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邓少平 陶瓷艺术作品选登
1
作者 邓少平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7-,共1页
关键词 陶瓷艺术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化SAR影像边缘检测综述 被引量:11
2
作者 邓少平 张继贤 李平湘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5,16,共6页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包含目标丰富的散射信息,在边缘检测中具有重大的潜力。对极化SAR影像边缘检测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单极化SAR出发,分析了极化SAR边缘检测问题,对已有的方法进行了分类总结,重点介绍了极化SAR边缘检测的最... 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包含目标丰富的散射信息,在边缘检测中具有重大的潜力。对极化SAR影像边缘检测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单极化SAR出发,分析了极化SAR边缘检测问题,对已有的方法进行了分类总结,重点介绍了极化SAR边缘检测的最新进展,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对极化SAR边缘检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 雷达 合成孔径雷达(SAR) 极化SAR 边缘检测 恒虚警率(CF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舌技术背景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61
3
作者 邓少平 田师一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0-116,共7页
介绍了电子舌的概念、基本结构及其发展历史,重点讨论了电子舌系统的技术背景。电子舌通常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传感器阵列,包括PVC薄膜传感器阵列、Langmuir-Blodgett修饰膜传感器阵列、硫属玻璃传感器阵列等;二是模式识别方法,如主成... 介绍了电子舌的概念、基本结构及其发展历史,重点讨论了电子舌系统的技术背景。电子舌通常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传感器阵列,包括PVC薄膜传感器阵列、Langmuir-Blodgett修饰膜传感器阵列、硫属玻璃传感器阵列等;二是模式识别方法,如主成分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法、偏最小二乘法、简单优劣判别分析法等;三是相关的专家自学习系统。还介绍了作者近年来研究实现的新型多频脉冲电子舌——智舌(Smartongue)系统,并对电子舌发展的整体方向和趋势作了展望,强调电子舌等智能感觉系统将成为分析科学及其它学科领域中一类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思路与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阵列 模式识别 电子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一强度计算机感官品评系统CSTISE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邓少平 郝俊光 +2 位作者 李虹来 周抒 曾振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7-61,共5页
时间-强度感官品评方法是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风味感觉动力学研究法和感官品评手段。在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以主成分分析法为依据的数学模型,设计了时间-强度感官品评的计算机系统(CSTISE)。该系统能独立... 时间-强度感官品评方法是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风味感觉动力学研究法和感官品评手段。在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以主成分分析法为依据的数学模型,设计了时间-强度感官品评的计算机系统(CSTISE)。该系统能独立地完成对时间-强度品评方法的数据采集、曲线"平均化"、参数分析、数据管理、曲线图示等功能,从而提供了实现时间-强度品评方法的技术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强度品评法 食品感官品评 计算机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感官分析计算机系统CSFSA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5
作者 邓少平 周抒 +1 位作者 陈桂香 李虹来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4-38,共5页
建立以评分法为核心的食品感官分析心理学和数学模型,有针对性地设计了食品感官分析计算机系统CSFSA。该系统解决了编码的“双盲法”、品评员行为监督、品评表开放设计、柔性操作环境、感官属性图示等技术难题,在保证品评过程的公正... 建立以评分法为核心的食品感官分析心理学和数学模型,有针对性地设计了食品感官分析计算机系统CSFSA。该系统解决了编码的“双盲法”、品评员行为监督、品评表开放设计、柔性操作环境、感官属性图示等技术难题,在保证品评过程的公正性和保密性方面形成了特色,推动了我国食品感官分析技术的现代化,在不同食品类型的感官品评中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感官分析 计算机应用 数理统计 专家评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麦曲的南传──兼议绍兴黄酒工艺的成型年代 被引量:3
6
作者 邓少平 朱必凤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4,共4页
从唐宋之际麦作南移的基本史实出发,讨论了绍兴黄酒的麦曲引入这一历史缺失环节,佐证了绍兴黄酒工艺成型的年代应在北南宋之间,与历史酒典文献极为吻合,且更为准确。并就麦曲南传的相应问题做了粗浅讨论。
关键词 麦曲 黄酒 工艺 绍兴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官剖面描述法在白酒品评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邓少平 朱学春 王逸凝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CAS 1995年第4期369-373,共5页
