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尼尔坏疽负压清创治疗并阴囊重建一例
1
作者 辜祖玄 姚海军 +6 位作者 潘惟昕 郑大超 谢敏凯 万祥 倪剑书 曾文锋 王忠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654-1657,共4页
福尼尔(Fournier)坏疽是一种罕见且进展迅速的生殖器和会阴组织坏死性筋膜炎,该病起病急、病程短、发展快,严重者向盆腔和下腹壁蔓延,病死率高,为泌尿生殖系统的急重症之一。早期治疗是防治Fournier坏疽的关键。Fournier坏疽治疗有清创... 福尼尔(Fournier)坏疽是一种罕见且进展迅速的生殖器和会阴组织坏死性筋膜炎,该病起病急、病程短、发展快,严重者向盆腔和下腹壁蔓延,病死率高,为泌尿生殖系统的急重症之一。早期治疗是防治Fournier坏疽的关键。Fournier坏疽治疗有清创后缝合、重建和负压吸引等治疗方式。本病例通过VSD负压吸引以及局部清创缝合,应用常规抗生素的方式进行治疗,效果显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尼尔坏疽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清创 阴囊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HG1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预后评估价值
2
作者 辜祖玄 周小冰 于洋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1166-1171,共6页
目的lncRNA SNHG12分子在各种恶性肿瘤的增殖和侵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收集数据进行分析,评估SNHG1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UC)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技术评估40例配对BUC组织和邻近非癌组织(ANCTs)中SNHG12的表... 目的lncRNA SNHG12分子在各种恶性肿瘤的增殖和侵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收集数据进行分析,评估SNHG1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BUC)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技术评估40例配对BUC组织和邻近非癌组织(ANCTs)中SNHG12的表达。并与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分析,采用SNHG12表达量高于50%作为高表达组,低于50%作为低表达组,构建Kaplan-Meier生存曲线研究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无复发生存率(recurrence free survival,RFS)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NHG12在BUC中的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通过qPCR检测SNHG1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5637和正常膀胱黏膜细胞SV-HUC-1的表达差异,转染siRNA和(或)质粒的5637细胞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与ANCTs相比,在BUC标本中观察到SNHG1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01)。且SNHG12的高表达与肿瘤大小(P=0.01)和复发(P=0.003)有关。多变量分析表明,SNHG12是BUC的独立预后因素。SNHG12表达量高的患者的平均RFS月数短于SNHG12表达量低的患者(P=0.0167),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NHG12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200(95%CI:0.7182~0.9218,P<0.001)。经过细胞qPCR结果显示,SNHG12在5637细胞和SV-HUC-1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K-8、Transwell和Matrigel试验表明SNHG12差异表达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论SNHG12有可能是一种独特的、潜在的BUC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HG12 膀胱尿路上皮癌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HG1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预后评估临床价值
3
作者 辜祖玄 周小冰 于洋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0期43-46,共4页
目的分析SNHG11在膀胱输尿管癌(BUC)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技术评估了40例配对BUC组织和邻近非癌组织(ANCTs)中SNHG11的表达情况。通过ROC曲线来分析SNHG11在BUC中的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为了检验SNHG11表达与BUC患者临... 目的分析SNHG11在膀胱输尿管癌(BUC)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技术评估了40例配对BUC组织和邻近非癌组织(ANCTs)中SNHG11的表达情况。通过ROC曲线来分析SNHG11在BUC中的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为了检验SNHG11表达与BUC患者临床和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采用了卡方检验。为了估算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RFS),构建了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与ANCTs相比,在BUC标本中观察到SNHG11表达明显升高(P<0.001)。多变量分析表明,SNHG11是BUC的一个独立预后因素。ROC分析结果显示,SNHG11的AUC为0.8155。结论SNHG11是一种独特的、潜在的BUC预测性生物标志物。SNHG11在BUC中显著升高,并与BUC患者的不良临床预后相关。SNHG11在BUC预后评估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HG11 膀胱尿路上皮癌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的技术关键及并发症防治 被引量:2
4
作者 辜祖玄 陈彦博 +4 位作者 谷猛 刘冲 徐欢 潘惟昕 陈其 《上海医药》 CAS 2022年第24期3-8,共6页
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作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手术方式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及较长学习曲线的特点。对于许多患者HoLEP是一种较好选择,已逐渐成为内镜手术的首选,亦被认为是将来手术治疗BPH的金标准。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HoLEP的手... 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作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手术方式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及较长学习曲线的特点。对于许多患者HoLEP是一种较好选择,已逐渐成为内镜手术的首选,亦被认为是将来手术治疗BPH的金标准。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对HoLEP的手术方式进行了技术改进,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及学习曲线,给患者及术者带来福音,但对手术的并发症很少有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因此,本文就HoLEP并发症的病因、防治以及手术技术关键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BPH的诊断和治疗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 并发症防治 技术关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石CT值、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预测上尿路结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发生、发展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金华 辜祖玄 +1 位作者 潘维昕 邓立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7期1862-1865,共4页
