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内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功能性视觉恢复单中心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逯青丽 刘仲仲 +9 位作者 刘彤 刘佩 张咪 常乔乔 刘燕 孙超 彭林娜 刘国正 蔺雪梅 吴松笛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3-279,共7页
目的探讨动脉内溶栓(intra-arterial thrombolysis,IAT)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CRAO)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功能性视觉恢复情况。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3年8月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眼科连... 目的探讨动脉内溶栓(intra-arterial thrombolysis,IAT)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CRAO)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功能性视觉恢复情况。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3年8月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眼科连续收治的非动脉炎性CRAO患者,根据入院后是否进行IAT治疗分为IAT组和非IAT组。功能性视觉定义为视力≥20/100。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不同时间段(入院、出院时和出院1个月时)功能性视觉恢复情况。结果共纳入131例(131只眼)非动脉炎性CRAO患者,男性93例(71.0%),平均年龄为(61.6±12.6)岁,其中IAT组57例(43.5%),非IAT组74例(56.5%)。与非IAT组患者相比,IAT组患者年龄更低[(58.4±12.5)岁vs.(64.1±12.2)岁,P=0.011]、合并卒中病史者比例更低[10(17.5%)vs.25(33.8%),P=0.037]、发病至就诊时间更短[10.0(6.0~24.0)h vs.55.0(20.2~162.0)h,P<0.001]、醒后发病者比例更高[26(45.6%)vs.15(20.3%),P=0.002]和患侧颈内动脉血管状态更佳(无狭窄∶轻度狭窄∶中-重度狭窄∶闭塞=41∶7∶7∶2 vs.32∶11∶21∶10,P=0.006)。IAT组患者出院1个月时功能性视觉比例较非IAT组患者更高[25(43.9%)vs.18(24.3%),P=0.018],而入院和出院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AT组患者出院1个月时的功能性视觉较非IAT组患者显著改善(OR3.24,95%CI1.08~9.69,P=0.036)。IAT组患者术中发生眼动脉痉挛2例(3.5%)、穿刺部位皮肤出血2例(3.5%)和新发脑栓塞(均为无症状性栓塞)事件4例(7.0%)。结论是否进行IAT治疗的CRAO患者部分临床特征存在差异,IAT治疗可显著提高CRAO患者出院1个月时的功能性视觉,且手术安全性较好。提示临床医师需重视CRAO患者的IAT治疗,以期改善患者的视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动脉内溶栓 临床特征 功能性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合并卵圆孔未闭临床及文献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逯青丽 韩海燕 +5 位作者 季苏琼 熊永洁 刘玲玲 刘建 朱遂强 薛峥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3年第4期260-262,272,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合并卵圆孔未闭(PFO)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及万方数据库和中国医知网报道的脑卒中合并PFO患者4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年龄<55岁35例(85.4%),有少量吸烟史9例,高血压... 目的:探讨脑卒中合并卵圆孔未闭(PFO)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及万方数据库和中国医知网报道的脑卒中合并PFO患者4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年龄<55岁35例(85.4%),有少量吸烟史9例,高血压5例,高血脂1例,糖尿病2例;左侧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髋关节置换术后2例;卵圆孔缺损直径≥2 mm者26例(86.7%);头颅MRI示皮质下白质额叶区、顶叶区梗死各12例。结论:脑卒中合并PFO患者发病年龄偏小,多无常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卵圆孔缺损直径≥2 mm易发病,确诊需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经颅多普勒超声造影等辅助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卵圆孔未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生存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逯青丽 朱晓莉 刘建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4年第5期307-309,共3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生存素(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病理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例,并分别取其癌组织与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癌组...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生存素(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病理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0例,并分别取其癌组织与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HIF-1α、VEGF和生存素的表达。