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腔镜Ivor-Lewis胃游离优化策略与经典全腔镜Ivor-Lewis治疗早中期食管癌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杨三虎 姬翔 +6 位作者 贠宇辉 景鑫 辛向兵 颜振科 刘旭 李万山 郑春龙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8期870-874,共5页
目的比较腔镜Ivor-Lewis胃游离优化策略与经典全腔镜Ivor-Lewis手术治疗早中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82例早中期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 目的比较腔镜Ivor-Lewis胃游离优化策略与经典全腔镜Ivor-Lewis手术治疗早中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82例早中期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经典全腔镜Ivor-Lewis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腔镜Ivor-Lewis胃游离优化策略。比较两组手术一般情况、胃肠功能恢复进程、下床活动时间、手术前后血清胃肠激素[胃动素、胃泌素、胆囊收缩素(CCK)、生长抑素]和应激指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经口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淋巴结清扫数、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胃肠激素及应激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及3 d时两组血清胃动素、胃泌素、CCK及SOD水平明显低于术前,且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而血清ACTH、Cor及MDA水平明显高于术前,且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血清生长抑素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20%)及术后1年复发率(5.00%)、生存率(97.50%)与对照组(分别为21.95%、10.26%、94.87%)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腔镜Ivor-Lewis胃游离优化策略治疗早中期食管癌患者可调节胃肠激素,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促进胃肠功能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中期食管癌 胃肠激素 应激指标 全腔镜Ivor-Lewis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与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勇世 王小平 +2 位作者 辛涛 雷杰 辛向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26期80-81,共2页
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联合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将我院收治的72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电视胸腔镜联合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固定治疗,对照组... 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联合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将我院收治的72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电视胸腔镜联合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加压包扎和胸部护板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坐起、下床和住院时间,NRS评分、PO_2和PCO_2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RS评分、PO_2和PC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坐起、下床和住院时间,NRS评分、PO_2和PCO_2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联合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固定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肋骨骨折 电视胸腔镜 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 加压包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尧庆 韩勇 +1 位作者 王涛 辛向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30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加压包扎和胸部护板固定治... 目的探讨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加压包扎和胸部护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坐起、下床和住院时间、VAS评分、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坐起时间、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PaO_2和PaCO_2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肋骨骨折 记忆合金环抱器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辛向兵 辛涛 +3 位作者 王涛 李岩 朱爱林 刘勇世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27期49-50,共2页
目的评价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 目的评价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漏气、气胸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手术疗法,建议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胸腔镜手术 气胸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辛涛 辛向兵 韩丰立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14期1-2,5,共3页
目的评估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基因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携带EGFR敏感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给予盐酸埃克替尼和盐... 目的评估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携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基因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携带EGFR敏感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给予盐酸埃克替尼和盐酸厄洛替尼模拟片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厄洛替尼片盐酸埃克替尼模拟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OR为37.5%,DCR为65.0%,OS为13.9个月和PFS为9.1个月;而对照组的OR为22.5%,DCR为47.5%,OS为10.2个月,PFS为7.4个月。两组比较,各疗效评价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试验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埃克替尼治疗携带EGFR敏感基因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均优于盐酸厄洛替尼,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非小细胞肺癌 盐酸埃克替尼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例肺癌肺叶切除术后乳糜胸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辛向兵 贾建博 +3 位作者 卢强 赵晋波 韩勇 王涛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7期524-526,共3页
目的探讨肺癌肺叶切除术后乳糜胸的临床特点。方法肺癌行根治性切除并区域性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并发乳糜胸病人46例。最初全部行禁食治疗,其中完全禁食29例,低甘油三酯饮食17例。禁食治疗失败者行乳糜胸的方法。结果胸膜固定术治疗,固定... 目的探讨肺癌肺叶切除术后乳糜胸的临床特点。方法肺癌行根治性切除并区域性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并发乳糜胸病人46例。最初全部行禁食治疗,其中完全禁食29例,低甘油三酯饮食17例。禁食治疗失败者行乳糜胸的方法。结果胸膜固定术治疗,固定术治疗失败者行胸导管结扎术治疗。完全禁饮食组14例经饮食治疗成功治愈,15例行胸膜固定术;低甘油三酯饮食组7例经饮食治疗成功治愈,剩余10例病人,有3例改为完全禁饮食,还有7例改为行胸膜固定术。禁饮食组和低甘油三酯饮食组间,胸管引出量、住院时间、最初治疗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例行胸膜固定术病人,成功19例,3例病人进一步行手术结扎胸导管治疗。结论有效的保守治疗,包括胸膜粘连固定术,应该是复杂肺叶切除并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胸有效管理的第一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乳糜胸 禁食治疗 胸膜固定术 胸导管结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脓胸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7