本文讨论了感官剖面描述法的内容与意义,并把它应用于白洒品评感官分析。
关键词 品评 白酒 感官剖面描述法 感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感官品评中样品编码的位置效应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邓少平 周抒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8-11,共4页
样品的编码及位置对实际品评结果有不可忽略的影响,本文从大量的品评数据出发,分析阐述了样品的位置效应,并力图找到一种可行的方法避免位置效应对品评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食品 感官品评 编码效应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支撑双层脂质膜(S—BLM)味觉传感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邓少平 郝俊光 +2 位作者 张传瑞 胡国华 周抒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17-20,共4页
介绍一种固体支撑双层脂质膜(S—BLM)味觉传感器的制作方法。通过对膜的形成过程和寿命的观察,验证了S—BLM具备制作简单,成形快,稳定好,寿命长等优点。S—BML味觉传感器对不同浓度的蔗糖、柠檬酸进行测定,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味... 介绍一种固体支撑双层脂质膜(S—BLM)味觉传感器的制作方法。通过对膜的形成过程和寿命的观察,验证了S—BLM具备制作简单,成形快,稳定好,寿命长等优点。S—BML味觉传感器对不同浓度的蔗糖、柠檬酸进行测定,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味物质浓度与膜电容之间较好地符合G.H.Techner感觉对数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觉传感器 膜电容 双层脂质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评员经验对食品感官品评可信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邓少平 周抒 余金德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7-9,共3页
对不同品评史的品评员组进行比较,表明品评经验是影响品评结果准确性诸多因素中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感官品评 品评员 经验 可信度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白酒评酒方法的科学化问题 被引量:24
11
作者 邓少平 《酿酒》 CAS 1997年第2期1-4,共4页
本文从实验心理学及食品感官分析的角度出发,以现有的实验研究成果为依据,从品酒表、编组编码、统计分析、计算机感觉品评系统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白酒评酒方法的科学化问题。
关键词 中国白酒 评酒方法 食品感官分析 白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白酒微观非均相分布现象 被引量:10
12
作者 邓少平 《酿酒》 CAS 1999年第2期18-21,共4页
本文简要报告了对于中国白酒微观非均相分布现象的最新发现,并给出了相应的理论解释和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通过电子显微镜及其它多种科学手段完全证实了中国白酒溶液并非单个分子态分散的均一状态,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微观多分子凝集... 本文简要报告了对于中国白酒微观非均相分布现象的最新发现,并给出了相应的理论解释和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通过电子显微镜及其它多种科学手段完全证实了中国白酒溶液并非单个分子态分散的均一状态,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微观多分子凝集形态,不同的酒品种表现了不同的微观形态特征,这为中国白酒理论和生产工艺的探索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和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白酒 胶体溶液 微观 非均相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感官品评员考试训练系统的设计和使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邓少平 《酿酒》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8,共4页
主要讨论食品感官品评员考试训练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结构与设计 ,在充分剖析了食品感官品评员考试训练的特点与操作程序基础上 ,建立了相应的管理系统形式框架 ,并按照教育学的原则设立了考查考题及效果的统计参数 ,像试题难度、试题区分... 主要讨论食品感官品评员考试训练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结构与设计 ,在充分剖析了食品感官品评员考试训练的特点与操作程序基础上 ,建立了相应的管理系统形式框架 ,并按照教育学的原则设立了考查考题及效果的统计参数 ,像试题难度、试题区分度、得分正态分布等 ,使感官品评员考试训练更加规范有序 ,并为感官品评员考试训练工作经常化的单位与部门提供了一个科学适用的管理操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感官品评员 计算机管理系统 考试训练系统 结构设计 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酒感官尺度品评表的结构设计与内涵 被引量:15
14
作者 邓少平 《酿酒科技》 2004年第2期22-24,共3页
根据中国白酒品评操作程序,不同阶段感官品质表现的重点及品评考察的层次,构造了感官尺度品评表的基本属性项,对相应的概念作了基本的内涵界定。该设计能保持属性框架不变,局部属性项上变换,以适合于不同香型的感官品质。具有个性和共... 根据中国白酒品评操作程序,不同阶段感官品质表现的重点及品评考察的层次,构造了感官尺度品评表的基本属性项,对相应的概念作了基本的内涵界定。该设计能保持属性框架不变,局部属性项上变换,以适合于不同香型的感官品质。具有个性和共性的统一,及质量层次的可调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丹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酒品评 感官质量 尺度品评表 设计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观非均相分布现象的意义与研究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邓少平 徐占成 《酿酒》 CAS 1999年第4期52-55,共4页
