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小麦品种籽粒矿质元素含量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郭明慧 裴自友 +2 位作者 温辉芹 王仕稳 辻本壽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41-44,共4页
山西省中部地区是山西小麦生产的重要地区,了解该区当前主栽小麦品种和骨干亲本的籽粒中矿物元素含量的基因型特点,对进一步选育富含铁、锌等元素的新品种具有指导作用。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分析了17个小麦品种的铁... 山西省中部地区是山西小麦生产的重要地区,了解该区当前主栽小麦品种和骨干亲本的籽粒中矿物元素含量的基因型特点,对进一步选育富含铁、锌等元素的新品种具有指导作用。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分析了17个小麦品种的铁、锌、锰和铜元素含量。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4种元素含量的变化范围较大,铁、锌、锰和铜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8.19mg/kg、29.30mg/kg、38.44mg/kg和6.89mg/kg。其中,‘河东乌麦526’、‘京冬8号’和‘冬黑10号’的铁含量大于45mg/kg,‘太10604’的锌含量最高为42.98mg/kg,‘河东乌麦526’和‘冬黑10号’锰含量高于45mg/kg,‘晋麦66’和‘冬黑10号’铜的含量较高,均高于8.50mg/kg。籽粒中锰与铁、锰和锌元素含量间呈显著相关,其中锰和锌含量间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69,其他各元素间相关不显著。可以从小麦主栽品种中筛选高矿质元素含量的基因型,‘河东乌麦526’、‘京冬8号’、‘冬黑10号’和‘太10604’4个品种可作为进行籽粒富含铁、锌矿质营养小麦遗传改良的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 矿物质元素 生物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兰小麦和矮兰麦45S rDNA和5S rDNA基因位点FISH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廖进秋 杨瑞武 +1 位作者 周永红 辻本壽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9-454,共6页
采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以45S rDNA和5S rDNA基因为探针,对波兰小麦(Triticum polonicum L.)和矮兰麦(T.turgidum L.cv.Ailanmai)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秆波兰小麦(T.polonicum L.High)和矮兰麦的45SrDNA和5SrDNA基因位点高度一致... 采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以45S rDNA和5S rDNA基因为探针,对波兰小麦(Triticum polonicum L.)和矮兰麦(T.turgidum L.cv.Ailanmai)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秆波兰小麦(T.polonicum L.High)和矮兰麦的45SrDNA和5SrDNA基因位点高度一致,都显示4个45S rDNA和6个5S rDNA基因位点;矮秆波兰小麦(T.polonicumL.Dwarf)的45S rDNA基因位点与高秆波兰小麦和矮兰麦也一致表现出4个位点,而其5S rDNA基因位点有8个。同时讨论了rDNA基因位点的数目和分布位置在种间和种内存在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兰小麦 矮兰麦 RDNA基因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粒小麦-粗山羊草人工合成小麦的磷效率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柳鹏 王仕稳 +2 位作者 殷俐娜 辻本壽 邓西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2-339,共8页
为了挖掘磷高效种质资源、培育磷高效小麦品种,利用盆栽方法,设两个磷处理,以磷高效小麦品种长武134和磷低效小麦品种中国春为对照,研究了47份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AABBDD)苗期的磷效率、磷吸收效率、磷利用效率的差异及评价指标。结果表... 为了挖掘磷高效种质资源、培育磷高效小麦品种,利用盆栽方法,设两个磷处理,以磷高效小麦品种长武134和磷低效小麦品种中国春为对照,研究了47份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AABBDD)苗期的磷效率、磷吸收效率、磷利用效率的差异及评价指标。结果表明,SPAD值和地上部磷浓度不能作为评价人工合成小麦磷效率的指标,而低磷条件下幼苗的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磷吸收效率与磷效率呈显著正相关。根据磷效率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筛选出3份磷高效的人工合成小麦(SW23、SW24、SW26)。由本研究结果可知,粗山羊草包含与磷高效有关的基因,其与硬粒小麦杂交人工合成的小麦可作为育种材料和普通小麦杂交,进而选育磷高效小麦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肥 合成六倍体小麦 磷吸收效率 磷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近缘染色体异附加系的磷效率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柳鹏 邓西平 +3 位作者 殷俐娜 王文华 辻本壽 王仕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91-1198,共8页
磷素缺乏是限制小麦高产的重要原因,而小麦近缘野生种往往表现出更好的耐低磷胁迫特性。本研究以通过盆栽实验初步筛选出来的9个磷高效的外缘染色体异附加系小麦为供试材料,以它们的亲本中国春(CS)为对照,在水培条件下对异附加系小麦在... 磷素缺乏是限制小麦高产的重要原因,而小麦近缘野生种往往表现出更好的耐低磷胁迫特性。本研究以通过盆栽实验初步筛选出来的9个磷高效的外缘染色体异附加系小麦为供试材料,以它们的亲本中国春(CS)为对照,在水培条件下对异附加系小麦在苗期的磷效率(包括磷吸收和磷利用效率)以及与磷效率有关的生理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有6个外缘染色体异附加系材料(0226、0232、0244、0278、0282、0291)在水培条件下表现出了高磷效率;(2)在这6份磷高效的外缘染色体异附加系材料中有两份材料(0226和0232)在低磷条件下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以及草酸和琥珀酸的分泌量都显著高于其亲本CS,而且在低磷条件下这两份材料的Cmin显著低于CS,说明这两份材料中添加的外缘染色体中包含与磷高效有关的基因,因此这两份外缘染色体异附加系可作为小麦育种材料,进而选育出高产的磷高效小麦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外缘染色体异附加系 磷效率 酸性磷酸酶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高配对材料CS-PhI的鉴定
5
作者 裴自友 程天灵 +4 位作者 温辉芹 辻本壽 李雪 王宏兵 张立生 《种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19,共5页
为明确小麦高配对材料CS-PhI的染色体组成,采用基因组原位杂交和重复序列为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进行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利用23个不同毒性的小麦白粉菌菌株对小麦高配对材料CS-PhI进行抗白粉病基因推导,以混合菌株进行成株期白粉... 为明确小麦高配对材料CS-PhI的染色体组成,采用基因组原位杂交和重复序列为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进行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利用23个不同毒性的小麦白粉菌菌株对小麦高配对材料CS-PhI进行抗白粉病基因推导,以混合菌株进行成株期白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CS-PhI中易位染色体为小麦染色体6B与拟斯卑尔脱山羊草的双末端小片段易位。CS-PhI与Pm4c或Pm3b的抗谱有些相似,成株期表现对白粉病免疫,CS-PhI可用于小麦白粉病抗病育种,其是否为新的基因还需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配对材料 染色体组成 白粉病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