作者 刘勇世 辛涛 辛向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25期59-60,共2页
目的评价胸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脓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6年3月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脓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胸腔镜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开胸手术治疗... 目的评价胸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脓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6年3月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脓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胸腔镜手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胸闷、胸痛、胸腔感染、脓胸复发等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脓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常规开胸手术,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脓胸 胸腔镜手术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治疗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8
作者 辛向兵 辛涛 刘勇世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28期69-70,共2页
目的评价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治疗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胸带固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NRS... 目的评价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治疗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肋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胸带固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NRS评分、PO_2和PCO_2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RS评分、PO_2和P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RS评分、PO_2和PCO_2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NRS评分、PO_2和PCO_2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固定治疗肋骨骨折疗效优于胸带固定疗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形状记忆环抱接骨板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TS对胸腔镜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术期及血清学指标的变化影响和预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王涛 辛向兵 韩勇 《实用癌症杂志》 2019年第3期411-414,共4页
目的探讨FTS对胸腔镜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术期及血清学指标的变化影响和预后相关性研究。方法 9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而治疗组则采用胸腔... 目的探讨FTS对胸腔镜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患者的围术期及血清学指标的变化影响和预后相关性研究。方法 9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而治疗组则采用胸腔镜下快速康复外科流程的治疗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等情况差异。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 05),但治疗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 <0. 05),且住院费用、术后镇痛药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治疗组的肺功能各项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且治疗组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两组血清学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 05);治疗后,两组血清IGF-1R浓度均有所下降,其中治疗组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而两组血清IFN-γ水平则有所升高,且治疗组升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GF-1R水平与相应患者复发或转移情况呈正相关(γ=0. 774,P <0. 05),而血清S100A2水平则呈负相关(γ=-0. 838,P <0. 05)。结论在胸腔镜下将快速康复外科流程应用于肺癌手术中,能有效加快患者康复、提高患者预后,同时血清学指标可用于其预后的判断,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快速康复外科 非小细胞肺癌 血清学指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微创手术后呼吸衰竭发生风险的潜在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涛 贾建博 +1 位作者 辛向兵 朱爱林 《临床外科杂志》 2018年第9期668-670,共3页
目的分析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微创手术后呼吸衰竭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方法胸腔镜食管癌微创手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病人55例为呼吸衰竭组,术后无呼吸衰竭病人9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术前肺功能、术前合并症、手术时间以... 目的分析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微创手术后呼吸衰竭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方法胸腔镜食管癌微创手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病人55例为呼吸衰竭组,术后无呼吸衰竭病人9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术前肺功能、术前合并症、手术时间以及术后病发症等因素对呼吸衰竭发生风险的影响。使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数据,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食管癌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年龄≥70岁)、吸烟、术前肺部合并症、手术时间> 3小时、术后吻合口瘘、发生乳糜胸可能是呼吸衰竭发生的危险因素;呼吸衰竭组术前最大通气量(MVV%)为(51. 02±7. 69),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为(39. 05±6. 47),对照组分别为(85. 64±8. 10)和(74. 29±7. 28),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手术时间> 3小时、术前肺功能偏低及术后吻合口瘘、乳糜胸(B值分别为1. 313、1. 345、1. 489、1. 579和1. 574)均为引起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微创手术后发生呼吸衰竭的独立因素(P <0. 05)。结论接受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微创手术病人术前改善肺功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吻合口瘘、乳糜胸发生有助于预防术后呼吸衰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食管癌 呼吸衰竭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T1A促进肺癌转移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贾建博 王涛 +3 位作者 辛向兵 卢强 韩勇 田磊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研究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 (CPT1A)在肺癌转移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首先,利用实时定量PCR (qRT-PCR)与Western blot实验检测11对肺癌原发灶与转移灶组织中CPT1A分子的mRNA与蛋白表达,以明确CPT1A在肺癌转移过程中的表达是否发生改变... 