结果:HIF-1α、VEGF和生存素在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其癌旁组织(P<0.05);在癌组织中,HIF-1α与VEGF和生存素表达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519、0.643;而VEGF与生存素表达亦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为0.643(P<0.05)。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中HIF-1α、VEGF和生存素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HIF-1α可以调节VEFG和生存素的表达,且VEGF和生存素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生存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气末正压在常见呼吸系统急危重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逯青丽 朱晓莉 刘建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4年第3期199-201,207,共4页
健康状态下呼气末期,肺泡表面张力、弹性阻力及胸廓弹性回缩力等处于动态平衡,使肺组织可以恢复到功能残气位,且肺泡内与气道开口处压力相等,呼气气流为零。但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二者存在压力差,仍有呼气气流,
关键词 呼气末正压 呼吸系统 急危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非HDL-C/HDL-C比值与1年卒中复发的关系研究
5
作者 王欢 刘仲仲 +6 位作者 蔺雪梅 张娜 逯青丽 刘佩 常乔乔 刘燕 吴松笛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4年第4期211-216,共6页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HDL-C的比值与老年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1年卒中复发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西安卒中登记研究数据库,连续收集患者入院...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HDL-C的比值与老年轻型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1年卒中复发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西安卒中登记研究数据库,连续收集患者入院时的总胆固醇、HDL-C及相关临床信息和确诊起3、6、12个月随访复发性脑卒中事件。非HDL-C通过从总胆固醇中减去HDL-C来计算。非HDL-C/HDL-C比值分别按照连续变量和四分位分组(Q1~Q4)处理。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非HDL-C/HDL-C比值与老年轻型AIS患者1年卒中复发风险之间的关系。并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不同非HDL-C/HDL-C比值的1年卒中复发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老年轻型AIS患者826例。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现,非HDL-C/HDL-C比值每升高1个单位,1年卒中复发的风险升高54%(HR=1.54,95%CI 1.15~2.07,P=0.004)。与Q1组相比,Q4组的1年卒中复发风险升高2.27倍(HR=3.27,95%CI 1.21~8.81,P=0.019),其他组(Q2和Q3组)中1年卒中复发风险与Q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趋势检验显示,Q1~Q4组的1年复发风险增加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趋势检验P=0.004)。曲线拟合分析显示随着非HDL-C/HDL-C比值的升高,1年卒中复发的风险逐步升高。四分组的K-M生存分析发现,与其他组相比,Q4组(≥3.58)的1年卒中复发率明显升高。结论:非HDL-C/HDL-C比值升高是老年轻型AIS患者1年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非HDL-C/HDL-C比值≥3.58可显著增加老年轻型AIS患者1年卒中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老年 非传统 血脂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1例报道
6
作者 逯青丽 刘佩 +3 位作者 孙超 史亚玲 蔺雪梅 吴松笛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01-1305,共5页
视网膜病变是高血压常见并发症之一,但同时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少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34岁男性患者,以视物模糊、头痛为主要表现,视力、眼压正常,双眼眼底检查显示火焰状视网膜出血和棉絮斑,诊断为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门诊测血压2... 视网膜病变是高血压常见并发症之一,但同时合并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少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34岁男性患者,以视物模糊、头痛为主要表现,视力、眼压正常,双眼眼底检查显示火焰状视网膜出血和棉絮斑,诊断为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门诊测血压230/150 mmHg(1 mmHg=0.133 kPa),头颅MRIFLAIR序列示双侧大脑半球及脑干多发斑片状高信号。除肾损害外,血清学和脑脊液检查未见异常。积极予以降血压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头颅影像学征象均改善,最终临床诊断为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降血压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觉传导通路血液供应解剖概述
