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gO钢管自应力混凝土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迟耀辉 郑锦冰 +1 位作者 薛翔鸿 李海彬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3期289-291,共3页
通过大剂量添加MgO膨胀剂,利用MgO膨胀产生的自应力成功解决了钢管混凝土结构普遍存在的脱粘问题.实验研究了添加MgO膨胀剂混凝土的约束膨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MgO膨胀剂具有很好的膨胀性能和理想的长期稳定性,在钢管的约束作用下,产生... 通过大剂量添加MgO膨胀剂,利用MgO膨胀产生的自应力成功解决了钢管混凝土结构普遍存在的脱粘问题.实验研究了添加MgO膨胀剂混凝土的约束膨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MgO膨胀剂具有很好的膨胀性能和理想的长期稳定性,在钢管的约束作用下,产生了较高的自应力值,使核心混凝土受压承载力提高,同时使核心混凝土内部更为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自应力 脱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渗滤水混凝土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迟耀辉 王立久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8年第6期44-48,共5页
实验分析了不同电压、不同水泥品种、缓凝剂对电渗滤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表明ZnO缓凝剂可以显著提高滤水混凝土的滤水速度,有力地保障了滤水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推导了电渗滤水量与滤水时间的关系公式,给出了可用于实际工程的电渗滤... 实验分析了不同电压、不同水泥品种、缓凝剂对电渗滤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表明ZnO缓凝剂可以显著提高滤水混凝土的滤水速度,有力地保障了滤水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推导了电渗滤水量与滤水时间的关系公式,给出了可用于实际工程的电渗滤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 滤水 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组合柱轴压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迟耀辉 王立久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08年第11期6-8,共3页
旨在研究钢管混凝土组合柱轴心受压时的基本性能。共进行了8个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轴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组合柱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较好的延性。分析了钢管含钢率、套箍指标、箍筋体积配箍率等因素对组合柱强度和延性的影响。提出了钢... 旨在研究钢管混凝土组合柱轴心受压时的基本性能。共进行了8个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轴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组合柱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较好的延性。分析了钢管含钢率、套箍指标、箍筋体积配箍率等因素对组合柱强度和延性的影响。提出了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的简化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柱 钢管混凝土 轴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钢管自应力混凝土短柱轴压试验研究
4
作者 迟耀辉 许文洁 黄玉周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579-581,共3页
实验研究了添加MgO膨胀剂自应力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下的力学性能.研究分析了初始自应力对其强度和变形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由于钢管约束膨胀产生的自应力使核心混凝土三向受压,提高了组合柱的轴压极限承载力;自应力的存在延缓了弹... 实验研究了添加MgO膨胀剂自应力钢管混凝土短柱轴压下的力学性能.研究分析了初始自应力对其强度和变形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由于钢管约束膨胀产生的自应力使核心混凝土三向受压,提高了组合柱的轴压极限承载力;自应力的存在延缓了弹塑性阶段核心混凝土裂缝的扩展,提高了核心混凝土的切线模量;同时使核心混凝土内部更为致密,有效地解决了钢管混凝土脱粘的问题,有力地保证了钢管和核心混凝土的协同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自应力 轴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网钢管滤水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5
作者 迟耀辉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6期870-872,共3页
本文旨在研究电渗技术对模网钢管滤水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通过电镜对模网钢管滤水混凝土试件的微观形貌进行比较;通过氯离子扩散实验对模网钢管滤水混凝土的抗渗性进行分析.实验表明采用电渗技术能显著提高模网钢管滤水混凝土的滤水速... 本文旨在研究电渗技术对模网钢管滤水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通过电镜对模网钢管滤水混凝土试件的微观形貌进行比较;通过氯离子扩散实验对模网钢管滤水混凝土的抗渗性进行分析.实验表明采用电渗技术能显著提高模网钢管滤水混凝土的滤水速度、降低混凝土的凝结水灰比,试件的界面和孔级配得以改善.电渗后的模网钢管滤水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有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 氯离子渗透 耐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网钢管混凝土组合柱研究
6
作者 迟耀辉 《广东建材》 2008年第11期27-29,共3页
本文旨在通过组合柱的轴压试验研究模网钢管混凝土组合柱轴心受压时的基本性能。实验证明模网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具有卓越的工作性能、良好的强度和变形能力。分析了建筑模网、MgO膨胀剂等因素对组合柱强度和延性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模网... 本文旨在通过组合柱的轴压试验研究模网钢管混凝土组合柱轴心受压时的基本性能。实验证明模网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具有卓越的工作性能、良好的强度和变形能力。分析了建筑模网、MgO膨胀剂等因素对组合柱强度和延性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模网钢管混凝土组合柱轴压承载力的简化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网 钢管混凝土 组合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生料组分混凝土设计理论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立久 郑芳宇 迟耀辉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2-227,共6页