目的研究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 (CPT1A)在肺癌转移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首先,利用实时定量PCR (qRT-PCR)与Western blot实验检测11对肺癌原发灶与转移灶组织中CPT1A分子的mRNA与蛋白表达,以明确CPT1A在肺癌转移过程中的表达是否发生改变;其次,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下调CPT1A表达对肺癌A549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最后,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下调CPT1A表达对肺癌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肺癌转移灶组织中CPT1A表达在m RNA与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原发灶组织[mRNA水平:(1.00±0.14)vs (1.83±0.75);蛋白水平:(1.00±0.26) vs (2.25±0.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细胞相比,下调CPT1A表达可显著抑制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siCtrl vs siCPT1A-1 vs siCPT1A-2=(1.00±0.12) vs (0.39±0.04) vs (0.38±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下调CPT1A表达可显著抑制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siCtrl vs siCPT1A vs siCPT1A-2=(23.00±3.00) vs (12.00±2.00) vs (13.00±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T1A在肺癌转移过程中表达显著上调;CPT1A可同时促进肺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提示CPT1A是肺癌治疗潜在的分子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 脂肪酸氧化 迁移 侵袭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MA3B、AEG1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贾建博 辛向兵 +2 位作者 朱爱林 韩勇 王涛 《癌症进展》 2019年第21期2513-2515,2519,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信号素3B(SEMA3B)蛋白、星型细胞上调基因1(AEG1)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20例食管癌患者的食管癌组织标本及对应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两种组织中SEMA3B、...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信号素3B(SEMA3B)蛋白、星型细胞上调基因1(AEG1)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20例食管癌患者的食管癌组织标本及对应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两种组织中SEMA3B、AEG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对食管癌组织中SEMA3B、AEG1蛋白表达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食管癌组织中SEMA3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和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1);食管癌组织中AEG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和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TNM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食管癌患者食管癌组织中SEMA3B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低于TNM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食管癌患者食管癌组织中AEG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TNM分期为Ⅰ~Ⅱ期、分化程度为高中分化、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SEMA3B蛋白表达下调,AEG1蛋白表达上调,且SEMA3B、AEG1蛋白表达与食管癌患者的病情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信号素3B 星型细胞上调基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化性肺细胞瘤1例
13
作者 辛少伟 王涛 +2 位作者 辛向兵 冯杨波 张豪 《临床肺科杂志》 2018年第10期1939-1940,共2页
硬化性肺细胞瘤(Pulmonary sclerosing pneumocytoma,PSP)多发于亚洲女性^([1]),其总体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国内外报道有所增加。PSP最初因形态结构与皮肤组织中的硬化性血管瘤相似而命名为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 硬化性肺细胞瘤(Pulmonary sclerosing pneumocytoma,PSP)多发于亚洲女性^([1]),其总体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国内外报道有所增加。PSP最初因形态结构与皮肤组织中的硬化性血管瘤相似而命名为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在1999年及2004年的WHO肺癌分类中被归为"杂项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性肺细胞瘤 免疫组化 基质细胞 PSP 细针穿刺细胞学 右肺下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板石膏托结合外固定治疗指骨骨折
14
作者 白成斌 辛向兵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7年第4期21-21,共1页
目的:探究指骨骨折的固定方法。方法:采用铝板石膏托结合外固定治疗指骨骨折64例。结果:随访半年以上,优良率达93.7%。结论:铝板石膏托结合固定是治疗指骨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 指骨骨折 治疗 骨折固定术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在传统开胸与胸腔镜下手术切除周围型肺癌疗效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尧庆 刘勇世 +2 位作者 刘红刚 李岩 辛向兵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22期4321-4324,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开胸手术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对老年性早期周围型肺癌的疗效及生存曲线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行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65例,均为周围型肺癌。采用非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开胸手术组和胸腔镜组,其中开胸手术组34... 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开胸手术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对老年性早期周围型肺癌的疗效及生存曲线的差异。方法:选取我院行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65例,均为周围型肺癌。采用非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开胸手术组和胸腔镜组,其中开胸手术组34例,胸腔镜组31例。按照既定分组方案实施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属性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术后随访至2016年6月,采用Kaplan-Meier法对比2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OS)、无复发生存率(RFS)。结果:胸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胸组(p<0.05)。胸腔镜组拔出胸腔引流管天数明显缩短(p<0.05)。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胸组(p<0.05)。胸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VAS评分、住院时间低于开胸组(p<0.05)。但胸腔镜组住院总费用多于开胸组(p<0.05)。开胸组组5年RFS为65.27%,胸腔镜组67.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胸组患者5年OS为53.73%,胸腔镜组为5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开胸手术,胸腔镜下早期肺癌切除术出血量少,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5年总生存率高于传统开胸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痛 开胸术 胸腔镜肺切除术 疗效对比 生存分析
原文传递