目的探讨结石CT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上尿路结石患者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US)发生、发展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海南西部中心医院行上尿路结石术术后发生US未发生感染性休克的35例患者作为观... 目的探讨结石CT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上尿路结石患者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US)发生、发展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海南西部中心医院行上尿路结石术术后发生US未发生感染性休克的35例患者作为观察A组,上尿路结石术后US并发感染性休克的35例患者作为观察B组,同时选取同期未发生感染的上尿路结石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结石CT值,NLR;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US及感染性休克发生的相关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石CT值、NLR与US发生、发展的关系及预测价值。结果3组患者的结石大小、结石形态、合并糖尿病、结石CT值、NL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控制结石形态、合并糖尿病后,结石大小、结石CT值、NLR仍与US发生有关(P<0.05);控制结石大小后,结石CT值、NLR仍与US并发感染性休克有关(P<0.05);结石CT值、NLR联合预测US发生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单一指标预测(P<0.05)。结论结石CT值、NLR与上尿路结石术后US发生、发展有关,二者联合检测可为临床预测完善相关预警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尿源性脓毒血症 感染性休克 结石CT值 中性粒细胞比率 淋巴细胞比率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石大小及形态、穿刺通道、尿培养结果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关系探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陈金华 辜祖玄 +1 位作者 潘维昕 邓立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4期1519-1522,共4页
目的 探讨结石大小及形态、穿刺通道、尿培养结果与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患者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2月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接受PCNL的患者168例,其中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2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未并... 目的 探讨结石大小及形态、穿刺通道、尿培养结果与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患者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2月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接受PCNL的患者168例,其中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22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未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1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结石大小及形态、穿刺通道、尿培养结果联合预测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年龄、体重指数、职业、合并高血压占比、合并脑血管疾病占比、结石部位、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合并高血糖占比、结石大小>3 cm占比、结石形态为鹿角形或铸形的占比、穿刺通道为标准通道的占比、术前尿培养结果阳性占比、术前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术前尿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手术时间后,结石大小、结石形态、穿刺通道大小、术前尿培养结果仍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相关(P<0.05)。结石大小及形态、穿刺通道、尿培养结果联合预测PCNL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特异度、准确度高于结石大小、结石形态、穿刺通道、尿培养单独预测,误诊率低于结石大小、结石形态、穿刺通道、尿培养单独预测(P<0.05)。结论 结石大小及形态、穿刺通道、尿培养结果是PCNL患者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的主要相关因素,上述指标联合可为临床评估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风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结石大小 结石形态 穿刺通道 尿培养 尿源性脓毒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组织中TIPE通过调节VEGFR2表达促进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 被引量:3
7
作者 陈金华 辜祖玄 +1 位作者 邓立 潘维昕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4298-4304,共7页
