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期构造应力控制走滑断控储层发育机理与差异性研究——以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继标 邓尚 +5 位作者 韩俊 李映涛 刘大卫 邱华标 张仲培 刘雨晴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5-785,共11页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发育典型走滑断控缝洞型储层。区别于受原始沉积相带控制的基质孔洞、受岩溶改造的洞穴等储集类型,走滑断控缝洞型储层的形成主要受断裂活动期构造应力导致的破裂作用控制。为研究走滑断裂多期活动背景下构造应力...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发育典型走滑断控缝洞型储层。区别于受原始沉积相带控制的基质孔洞、受岩溶改造的洞穴等储集类型,走滑断控缝洞型储层的形成主要受断裂活动期构造应力导致的破裂作用控制。为研究走滑断裂多期活动背景下构造应力控制的断控储层发育机理与分布规律,综合应用野外、岩心、测录井、地震及钻井动态等资料,开展不同走滑断裂、同一走滑断裂沿走向不同部位、垂向不同层系断控储层发育特征表征,并结合应力场数值模拟手段开展多期构造应力恢复,预测断控储层发育的主要时期与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走滑断裂活动期不同分段内部应力状态差异显著,其中拉分段内部以张应力为主,主要派生张性裂缝;压隆段内部以挤压应力为主,派生裂缝类型多样。顺北地区勘探目的层奥陶系一间房组顶面断控裂缝主要在加里东中期Ⅲ幕及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发育,海西中—晚期及之后裂缝基本不发育,且滑移距大的顺北18号断裂带较顺北1号断裂带派生裂缝开度、密度更高。走滑断控储层具有“簇状”结构特征,断裂活动期不同分段内部应力状态控制储层结构差异,拉分段“空腔”多,以“双簇”结构为主,核带规模大,压隆段核带结构多,以“多簇”结构为主,分割性强;走滑断裂活动期应力强度控制储集空间类型与规模,小型断裂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大型断裂带发育核带结构,断控储层规模与断裂活动强度呈正相关关系;断控裂缝发育主要受断裂早期活动控制,晚期由于地层埋深增大,岩石不易破裂,新派生裂缝发育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状态 多期构造应力 分段性 断控缝洞型储层 顺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对老年骨折患者25-羟基维生素D表达及动态心电图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1
2
作者 邓尚 李霞 +2 位作者 岳建彪 魏翾娣 索钢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59-61,80,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对老年骨折患者25-羟基维生素D[25(OH)D]表达及动态心电图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90例老年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根据骨折性质给予骨科处理,口服碳酸钙D3片600 mg/d或醋酸钙胶囊600 mg/... 目的:探讨维生素D对老年骨折患者25-羟基维生素D[25(OH)D]表达及动态心电图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90例老年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根据骨折性质给予骨科处理,口服碳酸钙D3片600 mg/d或醋酸钙胶囊600 mg/d。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肌注维生素D2注射液,1次/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的血清25(OH)D表达变化,X线评估骨折愈合效果。根据12导联连续24 h动态心动图监测结果,记录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血清25(OH)D表达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3个月后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实验组血清25(OH)D表达均有显著升高(P<0.05),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X线骨痂量明显增多,骨折线趋于消失,骨折愈合效果评估优于对照组;两组心电图监测显示心血管事件以心肌缺血、心率失常为主,且实验组心肌缺血、室上性早搏和室性早搏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vs.44.44%,24.44%vs.53.33%,4.44%vs.17.78%,P<0.05]。结论:老年骨折患者加用维生素D治疗可提高血清25(OH)D表达,促进骨折愈合,同时减轻骨折引起的动态心电图异常改变,对减少骨折相关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维生素D 25(OH)D 动态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数字媒体技术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被引量:28
3
作者 邓尚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7-168,共2页
