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感病毒RNA聚合酶PA亚基:潜在抗流感药物靶点 被引量:7
1
作者 连雯雯 刘艾林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7-302,共6页
流感是世界范围内的严重传染性疾病,目前抗流感药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病毒耐药性和对高致病性流感病毒的效价低。流感病毒RNA聚合酶是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完成复制和转录过程的关键性酶,其中PA亚基通过内切酶活性为流感病毒的转录过程提供引... 流感是世界范围内的严重传染性疾病,目前抗流感药物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病毒耐药性和对高致病性流感病毒的效价低。流感病毒RNA聚合酶是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完成复制和转录过程的关键性酶,其中PA亚基通过内切酶活性为流感病毒的转录过程提供引物,成为潜在抗流感药物靶点。该文对PA亚基的结构、功能及内切酶抑制剂类抗流感药物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为PA亚基的深入研究及针对此靶点的抗流感药物发现提供信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PA亚基氨基端 PA亚基羧基端 内切酶 金属离子结合位点 高通量筛选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通道在心房颤动时表达及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连雯雯 郝丽英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细胞内钙超载在心房颤动(AF)的发生和维持中的作用被广泛关注。AF时快速心房率引起细胞内钙超载,细胞内钙通道的表达和功能改变,使AF维持。T型钙通道参与基础钙的调节,而心肌收缩时,L型钙通道在钙释放过程中起到触发作用。收缩期胞浆内... 细胞内钙超载在心房颤动(AF)的发生和维持中的作用被广泛关注。AF时快速心房率引起细胞内钙超载,细胞内钙通道的表达和功能改变,使AF维持。T型钙通道参与基础钙的调节,而心肌收缩时,L型钙通道在钙释放过程中起到触发作用。收缩期胞浆内90%的Ca2+由SR上的RyR2释放;舒张期胞浆内70%~75%的Ca2+由SR上的Ca2+-ATP酶摄取贮存。本文对AF时L型、T型钙通道以及SR上RyR2和Ca2+-ATP酶的表达和功能变化进行概述,为AF的防治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钙超载 L型钙通道 RyR2 CA2+-ATP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机和朴素贝叶斯的甲型流感病毒(H1N1)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分类模型构建与药物发现 被引量:1
3
作者 连雯雯 刘艾林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81-1082,共2页
目的应用机器学习方法建立甲型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抑制剂分类模型,并用于化合物筛选,以提高药物筛选效率。方法利用支持向量机和朴素贝叶斯两种机器学习方法,建立甲型NA抑制剂的分类模型,并对训练集中活性化合物与非... 目的应用机器学习方法建立甲型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抑制剂分类模型,并用于化合物筛选,以提高药物筛选效率。方法利用支持向量机和朴素贝叶斯两种机器学习方法,建立甲型NA抑制剂的分类模型,并对训练集中活性化合物与非活性化合物的比例、分子描述符进行优化,选取最优模型对本实验室化合物库中15 600个化合物的NA抑制活性进行预测,并用NA抑制剂筛选模型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发现9个NA抑制剂,其中5个是奥司他韦衍生物,在C-5有一个较大的取代基,对NA(H1N1)和NA(H3N2)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12.90~185.04 nmol·L-1和18.88~366.10 nmol·L-1;另外4个NA抑制剂具有新的骨架,对NA(H1N1)和NA(H3N2)的抑制作用明显弱于奥司他韦衍生物,IC50分别为39.46~63.83μmol·L-1和44.54~114.06μmol·L-1。结论将机器学习方法用于NA抑制剂的筛选,能有效的提高药物发现效率。本研究中发现的9个NA抑制剂可以作为先导化合物,对其进行结构优化,以期获得活性更强的NA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朴素贝叶斯 机器学习 药物筛选 甲型流感病毒 神经氨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障碍及其他疾病相关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连雯雯 刘艾林 杜冠华 《神经药理学报》 2017年第2期60-60,共1页
目的:本研究选择D-半乳糖致小鼠衰老模型为研究对象,探讨DL0410对衰老小鼠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并从线粒体保护角度出发研究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建立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模型,通过行为学实验,评价DL0410对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实验... 目的:本研究选择D-半乳糖致小鼠衰老模型为研究对象,探讨DL0410对衰老小鼠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并从线粒体保护角度出发研究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建立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模型,通过行为学实验,评价DL0410对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实验设置阳性药对照对奈哌齐和美金刚,行为学实验包括Morris水迷宫、避暗实验、筑巢实验、新物体识别实验,并从线粒体结构和功能角度研究DL0410对其及下游多个层次的保护机制。结果:行为学实验结果表明,DL0410可以明显改善模型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在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中,DL0410可以缩短其搜索时间和搜索距离,缩短其在空间探索实验中首次穿越平台的时间,并增加其穿越平台的次数;在避暗实验中,可以减少错误次数;此外,还可以提高筑巢实验的打分和新物体识别实验中的分辨指数。