以混凝土材料的可循环利用为目标,提出了全新的水泥生料组分混凝土的概念,并研究了水泥生料组分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在配合比设计中引入硅砂率和钙砂率的概念,将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水泥生产的三率值联系起来,使混凝土的化学成... 以混凝土材料的可循环利用为目标,提出了全新的水泥生料组分混凝土的概念,并研究了水泥生料组分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在配合比设计中引入硅砂率和钙砂率的概念,将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水泥生产的三率值联系起来,使混凝土的化学成分与水泥生料相同,进而在废弃后可直接作为水泥生料,无需或只需添加少量校正原料.试验表明:相同配比的水泥生料组分混凝土,除流动劣于普通河砂混凝土外,其他力学性能均优于河砂混凝土;废弃后的水泥生料组分混凝土氧化物成分与设计水泥生料基本一致.水泥生料组分混凝土概念的提出解决了废弃混凝土的再生回收利用率低、造价高的问题,同时避免了水泥生产中对天然矿物的过度开采和空气污染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生料组分混凝土 配合比设计 硅砂率 钙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渗滤水混凝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立久 迟耀辉 郑万勇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6年第6期939-944,共6页
目的通过将电渗技术引入到混凝土施工过程,解决混凝土工程中施工要求的大水灰质量比与使用性能要求的小水灰质量比之间的矛盾问题.方法采用电渗技术,利用水泥水化产生的双电层的导电性能,使混凝土中的多余水分向阴极聚集,以减少混凝土... 目的通过将电渗技术引入到混凝土施工过程,解决混凝土工程中施工要求的大水灰质量比与使用性能要求的小水灰质量比之间的矛盾问题.方法采用电渗技术,利用水泥水化产生的双电层的导电性能,使混凝土中的多余水分向阴极聚集,以减少混凝土的凝结水灰质量比.结果实验表明电渗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滤水混凝土的滤水速度,明显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并有很好的经济性.结论电渗滤水混凝土技术能有效地解决混凝土的大水灰质量比施工、小水灰质量比固化的矛盾,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 滤水 混凝土 水灰质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水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立久 迟耀辉 喻正浩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共4页
本文试验研究了一种绿色混凝土施工技术———滤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滤水混凝土是一种微泌水、大水灰比、大流动性混凝土。实现了混凝土大水灰比施工、小水灰比固化。研究分析了水灰比、水泥用量、粉煤灰掺量等因素对滤水混凝土的流动性... 本文试验研究了一种绿色混凝土施工技术———滤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滤水混凝土是一种微泌水、大水灰比、大流动性混凝土。实现了混凝土大水灰比施工、小水灰比固化。研究分析了水灰比、水泥用量、粉煤灰掺量等因素对滤水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滤水量的影响。试验表明混凝土经过滤水后,抗压强度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滤水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模网钢管混凝土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立久 迟耀辉 郑芳宇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41-246,共6页
运用材料过程工程学原理,对混凝土诸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形成了一种新型的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建筑模网钢管混凝土结构.采用电渗滤水施工技术,满足了混凝土大水灰比施工、小水灰比固化的要求.实验证明建筑模网钢管混凝土具有卓越的工... 运用材料过程工程学原理,对混凝土诸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形成了一种新型的钢管混凝土组合结构——建筑模网钢管混凝土结构.采用电渗滤水施工技术,满足了混凝土大水灰比施工、小水灰比固化的要求.实验证明建筑模网钢管混凝土具有卓越的工作性能、良好的强度和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建筑模网 过程工程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的“建筑结构”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实施路径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强 迟耀辉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9期69-71,共3页
以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建设行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针对“建筑结构”课程实验教学的需要,研究虚拟仿真技术在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应用的优势和实现途径,开设在线实验课程平台,虚实结合,优化实验课程体系,提升实验... 以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建设行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针对“建筑结构”课程实验教学的需要,研究虚拟仿真技术在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应用的优势和实现途径,开设在线实验课程平台,虚实结合,优化实验课程体系,提升实验教学质量。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为全国同类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课程改革建设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建筑结构课程 实践教学平台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动力结构试验平台规划建设与教学改革
12
作者 林煌斌 迟耀辉 +3 位作者 张照华 吴开微 修明 方悦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年第1期115-118,共4页
国内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的结构工程试验平台发展有其特点。多自由度拟动力试验平台规划建设包括结构力学基础教学试验加载系统,多自由度拟动力加载系统,试验平台的建筑、结构、设备设计指标等具体内容。试验平台规... 国内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的结构工程试验平台发展有其特点。多自由度拟动力试验平台规划建设包括结构力学基础教学试验加载系统,多自由度拟动力加载系统,试验平台的建筑、结构、设备设计指标等具体内容。试验平台规划建设教学改革建议包括:依托试验室的师资队伍建设,注重试验室特色发展,依托试验室的本科生教学科研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平台 教学改革 规划建设 拟动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