一、对数字媒体技术认识的偏差数字媒体技术的到来产生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即数字媒体艺术,也叫新媒体艺术或多媒体艺术。它是艺术科学化和科学艺术化,是两者的互动和融合。然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科学与艺术是分离的,传统文化重在务... 一、对数字媒体技术认识的偏差数字媒体技术的到来产生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即数字媒体艺术,也叫新媒体艺术或多媒体艺术。它是艺术科学化和科学艺术化,是两者的互动和融合。然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科学与艺术是分离的,传统文化重在务虚,钟情于宇宙本体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体技术 艺术创作 多媒体艺术 传统文化 新媒体艺术 科学与艺术 艺术形式 宇宙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与空间:现代艺术传播范式的流变与哲思 被引量:2
4
作者 邓尚 金妹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5-99,共5页
现代艺术传播脱胎于艺术"沙龙展",伴随着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一家独霸的"白立方"范式。在各种前卫艺术对艺术体制的不断挑战中,现代艺术传播从白立方的一元展览模式走向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在现代艺... 现代艺术传播脱胎于艺术"沙龙展",伴随着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一家独霸的"白立方"范式。在各种前卫艺术对艺术体制的不断挑战中,现代艺术传播从白立方的一元展览模式走向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在现代艺术传播的流变中,实体形式和空间起到了主要的推动作用,是研究现代艺术传播不可忽视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艺术 艺术传播 艺术展览 白立方 实体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合并心律失常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邓尚 李霞 +1 位作者 索钢 岳建彪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216-218,共3页
目的:观察研究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在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髋部骨折的基础上加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预防心律失常与西医常规治疗进行对照,比较两... 目的:观察研究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在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髋部骨折的基础上加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预防心律失常与西医常规治疗进行对照,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动态心电图心侓紊乱及ST-T改变。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其心电图改变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合并心律失常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髋部骨折 心律失常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符号学语境下的美术传播思考 被引量:3
6
作者 邓尚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55-156,共2页
一、美术传播与符号 美术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方式之一,而“美术”作为一个术语则出现于18世纪中叶,《不列颠百科全书》定义是“指非功利主义的视觉艺术,或主要与美的创造有关的艺术,一般包括绘画、雕刻和建筑,有时也包括诗歌、音乐和... 一、美术传播与符号 美术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方式之一,而“美术”作为一个术语则出现于18世纪中叶,《不列颠百科全书》定义是“指非功利主义的视觉艺术,或主要与美的创造有关的艺术,一般包括绘画、雕刻和建筑,有时也包括诗歌、音乐和舞蹈”.自它诞生起就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从早期的沟通神灵到宣传宗教教义,道德劝诫到服务政治,美育救国再到今天的图像化生存,人类一刻都没离开过美术.美术能产生如此的影响,其中美术的传播功不可没.虽然一个艺术家的作品能很容易地被“传播”到观众面前,我们也总在欣赏历史遗留下来的众多经典美术作品.但我们有否问过:这是传播学意义上的美术传播吗?或者它完全体现了传播的特点吗?即便如此,它还有自身的特征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 传播学 符号学 《不列颠百科全书》 语境 艺术方式 美术作品 图像化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下实验动画创作实践的跨界探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邓尚 金妹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19年第7期90-97,共8页
