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奥美拉唑在应激性溃疡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邓旭康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年第18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在应激性溃疡治疗中的效果。方法38例应激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治疗溃疡及其出血,观察组则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均以7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治疗...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在应激性溃疡治疗中的效果。方法38例应激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治疗溃疡及其出血,观察组则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均以7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用于应激性溃疡的治疗,其效果较为明显,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美拉唑 西咪替丁 应激性溃疡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邓旭康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年第14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ACI患者82例(ACI组)及健康对照者38例,根据患者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将ACI组又分为轻型亚组30例,中型亚组27例,重型亚组25例。分别对ACI组及对照组...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ACI患者82例(ACI组)及健康对照者38例,根据患者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将ACI组又分为轻型亚组30例,中型亚组27例,重型亚组25例。分别对ACI组及对照组进行血清hs-CRP水平的测定。结果脑梗死轻、中、重型亚组血清hs-CRP含量分别为(7.63±1.26)、(11.76±1.52)、(16.49±2.38)mg/L,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8±2.3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亚组脑梗死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的(1.18±0.3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CI组血清hs-CRP水平测定对判断病情及评价疗效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 超敏C-反应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药物联合肺康复治疗对老年人间质性肺炎的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邓旭康 刘水清 熊波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19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析药物治疗联合肺康复治疗对老年人间质性肺炎的有效性。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东莞市东城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老年间质性肺炎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 目的:探析药物治疗联合肺康复治疗对老年人间质性肺炎的有效性。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东莞市东城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老年间质性肺炎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药物联合肺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明显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高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呼吸困难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间质性肺炎的临床治疗上,采用药物联合肺康复的治疗方案有效性更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呼吸功能,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肺炎 肺康复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苯地平控释剂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动态血压以及心电图相关ST段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邓旭康 李新敏 熊波 《北方药学》 2021年第3期36-37,共2页
目的:探索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服用硝苯地平控释剂治疗对动态血压以及心电图相关ST段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服用硝苯地平控释剂,对比用药前后,患者的血压以... 目的:探索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服用硝苯地平控释剂治疗对动态血压以及心电图相关ST段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服用硝苯地平控释剂,对比用药前后,患者的血压以及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用药前后患者的动态舒张压以及收缩压下降明显,缺血出现的频率较少,缺血时间缩短,ST段下移程度改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剂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明显,能改善患者的血压指标,调节心肌缺血的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 硝苯地平控释剂 动态血压 心电图 ST段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甲状腺素实施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中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邓旭康 《智慧健康》 2021年第2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治疗中应用左旋甲状腺素对甲状腺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开展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35例研究对象都是该时间段前来我院就诊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随机分组时以入院日期单双号为原则,17...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治疗中应用左旋甲状腺素对甲状腺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开展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35例研究对象都是该时间段前来我院就诊的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随机分组时以入院日期单双号为原则,17例单号患者归入试验组,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18例双号患者归入对照组,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比较两组病情改善情况。结果经过6个月治疗,试验组血清促甲状腺素(TSH)、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比对照组低,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比对照组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分别为94.12%和66.67%),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治疗中应用左旋甲状腺素对甲状腺功能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同时还能改善血脂水平,预防心血管并发症,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甲状腺素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减 促甲状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7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邓旭康 陶皓峰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第8期60-61,共2页
