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强放射治疗中不同射野设计对中下段食管癌治疗的剂量影响研究
1
作者 王浩 丁绮 +6 位作者 郭峰 巩延涛 陈根祥 车亚 任英红 杨藴一 李毅 《中国医学装备》 2025年第1期2-6,57,共6页
目的:设计两种不同射野分布的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比较其对中下段食管癌靶区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差异,为IMRT计划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22年11月至2023年5月在商洛市中心医院接受IMRT的17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资料,为... 目的:设计两种不同射野分布的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比较其对中下段食管癌靶区和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差异,为IMRT计划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的分析2022年11月至2023年5月在商洛市中心医院接受IMRT的17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资料,为每例患者分别设计Plan1、Plan2两组不同射野的IMRT计划,Plan1组射野角度为0°、80°、120°、160°、200°,Plan2组射野角度为30°、130°、180°、230°、330°,计划靶区(PTV)的处方剂量为60 Gy/30次,比较两组计划的剂量参数差异。结果:两组计划靶区剂量参数中2%、98%、50%靶区剂量(D_(2%)、D_(98%)、D_(50%))、均匀性指数(HI)、适形指数(CI)和机器跳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OAR双肺V5、心脏平均剂量(D_(mean))、和脊髓最大剂量(D_(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lan1组双肺接受10、20、30 Gy剂量照射的体积百分比(V_(10)、V_(20)、V_(30))、肺平均剂量(Vmean)分别比Plan2组减少7.44%、21.16%、10.09%、5.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45、-7.729、-2.247、-3.960,P<0.05);Plan1组心脏V_(10)、V_(20)分别减少7.23%、5.78%,与Plan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76、-3.523,P<0.01),而V_(30)、V_(40)增加2.7%、4.92%,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Plan1组与Plan2组心脏Dmean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两种布野方式都可以满足临床要求,在满足靶区的前提下,Plan1组在OAR保护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布野方案 中下段食管癌 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naco放疗计划系统控制点设定对中下段食管癌动态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浩 杨蕴一 +6 位作者 李毅 丁绮 郭峰 巩延涛 陈根祥 车亚 任英红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9期1-6,共6页
目的:研究Monaco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中控制点(CP)不同取值对中下段食管癌动态调强放疗(dIMRT)计划的剂量学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6月在商洛市中心医院接受动态调强放疗的13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在Monaco放疗计划系统中对每例患者分别以C... 目的:研究Monaco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中控制点(CP)不同取值对中下段食管癌动态调强放疗(dIMRT)计划的剂量学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6月在商洛市中心医院接受动态调强放疗的13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在Monaco放疗计划系统中对每例患者分别以CP限值为10、20、30、40、50、60、80、130和200设计9组dIMRT计划,除CP参数外其他优化参数均保持不变,分析靶区和危及器官(OAR)肺部、心脏和脊髓的剂量差异。结果:随着CP限值的增大,靶区最大剂量即2%靶区体积的受照剂量(D_(2%))、平均剂量即50%靶区体积的受照剂量(D_(50%))和剂量均匀性指数(HI)呈先减小然后趋于平稳;靶区最小剂量即98%靶区体积的受照剂量(D_(98%))和靶区适形度指数(CI)呈先增大然后趋于平稳;OAR的各剂量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5、10、20、30Gy剂量的体积百分比(V_(5)、V_(10)、V_(20)、V_(30))变化范围分别为1.13%、0.75%、0.29%和0.19%,肺部平均剂量(V_(mean))最大偏差18.7 cGy;心脏V_(10)、V_(20)、V_(30)、V_(40)变化范围分别为2.2%、1.23%、1.39%和1.12%,心脏V_(mean)最大偏差63.85 cGy,脊髓D_(max)最大偏差70.78 cGy.9组计划实际控制点个数(CP_(s))、计划执行时间(DT)、计划复杂度机器跳数与实际控制点个数比值(MU/CP_(s))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857、25.145、135.467,P<0.05)。结论:在中下段食管癌dIMRT计划中,最大CP值设定为40~50,在满足靶区和OAR剂量的前提下能够减少计划的优化时间、子野数目和患者的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点(CP) 中下段食管癌 动态调强放射治疗计划(dIMRT) 剂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患者显著体重丢失的列线图模型构建及验证
3