7
作者 逯青丽 吴松笛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06-1312,共7页
视觉传导通路将光信号在视网膜光感受器内转变为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质视觉中枢而产生视觉。由于其供血动脉分支众多,且具有个体变异较大等特点,不同视觉传导通路部位和不同性质的病变,对患者视觉功能的损害不尽相同。本文对视觉传导通... 视觉传导通路将光信号在视网膜光感受器内转变为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质视觉中枢而产生视觉。由于其供血动脉分支众多,且具有个体变异较大等特点,不同视觉传导通路部位和不同性质的病变,对患者视觉功能的损害不尽相同。本文对视觉传导通路的供血动脉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师全面认识和系统性了解其血液供应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传导通路 供血动脉 颈内动脉系统 椎基底动脉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神经眼科急症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逯青丽 吴松笛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5-265,共11页
神经眼科急症是指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就会严重威胁患者视力甚至危及生命的神经眼科临床疾病谱,其中血管性原因所致的神经眼科急症(血管神经眼科急症)占绝大部分。由于交叉学科的特点,血管神经眼科急症患者多首诊于眼科或急诊,首诊... 神经眼科急症是指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就会严重威胁患者视力甚至危及生命的神经眼科临床疾病谱,其中血管性原因所致的神经眼科急症(血管神经眼科急症)占绝大部分。由于交叉学科的特点,血管神经眼科急症患者多首诊于眼科或急诊,首诊医师往往对疾病认识不全面,易导致该类患者诊断滞后、误诊或漏诊;当患者转诊于神经科时,神经科医师如果对疾病的诊断不能及时确定,易导致治疗延迟。本文对血管神经眼科急症疾病谱主要疾病的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和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类疾病的快速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眼科 血管神经眼科 急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例与肺癌相关的多原发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朱晓莉 逯青丽 刘建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14年第5期303-304,337,共3页
目的:探讨与肺癌相关的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与肺癌相关的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34例患者中,同时癌占38%(13/34),异时癌占62%(21/34)。在多原发癌中肺癌起病隐匿,首发症状以咳嗽、咯血、胸闷气促常见,... 目的:探讨与肺癌相关的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与肺癌相关的多原发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34例患者中,同时癌占38%(13/34),异时癌占62%(21/34)。在多原发癌中肺癌起病隐匿,首发症状以咳嗽、咯血、胸闷气促常见,无症状者16例。肺癌病理分型以腺癌最为常见。再罹患肺癌风险更高的是头颈部肿瘤,肺癌患者最易再罹患消化系统肿瘤。重癌切除率67.6%。第一原发癌中位生存期为4.5年,第二原发癌中位生存期为1年。多原发癌中肺癌发生的先后顺序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与肺癌相关的多原发癌有一定的临床特点,预后较好,应重视初诊肿瘤患者的随诊工作,早期发现,积极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多原发癌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例代谢性脑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季苏琼 熊永洁 +3 位作者 张萍 毛志娟 逯青丽 薛峥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3年第5期364-366,共3页
目的:探讨25例代谢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1月~2013年1月确诊为代谢性脑病的住院患者25例。结果:25例患者中,发病年龄无一定规律性,血糖异常及电解质异常者各6例,肝功能异常3例,肾功能异常4例;5例行... 目的:探讨25例代谢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1月~2013年1月确诊为代谢性脑病的住院患者25例。结果:25例患者中,发病年龄无一定规律性,血糖异常及电解质异常者各6例,肝功能异常3例,肾功能异常4例;5例行血气分析,均有异常;7例患者行脑电图检查,6例阳性(85%);7例行头部CT,阳性2例(28.6%),13例行头部MRI检查,阳性10例(76.9%)。结论:代谢性脑病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诊断标准不明确,但脑电图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MRI检查缺乏特异性,治疗以支持对症治疗为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性脑病 临床特征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狭窄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微血管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张咪 蔺雪梅 +15 位作者 刘佩 刘仲仲 逯青丽 刘国正 李云飞 饶兰平 宋沉生 李果 武翻艳 曹顺道 孙超 霍燕 王燕 刘燕 王凝 吴松笛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77-1287,共11页