目的:探究膀胱癌组织中TIPE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促进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收集膀胱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各34例,以人膀胱上皮永生化细胞SV-HUC-1、人膀胱癌细胞株UMUC3和人脐静脉内... 目的:探究膀胱癌组织中TIPE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促进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收集膀胱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各34例,以人膀胱上皮永生化细胞SV-HUC-1、人膀胱癌细胞株UMUC3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为体外研究对象,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组织中TIPE表达;RT-PCR检测细胞中TIPE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组织和细胞中TIPE、PDK1、p-PDK1和VEGFR2蛋白表达;CCK-8检测UMUC3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UMUC3细胞迁移能力;血管形成实验检测HUVECs血管形成能力。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膀胱癌组织中TIPE IHC评分和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SV-HUC-1组相比,UMUC3组中TIPE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与siRNA-NC组相比,siRNA-TIPE组UMUC3细胞增殖、迁移能力、HUVECs的管道交叉数明显降低(P<0.05),TIPE、p-PDK1和VEGFR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DK1抑制剂GSK2334470(简称GSK)的使用浓度为4μmol/L。与Vector组相比,TIPE组UMUC3细胞TIPE、p-PDK1和VEGFR2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和HUVECs的管道交叉数明显升高(P<0.05),Vector+GSK组UMUC3细胞p-PDK1和VEGFR2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和HUVECs的管道交叉数明显降低(P<0.05),GSK可逆转TIPE对UMUC3和HUVECs细胞的作用。结论:TIPE通过磷酸化PDK1上调VEGFR2表达促进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PE 膀胱癌 VEGFR2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来源的外泌体通过促进髓系抑制性细胞的扩增介导毒性T细胞的免疫抑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金华 辜祖玄 +1 位作者 邓立 潘维昕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71-978,共8页
目的:探究膀胱癌细胞系MB49来源的外泌体(MB49-Exo)对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s)的影响及后者对MB49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免疫功能的调控。方法:试剂盒分离MB49-Exo,并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外泌体形态,纳米粒径颗... 目的:探究膀胱癌细胞系MB49来源的外泌体(MB49-Exo)对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DSCs)的影响及后者对MB49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免疫功能的调控。方法:试剂盒分离MB49-Exo,并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外泌体形态,纳米粒径颗粒跟踪分析仪(NTA)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构建Balb/c小鼠MB49-Exo荷瘤模型,设置PBS作为阴性对照,MB49荷瘤小鼠为阳性对照,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骨髓与脾脏中MDSCs的表达及分型和脾脏中CD8^(+)T淋巴细胞数量;分离培养小鼠原代骨髓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PBS与MB49-Exo对其向MDSCs分化的影响,并将两组不同处理的MDSCs记为PBS-MDSCs组与MB49-Exo-MDSCs组;使用MB49特异性抗原诱导小鼠成熟树突状细胞(DCs),并利用其制备膀胱癌抗原特异性CTL,再使用PBS-MDSCs与MB49-Exo-MDSCs组的MDSCs进行刺激,ELISA检测不同处理条件下CTL对白介素-1(IL-2)和干扰素-γ(IFN-γ)的表达水平,羟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脂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CTL的增殖水平,乳酸脱氢酶法检测CTL对MB49的杀伤活性,最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两组MDSCs中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磷酸化水平(p-STAT3/STAT3)。结果:成功分离获得MB49-Exo;与对照组相比,MB49-Exo不仅能够明显促进荷瘤小鼠骨髓与脾脏中以粒细胞型MDSCs类型为主MDSCs的形成(P<0.001),还能显著减少脾脏中CD8^(+)T淋巴细胞数量(P<0.001);在体外研究中,较PBS-MDSCs组比较,MB49-Exo-MDSCs组中MDSCs的扩增水平明显升高(P<0.001),且其处理的CTL对IL-2和IFN-γ的分泌水平,细胞增殖能力和对MB49的杀伤活性均明显降低(P<0.001);但MB49-Exo-MDSCs组中STAT3的磷酸化水平较PBS-MDSCs组明显升高(P<0.001)。结论:本研究发现来源于膀胱癌细胞的外泌体能通过促进MDSCs的形成来抑制肿瘤特异性CTL的免疫功能,从而协助肿瘤的免疫逃逸,而外泌体的上述作用可能通过促进MDSCs中激活STAT3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外泌体 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性护理对前列腺术后患者情绪、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9
作者 叶琨妮 徐秀蕾 +2 位作者 许华杏 陈金华 辜祖玄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24年第4期1332-1335,共4页
目的探讨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对其心理,睡眠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于2019年1月~2022年1月采集病例资料入档,对象为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共计142例,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实行... 目的探讨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措施对其心理,睡眠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于2019年1月~2022年1月采集病例资料入档,对象为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共计142例,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开展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各组纳入71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舒适度,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升幅,且观察组GCQ评分的升幅较对照组更大(P<0.05);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其中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观察组评分的降幅更大(P<0.05);两组简易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均明显升高,其中观察组相对更高(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措施实施于TURP患者,不仅提高患者舒适度,缓解负性情绪,提高心理健康,同时全面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护理 前列腺电切术 负面情绪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