对脑内胆碱能系统功能进行考察,发现模型小鼠脑内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和乙酰胆碱水平未受显著影响,DL0410可以剂量依赖性的抑制脑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提高乙酰胆碱水平,但差异未有统计学意义。对脑内线粒体功能和线粒体超微结构进行考察,发现DL0410可以显著提高线粒体的呼吸控制率(respiratory control ratio,RCR)和氧化磷酸化效率(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rate,OPR),保护线粒体超微结构。对脑内氧化水平进行考察,DL0410可以显著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降低模型小鼠脑内脂质过氧化产物(malondialdehyde,MDA)和晚期糖基终末化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GE)。从神经炎症角度,DL0410可以通过RAGE/NF-κB信号通路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和增生,抑制炎症介质的分泌。通过抑制JNK的激活,抑制脑内凋亡的发生,进而保护突触超微结构,减少突触的丢失。结论:DL0410可以有效改善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保护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进而抑制脑内氧化应激水平,抑制神经炎症的发生,减少神经元的丢失和突触的破坏,从而改善模型小鼠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0410 老年痴呆 线粒体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心肌细胞L型钙电流及细胞内钙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赵美眯 孙雪菲 +7 位作者 连雯雯 胡慧媛 王燕 曾本清 封瑞 高青华 赵金生 郝丽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73-1377,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IV)对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和细胞内钙的影响。方法分离单个豚鼠心室肌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测定钙电流,并采用荧光显微镜CCD成像系统动态观察细胞内钙(intracellular calcium concentrat...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IV)对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和细胞内钙的影响。方法分离单个豚鼠心室肌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测定钙电流,并采用荧光显微镜CCD成像系统动态观察细胞内钙(intracellular calcium concentration,[Ca2+]i)变化。结果 1×10-6mol·L-1AS-IV可明显抑制I Ca-L,使最大电流峰值降低32.6%。AS-IV对60 mmol·L-1KCl诱导的[Ca2+]i升高有抑制作用,最大荧光密度变化值从1.17±0.30(n=6)降低到0.26±0.16(n=5,P<0.05)。AS-IV可直接促进钙池内钙释放,使[Ca2+]i从0.08±0.02(n=10)升高到0.23±0.07(n=8,P<0.05)。结论 AS-IV抑制L型钙通道,可减少细胞外钙内流;同时它促进内钙释放,对心肌细胞内钙稳态表现为双向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膜片钳技术 钙电流 细胞内钙 心肌细胞 Flu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发现与机制研究
6
作者 刘艾林 方坚松 +6 位作者 周丹 杨然耀 连雯雯 庞晓丛 周围 闫蓉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19-19,共1页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以行为、认知和记忆功能障碍为临床特征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AD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现有的单靶点药物仅能改善AD症状,而不能真正地起到延缓疾病的作用.因此针对AD的多靶点,...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以行为、认知和记忆功能障碍为临床特征的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AD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因素,现有的单靶点药物仅能改善AD症状,而不能真正地起到延缓疾病的作用.因此针对AD的多靶点,寻找既能有效改善症状同时又能延缓病理进程的抗AD药物具有重大意义.方法本研究运用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多靶点抗AD药物预测平台,经体外药效实验验证,发现了具有多向药理学特征(组胺H3受体拮抗作用和乙、丁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等)的抗AD候选物DL0410.结果APP/PS1转基因动物等多个AD相关动物模型的药效实验表明,DL0410均能够显著改善模型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其药效可能通过以下机制发挥作用:(1)通过抑制乙、丁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增加中枢乙酰胆碱的含量.(2)抑制Aβ前体蛋白APP的表达,通过AKT/JNK信号通路减少Aβ对神经元的损害,产生神经元保护作用.(3)通过AGE/RAGE/NF-kB通路,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下调NF-kB通路,减少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改善AD动物模型的学习记忆能力.结论DL0410是一个具有一定发展前景的抗AD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多向药理学 胺H3受体 胆碱酯酶 信号通路 抗炎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CLK1的真核表达及鉴定
