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赤霉烯酮毒性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61
1
作者 邓友田 袁慧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2期89-92,共4页
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特殊毒性的生物毒素,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能引起动物流产、死胎、返情等生殖机能异常,还可以导致生长下降、免疫抑制、不育、畸形等。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来揭示玉米赤霉烯酮损害机体的机制。它主要通过影响机... 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特殊毒性的生物毒素,具有类雌激素样作用,能引起动物流产、死胎、返情等生殖机能异常,还可以导致生长下降、免疫抑制、不育、畸形等。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来揭示玉米赤霉烯酮损害机体的机制。它主要通过影响机体的生殖性能,引起细胞凋亡、致畸、损伤DNA、氧化损害、影响免疫机能等机制,来影响动物与人类的健康。文章主要针对玉米赤霉烯酮的毒性机理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中毒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对雄性小鼠F-2毒素中毒抑制作用的研究
2
作者 邓友田 马君 袁慧 《湖南饲料》 2007年第6期29-32,共4页
本试验为了探讨茶多酚对F-2毒素致雄性生殖系统损伤拮抗作用,在试验中取20日龄50只随机分成(Ⅰ)对照组,(Ⅱ)毒素组,(Ⅲ)茶多酚低剂量组,(Ⅳ)茶多酚中剂量组,(Ⅴ)茶多酚高剂量组,每组10只。第十一天解剖取睾丸进行实验,测定SOD活性MDA含... 本试验为了探讨茶多酚对F-2毒素致雄性生殖系统损伤拮抗作用,在试验中取20日龄50只随机分成(Ⅰ)对照组,(Ⅱ)毒素组,(Ⅲ)茶多酚低剂量组,(Ⅳ)茶多酚中剂量组,(Ⅴ)茶多酚高剂量组,每组10只。第十一天解剖取睾丸进行实验,测定SOD活性MDA含量等指标,切片观察。结果表明:实验测量组与对照组的SOD活性及MDA含量差异极显著。茶多酚对雄性小鼠F-2毒素中毒有抑制作用,且茶多酚中剂量组(100mg/ml)及低剂量(50mg/ml)的防护与抑制作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F-2毒素 雄性小鼠 中毒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诱导小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时MDA含量及SOD活性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邬静 周新华 +4 位作者 张明 周迎芳 袁莉芸 邓友田 袁慧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卵巢颗粒细胞 细胞凋亡 MDA含量 活性变化 诱导 SOD 细胞内CA^2+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雀石绿对小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4
作者 苏建明 雷红宇 +3 位作者 宁玲忠 邓友田 莫福军 潘哓雪 《湖南畜牧兽医》 2009年第2期20-21,共2页
将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I、Ⅱ、Ⅲ、Ⅳ5个组,分别以灌胃方式染毒孔雀石绿,染毒剂量分别为0mg/kg、10mg/kg、20mg/kg、40mg/kg,30d后观察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染毒后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活性随着染毒剂量... 将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I、Ⅱ、Ⅲ、Ⅳ5个组,分别以灌胃方式染毒孔雀石绿,染毒剂量分别为0mg/kg、10mg/kg、20mg/kg、40mg/kg,30d后观察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染毒后血清中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活性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其中Ⅳ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逐渐降低,且差异明显;血尿素氮增加,血肌酐在前三组降低,而最高剂量组增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雀石绿 小鼠 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千斤拔和蔓性千斤拔对大鼠重复给药的毒性研究
5
作者 杨鹏飞 吴梦瑶 +11 位作者 邓友田 卢素云 白璐 赵毅 王志远 蒋飞荣 陈磊 龚云 左之文 魏云 黄魏 刘翔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3期673-678,共6页