两种胸腔镜下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辛向兵 贾建博 +2 位作者 朱爱林 韩勇 王涛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780-782,共3页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自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96例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单操作孔胸腔镜组(n=46)...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自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96例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单操作孔胸腔镜组(n=46)和三孔胸腔镜组(n=50)。观察并记录患者围术期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和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单操作孔组的手术时间为(133.58±22.87)min,术中出血量为(192.38±30.27)ml,淋巴结清扫个数为(13.42±1.42)个,术后总引流量为(544.28±116.37)ml,引流时间为(2.67±0.83)d,术后住院时间为(6.65±1.58)d;三孔组的手术时间为(144.29±24.61)min,术中出血量为(171.45±26.64)ml,淋巴结清扫个数为(12.05±1.21)个,术后总引流量为(627.39±121.92)ml,引流时间为(3.32±0.94)d,术后住院时间为(8.45±2.05)d,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总引流量、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不张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胸腔积液、心律失常及切口感染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操作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围术期观察指标明显优于三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且术后并发症少,但术后切口感染率较高,临床实践过程中注意伤口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关键酶和肺腺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17
作者 辛向兵 熊延路 +5 位作者 思越 潘明宏 石明延 卢强 李小飞 韩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14期2683-2686,2674,共5页
目的:探讨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途径中的关键酶和肺腺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首先从GEO数据库、TCGA平台中获取肺腺癌的转录组数据和相应的临床信息,通过非参数检验分析苹果酸脱氢酶1/2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2这四种关键酶在肿瘤组... 目的:探讨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途径中的关键酶和肺腺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首先从GEO数据库、TCGA平台中获取肺腺癌的转录组数据和相应的临床信息,通过非参数检验分析苹果酸脱氢酶1/2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2这四种关键酶在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别,再进一步分析其和肺腺癌患者总生存期、人口学特征、TNM参数以及肿瘤恶性生物学标志物之间的关系。结果:肺腺癌中苹果酸脱氢酶1/2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1/2均呈高表达;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 (Glutamic-oxaloacetic transaminase 2,GOT2)和肺腺癌的生存概率有关,高表达GOT2的病人往往具有较短的总生存期;GOT2的表达和肺腺癌的人口学特征、TNM参数、临床分期均无明显统计学关联,与肿瘤恶性标志物PCNA呈显著正相关(r=0.2,P<0.05)。结论:肺腺癌组织中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途径中关键酶GOT2呈高表达,并可能促进肺腺癌的发生和恶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糖酵解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 肺腺癌 生存分析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2
原文传递
创伤性血胸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辛少伟 辛向兵 +2 位作者 冯杨波 王涛 韩勇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38-442,共5页
创伤性血胸是胸部创伤中常见的病症,治疗不当可发生持续失血、凝固性血胸和脓胸等,危及患者生命。创伤性血胸治疗尚无公认的指南或共识。本文重点回顾近年来关于创伤性血胸的治疗进展,总结创伤性血胸治疗领域最新成果,为临床医师临床决... 创伤性血胸是胸部创伤中常见的病症,治疗不当可发生持续失血、凝固性血胸和脓胸等,危及患者生命。创伤性血胸治疗尚无公认的指南或共识。本文重点回顾近年来关于创伤性血胸的治疗进展,总结创伤性血胸治疗领域最新成果,为临床医师临床决策提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血胸 治疗不当 凝固性血胸 胸部创伤 临床决策 临床医师
原文传递
电视胸腔镜治疗创伤性血胸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辛少伟 王涛 +1 位作者 辛向兵 韩勇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19-623,共5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创伤性血胸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2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94例行VATS治疗的创伤性血胸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5例,女19例;年龄15...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创伤性血胸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2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94例行VATS治疗的创伤性血胸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5例,女19例;年龄15~78岁[(45.8±14.6)岁]。其中1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组),82例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无并发症组)。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气胸及血胸情况、肋骨骨折数目、简明损伤定级(AIS)、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肋骨固定与否、发现肺漏气与否、引流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等资料。通过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与并发症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并发症组受伤至手术时间>3 d的比例、引流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75%(9/12)、(7.8±2.6)d、(10.2±2.7)d]均显著高于或长于无并发症组[分别为37%(30/82)、(5.5±1.6)d、(8.0±2.3)d](P<0.05或0.01)。而两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气胸及血胸情况、肋骨骨折(≥3根)与否、AIS、ISS、手术时间、肋骨固定与否、发现肺漏气与否及术后引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受伤至手术时间>3 d及术中发现肺漏气与VATS治疗创伤性血胸后并发症发生显著相关(P<0.05)。结论受伤至手术时间>3 d及术中发现肺漏气是VATS治疗创伤性血胸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胸 胸腔镜检查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创伤性血胸观察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辛少伟 王涛 +1 位作者 辛向兵 韩勇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分析探讨创伤性血胸观察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胸腔外科收治的54例次行观察治疗的创伤性血胸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效果。通过多因素分析观察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治疗总失败率为59.26%(... 目的分析探讨创伤性血胸观察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胸腔外科收治的54例次行观察治疗的创伤性血胸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效果。通过多因素分析观察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治疗总失败率为59.26%(32/54)。观察治疗失败组在血胸量、住院时间、合并气胸、大于3根肋骨骨折患者比例等方面均明显高于治疗成功组(P<0.05)。观察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合并气胸(OR=9.529,95%CI:1.988~45.580,P=0.005)和肋骨骨折大于3根(OR=5.535,95%CI:1.065~28.754,P=0.042)。结论合并气胸和肋骨骨折大于3根是创伤性血胸观察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应将合并气胸和肋骨骨折情况纳入创伤性血胸的观察治疗决策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胸 胸部创伤 肋骨骨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