“动画”是美术与电影、艺术与技术跨界融合的产物。由于动画兼具美术与电影的特征,使得充当动画阵容的先锋旗手——实验动画一直游离在两者的边缘,“跨界”成为了实验动画特有标志之一。当下,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介的进一步融合导... “动画”是美术与电影、艺术与技术跨界融合的产物。由于动画兼具美术与电影的特征,使得充当动画阵容的先锋旗手——实验动画一直游离在两者的边缘,“跨界”成为了实验动画特有标志之一。当下,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介的进一步融合导致媒介边界的坍塌,使跨界现象在实验动画的创作实践中尤为突出。通过跨学科、跨门类、跨媒介等方式不断地创造的新的可能性,展示了实验动画特有的时代特征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画 媒介融合 创作实践 跨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通内走滑断裂成因与控藏机制研究进展——以塔里木盆地北部为例
8
作者 邓尚 邱华标 +5 位作者 刘大卫 韩俊 汝智星 彭威龙 卞青 黄诚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1-1225,共15页
近年来,在中国多个克拉通盆地腹部识别出成体系发育的走滑断裂系统,这是克拉通盆地内部一种重要的构造样式。针对塔里木盆地北部走滑断裂体系,应用断裂构造解析、断裂发育演化离散元数值模拟、断裂形变有限元数值模拟及断裂核-带结构解... 近年来,在中国多个克拉通盆地腹部识别出成体系发育的走滑断裂系统,这是克拉通盆地内部一种重要的构造样式。针对塔里木盆地北部走滑断裂体系,应用断裂构造解析、断裂发育演化离散元数值模拟、断裂形变有限元数值模拟及断裂核-带结构解剖等技术方法,结合油气井生产动态资料,分析了走滑断裂体系成因与控藏机制,并总结了研究取得的新进展与新认识。研究表明:(1)塔里木盆地北部走滑断裂体系是盆地中部大型逆冲带向北推挤时形成的伴生调节构造,具有“非共轴挤压、调节区域变形”动力学成因机制;(2)随着走滑断裂滑移距增大,核部角砾岩类型由裂隙角砾岩、破碎角砾岩演变为杂乱角砾岩和碎裂岩,高阶演化程度的角砾岩可降低断层核部渗透性;(3)强压扭背景下形成的走滑压脊构造具有“上张下压”纵向应力分布特征,断控储集体主要沿断裂带在深部发育;(4)走滑断裂相关盐构造耦合-解耦变形特征对油气垂向输导具有重要控制作用;(5)分层变形是小滑移距走滑断裂在深埋条件下的变形特征,可控制油气沿走滑断裂垂向输导后在多个层系分层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变形 核-带结构 控储、控藏特征 成因机制 克拉通内走滑断裂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配合郑氏舒活酊涂擦治疗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感觉异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吴忌 李越 +7 位作者 楚福明 王雯 苏洪 王艳杰 唐小松 黄子洋 肖清清 邓尚 《中医正骨》 2019年第7期27-33,共7页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郑氏舒活酊涂擦治疗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后感觉异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PELD治疗后出现感觉异常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郑氏舒活酊涂擦治疗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后感觉异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PELD治疗后出现感觉异常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1例。基础治疗组静脉滴注20%甘露醇注射液(每次250 mL,每天1次,连用3 d)、地塞米松注射液(每次10 mg,每天1次,连用3 d),口服甲钴胺片(每次0.5 mg,每天3次,连用30 d),同时进行仰卧位抬腿及踝泵等功能锻炼。联合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针刺治疗和郑氏舒活酊涂擦治疗,针刺治疗每次20 min、郑氏舒活酊涂擦治疗每次15 min,2种治疗方法均每天1次,连续5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 d,共治疗2个疗程。根据患者治疗期间的疼痛程度,必要时给予镇痛药物。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开始后2周及治疗开始后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定患者下肢疼痛和麻木程度,采用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问卷表评定感觉异常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治疗开始后3个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总体疗效,观察记录治疗期间患者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①疼痛VAS评分。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 F=6.748,P =0.002);2组疼痛VAS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 F=6.830,P =0.013);治疗前后不同时点之间疼痛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 F=596.189,P =0.000);2组疼痛VAS评分随时间变化均呈降低趋势,但2组的降低趋势不完全一致[(5.762±0.816)分,(2.905±0.436)分,(1.571±0.598)分, F=339.958,P =0.000;(5.952±1.011)分,(3.881±0.757)分,(1.786± 0.624)分, F=269.273,P =0.000];治疗前及治疗开始后3个月,2组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672, P=0.506;t=-1.137,P =0.262);治疗开始后2周,联合治疗组的疼痛VAS评分低于基础治疗组( t=-5.121,P =0.000)。②感觉麻木VAS评分。