作者 车亚 任英红 +2 位作者 郭峰 陈根祥 赵本华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9期3229-3235,共7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用列线图构建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IMRT)患者显著体重丢失的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商洛市中心医院接受鼻咽癌IMRT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放疗期间体重丢失≥10%为显著体重丢失标准,... 目的本研究旨在用列线图构建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IMRT)患者显著体重丢失的预测模型并验证。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在商洛市中心医院接受鼻咽癌IMRT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放疗期间体重丢失≥10%为显著体重丢失标准,将患者分为显著体重丢失组(CWL组)34例和未显著体重丢失组(non-CWL组)40例。CWL组男25例、女9例,年龄(48.29±8.47)岁;non-CWL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45.79±7.69)岁。单因素分析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史、病理类型、肿瘤家族史等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鼻咽癌IMRT患者显著体重丢失的危险因素,根据结果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采用校准曲线进行验证。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国际抗癌联盟(UICC)N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730,P<0.05);CWL组放疗期间使用化疗药物、EB病毒拷贝数>1500 copies/ml、颈部放疗剂量均高于non-CWL组[97.74%(33/34)比75.00%(30/40)、52.63%(23/34)比37.50%(15/40)、(70.61±2.79)Gy比(65.75±2.53)Gy],放疗后白蛋白、血红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低于non-CWL组[(37.48±3.91)g/L比(40.24±4.79)g/L、(109.79±16.97)g/L比(120.97±17.82)g/L、(206.58±37.16)mg/L比(229.75±34.39)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066、6.686,t=7.855、2.684、2.749、2.783;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N分期、颈部放疗剂量高、放疗期间使用化疗药、高EB病毒拷贝数、放疗后低白蛋白、血红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是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显著体重丢失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据此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能有效预测鼻咽癌IMRT患者显著体重丢失的发生,校准曲线验证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准确性。结论高N分期、颈部放疗剂量高、放疗期间使用化疗药物、高EB病毒拷贝数、放疗后低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和前白蛋白水平是鼻咽癌患者显著体重丢失的高风险因素,在治疗中应加以重视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体重丢失 调强放射治疗 列线图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调强放疗计划中心与靶区中心位置偏差的研究
4
作者 王浩 郭峰 +4 位作者 车亚 任英红 丁绮 杨蕴一 李毅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11期44-50,共7页
目的探索放疗计划设计时,当食管癌定位中心与靶区中心位置偏差在X(左右方向)、Y(头脚方向)、Z(上下方向)三维方向小于±15 mm时,计划中心的改变情况对放疗计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商洛市中心医院接受食管癌放射治疗的40例患者为... 目的探索放疗计划设计时,当食管癌定位中心与靶区中心位置偏差在X(左右方向)、Y(头脚方向)、Z(上下方向)三维方向小于±15 mm时,计划中心的改变情况对放疗计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商洛市中心医院接受食管癌放射治疗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首先以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中心为计划中心设计放疗计划,待计划优化完成后,将靶区中心沿X、Y、Z三个方向分别平移±5、±10、±15 mm,并以此点为计划中心,重新设计放疗计划,统计剂量学参数,评价计划的可行性。结果靶区、危及器官、计划执行效率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计划中心在PTV中心组相比,其他组PTV最大剂量(D_(max))、最小剂量、平均剂量(D_(mean))、均匀性指数、适形度指数的变化范围(百分比)为:-0.15%~0.12%、-0.05%~0.05%、-0.07%~0.09%、-0.09%~0.28%、-0.36%~0.48%;肺V5(器官受到500 cGy剂量的体积百分比,其他以此类推)、V_(10)、V_(20)、V_(30)、D_(mean)最大偏差分别为0.68%、0.29%、0.40%、-0.14%、7.75 cGy;心脏V_(10)、V_(20)、V_(30)、V_(40)、D_(mean)最大偏差分别为0.66%、-0.30%、-0.47%、0.54%、-14.08 cGy;脊髓D_(max)最大偏差为28.98 cGy;机器跳数、计划执行时间、计划优化时间最大偏差分别为-34.01 MU、5.33 s、-6.09 s。结论当定位中心和靶区中心在X、Y、Z三个方向的位移小于±15 mm时,可以直接将定位中心作为计划中心进行放疗计划的设计,以便减少患者的复位时间和复位时的二次摆位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动态调强放疗 定位中心 计划质量 剂量学 位置偏差 靶区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男性口腔癌放疗后肿瘤溶解综合征2例及文献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欣 张圃 +2 位作者 任英红 焦军全 车亚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75-477,共3页