目的观察SD大鼠连续3个月经口灌服不同剂量大叶千斤拔干膏粉和蔓性千斤拔干膏粉的毒性反应与差异,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用检疫合格的SD大鼠150只,雌雄各半,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大叶千斤拔低、高剂量组(7.6、61.0 g生... 目的观察SD大鼠连续3个月经口灌服不同剂量大叶千斤拔干膏粉和蔓性千斤拔干膏粉的毒性反应与差异,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用检疫合格的SD大鼠150只,雌雄各半,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大叶千斤拔低、高剂量组(7.6、61.0 g生药·kg^(-1)),蔓性千斤拔低、高剂量组(6.9、60.6 g生药·kg^(-1)),共5组,每组30只动物,各给药组按10 mL·kg^(-1)灌胃给药,每日一次,连续90 d(3个月)。给药期末及恢复期末分别观测各组动物的体重、摄食量、血液学、血液生化、凝血、尿液及组织病变情况。结果与同期空白对照组比较,大叶千斤拔和蔓性千斤拔各剂量组动物体重、摄食量、血常规、血液生化、凝血、尿液指标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见与药物相关的毒理学异常。SD大鼠经口灌服千斤拔3个月,大叶千斤拔和蔓性千斤拔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剂量(NOAEL)分别为61.0 g生药·kg^(-1)(相当于成人临床拟用剂量的22.6~67.8倍)、60.6 g生药·kg^(-1)(相当于成人临床拟用剂量的22.4~67.3倍)。结论大叶千斤拔和蔓性千斤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千斤拔 蔓性千斤拔 重复给药毒性 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剂量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毒理学新技术研究进展
6
作者 邓友田 王全军 +1 位作者 石志坚 姜德建 《中南药学》 CAS 2010年第10期780-782,共3页
关键词 遗传毒理学 TK基因突变 微核试验新技术 基因芯片 转基因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醇甘油注射液对Beagle犬实验性颅内高压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蒋飞荣 马丽 +3 位作者 曾贵荣 邓青 邓友田 姜德建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3期522-524,527,共4页
【目的】探讨甘露醇甘油注射液对实验性Beagle犬颅内高压的影响。【方法】取健康合格Beagle犬48只,按性别体重分层随机分为8组,每组6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4mL/kg);模型组(40只),注射自体血凝块建立颅内高... 【目的】探讨甘露醇甘油注射液对实验性Beagle犬颅内高压的影响。【方法】取健康合格Beagle犬48只,按性别体重分层随机分为8组,每组6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4mL/kg);模型组(40只),注射自体血凝块建立颅内高压模型,侧脑室插管接压力感受器监测颅内压,其中有模型对照组(0.9%氯化钠注射液4mL/kg)、甘露醇甘油注射液2mL/kg组、甘露醇甘油注射液4mL/kg组、甘露醇甘油注射液8mL/kg组、复方甘露醇注射液4mL/kg组、20%甘露醇4mL/kg组、10%甘油氯化钠注射液4mL/kg组。观察甘露醇甘油注射液对颅内压的影响。【结果】静脉滴注甘露醇甘油注射液(2mL/kg、4mL/kg、8mL/kg)均能显著降低Beagle犬脑血肿诱导的颅内压升高,且呈剂量依赖关系;4mL/kg甘露醇甘油注射液降颅内压作用与同剂量的20%甘露醇和复方甘露醇注射液相当,且作用时间维持较长。甘露醇甘油注射液对肾功能、电解质等各指标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甘露醇甘油注射液能显著降低颅内压,其作用强度与20%甘露醇和复方甘露醇注射液作用相当,降颅内压维持时间较长,且未见明显肾功能损害和电解质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醇/投药和剂量 甘油/投药和剂量 注射剂 颅内高压/药物疗法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赭曲霉素A的毒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发生 徐霞 +1 位作者 郭乐 邓友田 《山东畜牧兽医》 2009年第5期58-60,共3页
赭曲霉素A(OTA)是曲霉属和青霉属一些产毒菌株次级代谢产物,是一种重要食品污染物。具有强烈肾毒性、神经毒性、免疫毒性、并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曾一度被认为是巴尔干肾病的主要病原。OTA在饲料中的含量很高,而且污染极其广泛.... 赭曲霉素A(OTA)是曲霉属和青霉属一些产毒菌株次级代谢产物,是一种重要食品污染物。具有强烈肾毒性、神经毒性、免疫毒性、并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曾一度被认为是巴尔干肾病的主要病原。OTA在饲料中的含量很高,而且污染极其广泛.几乎可污染玉米、小麦等所有的谷物,而且能够在动物性产品中蓄积,尤其在猪的肾脏、肝脏、肌肉、血液、以及奶和奶制品等中常被检出,在人乳中也检测到有OTA的存在,这对人类健康具有很大的潜在威胁。有研究表明,OTA对动物的毒性具有阈值机制,低剂量的OTA对机体是无害的,是否正确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赭曲霉素A 肾毒性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千斤拔不同部位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9