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 F=7.534,P =0.001);2组感觉麻木VAS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分组效应( F=15.104,P =0.000);治疗前后不同时点之间感觉麻木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 F=421.241,P =0.000);2组感觉麻木VAS评分随时间变化均呈降低趋势,但2组的降低趋势不完全一致[(5.238± 0.875)分,(2.738±0.561)分,(1.357±0.854)分, F=339.958,P =0.000;(5.429±0.763)分,(3.905±0.605)分,(1.857± 0.478)分, F=269.273,P =0.000];治疗前2组感觉麻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752,P =0.457);治疗开始后2周和治疗开始后3个月,联合治疗组的感觉麻木VAS评分均低于基础治疗组( t=-6.479,P=0.000;t=-2.342,P =0.024)。③ODI评分。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 F=4.346,P =0.016);2组ODI评分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不存在分组效应( F=1.459,P =0.234);治疗前后不同时点之间ODI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存在时间效应( F=261.210, P =0.000 );2组ODI评分随时间变化均呈降低趋势,但2组的降低趋势不完全一致[(39.789±10.930)分,(19.579±8.537)分,(11.325±6.242)分, F=339.958,P =0.000;(40.471±13.929)分,(24.022±9.124)分,(17.462±10.238)分, F=269.273,P =0.000];治疗前和治疗开始后2周,2组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082,P=0.935;t=-1.630,P =0.111);治疗开始后3个月,联合治疗组的ODI评分低于基础治疗组( t=-2.345,P =0.024)。④总体疗效。按照改良MacNab标准评定总体疗效,联合治疗组优15例、良4例、可1例、差1例,基础治疗组优8例、良7例、可4例、差2例。联合治疗组的总体疗效优于基础治疗组( R 联合治疗组=17.81, R 基础治疗组=25.19, Z=-2.158,P =0.031)。疗效评定为差的3例患者,采用针刺配合郑氏舒活酊涂擦治疗(方案同前),继续治疗1个月后症状均缓解。⑤治疗期间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治疗期间联合治疗组2例口服氨酚曲马多片,基础治疗组8例口服氨酚曲马多片、3例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注射液。联合治疗组镇痛药物使用率低于基础治疗组(χ^ 2=9.024,P =0.003)。⑥安全性。2组患者均未发生晕针、针刺后疼痛、针刺后血肿、皮肤过敏、皮肤感染等针刺及中药涂擦相关不良反应。使用镇痛药后,联合治疗组1例出现恶心症状,基础治疗组2例出现恶心症状、2例出现眩晕、1例出现嗜睡、1例出现便秘,停药后不良反应均缓解,未进行特殊处理。结论:在抗炎消肿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配合郑氏舒活酊涂擦,可有效改善PELD术后感觉异常患者的疼痛和麻木症状,总体疗效优于单纯的常规治疗,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郑氏舒活酊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手术后并发症 感觉异常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疗法对盘源性腰痛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莉 李越 +2 位作者 廖涛 邓尚 曾巧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21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盘源性腰痛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3月〜2020年9月医院收治盘源性腰痛患者116例,按住院号尾数的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8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施以运动疗法。观察两...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盘源性腰痛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3月〜2020年9月医院收治盘源性腰痛患者116例,按住院号尾数的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8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施以运动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的疼痛(VAS)评分和JOA评分变化以及治疗1个月后的腰椎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JOA评分、腰椎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疗法能更有效改善盘源性腰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其腰椎功能的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疗法 盘源性腰痛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颈椎后路循椎弓根减压治疗C7/T1神经根型颈椎病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清清 李越 +2 位作者 吴忌 楚福明 