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21
1
作者 连炜炜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枸地氯雷他定单用,观察组在此... 目的探讨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枸地氯雷他定单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7d荨麻疹活动性评分、实验室指标水平及随访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6.00%)(P<0.05);治疗后7d,观察组患者风团和瘙痒评分(0.79±0.20)分、(0.65±0.10)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54±0.29)分、(1.29±0.42)分(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4、IFN-γ及IgE水平(28.16±4.10)pg/mL,(11.95±3.05)pg/mL,(55.21±11.37)g/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35.40±7.92)pg/mL,(7.23±1.89)pg/mL,(73.75±15.09)g/L(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6个月和12个月复发率(10.00%,18.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4.00%,36.00%)(P<0.05)。结论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荨麻疹可有效缓解皮损症状,改善相关实验室指标水平,并有助于避免远期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地氯雷他定片 复方甘草酸苷片 慢性荨麻疹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医改对基层医院带来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连炜炜 《中外医疗》 2010年第15期148-148,共1页
新医改将加快基层医院的建设,改善医疗卫生队伍素质和活力,保证农民看得起病,缩短城乡之医疗差距,解决好公立医院的布局问题。有助于引入社会资金、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办好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了政策依据。
关键词 新医改 基层医院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连炜炜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第7期191-191,共1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今年来收治的5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P〉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今年来收治的5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1年、3年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可以取得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手术效果,且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癌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清湿热解毒配方颗粒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8
4
作者 孙慧 张莎莎 连炜炜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79-82,92,共5页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盲法临床试验,评价中药清湿热解毒配方颗粒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证属湿毒热阻型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和观察。两组均予基础治疗(饮...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盲法临床试验,评价中药清湿热解毒配方颗粒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证属湿毒热阻型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和观察。两组均予基础治疗(饮食、运动等),治疗组服用中药清湿热解毒配方颗粒,对照组服用安慰剂,通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血清尿酸、血脂(TC、TG、LDL-C)、空腹血糖指标,评价本品的临床疗效;观测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ALT、AST)、肾功能(BUN、Cr)、心电图及不良反应,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治疗组4周后中医症候总有效率84%,对照组总有效率25%(P<0.001);治疗组患者血清尿酸水平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治疗组患者LDLC水平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ALT、AST)、肾功能(BUN、Cr)、心电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观察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用中药清湿热解毒配方颗粒治疗高尿酸血症疗效确切,并能明显改善湿毒热阻型高尿酸血症的中医临床症状,是安全有效的降尿酸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药物疗法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匹多莫德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对女性尖锐湿疣患者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罗浩杰 杨建强 +4 位作者 孙慧 朱文华 连炜炜 郝阳阳 沈云佳 《中国性科学》 2019年第1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对女性尖锐湿疣(CA)患者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女性CA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乳膏组,每组50例。乳膏组在CO_2激光治疗的基础上给予5%咪喹...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对女性尖锐湿疣(CA)患者免疫调节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女性CA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乳膏组,每组50例。乳膏组在CO_2激光治疗的基础上给予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复发、免疫功能。结果联合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明显高于乳膏组,联合组治疗后CD8^+水平明显低于乳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96. 00%,明显高于乳膏组的84. 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联合组和乳膏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22. 00%、18. 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12个月后,联合组复发率为6. 25%,明显低于乳膏组的23. 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匹多莫德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可有效调节女性CA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利于提高治疗疗效和减少复发,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多莫德 5%咪喹莫特乳膏 女性 尖锐湿疣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罗浩杰 杨建强 +2 位作者 孙慧 朱文华 连炜炜 《健康研究》 CAS 2018年第4期454-456,共3页
目的观察尖锐湿疣患者采用CO_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CO_2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复发情况... 目的观察尖锐湿疣患者采用CO_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使用CO_2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复发情况,血清IL-6、IL-12、TNF-α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IL-6和IL-1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一个月的IL-6、IL-1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_2激光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与单独使用CO_2激光治疗相比,可有效降低复发率,改善血清相关细胞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CO2激光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Th17 Trey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罗浩杰 杨建强 +2 位作者 孙慧 朱文华 连炜炜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3期393-395,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12月CSU患者120例,其中活动期65例,静止期55例,流式细胞仪对外周血Th17、Treg细胞测定,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 探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12月CSU患者120例,其中活动期65例,静止期55例,流式细胞仪对外周血Th17、Treg细胞测定,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1(IL-21)、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以同期健康体检50例为对照.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IL-17、IL-21、TGF-β水平与症状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CSU活动期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血清IL-17、IL-21水平均显著高于CSU静止期、对照组,Treg细胞比例、血清TGF-β水平均显著低于CSU静止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U静止期与对照组外周血Th17、Treg细胞比例、血清IL-17、IL-21、TGF-β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17、IL-21水平与症状评分显著正相关(P<0.05),TGF-β水平与症状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Th17/Treg细胞失衡可能参与CSU发病过程,血清IL-17、IL-35水平可作为CSU疾病活动评估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自发性荨麻疹 辅助性T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汗孔角化症三例散发患者基因突变分析
