金矿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质岩体 锆石微量元素 矿物化学 氧逸度 中部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