邓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45-1048,共4页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因颈椎间盘突出或脱出,后方侧块关节骨质增生或钩椎关节骨刺形成等退行性改变,对脊神经根造成刺激与压迫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目前,经皮内镜下颈椎后路椎间盘切除术(pos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 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因颈椎间盘突出或脱出,后方侧块关节骨质增生或钩椎关节骨刺形成等退行性改变,对脊神经根造成刺激与压迫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目前,经皮内镜下颈椎后路椎间盘切除术(pos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iscectomy,PPECD)从后路Keyhole手术技术及显微内镜颈椎间盘切除减压手术发展而来并逐渐成熟,现已成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一种有效手术方式。C7/T1节段因解剖结构的特殊性,PPECD治疗独具优势,但目前国内外文献未见单独报道。PPECD术中需显露病变节段相邻颈椎椎板上下缘与侧块关节内侧重叠区域,即“V”点,该标志随颈部的屈伸活动发生改变,因此在术中以此作为入路的标志可能存在偏移,易增加手术的风险。我们团队在手术过程中以椎弓根作为减压的固定标志,改良PPECD的手术流程,命名为“经皮内镜后路循椎弓根减压手术”。2018年1月~2021年11月我们采用本手术方式治疗C7/T1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13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椎间盘切除术 减压手术 颈椎间盘突出 屈伸活动 脊神经根 钩椎关节 颈椎后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内镜日间手术卫生经济学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越 吴忌 +5 位作者 楚福明 唐小松 苏洪 肖清清 邓尚 陈杰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386-388,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日间手术节约卫生资源的效果。方法选择行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1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手术类别不同分为日间手术组84例与非日间手术组84例,比较两组的住院总费用、药费、治疗费、手术... 目的分析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日间手术节约卫生资源的效果。方法选择行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1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手术类别不同分为日间手术组84例与非日间手术组84例,比较两组的住院总费用、药费、治疗费、手术等待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并评价两组患者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日间手术组住院总费用、药费、治疗费明显低于非日间手术组(P <0.05);非日间手术组的平均手术等待时间为(4.34±2.46)d,平均住院时间为(9.20±4.07)d,而日间手术组手术等候时间为0 d,手术住院时间为1 d,明显低于非日间组(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经皮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非日间手术模式相比,日间手术模式可提高床位周转率,降低住院费,在节约卫生资源方面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卫生经济学 经皮脊柱内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内而外的嬗变——新媒体实验影像的实验性品格探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金妹 邓尚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04-107,111,共5页
实验电影得益于电影技术的发展而又明确地反对电影的美学主张,以强烈的实验性为特征发展成为电影艺术中的瑰丽奇葩。电影技术发展、媒介更新和互联网络的日新月异不断地扩充了实验电影的内涵与外延,整合了其他门类艺术的差异而发展成为... 实验电影得益于电影技术的发展而又明确地反对电影的美学主张,以强烈的实验性为特征发展成为电影艺术中的瑰丽奇葩。电影技术发展、媒介更新和互联网络的日新月异不断地扩充了实验电影的内涵与外延,整合了其他门类艺术的差异而发展成为新媒体实验影像。新媒体实验影像以实验电影为源头,秉承了实验电影的实验性品格,发展成了今天的集实验性、综合性、当代性、多元性于一体,融文艺美学、技术美学、生活美学和环境美学于一炉的多媒介综合艺术,其中实验性是其得以发生、发展、繁荣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电影 新媒体实验影像 实验性 影像技术 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坳陷西缘鹰山组台地沉积分异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孝群 焦存礼 +4 位作者 邓尚 张继标 韩俊 李映涛 徐勤琪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703-3714,共12页
