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院内跌倒不良事件临床分布特征分析
1
作者 邓建玉 王凤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4期175-180,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跌倒不良事件,追溯事件的原因,分析事件发生的临床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图特系统内上报的跌倒护理不良事件共311例。分析跌倒人群的临床特征、时间及地点... 目的回顾性分析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跌倒不良事件,追溯事件的原因,分析事件发生的临床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图特系统内上报的跌倒护理不良事件共311例。分析跌倒人群的临床特征、时间及地点分布以及严重程度分级。结果311例跌倒患者中男女比例163∶148。>59岁、小学文化跌倒发生率最高。所属内科、患病类型为恶性肿瘤者最易跌倒。发生跌倒的季节分布比例持平。发生班次以白班为主。跌倒的地点主要分布在床边、洗手间及病房房间内的其他区域,分别占30.89%(96/311)、26.69%(83/311)、17.04%(53/311)。跌倒严重程度以≤1级伤害为主。当班护士表现为随着工作年限的延长和职称的增高,跌倒不良事件发生率逐步降低。文化程度差异及跌倒/坠床前的状态对跌倒损伤的严重程度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文化程度偏低、处于活动状态的患者需制定特殊的陪护政策及专科化防跌倒措施,以降低跌倒的发生率和跌倒后的伤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 回顾性研究 不良事件 临床特征 伤害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肿瘤术后的7W口渴管理 被引量:14
2
作者 邓建玉 詹莉 +1 位作者 杨小云 黄正接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409-412,共4页
目的缓解胃肠肿瘤术后患者的口渴程度,并提高其口腔舒适度。方法便利选取2018年6月至2018年8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胃肠肿瘤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顺序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 目的缓解胃肠肿瘤术后患者的口渴程度,并提高其口腔舒适度。方法便利选取2018年6月至2018年8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胃肠肿瘤手术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顺序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7W(What,Who,Whom,When,Where,Why,How)"口渴管理策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 h、术后6 h的口渴程度及口腔舒适度。结果以数字评分表(NRS)及口腔舒适度评分调查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2 h口渴(NRS)评分均显示为中度口渴(P>0. 05),口腔舒适度均处于中等水平(P>0. 05)。对照组术后6 h的NRS评分高于术后2 h的NRS评分(P<0. 05),术后6 h口腔舒适度评分低于术后2 h口腔舒适度评分(P<0. 05)。经过口渴管理后,观察组术后6 h的NRS评分低于术后2 h的NRS评分,且观察组术后6 h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6 h的NRS评分(均P<0. 05)。观察组术后6 h口腔舒适度评分高于术后2 h口腔舒适度评分(P<0. 05),且观察组术后6 h口腔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6h口腔舒适度评分(均P<0. 05)。结论实施口渴管理策略能有效缓解胃肠肿瘤术后患者的口渴程度,并提高口腔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外科手术 医护管理 外科护理 患者舒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护理缓解直肠癌手术患者癌因性疲乏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邓建玉 杜卫卫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缓解直肠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将200例患者(入院时血红蛋白均>100 g/L)按住院手术的先后顺序采用抛币法分为...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缓解直肠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将200例患者(入院时血红蛋白均>100 g/L)按住院手术的先后顺序采用抛币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108例,在整体护理基础上由护理研究小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92例,按常规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的变化。结果经简易疲乏量表(BFI)评估,入院第1天,两组患者均有癌因性疲乏的表现,但疲劳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0天,实验组中中度+重度疲乏者由入院时的94例(87.0%)降至52例(48.1%),对照组由入院时的76例(82.6%)升至78例(84.8%),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有效减轻直肠癌手术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癌因性疲乏 舒适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护士职业倦怠及家庭功能调查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邓建玉 彭娅 朱海华 《齐鲁护理杂志》 2017年第18期39-42,共4页
目的:调查外科护士职业倦怠现况及其家庭功能水平,探讨外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家庭功能之间的关系,为缓解外科护士职业倦怠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1~3月,应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所有外科护士为研究对象,运用一... 目的:调查外科护士职业倦怠现况及其家庭功能水平,探讨外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家庭功能之间的关系,为缓解外科护士职业倦怠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1~3月,应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所有外科护士为研究对象,运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职业倦怠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3个测评工具进行研究。结果:外科护士职业倦怠处于中重度水平。3个维度的倦怠程度均高于Maslach常模(P<0.05),家庭功能处于良好水平,家庭功能与职业倦怠之间呈负相关。社会人口学因素中,性别和工作年限影响外科护士去人格化水平,是否轮转影响外科护士的情感衰竭水平。结论:外科护士的职业倦怠处于中高水平,低个人成就感处于高度倦怠水平,外科护士家庭功能处于健康水平,家庭关怀指数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即家庭关怀指数越高,职业倦怠水平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护士 职业倦怠 家庭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柔性管理价值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邓建玉 孙迪 +1 位作者 朱海华 詹莉 《全科护理》 2018年第33期4195-4196,共2页