肿瘤溶解综合征(tumor lysis syndrome,TLS)是由于肿瘤细胞自发性或治疗后死亡,细胞内物质快速入血,超出肾脏和其他组织器官代谢能力,导致代谢异常的一类急症。临床主要表现为高尿酸、高血钾、高血磷低血钙以及肾功能衰竭、心律失常... 肿瘤溶解综合征(tumor lysis syndrome,TLS)是由于肿瘤细胞自发性或治疗后死亡,细胞内物质快速入血,超出肾脏和其他组织器官代谢能力,导致代谢异常的一类急症。临床主要表现为高尿酸、高血钾、高血磷低血钙以及肾功能衰竭、心律失常等一系列代谢异常的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治疗 放射疗法 适形/副作用 肿瘤溶解综合征 鳞状细胞/治疗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LF6、p21表达与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车亚 郭峰 +1 位作者 任英红 马红兵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8期1346-1350,共5页
目的:探讨Kruppel样因子6(KLF6)、p21蛋白表达与中晚期(Ⅱb-Ⅲb)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108例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作为受试对象,均行同步放化疗,根据病变好转情况分为放化疗敏感组81例和放化疗不敏感组27例。用免疫组... 目的:探讨Kruppel样因子6(KLF6)、p21蛋白表达与中晚期(Ⅱb-Ⅲb)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108例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作为受试对象,均行同步放化疗,根据病变好转情况分为放化疗敏感组81例和放化疗不敏感组27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所有受试者组织中KLF6、p21蛋白水平,分析二者表达与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敏感性及3年总生存率(OS)的关系。结果:放化疗敏感组与不敏感组患者的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化疗方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KLF6蛋白低表达患者同步放化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高表达患者(P<0.05),p21蛋白低表达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高表达患者(P<0.05)。KLF6、p21蛋白表达与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FIGO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及放化疗敏感性有关(P<0.05)。KLF6低表达患者OS明显低于高表达患者(P<0.05);p21高表达患者OS显著低于低表达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KLF6、p21表达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KLF6高表达、p21低表达的Ⅱb-Ⅲb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敏感性强,其放化疗总有效率及3年OS均较高,可作为预后判断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uppel样因子6 P21 宫颈癌 同步放化疗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microRNA-126水平与其放化综合疗效的关系及对其胃癌细胞放射增敏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车亚 陈根祥 +3 位作者 陈绪阳 闫景远 任英红 马红兵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究胃癌患者microRNA-126水平与其放化综合疗效的关系及对其胃癌细胞放射增敏作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商洛市中心医院肿瘤诊治中心收治的75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临床资料、放化疗效果不同的... 目的探究胃癌患者microRNA-126水平与其放化综合疗效的关系及对其胃癌细胞放射增敏作用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商洛市中心医院肿瘤诊治中心收治的75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临床资料、放化疗效果不同的患者中MicroRNA-126相对表达水平,以及转染情况和放射增敏作用。结果中、高分化组患者的microRNA-126相对表达水平为(1.14±1.40)2-△△Ct,明显低于低分化的(1.97±2.05)2-△△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患者的microRNA-126相对表达水平为(1.02±1.27)2-△△Ct,明显低于Ⅰ~Ⅱ期的(1.84±1.97)2-△△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径<5 cm组患者的microRNA-126相对表达水平为(2.17±2.24)2-△△Ct,明显高于直径≥5 cm的(1.16±1.16)2-△△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敏感组患者的组织、血浆的microRNA-126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73±0.07)2-△△Ct、(0.57±0.03)2-△△Ct,显著低于敏感组的(1.00±0)2-△△Ct、(1.00±0)2-△△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染microRNA-126组患者的D0、SF分别为(2.35±0.29)、(0.53±0.15),明显低于未转染组、转染microRNA-NC组的(4.12±0.25)、(0.84±0.06),(4.24±0.24)、(0.79±0.09),而SER为(1.79±0.1),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的(1.00±0)、(1.06±0.1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转染组与转染microRNA-NC组的D0、SF、SE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croRNA-126可能具有放射增敏作用,并提高放化疗效果;且在不同胃癌患者中microRNA-126相对表达水平有差异,可能提示其具有诊断胃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microRNA-126 放疗 化疗 放射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乳腺癌5年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2