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坳陷西缘中下奥陶统鹰山组已经发现了塔河、富满、顺北等岩溶、断控型大型油气田,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主要层系。针对相控领域迟迟未见突破、台地沉积结构不明确的问题,本次研究依据最新钻井、连片地震资料,开展沉... 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坳陷西缘中下奥陶统鹰山组已经发现了塔河、富满、顺北等岩溶、断控型大型油气田,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主要层系。针对相控领域迟迟未见突破、台地沉积结构不明确的问题,本次研究依据最新钻井、连片地震资料,开展沉积相、台地结构解剖和油气地质意义分析工作。从连井相-地震相对比分析,明确了满加尔坳陷西缘由东向西奥陶系沉积相变化快,碳酸盐岩台地分异性强。鹰山组下段为盆地—斜坡—台缘—开阔台地—局限台地沉积格局;到鹰山组上段随着海平面上升,台地边缘逐渐向西迁移退缩,发展成盆地—斜坡—台缘—宽缓开阔台地。台地边缘表现为南北差异:从南到北台缘斜坡带坡度减小,台缘带由南部加积结构转变为北部退积结构。这种台地结构的差异造成了与相带有关的碳酸盐岩规模储集体的差异分布,鹰山组台缘丘滩从古城到草湖西部由加积转变为退积为主,造成古城地区发育垂向叠加的礁滩相储层,厚度较大;北部由于鹰山组下段到上段台缘表现为退积特征,形成鹰下段高能丘滩储集体与上覆鹰上段斜坡相形成良好储盖组合,这种结构处于满加尔坳陷烃源岩运移方向,对于形成大型原生岩性圈闭油气聚集区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台地 台地边缘 沉积分异 规模储集体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胶原酶消化时间对兔软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袁德超 陈竹 +1 位作者 邓尚 冯刚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2期4553-4555,4559,共4页
目的探索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兔肋软骨细胞的最佳消化时间。方法取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肋软骨组织,采用0.2%Ⅱ型胶原酶分别消化4、8、12、16、20h,对应为A、B、C、D、E组,获取细胞后进行培养。通过比较5组P2代软骨细胞在形态、增殖速度... 目的探索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兔肋软骨细胞的最佳消化时间。方法取3月龄新西兰大白兔肋软骨组织,采用0.2%Ⅱ型胶原酶分别消化4、8、12、16、20h,对应为A、B、C、D、E组,获取细胞后进行培养。通过比较5组P2代软骨细胞在形态、增殖速度、细胞内基质分泌等方面的差异,选择合适的消化时间。结果 C、D、E组获取的原代软骨细胞数量比A、B组多;C、D组P2代软骨细胞增殖能力强于其他3组;C、D组P2代细胞内基质分泌情况最佳。结论Ⅱ型胶原酶最佳消化时间为12-16h,获取的原代软骨细胞数量多,活性率较高,增殖能力强,P2代软骨细胞表型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酶类 软骨细胞 生物学特性 细胞培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探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8
16
作者 邓尚 《大学时代(B版)》 2006年第5期84-85,共2页
论述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和现状,并对改进措施做出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强化教育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尚 《经济研究导刊》 2013年第15期8-9,共2页
对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进行系统研究,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认识,从探究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历史渊源,分析其发展的各个阶段,揭示解决民生问题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所在。以在实践中为解决与人民切身利益相... 对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进行系统研究,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认识,从探究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历史渊源,分析其发展的各个阶段,揭示解决民生问题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所在。以在实践中为解决与人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问题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民生思想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后缘离断临床形态分型在内镜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应用
18
作者 王雯 李越 +6 位作者 楚福明 吴忌 王艳杰 黄子洋 肖清清 邓尚 崔志健 《四川医学》 CAS 2021年第12期1185-1189,共5页