目的:研究采用刺五加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刺五加合黄芪注射液静滴,对照组仅予刺五加注射液静滴。总疗程为4周,观... 目的:研究采用刺五加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刺五加合黄芪注射液静滴,对照组仅予刺五加注射液静滴。总疗程为4周,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肌酐(Cr)、血尿素氮(BUN)、24h蛋白尿(24hU-Pro)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r、BUN和24hU-Pro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BUN和24hU-Pro均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刺五加注射液配合黄芪注射液静滴,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五加 黄芪注射液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马超 邓旭康 +1 位作者 朱海清 黄雄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18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左卡尼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cute viral myocarditis,AV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AV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极化液(5%葡萄糖盐水500ml+10%氯化钾10ml+胰岛素6U)和能量合剂(10%葡... 目的:探讨左卡尼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cute viral myocarditis,AV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AV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极化液(5%葡萄糖盐水500ml+10%氯化钾10ml+胰岛素6U)和能量合剂(10%葡萄糖500ml+ATP40mg)静脉滴注,1次/d,加用黄芪注射液50ml/d。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2~3g/d,注入5~10%葡萄糖100~250ml/d静滴,两组28d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症状、心电图、胸片及心脏超声所示的心脏大小及心功能改变、心肌酶学指标、肌钙蛋白的变化,并评价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则为79.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黄芪注射液使用对AVM具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左卡尼汀 黄芪注射液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肾素、醛固酮在恶性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邓旭康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368-369,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肾素活性(PRA)及醛固酮(ALD)水平在恶性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18例恶性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人19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人员PRA及ALD水平。结果观察组PRA... 目的探讨血浆肾素活性(PRA)及醛固酮(ALD)水平在恶性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18例恶性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人19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人员PRA及ALD水平。结果观察组PRA及AL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RA及ALD水平在恶性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诊断中具有较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肾素活性 醛固酮 恶性高血压性小动脉性肾硬化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A125水平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马超 邓旭康 朱海清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2期1736-173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CA125水平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Ⅱ级32例,Ⅲ级20例,Ⅳ级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血清CA125水... 目的探讨血清CA125水平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10月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Ⅱ级32例,Ⅲ级20例,Ⅳ级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血清CA125水平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心功能分级的提高,含量也逐渐升高,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经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125与心功能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CA125水平升高及升高程度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反映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损害程度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CA125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米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超 邓旭康 +1 位作者 朱海清 黄雄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1年第14期1735-1738,共4页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将219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的阳性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对照A组),左旋氨氯地平(对照B组),替米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观察...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将219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的阳性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对照A组),左旋氨氯地平(对照B组),替米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观察组).每组各73例,三组治疗24w,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24 h动态血压、糖化血红蛋白、24 h尿微量蛋白的变化.结果 三组患者治疗24 w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8.63%,对照A组则为82.19%,对照B组80.82%.观察组较对照A、B组血压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微量蛋白尿较对照A、B两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左旋氩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的患者治疗,能够较好地控制血压,明显降低微量蛋白尿,保护肾功能,值得在基层医院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 替米沙坦 左旋氨氯地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与血清CA125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超 邓旭康 +1 位作者 朱海清 黄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1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CHF)患者血清CA125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将63例CCHF患者按NYHA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Ⅱ、Ⅲ、Ⅳ级组,另外随机选择27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取微粒子酶免疫化学发光法(META)测定血清CA125水平,通过超声...