8
作者 车亚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12期1837-1839,1843,共4页
【目的】探讨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本院收治的同侧同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且无远处转移的110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均接受4~6周期新辅助化疗、化疗后手术治疗及放疗;术后病理均证实为三阴性... 【目的】探讨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本院收治的同侧同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且无远处转移的110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均接受4~6周期新辅助化疗、化疗后手术治疗及放疗;术后病理均证实为三阴性浸润性乳腺癌(TNBC)。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5年生存率并分析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时间54~7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65.2个月,共死亡49例,共死亡49例,患者5年生存率为55.45%(61/110),中位生存时间为31.9个月。术后锁骨上淋巴结阴性及病理学完全缓解(pCR)患者5年生存率为73.68%(28/38)和81.82%(18/22)高于锁骨上淋巴结阳性52.78%(38/72)及非pCR患者54.55%(48/88)(均P<0.05)。化疗前锁骨上淋巴结大小、化疗前乳腺癌组织中Ki-67水平、化疗后锁骨上淋巴结、腋窝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状态、pCR情况与DFS具有相关性(P<0.05);年龄、化疗前乳腺癌组织中Ki-67、化疗后锁骨上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状态、pCR情况与OS具有相关性(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后锁骨上淋巴结与腋窝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状态、pCR是D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年龄、化疗后锁骨上淋巴结状态、pCR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TNBC接受综合治疗后5年生存率高,化疗后锁骨上淋巴结状态及pCR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转移 存活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脑转移瘤1例
9
作者 郭峰 车亚 +1 位作者 任英红 王欣 《基层医学论坛》 2018年第22期3171-3172,共2页
食管癌作为第三位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其常发生肺和肝脏的转移,而脑转移却不常见,比例约为1.7%~3.6%,也有报道为0.5%~4.8%。本例食管癌术后脑转移患者,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神经症状,经过放疗神经症状... 食管癌作为第三位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其常发生肺和肝脏的转移,而脑转移却不常见,比例约为1.7%~3.6%,也有报道为0.5%~4.8%。本例食管癌术后脑转移患者,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神经症状,经过放疗神经症状明显缓解,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53岁,2016年11月因吞咽不畅,行胃镜活检,病检显示低分化鳞癌,诊断为中段食管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术后 脑转移瘤 肿瘤患者 恶性肿瘤 神经症状 颅内压增高 低分化鳞癌 中段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颗粒细胞瘤2例并文献回顾
10
作者 闫景远 陈垚 +1 位作者 车亚 张巍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6期599-603,共5页
目的 探讨乳腺颗粒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22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病理科诊断的2例乳腺颗粒细胞瘤的相关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镜下肿瘤细胞呈条索状或实... 目的 探讨乳腺颗粒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收集2008年1月—2022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病理科诊断的2例乳腺颗粒细胞瘤的相关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镜下肿瘤细胞呈条索状或实性巢团状排列,浸润性生长,间质纤维化或玻璃样变;肿瘤细胞呈多角形,胞质富含嗜酸性颗粒,细胞核小,圆形或者卵圆形,核偏位或位于中央,核深染,核仁不明显;细胞膜界限不清,核分裂罕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肿瘤细胞阳性表达Vimentin、S-100、CD68、TFE3、β-catenin,Ki-67指数约3%,不表达CK、Desmin、SMA、CR、ER、PR、Melan-A、HMB-45。PAS染色阳性。结论 乳腺颗粒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乳腺肿瘤,预后良好。依据临床表现、冷冻切片及放射影像学易误诊为乳腺癌,术后应长期定时随访,避免复发和恶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颗粒细胞瘤 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