[目的]探讨柔性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收集10例个案资料,应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普遍认为临床护理工作枯燥无味、压力大、负荷重、身心疲惫;职业地位不高、不被尊重,优势资源分配不均衡;... [目的]探讨柔性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收集10例个案资料,应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普遍认为临床护理工作枯燥无味、压力大、负荷重、身心疲惫;职业地位不高、不被尊重,优势资源分配不均衡;柔性管理在临床工作中存在必要性。[结论]管理者应高度重视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并充分了解和满足临床护士的职业需求;增加对护士的关注度,提高护士职业的责任感、成就感及使命感,提升福利待遇,保证优势资源的公平、合理分配;运用柔性管理,有效人际沟通,宏观调控护理质量,健全护士职业生涯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管理 护理管理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性敷料在氟尿嘧啶植入剂所致术后难愈伤口的应用
6
作者 邓建玉 陈瑞治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66-267,共2页
目的 探讨氟尿嘧啶植入剂所致术后难愈伤口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发生的7例氟尿嘧啶植入剂所致术后难愈伤口采用湿性敷料进行特殊换药护理。结果 7例患者经精心护理后伤口均愈合,取消了原来的植皮计划。伤口愈合时间... 目的 探讨氟尿嘧啶植入剂所致术后难愈伤口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发生的7例氟尿嘧啶植入剂所致术后难愈伤口采用湿性敷料进行特殊换药护理。结果 7例患者经精心护理后伤口均愈合,取消了原来的植皮计划。伤口愈合时间为15~31天,平均为(19±5.5)天。结论 湿性敷料治疗氟尿嘧啶植入剂所致术后难愈伤口效果良好,缩短了愈合周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尿嘧啶植入剂 难愈伤口 湿性敷料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综合性医院护士对《成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团体标准执行情况调查
7
作者 邓建玉 陈亚丹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20期1-5,共5页
目的通过了解临床护士对《成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团体标准执行情况,为进一步开展规范化培训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于2023年2—3月便利抽取厦门市5家三级综合性医院的胸外科、ICU、胃肠外科、神经内外科、普外科、肿瘤内科... 目的通过了解临床护士对《成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团体标准执行情况,为进一步开展规范化培训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于2023年2—3月便利抽取厦门市5家三级综合性医院的胸外科、ICU、胃肠外科、神经内外科、普外科、肿瘤内科等7个科室共526名护理人员,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人员对《成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团体标准执行情况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回归分析探索影响护理人员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执行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526名护理人员在《成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团体标准执行情况总体得分为(91.98±8.91)分,处于较高水平。得分情况较好条目“采用弹性胶布固定经鼻喂养管”“给予肠内营养前评估喂养管路通畅情况”“使用温开水冲洗肠内营养管”“在给药后和喂养后冲洗肠内营养管”。而在对喂养管的维护和冲管中“免疫功能受损或危重患者选用灭菌注射用水冲洗肠内营养管”“堵管情况下会选择5%碳酸氢钠冲洗肠内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时会将营养液加热”“加热肠内营养液至37~40℃”“持续输注营养液时,会使用肠内营养输液器专用加热器”得分较低,执行较差。结论护理人员团体标准执行情况较好,仍需要加强团体标准执行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分析的培训,规范肠内营养支持;同时,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探讨落实肠内营养耐性评估及肠内营养加温方案的实施,以达到肠内营养支持目标,减少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综合性医院 护士 肠内营养 团体标准 执行情况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巨大十二指肠空肠曲肿瘤6例围术期护理
8
作者 邓建玉 侯琳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10年第8期39-40,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巨大十二指肠空肠曲肿瘤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6例原发性巨大十二指肠空肠曲肿瘤患者分别行包括肿瘤在内的部分十二指肠及10~15cm近端空肠切除术和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并对其围术期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 目的:探讨原发性巨大十二指肠空肠曲肿瘤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6例原发性巨大十二指肠空肠曲肿瘤患者分别行包括肿瘤在内的部分十二指肠及10~15cm近端空肠切除术和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并对其围术期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为240~480min,术中出血量500~5000m1.住院时间为17~58d。随访1~22个月均无瘤生存。结论:手术前、后的密切观察与护理在以腹部巨大包块为表现的十二指肠空肠曲肿瘤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起着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空肠曲 肿瘤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胃癌围手术期的应用
9
作者 邓建玉 陈瑞治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22期331-332,共2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方法:将100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4例,在整体护理基础上由护理研究小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46例,按常规进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在焦虑状态、护...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方法:将100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54例,在整体护理基础上由护理研究小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46例,按常规进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在焦虑状态、护理满意度的变化,探索舒适护理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结果:研究组经过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舒适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或缓解胃癌手术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的舒适度及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胃癌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诊断在临床应用中遇到的问题与分析