最近作者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了中国白酒的微观非均相分布现象,这对于中国白酒的更深入研究,提示了一条新的视野。关于这个现象的基本内容和观点,已在《酿酒》(99(2))一文〔1〕中作了叙述,本文主要受新的研究结果启示,... 最近作者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了中国白酒的微观非均相分布现象,这对于中国白酒的更深入研究,提示了一条新的视野。关于这个现象的基本内容和观点,已在《酿酒》(99(2))一文〔1〕中作了叙述,本文主要受新的研究结果启示,着重讨论这种现象的潜在意义和相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白酒 白酒 微观非均相分布 非均相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爽类”白酒风格的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邓少平 余金德 +2 位作者 杨灿龙 陈文兴 叶仕玲 《酿酒》 CAS 1999年第4期24-26,共3页
一、醇爽化是当代白酒消费心理的一种趋向“醇爽类”白酒的创意来源于市场。我们对目前我国白酒消费心理的理解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演变,白酒的消费心理正在发生着悄然变化,从高度转向低度,从醇厚转向醇爽,从从众转向个性,从应... 一、醇爽化是当代白酒消费心理的一种趋向“醇爽类”白酒的创意来源于市场。我们对目前我国白酒消费心理的理解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演变,白酒的消费心理正在发生着悄然变化,从高度转向低度,从醇厚转向醇爽,从从众转向个性,从应酬转向娱乐。从80年代开始的中国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爽型白酒 白酒 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支撑双层脂质膜(S—BLM)味觉传感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邓少平 郝俊光 《国外分析仪器技术与应用》 1997年第2期36-39,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固体支撑双层脂质膜(S-BLM)味觉传感器的制作方法。通过对膜的形成过程和寿命的观察测定,验证了S-BLM所具备的制作简单,形成快,稳定好,寿命长等优点。笔者以S-BLM为味觉传感器,对不同浓度的蔗糖、... 本文介绍了一种固体支撑双层脂质膜(S-BLM)味觉传感器的制作方法。通过对膜的形成过程和寿命的观察测定,验证了S-BLM所具备的制作简单,形成快,稳定好,寿命长等优点。笔者以S-BLM为味觉传感器,对不同浓度的蔗糖、柠檬酸进行测定,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味物质浓度与膜电容之间较好地符合了G.H.Techner感觉对数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脂质膜 味觉传感器 S-BLM 生物膜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支撑双层脂质膜(S—BLM)味觉传感器的初步研究
18
作者 邓少平 郝俊光 +2 位作者 张传瑞 胡国华 周抒 《酿酒科技》 1997年第5期63-65,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固体支撑双层脂质膜(S-BLM)味觉传感器的制作方法。通过对膜的形成过程和寿命的观察测定,验证了S—BLM所具备的制作简单,形成快,稳定好,寿命长等优点。我们以S—BLM为味觉传感器,对不同浓度的蔗糖、柠檬酸进行测... 本文介绍了一种固体支撑双层脂质膜(S-BLM)味觉传感器的制作方法。通过对膜的形成过程和寿命的观察测定,验证了S—BLM所具备的制作简单,形成快,稳定好,寿命长等优点。我们以S—BLM为味觉传感器,对不同浓度的蔗糖、柠檬酸进行测定,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味物质浓度与膜电容之间较好地符合了G.H.Techner感觉对数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味觉传感器 膜电容 双层脂质膜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脂盐桥类脂膜味觉传感器的研究
19
作者 邓少平 郝俊光 林晓峰 《化学传感器》 CAS 1997年第4期273-275,共3页
利用类脂分子的双极性,在新切开的琼脂盐桥表面上可自组装形成sb—BLM。根据H.Ti.Tien琼脂盐桥类脂膜并应用于对某些含味物质进行了初步测定的尝试,为更进一步的生物味觉传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盐桥类脂膜 味觉传感器 传感器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舌的鱼肉品质及新鲜度评价 被引量:76
20
作者 韩剑众 黄丽娟 +1 位作者 顾振宇 邓少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1-144,共4页
为了能用仪器快速客观地评价鱼肉的品质和新鲜度,利用该课题组开发的多频脉冲电子舌,对鲈鱼、鳙鱼、鲫鱼3种淡水鱼和马鲇鱼、小黄鱼、鲳鱼3种海水鱼进行了评价试验。淡水鱼宰杀后置于4℃下冷藏,冰冻海水鱼在室温下解冻后再置于4℃下冷... 为了能用仪器快速客观地评价鱼肉的品质和新鲜度,利用该课题组开发的多频脉冲电子舌,对鲈鱼、鳙鱼、鲫鱼3种淡水鱼和马鲇鱼、小黄鱼、鲳鱼3种海水鱼进行了评价试验。淡水鱼宰杀后置于4℃下冷藏,冰冻海水鱼在室温下解冻后再置于4℃下冷藏。每天每一鱼取5份肉样进行电子舌检测。结果表明:鱼在不同时间点的品质特性可以用电子舌加以有效区分,据此可以较准确地表征鱼类新鲜度的变化;电子舌不仅可以有效区分淡水鱼和海水鱼,而且还可以辨识不同品种淡水鱼或海水鱼之间的差异。电子舌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智能感官仪器,在鱼肉的品质以及新鲜度评价中具有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传感器 电子设备 品质控制 电子舌 鱼肉 新鲜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