目的运用椎体后缘离断的临床形态分型方法,评价其在内镜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疗效和可靠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我科收治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住院患者51例,根据后缘离断骨块的稳定性及症状参与程度分为ⅠA、ⅠB、... 目的运用椎体后缘离断的临床形态分型方法,评价其在内镜手术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疗效和可靠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我科收治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住院患者51例,根据后缘离断骨块的稳定性及症状参与程度分为ⅠA、ⅠB、ⅡA、ⅡB组四组;于术前、术后2 d、术后1月、3月、6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等级,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生活质量,同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四组的近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并按规定时间定期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术前四组患者腰痛VAS评分、腿疼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腰痛VAS评分、腿疼VAS评分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应用MacNab评价术后疗效,总体优良率94.1%。一致性分析发现,临床形态分型具有较高的组内及组间一致性。术后主刀医师进行的分型与术前分型结果比较时,亦具有很高的符合性。结论临床形态分型具有较高的信度,运用指导脊柱内镜技术治疗PARF可以获得满意的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 临床形态分型 信度 脊柱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顺北及邻区主干走滑断裂带差异活动特征及其与油气富集的关系 被引量:177
19
作者 邓尚 李慧莉 +2 位作者 张仲培 吴鲜 张继标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78-888,共11页
选取位于塔里木盆地顺北及其邻区的托普39断裂体系,顺北1与顺北5断裂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断裂活动特征和期次进行精细解剖,运用断裂力学对演化机制进行力学分析,并结合大量单井生产动态资料深入探讨了走滑断裂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研... 选取位于塔里木盆地顺北及其邻区的托普39断裂体系,顺北1与顺北5断裂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断裂活动特征和期次进行精细解剖,运用断裂力学对演化机制进行力学分析,并结合大量单井生产动态资料深入探讨了走滑断裂对油气富集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托普39断裂体系与顺北1、顺北5断裂带在几何学特征、运动学特征以及构造演化方面存在根本差异。NNE向托普39断裂带早期在共轭走滑状态下左行活动,晚期受最大主应力方向变化的控制,反转为右行走滑,而同体系中的NNW向次级断裂晚期几乎未活动。顺北5断裂(NNW-NS向)带先于NE向顺北1断裂形成,其构造演化经历了不同的应力环境和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变化。托普39断裂带主活动期为喜马拉雅期,与油气成藏期匹配,控制了油气的富集,且叠接拉分段是更有利的富集部位。此外,基于对顺北1断裂带上多口井生产动态资料分析表明,油气在相对活动强的雁列正断层所对应的下伏走滑平移段和叠接拉分段富集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分段性 雁列正断层 断裂活动 油气富集 走滑断裂带 顺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相克拉通盆地内部走滑断裂发育特征及控藏作用 被引量:36
20
作者 郑和荣 胡宗全 +4 位作者 云露 林会喜 邓尚 贾会冲 蒲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4-238,共15页
走滑断控油气藏作为一种全新类型油气藏,其勘探潜力已初步显现。在对中国三大海相克拉通盆地内部走滑断裂发育特征与控藏作用开展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内部走滑断裂空间结构与活动特征的相似性与... 走滑断控油气藏作为一种全新类型油气藏,其勘探潜力已初步显现。在对中国三大海相克拉通盆地内部走滑断裂发育特征与控藏作用开展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内部走滑断裂空间结构与活动特征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并结合盆地动力学演化特征探讨了不同盆地内部走滑断裂成因机制,系统分析了三大盆地内部走滑断裂的控藏作用:(1)中国三大海相克拉通盆地内部均发育中小尺度滑移距走滑断裂,普遍具有“纵向分层,平面分段,垂向多期叠加”的空间结构特征。(2)三大克拉通盆地内部走滑断裂体系具有成因、分布和期次的差异性。塔里木盆地内部走滑断裂体系形成时间早,演化时间长,在盆地北部具有“南北对接,东西分区”特征;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受燕山期(侏罗纪—白垩纪)陆内挤压影响,形成了北西西向走滑断裂体系;四川盆地受控于二叠纪峨眉山大地幔柱影响,在盆地内部先存基底断裂基础上,形成了北西向、北西西向、近东西向张扭型走滑断裂。(3)中国三大海相克拉通盆地内部走滑断裂对油气成藏和富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在控储方面,受断裂—流体耦合改造控制,可形成断控缝洞型储集体、断—溶缝洞型或断控裂缝—孔隙型储集体;在控圈方面,在碳酸盐岩地层中可形成断控缝洞型、断溶缝洞型岩性圈闭;在控运方面,走滑断裂产状高陡,可直接沟通烃源岩和储层,构成重要的油气垂向输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滑断裂 发育特征 控藏作用 塔里木盆地 四川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