10
作者 邓建玉 《现代护理》 2002年第9期696-696,共1页
关键词 护理诊断 临床应用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8
11
作者 秦维霞 邓建玉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70例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5例。2014年7月至201...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70例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5例。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采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患者为试验组。对比两组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的总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种并发症,如吻合口瘘、手术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腹腔感染、泌尿系感染等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护理,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减轻经济负担,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腹腔镜 围手术期医护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关怀在直肠癌术后人工肛门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蔡明丽 邓建玉 《齐鲁护理杂志》 2015年第2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直肠癌术后人工肛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采用抛币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实验组54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宣教和指导,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程...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直肠癌术后人工肛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采用抛币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实验组54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宣教和指导,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程度和满意度,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焦虑情况,于术后第7天评估患者焦虑程度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直肠癌术后人工肛门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使患者了解了疾病的相关知识,消除焦虑情绪,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关怀 直肠癌 术后 人工肛门 焦虑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M加压固定胶带固定腹腔引流管对患者舒适度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小云 邓建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3期247-248,共2页
目的:探讨3M加压固定胶带螺旋固定法用于腹腔引流管固定,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科2015年6月~2016年3月腹腔外科手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用普通胶带贴在腹腔引流管... 目的:探讨3M加压固定胶带螺旋固定法用于腹腔引流管固定,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我科2015年6月~2016年3月腹腔外科手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用普通胶带贴在腹腔引流管近端,并用别针将引流袋固定于床单上。试验组用3M加压固定胶带以川字型螺旋固定法。观察两种腹腔引流管固定方法对患者留置引流管期间舒适度的影响。结果使用3M加压固定胶带川字型螺旋固定法的患者在变换体位时感牵拉痛、感觉活动不便、担心脱落、非计划性拔管方面的例数少于用传统固定方法的患者出现不适的例数,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3M加压固定胶带川字型螺旋固定法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能提高留置腹腔引流管患者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M胶带 加压固定 腹腔引流管 舒适度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对肠癌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秦维霞 邓建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18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结合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措施对肠癌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为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某三级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肠癌造口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共258例,其中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126例,2018年1月1日—12月3... 目的探讨结合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措施对肠癌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为提高患者出院准备度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某三级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肠癌造口患者的出院准备度共258例,其中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126例,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132例,自2018年1月1日起在常规健康教育的模式上结合使用微信平台,对比两组出院准备度的变化。结果两组出院准备度各条目得分均有提升,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自我照顾注意事项的知晓情况从(6.71±0.72)到(8.65±0.55)、进行自我照顾的程度从(6.93±0.70)到(8.74±0.44)、进行医疗照护的程度从(6.84±0.74)到(8.64±0.55)、出院后个人照顾可获帮助从(6.85±0.74)到(8.12±0.68)、出院后获得医疗照顾需求从(6.87±0.87)到(8.76±0.42)等提升明显。