7
作者 李超 祖勉 +2 位作者 连雯雯 刘艾林 杜冠华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14年第4期455-459,共5页
目的:合成真核细胞CLK1(Cdc2-like kinase 1)编码基因,构建CLK1/pEGFP-N2真核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HEK293A中过表达,为CLK1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技术用已知引物合成cDNA,将CLK... 目的:合成真核细胞CLK1(Cdc2-like kinase 1)编码基因,构建CLK1/pEGFP-N2真核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HEK293A中过表达,为CLK1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技术用已知引物合成cDNA,将CLK1基因扩增后插入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EGFP-N2,将重组质粒热转化至大肠杆菌感受态Trans 10细胞中获得重组菌株,提取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及插入基因测序;将构建的重组质粒转染HEK293A细胞,用Western印迹及免疫荧光检测CLK1的表达水平,同时对其下游的磷酸化SF2/ASF蛋白进行检测。结果:构建了CLK1/pEGFP-N2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染HEK293A细胞后24 h,CLK1蛋白表达水平最高;同时,CLK1过表达后使得下游的SF2/ASF蛋白磷酸化水平升高。结论:构建了人CLK1基因的真核细胞表达载体CLK1/pEGFP-N2,并在HEK293A细胞中过表达,其生物活性也得到了验证。本研究为外源性CLK1基因在真核细胞中过表达提供了一种途径,为CLK1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也可为真核细胞其他蛋白表达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c2-likekinase1 真核表达 重组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中药有效成分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庞晓丛 王喆 +5 位作者 方坚松 连雯雯 康德 赵赢 刘艾林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81-1081,共1页
目的为了探索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中药方剂的网络药理学。方法本文收集了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25个作用靶点,以及13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中药方剂,根据单味药出现的频率,从中选取了7种代表性的中草药进行后续研究。结果利用已建立的机器... 目的为了探索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中药方剂的网络药理学。方法本文收集了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25个作用靶点,以及13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中药方剂,根据单味药出现的频率,从中选取了7种代表性的中草药进行后续研究。结果利用已建立的机器学习分类模型对中草药的化学成分进行作用靶点预测,并构建了化合物-靶点网络,靶点-靶点网络以及靶点-疾病网络来解释中药方剂的多种有效成分的协同作用机制。此外,经过血脑屏障透过性分析及对预测靶点的验证,得到了7个结构具有代表性的多靶点的先导化合物。结论本文应用网络药理学研究了抗阿尔茨海默病的传统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网络作用机制,为抗阿尔茨海默病的中药临床应用以及多靶点药物设计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中药方剂 网络药理学 虚拟筛选 类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罗培南的药动学/药效学研究及治疗药物监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9
作者 连雯雯 陈文倩 +3 位作者 阎雨 周围 李朋梅 张相林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1年第1期121-124,128,共5页
美罗培南为第2代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具有广谱、强效的抗菌活性,是临床上严重感染的一线治疗用药。美罗培南的消除半衰期短(约为1 h),在多种组织及体液中有大量的分布,经肾脏排泄,因此,当患者的表观分布容积或者肾功能有显著变化时,会... 美罗培南为第2代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具有广谱、强效的抗菌活性,是临床上严重感染的一线治疗用药。美罗培南的消除半衰期短(约为1 h),在多种组织及体液中有大量的分布,经肾脏排泄,因此,当患者的表观分布容积或者肾功能有显著变化时,会对美罗培南的药动学参数产生显著的影响。美罗培南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需要其血药浓度高于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并维持一定时间,以发挥杀菌作用。目前已建立多种方法用于美罗培南的血药浓度测定,对临床上严重感染或者伴随肾功能损伤、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结合致病菌的敏感性,制定并修改给药方案,以达到较高的临床治愈率,同时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罗培南 抗感染治疗 药动学 药效学 治疗药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在中心药房口服药超量医嘱中应用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楠楠 阎雨 +3 位作者 连雯雯 尹丽梅 毛敏 赫军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2年第3期381-384,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实施前后该院中心药房口服药超量医嘱情况,探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在医院处方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2017年10月17日至2018年10月16日(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实施前)和2018年10月17日至202... 