作者 卢素云 邓友田 +7 位作者 潘任桃 白璐 洪宝怡 黄魏 赵毅 魏云 刘进辉 吴梦瑶 《中南药学》 2023年第11期2926-2931,共6页
目的探讨大叶千斤拔不同部位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为大叶千斤拔药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雄性SPF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叶千斤拔根低、中、高剂量组,大叶千斤拔根茎低、中、高剂量组,以及雷... 目的探讨大叶千斤拔不同部位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为大叶千斤拔药用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雄性SPF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大叶千斤拔根低、中、高剂量组,大叶千斤拔根茎低、中、高剂量组,以及雷公藤多苷片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尾根部多点注射牛Ⅱ型胶原和弗氏完全佐剂建立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CIA)模型,造模的同时给予药物,1次·d^(-1),持续给药35 d。各组大鼠每周称量体重并进行关节炎指数评分与左后足趾容积测量,给药结束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L-1β、IL-6和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踝关节病变改善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含量、关节炎指数评分与足趾容积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大叶千斤拔根、大叶千斤拔根茎各剂量组大鼠血清中IL-1β、IL-6、TNF-α含量,关节炎指数评分,足趾容积明显降低(P<0.05或P<0.01),踝关节滑膜及软骨病变明显改善。结论大叶千斤拔根及大叶千斤拔根茎可明显减轻CIA大鼠关节炎症状及病理改变,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表明大叶千斤拔根、大叶千斤拔根茎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千斤拔 类风湿关节炎 胶原诱导型关节炎 细胞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络消痛胶囊对大鼠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芷伊 赵莉 +5 位作者 王衡新 蒋飞荣 舒长宏 邓姣梅 潘任桃 邓友田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3期82-87,96,共7页
目的探究中药复方制剂活络消痛胶囊对SD大鼠急性及长期毒性的影响,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活络消痛胶囊组,每组各20只,以最大给药量灌胃活络消痛胶囊组大鼠药液,对照组给予等体积去离子水,观察... 目的探究中药复方制剂活络消痛胶囊对SD大鼠急性及长期毒性的影响,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活络消痛胶囊组,每组各20只,以最大给药量灌胃活络消痛胶囊组大鼠药液,对照组给予等体积去离子水,观察急性毒性反应;将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活络消痛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40只,按2.80、5.70、11.30 g生药/kg连续灌胃6个月,分别于给药后3、6个月及停药4周进行一般观察、眼科检查、尿液检查、血液学、血液生化、电解质、凝血及脏器系数测定、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活络消痛胶囊长期毒性反应。结果急性毒性试验各组大鼠一般临床观察及体重均未见明显异常,无大鼠死亡,各器官表面和切面均未见明显异常,最大耐受量(MTD)≥30.20 g生药/kg,相当于人日服用剂量的267倍。长期毒性试验活络消痛胶囊高剂量组对雄性动物产生体重明显下降的影响,但经停药4周可恢复。一般观察、眼科检查、尿液检查、血液学、血液生化、电解质、凝血及脏器系数测定、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未出现与药物毒性相关的异常。长期毒性试验未观察到临床不良反应的剂量水平(NOAEL)为11.30 g生药/kg,相当于人日服用剂量的100倍。结论活络消痛胶囊在治疗剂量范围内用药安全性高,长期重复服用无蓄积毒性,安全性风险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络消痛胶囊 急性毒性试验 长期毒性试验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方羊奶粉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鹏飞 吴桐 +4 位作者 谢奎 邓友田 蒋飞荣 卢素云 侯艳梅 《中国乳业》 2021年第12期133-136,共4页