结论结合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措施能有效提高肠癌造口患者出院准备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平台 健康教育 肠癌 造口患者 出院准备度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小云 邓建玉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12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肿瘤外科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肿瘤外科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能够促进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及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结直肠癌 围手术期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卫卫 邓建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1期243-245,共3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6月~2013年03月期间在本科行肠造口手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7例,实验组53例,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实施舒适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6月~2013年03月期间在本科行肠造口手术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7例,实验组53例,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实施舒适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肠造口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肠造口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获得性压疮安全管理的软件设计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洁 吴彦 +2 位作者 杨银玲 邓建玉 黄华玲 《全科护理》 2021年第15期2109-2111,共3页
目的:规范病人术中获得性压疮防范管理流程,提高术中获得性压疮防护质量和管理成效。方法:2017年8月由手术室、临床外科护理团队、信息软件公司成员组成课题小组,设计研发“术中获得性压疮安全管理程序软件”。设置术中获得性压疮风险... 目的:规范病人术中获得性压疮防范管理流程,提高术中获得性压疮防护质量和管理成效。方法:2017年8月由手术室、临床外科护理团队、信息软件公司成员组成课题小组,设计研发“术中获得性压疮安全管理程序软件”。设置术中获得性压疮风险识别、压疮防范措施决策支持、高危病人术后预警提醒、术后跟踪随访及情况反馈、统计查询5个模块,并运行。结果:术中获得性压疮安全管理软件可准确筛选压疮高危病人,规范手术病人压疮的评估及护理流程,便于了解及跟踪病人术中获得性压疮护理情况。结论:该系统的运行促进术中获得性压疮防范管理流程的科学化和标准化,提高围术期病人术中获得性压疮安全管理质量和相应的成效,确保病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获得性压疮 安全管理 软件设计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护理在肠造口患者癌因性疲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卫卫 邓建玉 刘榕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7期187-189,共3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肠造口患者癌因性疲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2月在我科行肠造口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在术后第一天,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实施舒适护理。使用简易疲...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肠造口患者癌因性疲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2月在我科行肠造口手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在术后第一天,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实施舒适护理。使用简易疲乏量表,分别在干预前及实施舒适护理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疲乏程度的评估。结果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疲乏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实验组患者的疲乏程度明显减轻(P<0.05)。结论对肠造口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疲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肠造口 癌因性疲乏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新冠疫情期间方舱患者出舱流程管理中的应用
19
作者 陈亚丹 吕丽敏 +1 位作者 余玲 邓建玉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 分析并改进新冠疫情期间方舱患者出舱流程,保证患者顺利出舱。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2022年4月上海某方舱医院某区域178例患者为对照组、2022年5月同区域收治的134名患者为干预组,对出舱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 目的 分析并改进新冠疫情期间方舱患者出舱流程,保证患者顺利出舱。方法 便利抽样选取2022年4月上海某方舱医院某区域178例患者为对照组、2022年5月同区域收治的134名患者为干预组,对出舱情况进行调查。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FMEA)方法梳理现有的患者出舱流程,分析失效模式及其潜在影响,找出主要的失效模式,进行原因分析,并从沟通环节、岗位设置等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比较活动实施前后的干预效果。结果 通过FMEA活动共确定8项主要失效模式,活动后各项主要失效模式的优先风险数值(risk priority number, RPN)下降辐度达70.93%~96.60%,避免了出舱患者滞留的情况。结论 FMEA活动有效降低了方舱患者出舱的潜在风险,保障了患者的顺利出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方舱 出舱 流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妊娠期糖尿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
20
作者 陈秀婉 杨盼 +2 位作者 邓建玉 陈玲炫 朱海华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年第6期138-139,共2页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一种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者仅有潜在的糖耐量异常,直到妊娠期间才首次出现的代谢性疾病[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冠状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一种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者仅有潜在的糖耐量异常,直到妊娠期间才首次出现的代谢性疾病[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冠状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等类似流感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代谢性酸中毒、脓毒性休克等并发症[2]。由于孕妇在妊娠期间身心处于应激状态,合并病毒感染时,更易进展为重症,出现不良结局[3-4]。目前国内外尚缺乏特效的预防或治疗COVID-19的药物。因护理难度高、涉及范围广,GDM合并COVID-19患者的护理鲜有报道。2020年1月,我院收治1例GDM合并COVID-19患者,经多学科团队合作、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取得良好的结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