目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技术,探讨颈内动脉狭窄(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ICAS)患者黄斑区微血管特征及其与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23年1月—2024年9月... 目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技术,探讨颈内动脉狭窄(intern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ICAS)患者黄斑区微血管特征及其与血管狭窄的相关性。方法连续纳入2023年1月—2024年9月西安市第一医院(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眼科收治的经血管评估确诊的ICAS患者,按狭窄侧别、程度分别进行分组,并纳入年龄、性别、既往史等相匹配的参与者为健康对照组。对研究对象进行黄斑区OCTA检查,并收集其小血管密度、血管密度、灌注面积、脉络膜层大中血管血管容积及血管指数等数据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6例研究对象,其中单侧ICAS组20例、双侧ICAS组26例、健康对照组20例,男性54例(81.8%),平均年龄为(67.5±8.7)岁。3组间除既往卒中或TIA病史外,其他临床特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侧ICAS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双眼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灌注面积低于健康对照组,但单侧ICAS患者双眼间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双侧ICAS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浅层血管复合体小血管密度、视网膜内层灌注面积、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灌注面积、视网膜内层血管密度、浅层血管复合体血管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狭窄严重侧眼上述指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狭窄较轻侧眼仅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灌注面积、视网膜内层血管密度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狭窄严重侧眼各指标虽有低于狭窄较轻侧眼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ICAS狭窄侧眼按狭窄程度分为中度及以下狭窄组(31只)、重度及以上狭窄组(41只),与健康对照组3组进行比较,发现浅层血管复合体小血管密度、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灌注面积、视网膜内层血管密度及浅层血管复合体血管密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组间各指标虽然随狭窄程度有进一步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AS患者黄斑区微血管指标较健康对照组参与者降低,一侧ICAS病变可导致双眼黄斑区微循环受损,且受狭窄程度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狭窄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血管密度 灌注面积 脉络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侧膝状体及其后中枢视觉通路受损继发逆行跨突触变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
12
作者 霍燕 蔺雪梅 +6 位作者 刘仲仲 饶兰平 宋沉生 刘佩 逯青丽 王静 吴松笛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68-1276,共9页
目的探讨外侧膝状体及其后中枢视觉通路受损继发逆行跨突触变性视神经病变(transsynaptic retrograde degeneration of optic neuropathy,TRDON)患者的临床特征,观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视网膜神经节细... 目的探讨外侧膝状体及其后中枢视觉通路受损继发逆行跨突触变性视神经病变(transsynaptic retrograde degeneration of optic neuropathy,TRDON)患者的临床特征,观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retinal ganglion cell layer,RGCL)厚度的变化。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临床研究。收集2022年9月—2023年9月就诊于西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和神经眼科,经相关检查确诊为外侧膝状体及其后中枢视觉通路受损且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患者均行最佳矫正视力、非接触间接眼压测定、裂隙灯显微镜、眼底照相、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视野、色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和颅脑神经影像检查。对视盘RNFL和黄斑区RGCL进行“容易观察到的TRDON”评估,计算双眼RGCL的归一化不对称评分(normalized asymmetry score,NAS)。结果共纳入15例(30只眼)外侧膝状体及其后中枢视觉通路受损患者,年龄42~78岁,中位年龄为58(51~68)岁,发病时间(定义为从出现视觉症状到就诊的时间)为0.1~96.5个月,中位发病时间为12.0(0.5~36.0)个月。11例(73.3%)患者20只(66.7%)眼的黄斑区RGCL符合“容易观察到的TRDON”标准,其中10例患者发病时间均≥5个月,9例患者OCT显示双眼均出现与视野缺损区域相一致的黄斑区RGCL厚度薄变,1例患者OCT显示单眼出现与视野缺损区域相一致的黄斑区RGCL厚度薄变;且9例患者双眼的NAS均为正值,1例患者单眼的NAS为正值。7例(46.7%)患者10只(33.3%)眼的视盘RNFL符合“容易观察到的TRDON”标准,其中3例患者OCT表现为双眼视盘RNFL厚度薄变,4例患者OCT表现为单眼视盘RNFL厚度薄变,但薄变区域与视野缺损区域一致性差。结论外侧膝状体及其后中枢视觉通路受损将继发出现TRDON,其特征性表现为OCT显示双眼均出现与视野缺损相一致的黄斑区RGCL厚度薄变,其发生与时间相关(发病5个月后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跨突触 变性 视神经病变 逆行跨突触变性视神经病变 外侧膝状体 中枢视觉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13