选用雄性BALB/c小鼠,通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构建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模型,评价益生菌+益生元配方羊奶粉和高钙富硒配方羊奶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益生菌+益生元配方羊奶粉和高钙富硒配方羊奶粉均可明显增强免疫低下小鼠脾淋巴... 选用雄性BALB/c小鼠,通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构建免疫功能低下小鼠模型,评价益生菌+益生元配方羊奶粉和高钙富硒配方羊奶粉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益生菌+益生元配方羊奶粉和高钙富硒配方羊奶粉均可明显增强免疫低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P<0.05)、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P<0.01)以及碳廓清试验吞噬指数(P<0.01)。表明益生菌+益生元配方羊奶粉和高钙富硒配方羊奶粉对环磷酰胺致免疫力低下模型小鼠具有增强免疫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奶粉 富硒 益生菌 益生元 自然杀伤细胞(NK)活性 脾淋巴细胞增殖 碳廓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强化低脂羊奶粉对幼龄动物生长发育及血脂的影响
12
作者 吴桐 邓友田 +5 位作者 魏云 黄魏 侯艳梅 邓怡玲 何娜 周子恒 《中国乳业》 2023年第4期96-100,共5页
[目的]研究营养强化低脂羊奶粉对幼龄动物生长发育及脂肪含量的影响。[方法]给予幼龄SD大鼠营养强化低脂羊奶粉,试验周期42天。测定动物生长发育指标(体重、体长)、食物利用率、甘油三酯、胆固醇,及体内脂肪和股骨骨密度。[结果]营养强... [目的]研究营养强化低脂羊奶粉对幼龄动物生长发育及脂肪含量的影响。[方法]给予幼龄SD大鼠营养强化低脂羊奶粉,试验周期42天。测定动物生长发育指标(体重、体长)、食物利用率、甘油三酯、胆固醇,及体内脂肪和股骨骨密度。[结果]营养强化低脂羊奶粉组与空白组比较,生长发育指标(体重、体长)无不良影响,股骨骨密度明显升高(P<0.01),营养强化低脂羊奶粉对体脂无明显影响。[结论]营养强化低脂羊奶粉可促进幼龄SD大鼠骨骼生长,对血脂含量及体脂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强化低脂羊奶粉 生长发育 骨密度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乳基营养粉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影响的研究
13
作者 吴桐 杨鹏飞 +5 位作者 蒋飞荣 聂晶 卢素云 谢奎 侯艳梅 邓友田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8-31,共4页
通过雌性大鼠双侧卵巢去势,构建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骨质疏松大鼠分别连续经口给予双益(益生菌和益生元)羊乳基营养粉和高钙羊乳基营养粉8周后,评价其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影响。结果显示,双益羊乳基营养粉和高钙羊乳基营养粉均可明显减... 通过雌性大鼠双侧卵巢去势,构建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骨质疏松大鼠分别连续经口给予双益(益生菌和益生元)羊乳基营养粉和高钙羊乳基营养粉8周后,评价其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影响。结果显示,双益羊乳基营养粉和高钙羊乳基营养粉均可明显减缓骨质疏松模型大鼠体重增长,显著增加钙的摄入及吸收率(P<0.01),显著增加股骨骨密度(P<0.05或P<0.01)。表明双益羊乳基营养粉和高钙羊乳基营养粉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乳基营养粉 卵巢去势 骨质疏松 骨密度 改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MS/MS和网络药理学研究复方板蓝根颗粒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肝炎及腮腺炎的作用机制
14
作者 谢雨薇 孙志良 +8 位作者 邓友田 杨一栋 李媛 洪宝怡 符国成 魏云 陈海刚 杨鹏飞 卢素云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9期1178-1186,共9页
目的阐明复方板蓝根颗粒中的血中移行成分,探究其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肝炎、腮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技术对复方板蓝根颗粒中的血中移行成分进行分析,并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复方板蓝根颗粒治疗流行... 目的阐明复方板蓝根颗粒中的血中移行成分,探究其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肝炎、腮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MS)技术对复方板蓝根颗粒中的血中移行成分进行分析,并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复方板蓝根颗粒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肝炎、腮腺炎中起调控作用的靶点及通路。结果共鉴定出9个入血成分,其中8个是原型成分,分别为蔗糖、邻氨基苯甲酸、尿苷、腺苷、鸟苷、表告依春、吲哚-3-乙腈-2-S-β-D-吡喃葡萄糖苷、水杨酸。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复方板蓝根颗粒成分可能通过调控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抵抗、IL-17等信号通路治疗乙型脑炎、肝炎、腮腺炎。结论复方板蓝根颗粒的9个入血成分可能通过调控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抵抗、IL-17等信号通路治疗乙型脑炎、肝炎、腮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腮腺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复方板蓝根颗粒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血中移行成分 网络药理学