8
作者 侴梦微 郝阳阳 +2 位作者 连炜炜 陈茜 杨建强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3年第12期864-867,共4页
目的:检测3例散发汗孔角化症患者的致病基因突变。方法:提取3例患者外周血进行基因组DNA提取,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患者的突变基因,再用Sanger测序验证。结果:3例汗孔角化症均存在MVD基因突变,患者1检测到c.875A>G(p.Asn292Ser)突变,患... 目的:检测3例散发汗孔角化症患者的致病基因突变。方法:提取3例患者外周血进行基因组DNA提取,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患者的突变基因,再用Sanger测序验证。结果:3例汗孔角化症均存在MVD基因突变,患者1检测到c.875A>G(p.Asn292Ser)突变,患者2、3检测到(c.746 T>C)(p.Phe249Ser)突变。结论:本研究再次验证MVD基因为汗孔角化症常见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孔角化症 基因突变 MVD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指疼痛评估法在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疼痛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杨建强 张菊英 +3 位作者 罗浩杰 连炜炜 郝阳阳 孙慧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年第7期424-426,共3页
目的:评价五指疼痛评分法在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疼痛评估中的效度和首选率。方法:采用五指疼痛评分法、数字疼痛量表(NRS)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疼痛进行评价,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比较三种评估方法所需时间、首选率。... 目的:评价五指疼痛评分法在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疼痛评估中的效度和首选率。方法:采用五指疼痛评分法、数字疼痛量表(NRS)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疼痛进行评价,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比较三种评估方法所需时间、首选率。结果:共有60例患者入选,五指疼痛评分法与NRS、VAS在疼痛评估效度上一致,五指疼痛评分法、VAS、NRS评估用时分别为(42±12.8)s、(67±16.2)s和(38±9.2)s,首选率分别为52%、20%、28%。结论:五指疼痛评分法在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疼痛评估中简便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五指疼痛评分法 数字疼痛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一家系ADAR基因检测
10
作者 杨建强 罗浩杰 +1 位作者 连炜炜 沈云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8年第3期138-140,共3页
目的:检测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一家系的ADAR基因突变。方法:提取家系中患者、健康成员及无血缘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样DNA,PCR扩增ADAR基因外显子后测序。结果:该家系中患者均存在ADAR基因第2号外显子,第982位碱基突变(c.982C>T,p.R... 目的:检测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一家系的ADAR基因突变。方法:提取家系中患者、健康成员及无血缘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样DNA,PCR扩增ADAR基因外显子后测序。结果:该家系中患者均存在ADAR基因第2号外显子,第982位碱基突变(c.982C>T,p.R328X),突变导致第328位的精氨酸被终止密码替代。家系中健康成员及健康对照人群未发现该突变。结论:该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患者中的ADAR基因突变(c.982C>T,p.R328X)可能与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ADAR基因 DSRAD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荨麻疹临床治疗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连炜炜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7年第12期1558-1560,共3页
目的:探讨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共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给予地氯雷... 目的:探讨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共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分别给予地氯雷他定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治疗前后7d荨麻疹活动性评分、实验室指标水平及随访复发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6.00%,96.00%;观察组患者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风团和瘙痒评分分别为(1.54±0.29)分、(1.29±0.42)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风团和瘙痒评分分别为(0.79±0.20)分、(0.65±0.10)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7d荨麻疹活动性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IL-4、IFN-γ及IgE水平分别为(35.40±7.92)pg/ml、(7.23±1.89)pg/ml、(73.75±15.09)g/L;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L-4、IFN-γ及IgE水平分别为(28.16±4.10)pg/ml、(11.95±3.05)pg/ml、(55.21±11.37)g/L;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实验室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随访6个月和1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24.00%,36.00%;观察组患者随访6个月和1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10.00%、18.00%;观察组患者随访6个月和12个月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荨麻疹可有效缓解皮损症状,改善相关实验室指标水平,并有助于避免远期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地氯雷他定片 复方甘草酸苷片 慢性荨麻疹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湖州地区某体检人群高尿酸血症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慧 郭慧慧 连炜炜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调查湖州地区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率,并对其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38例不同职业人群的体检结果,根据HUA临床诊断标准,分成尿酸正常组(1709例)和HUA组(329例),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确... 目的调查湖州地区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率,并对其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38例不同职业人群的体检结果,根据HUA临床诊断标准,分成尿酸正常组(1709例)和HUA组(329例),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确定HUA的危险因素。结果2038名体检者中有329例HuA患者,患病率为16.1%;男性患病率为23.9%(325/1360),女性患病率为0.6%(4/67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181.56,P〈0.01)。HUA组中高血压、脂肪肝、高血脂和肝功能异常的阳性率分别为31.3%、58.4%、45.6%和42.9%,均高于尿酸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0.57、70.16、62.83和78.47,P均〈0.01)。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肝功能异常、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和男性是HUA的危险因素(OR=2.223、1.861、1.783、1.495、38.490)。结论肝功能异常、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压、男性与HUA密切相关。定期查血尿酸水平有助于HUA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