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眼科专业委员会 陕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眼科专业委员会 +2 位作者 魏世辉 吴松笛 逯青丽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47-1267,共21页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CRAO)是一种血管神经眼科急症,发病后可导致患者单眼视力急骤下降甚至丧失,显著增加急性缺血性血管事件(如卒中、急性心肌梗死)、死亡和眼部新生血管等发生风险。CRAO被视为急性...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CRAO)是一种血管神经眼科急症,发病后可导致患者单眼视力急骤下降甚至丧失,显著增加急性缺血性血管事件(如卒中、急性心肌梗死)、死亡和眼部新生血管等发生风险。CRAO被视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诊疗仍存在争议,尤其是不同专业背景的医师对CRAO的临床诊疗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制定并推行符合我国国情的CRAO临床诊疗共识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我们通过参考国际CRAO管理说明和实践模式,进行系统性文献检索,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中国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临床诊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初稿。经过核心专家组多次审议修订后,最终形成此共识。本共识围绕CRAO的流行病学、解剖及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分型、自然病程、视力恢复影响因素、首诊科室、快速评估、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对因治疗、静脉溶栓和动脉内溶栓)、血管事件风险(包括急性缺血性血管事件、死亡)、继发眼部新生血管风险与治疗、二级预防和科学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且全面的阐述,旨在提高我国CRAO的整体管理水平。临床医师应用此共识时,建议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诊疗中心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诊疗。所有医疗人员要始终坚持“时间就是视觉”理念,尽快将CRAO患者转诊至就近的、具有CRAO诊疗能力的综合卒中中心进行诊治,争取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视力,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临床诊疗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滩区设施葡萄灰霉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14
作者 逯青丽 卢洁 徐通 《果农之友》 2024年第11期78-81,共4页
随着山东省黄河滩区设施葡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葡萄产量也随之大大提升,但各种病害的发生率也逐渐提高。其中,灰霉病成为黄河滩区葡萄产业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结合黄河滩区设施葡萄种植情况,介绍了灰霉病病原特征、发病规律、发病症... 随着山东省黄河滩区设施葡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葡萄产量也随之大大提升,但各种病害的发生率也逐渐提高。其中,灰霉病成为黄河滩区葡萄产业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结合黄河滩区设施葡萄种植情况,介绍了灰霉病病原特征、发病规律、发病症状,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给当地广大设施栽培葡萄种植户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栽培 葡萄灰霉病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余胆固醇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体重指数的相关研究
15
作者 刘仲仲 曾令霞 +3 位作者 逯青丽 张娜 蔺雪梅 吴松笛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387-1393,共7页
目的探讨残余胆固醇(remnant cholesterol,RC)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相关性。方法基于西安卒中登记研究数据库平台,回顾性分析西安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17年1—12月住院... 目的探讨残余胆固醇(remnant cholesterol,RC)水平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相关性。方法基于西安卒中登记研究数据库平台,回顾性分析西安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17年1—12月住院接受治疗AIS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根据BMI将AIS患者分为体重偏低组(BMI<18.5),体重正常组(18.5~23.9)、超重组(24.0~27.9)及肥胖组(≥28.0),分析不同BMI组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AIS患者不同BMI与RC水平的关系,进一步按照年龄和性别分层探讨。结果最终纳入AIS患者2509例,平均年龄(64.3±12.4)岁,其中男性1575例(62.8%),女性934例(37.2%)。