目的:通过比较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实施前后该院中心药房口服药超量医嘱情况,探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在医院处方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2017年10月17日至2018年10月16日(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实施前)和2018年10月17日至2021年9月16日(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实施后)该院中心药房口服药超量医嘱,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实施前,该院中心药房口服药超量医嘱涉及的药物主要为心血管系统用药(20.0%,650条/3245条),口服药超量医嘱分布最多的科室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3.6%,766条/3245条)。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实施后,该院中心药房口服药超量医嘱的发生率降低,由实施前的20.0%(3245条/16201条)降至7.7%(2424条/31630条)。结论:该院口服药超量医嘱涉及品种多,科室分布范围广,超量医嘱的发生比较常见。为了规范医嘱用量,对于超量医嘱所占比例较高的品种,应用处方前置审核系统设定规则进行拦截,可明显改善超量医嘱的发生以及临床不合理用药现状,提高住院患者口服药医嘱的质量,促进合理用药。同时,建议医院坚持建立本院的自主维护知识库,对药品进行精细化设置,既能阻止不合理处方/医嘱的开具,又能根据信息提示为患者用药个体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药房 住院患者 前置处方审核系统 口服药超量医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门诊慢性非癌性疼痛病人阿片类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安龙 牟致平 +3 位作者 孔旭东 樊碧发 连雯雯 覃旺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48-753,共6页
目的:分析疼痛专科门诊慢性非癌性疼痛病人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慢性非癌性疼痛病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2年8月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门诊中慢性非癌性疼痛病人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处方,整理病人基本信息、疾... 目的:分析疼痛专科门诊慢性非癌性疼痛病人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慢性非癌性疼痛病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2年8月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门诊中慢性非癌性疼痛病人使用阿片类药物的处方,整理病人基本信息、疾病病种、药物用量等信息,结合指南进行处方的合理性评价。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处方1102张,涉及1070例次病人。使用最多的品种为盐酸曲马多缓释片,为691例次(占比54.41%)。阿片类药物日剂量在50~90吗啡毫克当量(morphine milligram equivalents,MME)范围内的病人最多,为604例次(占比56.45%)。老年(年龄≥65岁)病人的阿片类药物平均日剂量为80 MME,显著高于非老年(<65岁)病人的40 MME(Z=6.03,P<0.001);男性病人的平均阿片类药物日剂量(80 MME)与女性病人(80 MM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8,P>0.05)。依据指南,我院阿片类药物处方共含21类/种慢性非癌性疼痛适应证。1833疾病例次(占比96.37%)含18类/种适应证,在指南中被推荐可选用阿片类药物治疗;18疾病例次(占比0.95%)含2类/种适应证,在不同指南中对是否可以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的推荐存在争议。结论:门诊慢性非癌性疼痛病人的阿片类药物使用合理性高,老年病人使用日剂量相对较大,需要给予更多药学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癌性疼痛 阿片类药物 吗啡毫克当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在心血管疾病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阎雨 刘康 +2 位作者 连雯雯 张臻 赫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7期829-834,共6页
心血管疾病(CV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位居全球患病率和死亡率首位。在人类肠道聚集了细菌、病毒等组成的群落,连同它们的基因组一起被称为肠道菌群。近年来,研究表明肠道菌群通过产生和释放氧化三甲胺、胆汁酸和短链脂肪... 心血管疾病(CV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位居全球患病率和死亡率首位。在人类肠道聚集了细菌、病毒等组成的群落,连同它们的基因组一起被称为肠道菌群。近年来,研究表明肠道菌群通过产生和释放氧化三甲胺、胆汁酸和短链脂肪酸等重要代谢物,影响宿主的各种代谢途径,在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血脂异常等多种CVD中发挥重要作用。膳食干预、粪便移植、小分子微生物酶抑制疗法等基于肠道菌群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可能为CVD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肠道菌群 个体化治疗 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内高镁对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美眯 连雯雯 +5 位作者 孙睿 王红梅 封瑞 胡慧媛 孙雪菲 郝丽英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8-722,共5页
