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适应模型降阶的三维非线性磁场快速计算方法
1
作者 刘禹彤 任自艳 +2 位作者 迟连强 张殿海 张艳丽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为了解决有限元法(FEM)仿真分析中三维非线性磁场计算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本征正交分解(POD)的三维非线性磁场问题自适应模型降阶方法。该方法基于贪婪策略,将POD与径向基函数(RBF)相结合,同时采用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 为了解决有限元法(FEM)仿真分析中三维非线性磁场计算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本征正交分解(POD)的三维非线性磁场问题自适应模型降阶方法。该方法基于贪婪策略,将POD与径向基函数(RBF)相结合,同时采用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ISSA)计算RBF的最优宽度参数组合,构建更适配高阶系统的降阶模型。以TEAM24标准问题——非线性时变旋转实验装置的磁场模型和一台单相牵引变压器模型为算例,验证降阶模型的高效性能。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具有较高精度的同时具有高加速比,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好的可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征正交分解 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 模型降阶 贪婪算法 三维非线性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电机轴承电蚀损伤机理与缓解措施研究进展
2
作者 迟连强 张殿海 +2 位作者 赵俊清 任自艳 陈德志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6409-6430,共22页
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与驱动电机的深度融合,由变频驱动系统所导致的电机轴电压和轴电流及其负效应-轴承电蚀,已成为轴承失效的主要模式之一。目前,对于旋转电机轴承电蚀损伤失效的确切机理尚不清楚,难以对轴承电寿命进行有效预测。在... 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与驱动电机的深度融合,由变频驱动系统所导致的电机轴电压和轴电流及其负效应-轴承电蚀,已成为轴承失效的主要模式之一。目前,对于旋转电机轴承电蚀损伤失效的确切机理尚不清楚,难以对轴承电寿命进行有效预测。在国家提出高端装备轴承可靠性提升的背景下,轴承电蚀故障已成为限制电机系统可靠性的关键问题。该文首先介绍了电机系统轴电压和轴电流的来源及分类,然后分析了轴承电蚀损伤典型故障以及电蚀损伤影响因素,总结了轴承电气模型及轴承电容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最后讨论轴承电蚀损伤缓解技术,并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电压 轴电流 滚动轴承 电蚀失效 缓解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驱永磁牵引电机振动原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楠 迟连强 +2 位作者 李嘉宾 倪伟 张江涛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3-146,154,共5页
目的:与传统的异步电机相比,直驱永磁传动可省掉齿轮传动装置,提高传动效率,减小传动机构维护工作量,并提高传动系统整体效能。为解决直驱永磁牵引电机低速运行时振动加剧的问题,提高直驱永磁牵引电机服役寿命及安全性与舒适性,特开展... 目的:与传统的异步电机相比,直驱永磁传动可省掉齿轮传动装置,提高传动效率,减小传动机构维护工作量,并提高传动系统整体效能。为解决直驱永磁牵引电机低速运行时振动加剧的问题,提高直驱永磁牵引电机服役寿命及安全性与舒适性,特开展本研究。方法:针对直驱永磁牵引电机在90~105 r/min转速范围内出现的振动加剧问题,根据永磁电机振动机理通过解析法分析了直驱永磁牵引电机极槽配合与电机径向电磁力之间的数值关系;使用SKF-AX型数据采集器对直驱永磁牵引电机传动端与非传动端及不同方向进行振动加速度检测,并对振动结果进行频谱分析,找到引起振动的频段;通过有限元方法对直驱永磁牵引电机进行径向力分析,对定子铁心模态进行分析,得到径向力的幅值、频率以及定子铁心自振频率。结果及结论:结合解析法、振动检测试验及有限元仿真分析证明该电机在90~105 r/min转速范围内发生共振是引起振动加剧的根本原因;并基于以上分析对该电机的极槽配合进行了改进,将电机14极114槽更改为14极126槽。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及振动检测试验可知,已有效解决了电机在90~105 r/min出现的共振问题,提高了直驱永磁电力机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永磁牵引同步电机 振动 径向电磁力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