原文传递
甘露醇甘油注射液对体内外红细胞溶血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长喜 邓友田 +7 位作者 马丽 邓青 刘学武 张丹 梁想 张娟娟 张路 姜德建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1162-1165,共4页
目的研究甘露醇甘油注射液(含15%甘露醇和5%甘油)对体外兔红细胞和大鼠体内红细胞溶血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试管法观察甘露醇甘油注射液对正常实验兔红细胞的溶血作用;应用邻.甲联苯胺氧化显色法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体内... 目的研究甘露醇甘油注射液(含15%甘露醇和5%甘油)对体外兔红细胞和大鼠体内红细胞溶血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试管法观察甘露醇甘油注射液对正常实验兔红细胞的溶血作用;应用邻.甲联苯胺氧化显色法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体内试验测定SD大鼠红细胞溶血。取血浆测定游离血红蛋白和间接胆红素含量。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RBC+5%甘油组分光光度法OD值、邻联甲苯胺法测定血红蛋白OD值1.6ml、2.0ml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甘油+RBC组各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RBC+甘露醇甘油组、甘露醇甘油+RBC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6、10mlfmin给药速度,30ml/kg给药体积静脉给予大鼠相应受试品2、24h后,甘露醇甘油注射液组血浆游离血红蛋白、间接胆红素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甘油组24h间接胆红素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醇甘油注射液在体外、体内对红细胞均无溶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醇 甘油 注射剂 血红蛋白类 分析 胆红素 血液 红细胞 溶血
原文传递
甘露醇甘油注射液对兔实验性颅内高压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邓友田 邓青 +3 位作者 马丽 曾贵荣 梁想 张路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548-551,共4页
目的 研究甘露醇甘油注射液(含15%甘露醇和5%甘油)对实验性颅内高压的影响.方法 实验兔6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8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甘露醇甘油注射液2.5 ml/kg组、5 ml/kg组、10ml/kg组,复方甘露醇注射液组,2... 目的 研究甘露醇甘油注射液(含15%甘露醇和5%甘油)对实验性颅内高压的影响.方法 实验兔6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8组,每组8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甘露醇甘油注射液2.5 ml/kg组、5 ml/kg组、10ml/kg组,复方甘露醇注射液组,20%甘露醇组,10%甘油氯化钠注射液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动物连续静脉滴注硝酸甘油[0.04 mg/(kg&#183;min),10 min]建立颅内高压模型,观察单次静脉给予甘露醇甘油注射液对颅内压的影响,并采血检测血清中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结果 静脉滴注甘露醇甘油注射液(2.5、5、10ml/kg)均能显著降低实验兔硝酸甘油诱导的颅内压增高,且呈剂量依赖关系,随着剂量增加降颅压作用增强(P<0.05).5 ml/kg甘露醇甘油注射液降颅内压作用与同剂量的20%甘露醇和复方甘露醇注射液相当,且作用维持时间较长.给药前后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肾功能、电解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露醇甘油注射液能显著降低颅内压,其作用强度与20%甘露醇和复方甘露醇注射液作用相当,但降颅内压维持时间较长,能有效缓解甘露醇“反跳”现象和甘油的溶血,且无明显肾功能损害和电解质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醇/药理学 甘油/药理学 颅内高压/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