本文旨在研究细胞内高镁对离体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单通道门控特性的影响。急性酶消化法分离豚鼠心室肌细胞,应用膜片钳膜内向外单通道记录模式观察不同浓度细胞内镁([Mg2+]i)对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单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显示,... 本文旨在研究细胞内高镁对离体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单通道门控特性的影响。急性酶消化法分离豚鼠心室肌细胞,应用膜片钳膜内向外单通道记录模式观察不同浓度细胞内镁([Mg2+]i)对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单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显示,对照组([Mg2+]i 0.9 mmol/L)的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相对活性为(176.5±34.1)%,而高镁组([Mg2+]i 8.1 mmol/L)钙通道相对活性显著降低至(64.8±18.1)%(P<0.05)。另外,8.1 mmol/L[Mg2+]i使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平均开放时间缩短至对照组的约25%(P<0.05),但对通道平均关闭时间无明显影响。以上结果提示,细胞内高镁主要通过缩短通道平均开放时间抑制豚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离子 L-型钙通道 心室肌细胞 膜片钳技术 平均开放时间
原文传递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中药有效成分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庞晓丛 王喆 +5 位作者 方坚松 连雯雯 赵嬴 康德 刘艾林 杜冠华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5-731,共7页
为了探索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中药方剂的网络药理学,本文收集了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25个作用靶点以及13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中药方剂,根据单味药出现的频率,从中选取了7种代表性的中草药进行后续研究。利用已建立的机器学习分类模型对... 为了探索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中药方剂的网络药理学,本文收集了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的25个作用靶点以及13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中药方剂,根据单味药出现的频率,从中选取了7种代表性的中草药进行后续研究。利用已建立的机器学习分类模型对中草药的化学成分进行作用靶点预测,并构建了化合物-靶点网络、靶点-靶点网络及靶点-疾病网络来解释中药方剂的多种有效成分的协同作用机制。此外,经过血脑屏障透过性分析及对预测靶点的验证,得到了7个具有代表性结构的多靶点的先导化合物。本文应用网络药理学研究了抗阿尔茨海默病的传统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网络作用机制,为抗阿尔茨海默病的中药临床应用及多靶点药物设计提供了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中药方剂 网络药理学 虚拟筛选 类药性
原文传递
山茱萸新苷对过氧化氢诱导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于蕾 白雪 +4 位作者 车若梅 张维库 续洁琨 连雯雯 贺晓丽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5-100,共6页
目的:探究中药山茱萸提取物山茱萸新苷对SH-SY5Y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对过氧化氢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SH-SY5Y细胞与山茱萸新苷(0.3、1、3μmol/L)作用2 h后,加入过氧化氢300μmol/L作用12 h诱导SH-SY5Y细胞... 目的:探究中药山茱萸提取物山茱萸新苷对SH-SY5Y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对过氧化氢诱导SH-SY5Y细胞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SH-SY5Y细胞与山茱萸新苷(0.3、1、3μmol/L)作用2 h后,加入过氧化氢300μmol/L作用12 h诱导SH-SY5Y细胞产生氧化损伤。显微条件下观察细胞形态;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分光光度计法测定LDH释放率;JC-1法检测线粒体膜电位;荧光显微镜检测胞内ROS水平;Hochest 33258和AO/EB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分光光度计检测胞内SOD活力、GSH水平和MDA含量。结果:山茱萸新苷在0.01μmol/L^30μmol/L条件下对正常SH-SY5Y细胞不产生毒性作用;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山茱萸新苷在0.3、1和3μmol/L条件下可呈浓度依赖性地提高细胞存活率,并明显改善细胞受损形态和凋亡水平;同时山茱萸新苷0.3、1、3μmol/L能降低LDH渗漏率并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此外,山茱萸新苷各浓度还能提高胞内抗氧化酶水平和GSH含量,减少丙二醛的产生,在浓度为1μmol/L时效果最佳,其抗氧化损伤效果与维生素E相当。结论:山茱萸新苷对正常SH-SY5Y细胞无毒性作用,且对过氧化氢诱导的SH-SY5Y细胞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降低细胞氧化损伤,抑制细胞凋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山茱萸新苷 氧化应激 神经保护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