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肥胖组AIS患者的RC水平较正常体重组升高0.13 mmol/L(β=0.13,95%CI:0.02~0.23,P=0.015),而且随着BMI的升高RC水平升高的趋势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33)。按照年龄分层分析显示,年龄45~65岁的中老年肥胖AIS患者RC水平较正常体重患者升高0.23 mmol/L(β=0.23,95%CI:0.06~0.40,P=0.009),年龄≥65岁的老年体重偏低的AIS患者RC水平较正常体重患者降低0.14 mmol/L(β=-0.14,95%CI:-0.26~-0.03,P=0.017)。按照性别分层分析显示,仅在男性肥胖AIS患者中RC水平较正常体重升高0.16 mmol/L(β=0.16,95%CI:0.02~0.31,P=0.028),女性患者中两者无显著相关。结论RC水平在中老年肥胖的男性AIS患者中明显升高,可能与该类患者预后相关,临床医师应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血脂 残余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地区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刘仲仲 蔺雪梅 +6 位作者 王芳 史亚玲 王清 逯青丽 曹欢 王静 吴松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38-1142,共5页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方法通过西安脑卒中数据库平台,收集2015年1~12月西安地区4所三级甲等医院连续入院的AIS患者3117例,登记随访1年的结局事件(脑...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方法通过西安脑卒中数据库平台,收集2015年1~12月西安地区4所三级甲等医院连续入院的AIS患者3117例,登记随访1年的结局事件(脑卒中复发、死亡和预后不良),通过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合并糖尿病的AIS患者564例,其中非老年组275例(年龄<65岁),老年组289例(年龄≥65岁),比较2组一般临床特征。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西安地区合并糖尿病的老年AIS患者1年预后情况。结果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肺炎、高血压、心房颤动、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重度比例明显升高(P<0.05,P<0.01)。老年组随访1年死亡率和预后不良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8%vs 4.0%,31.5%vs 13.5%,P<0.01)。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老年糖尿病AIS患者1年预后不良风险显著升高(HR=2.09,95%CI:1.28~3.43,P=0.003)。结论西安地区合并糖尿病的老年AIS患者入院具有更重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合并较多并发症,其1年预后不良风险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卒中 肺炎 高血压 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仲仲 段康丽 +6 位作者 蔺雪梅 王芳 史亚玲 王清 逯青丽 曹欢 吴松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69-1173,共5页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通过西安脑卒中数据库平台,收集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4所三级甲等医院连续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16例,并分别在患者发病1、3、6个月以及1年时进行随访,以1年随访时改良...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急性脑梗死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通过西安脑卒中数据库平台,收集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4所三级甲等医院连续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16例,并分别在患者发病1、3、6个月以及1年时进行随访,以1年随访时改良Rankin评分(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2分)1660例,预后不良组(mRS评分≥3分)356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年龄、入院48h不能行走、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2.37,95%CI:1.49~3.77,P=0.001)、心房颤动(OR=2.61,95%CI:1.42~4.80,P=0.002)、入院NIHSS评分(OR=1.15,95%CI:1.10~1.21,P=0.001)、入院48h不能行走(OR=2.37,95%CI:1.54~3.65,P=0.001)、白细胞计数>10×109/L(OR=1.49,95%CI:1.09~2.72,P=0.010)是急性脑梗死患者1年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识别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关注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有助于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1年不良预后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危险因素 卒中 随访研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地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短期预后不良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仲仲 逯青丽 +6 位作者 王静 刘佩 蔺雪梅 王芳 史亚玲 刘国正 吴松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88-792,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西安地区老年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方法通过西安脑卒中数据库平台,收集本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1月~12月连续收住的年龄≥65岁的ACI患者1... 