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CHF)患者血清CA125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将63例CCHF患者按NYHA分级标准分为心功能Ⅱ、Ⅲ、Ⅳ级组,另外随机选择27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采取微粒子酶免疫化学发光法(META)测定血清CA125水平,通过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内径及射血分数(EF)。结果:CCHF患者各组的血清CA125水平均比对照组的升高(P<0.05、P<0.001)。CA125水平升高与心功能的恶化程度成正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HF组LVMI、LAVI高于对照组,Ⅳ级组高于Ⅱ级组,Ⅲ级组高于Ⅱ级组;Ⅲ、Ⅳ级心功能组LVEF低于Ⅱ级组和对照组;心脏异常患者的血清CA125水平明显比心功能正常患者的增加(P<0.001)。心脏扩大组与心功能正常组比较,血清CA125水平显著增加(P<0.001)。结论:CCHF患者血清CA125浓度增高,升高水平与CCHF患者心脏扩大呈正相关,血清CA125水平可作为判断CCHF患者心功能严重程度和影响预后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血清CA125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联合罗格列酮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超 邓旭康 +1 位作者 朱海清 黄雄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2期1936-1937,共2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罗格列酮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4例冠心病合并混合性高脂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7例,观察组为辛伐他汀联合罗格列酮治疗,对照组为辛伐他汀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罗格列酮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14例冠心病合并混合性高脂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7例,观察组为辛伐他汀联合罗格列酮治疗,对照组为辛伐他汀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C、LDL-C、TG、HDL-C血脂参数变化的影响与治疗前比较,各组血清TC、TG、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血清HDL-C水平不同程度增高,其中以观察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23%,对照组为80.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罗格列酮可提高调脂疗效及控制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水平,是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理想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脂血症 辛伐他汀 罗格列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量及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影响
13
作者 叶少峰 邓华炎 +8 位作者 梁卫 邱明英 李梅芳 熊家义 邓旭康 李青 吴锡炼 占宏静 骆秀红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第17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量及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20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量及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20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合并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测定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患者的脑血流量及脑血管储备能力进行评价,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对照组有较明显的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VR、Vp、Vm、PI等指标相比对照组有较明显的改善(P<0.05);治疗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够改善患者脑部血液循环,提高机体稳定脑血管灌注能力,继而提高CVR,保护缺血缺氧处神经功能,且未增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缺血性脑梗死 脑血流量 脑血管储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力-位图像学习的工业机器人柔顺装 配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罗威 李明富 +1 位作者 赵文权 邓旭康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69-77,共9页
利用机器人进行自动装配操作时,控制装配过程的接触力和柔顺性对于保证装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力-位图像学习的柔顺装配方法,将装配过程中的位姿和接触力信息转化为力-位图像,然后通过对力-位图像的分类学习,获得不同... 利用机器人进行自动装配操作时,控制装配过程的接触力和柔顺性对于保证装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力-位图像学习的柔顺装配方法,将装配过程中的位姿和接触力信息转化为力-位图像,然后通过对力-位图像的分类学习,获得不同初始位姿情况下的柔顺装配动作策略,从而控制机器人实现柔顺装配。首先,控制机器人完成多次装配,并在装配过程中收集机器人位姿以及装配力和力矩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绘制力-位曲线并将其组合成为力-位图像,基于运动方向判定算法为力-位图像自动标记装配动作标签,以构建力-位图像数据集;最后,在力-位图像数据集上对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训练,并基于深度学习模型控制机器人进行柔顺装配。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以RJ45连接头和连接口间的装配为例,采集了2500次装配操作的力-位数据,共生成92328张力-位图像及对应标签,然后基于ResNet50网络训练力-位图像分类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控制机器人进行装配实验,装配成功率达到9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位图像 柔顺装配 机器人 自动装配 深度学习
原文传递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工业机器人曲面跟踪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真真 李明富 +1 位作者 张黎明 邓旭康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4-33,共10页
工业机器人执行接触性作业任务时,通常需要稳定控制接触力,比如在磨抛过程中,不平稳的法向接触力容易影响表面质量。为解决力跟踪控制时法向控制速度易超调和不确定环境造成法向接触力不平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工业机器... 工业机器人执行接触性作业任务时,通常需要稳定控制接触力,比如在磨抛过程中,不平稳的法向接触力容易影响表面质量。为解决力跟踪控制时法向控制速度易超调和不确定环境造成法向接触力不平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工业机器人曲面跟踪方法。首先,根据工件模型几何信息计算出末端工具的运动轨迹,再结合机器人当前位姿求解末端工具的笛卡儿速度;然后,建立末端工具与工件接触时的状态空间模型,并依据末端工具的姿态变化对法向阻尼系数进行在线调节;最后,根据实时力信号的反馈,利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对法向速度进行修正,实现曲面恒力跟踪。基于Staubli TX90工业机器人,在末端工具姿态不变和姿态改变的情况下分别进行了曲面跟踪实验,结果显示法向接触力波动范围分别为±1 N和±2 N,方差分别为0.038 1 N~2和0.105 9 N~2,能够达到较好的力跟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曲面跟踪 速度修正 恒力控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