目的探讨影响西安地区老年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建立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模型。方法通过西安脑卒中数据库平台,收集本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1月~12月连续收住的年龄≥65岁的ACI患者1073例,根据90d随访结果分为短期预后良好组812例和预后不良组261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采用EmpowerStats与R软件构建预测老年AC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模型;采用Bootstrap法验证,并应用ROC曲线检测模型的预测效率。结果预后良好组年龄、合并肺炎、心房颤动、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空腹血糖、碱性磷酸酶、尿素、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入院48 h能行走比例、TG、尿酸水平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81,95%CI:1.053~1.110,P=0.000)、合并肺炎(OR=4.128,95%CI:2.246~7.587,P=0.000)、入院NIHSS评分(OR=1.209,95%CI:1.163~1.256,P=0.000)和白细胞计数(OR=1.080,95%CI:1.013~1.153,P=0.019)是老年AC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上述危险因素,建立预测老年ACI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模型;该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平均绝对误差为0.018,ROC曲线下面积为0.800(95%CI:0.761~0.82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早期识别短期预后不良的高危患者,尽早进行干预和治疗,有望降低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预测 ROC曲线 白细胞计数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RE-90、ESRS和SPI-Ⅱ评分对缺血性脑卒中复发风险预测价值比较 被引量:13
19
作者 蔺雪梅 王芳 +4 位作者 王静 逯青丽 曹欢 段康丽 吴松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599-602,共4页
目的:比较90 d复发风险评估量表(RRE-90)、ESSEN卒中风险评估量表(ESRS)和卒中预测工具-Ⅱ(SPI-Ⅱ)量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诊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全面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住院期间对患... 目的:比较90 d复发风险评估量表(RRE-90)、ESSEN卒中风险评估量表(ESRS)和卒中预测工具-Ⅱ(SPI-Ⅱ)量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诊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全面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RRE-90、ESRS和SPI-Ⅱ量表评分。患者出院后1月、3月、6月及1年时进行随访,记录卒中复发情况。计算各个随访点三种评分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对比三种量表预测卒中复发的效能。结果:排除基线不全、失访等患者后,研究最终纳入患者471例。1年随访结束时,卒中复发40例,累计复发率为8.75%。对比各随访点RRE-90、ESRS和SPI-Ⅱ评分的AUC发现,随访1月、3月时RRE-90预测效能优于ESRS和SPI-Ⅱ(P<0.05),1年时ESRS和SPI-Ⅱ预测效能则优于RRE-90(P<0.05)。ESRS与SPI-Ⅱ预测效能类似(P>0.05)。结论:应用RRE-90、ESRS和SPI-Ⅱ量表均能预测卒中复发。RRE-90对卒中短期复发预测效果优于ESRS和SPI-Ⅱ量表,ESRS和SPI-Ⅱ量表对卒中复发预测效能效果相近,且在预测卒中长期复发上二者均优于RRE-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复发 复发风险评估量表 卒中风险评估量表 卒中预测工具-Ⅱ 预测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滩区苹果疫腐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20
作者 徐通 逯青丽 卢洁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4年第11期28-29,共2页
苹果疫腐病是苹果树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山西、山东、北京和辽宁等主要苹果种植区发生较重,尤其是树龄超过15年的老树更易发病。在某些地区,果园发病率高达50%,严重发生时可造成死树。1发病症状(1)果实。果实受害,表面会出现一些边缘不清... 苹果疫腐病是苹果树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山西、山东、北京和辽宁等主要苹果种植区发生较重,尤其是树龄超过15年的老树更易发病。在某些地区,果园发病率高达50%,严重发生时可造成死树。1发病症状(1)果实。果实受害,表面会出现一些边缘不清晰的褐色斑点,这些斑点逐渐扩散至整个果面,使得果实呈现出不均匀的褐色斑块。在某些情况下,果皮与果肉分离,外观类似于白蜡状物质,果肉和心皮部也会因为病害而变成褐色。病果果形正常,有一定的弹性,但极易从树上脱落,最终因失水而变得僵硬,失去正常的商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种植区 果形 褐色斑点 苹果疫腐病 发病症状 黄河滩区 易发病 重要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