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双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索--以“有机化学及实验技术”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潮 赵辉爽 杨怡 《新课程研究》 2024年第12期51-53,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熟练运用英语已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在高职教育中,双语课程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形式。文章首先介绍了混合式教学的概念和特点,然后分析了混合式教学在“有机化学及实验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熟练运用英语已成为大学生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在高职教育中,双语课程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形式。文章首先介绍了混合式教学的概念和特点,然后分析了混合式教学在“有机化学及实验技术”双语课程中的应用,最后通过实验数据和学生反馈,验证了高职双语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效果,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双语课程 混合式教学 “有机化学及实验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Ce-SAPO-34选择性催化丙烯还原柴油车尾气氮氧化物
2
作者 周皞 王旭瑞 +2 位作者 赵辉爽 温妮妮 苏亚欣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93-3099,共7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u Ce-SAPO-44分子筛催化剂,用于选择性催化丙烯还原柴油车尾气氮氧化物(C3H_(6)-SCR)。采用X射线衍射(XRD)、N_(2)吸附-脱附、紫外可见光谱(UV-Vis)、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和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等...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u Ce-SAPO-44分子筛催化剂,用于选择性催化丙烯还原柴油车尾气氮氧化物(C3H_(6)-SCR)。采用X射线衍射(XRD)、N_(2)吸附-脱附、紫外可见光谱(UV-Vis)、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和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表征。研究表明,引入的铈与铜物种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有利于生成更多的孤立Cu^(2+)物种,提高了分子筛催化剂的低温氧化还原性能,从而提高了Cu CeSAPO-34的低温脱硝活性。同时,双金属分子筛骨架上具有丰富的Lewis酸性位,有助于C3H_(6)和NO_(x)的吸附和活化。当Cu∶Ce=4∶2时,Cu Ce-SAPO-34催化剂具有最佳的脱硝性能,在含有10%O_(2)和5%H_(2)O的柴油车尾气氛围中,在250℃最高能实现90%以上的脱硝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催化剂 选择催化还原 氮氧化物 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有机化学》课程项目化教学初探 被引量:12
3
作者 赵辉爽 刘巧云 +1 位作者 杨怡 陈文华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第9期80-81,共2页
《有机化学》是高职院校化学化工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如采用高校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则达不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项目化教学"是适合高职院校教学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在《有机化学》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应将... 《有机化学》是高职院校化学化工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如采用高校传统的教学方法授课,则达不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项目化教学"是适合高职院校教学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在《有机化学》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应将教学与就业相结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讨教学改革的思路、内容及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有机化学 项目化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在Friedel-Crafts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赵辉爽 《天津化工》 CAS 2006年第2期9-11,共3页
综述了离子液体中的Friedel-Crafts酰基化和烷基化反应。
关键词 离子液体 FRIEDEL-CRAFTS反应 酰基化 烷基化 环境污染 新型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催化剂法结晶玫瑰合成 被引量:3
5
作者 赵辉爽 《天津化工》 CAS 2008年第3期48-50,共3页
结晶玫瑰是香精的一种,它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结晶玫瑰为白色晶体,有强烈的玫瑰香气,且香气持久而有力,是花香型香精优良的定香剂,本文以苯甲醛和氯仿为原料用双催化剂法催化合成了结晶玫瑰,并通过正交实验对合成过程中各项... 结晶玫瑰是香精的一种,它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结晶玫瑰为白色晶体,有强烈的玫瑰香气,且香气持久而有力,是花香型香精优良的定香剂,本文以苯甲醛和氯仿为原料用双催化剂法催化合成了结晶玫瑰,并通过正交实验对合成过程中各项条件进行优化,提高了结晶玫瑰的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玫瑰 苯甲醛 氯仿 双催化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基亚膦酸二甲酯的合成 被引量:1
6
作者 赵辉爽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09年第1期62-64,共3页
以苯、三氯化磷、甲醇为主要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了苯基亚膦酸二甲酯,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合成条件。第一步反应:苯和三氯化磷在三氯化铝催化剂作用下生成苯基二氯化膦,n(苯):n(三氯化铝):n(三氯化磷)=1:3:1.3,回流时... 以苯、三氯化磷、甲醇为主要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了苯基亚膦酸二甲酯,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合成条件。第一步反应:苯和三氯化磷在三氯化铝催化剂作用下生成苯基二氯化膦,n(苯):n(三氯化铝):n(三氯化磷)=1:3:1.3,回流时间9h,三氯氧磷为处理剂,收率为95.5%。在第二步反应中苯基二氯化膦在三乙胺存在下与甲醇作用生成目的物,反应温度20~30%,优化的物料配比为n(苯基二氯化膦):n(甲醇):n(三乙胺)=1:2.2:2.7,在此条件下反应收率为8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二氯化膦 苯基亚膦酸二甲酯 光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条件下Fe-Mn/Beta选择性催化丙烯还原氮氧化物 被引量:5
7
作者 周皞 李梦雨 +3 位作者 赵辉爽 伍士国 叶必朝 苏亚欣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51-761,共11页
以Beta分子筛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Fe-Mn/Beta催化剂,并对其在富氧条件下丙烯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原位漫反... 以Beta分子筛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Fe-Mn/Beta催化剂,并对其在富氧条件下丙烯选择性催化还原NO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n-situDRIFTS)等研究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Mn组分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C3H6-SCR反应活性和反应中间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Mn物种可以显著提高Fe-Mn/Beta催化剂的低温催化活性,1.5Fe1.0Mn/Beta催化剂NO还原效率350℃最高可达99.4%,在250-400℃反应温度下显示出很高的反应活性和N2选择性。原位红外光谱研究表明,分子筛离子交换位上孤立的铁离子是丙烯选择性氧化的主要活性位,分散良好的MnO2物种不能提高催化剂对丙烯的活化能力,但有助于促进形成NO2吸附物种,从而提升了Fe-Mn/Beta催化剂的低温C3H6-SCR性能。经高温水热老化处理后,Fe-Mn/Beta催化剂脱硝活性明显下降,这与孤立的Fe^3+离子迁移形成FexOy团聚物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NO 丙烯 水热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水热合成Cu⁃SAPO⁃34选择性催化丙烯还原氮氧化物 被引量:6
8
作者 周皞 杨迪 +3 位作者 王聪颖 赵辉爽 伍士国 苏亚欣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97-2004,共8页
采用一步法水热合成不同Cu/Al比的Cu-SAPO-34催化剂,并对其丙烯选择性催化还原NO(C3H6-SCR)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n situ DRI... 采用一步法水热合成不同Cu/Al比的Cu-SAPO-34催化剂,并对其丙烯选择性催化还原NO(C3H6-SCR)性能进行了研究。通过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n situ DRIFTS)等研究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Cu-SAPO-34中Cu物种含量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铜负载量为2.76%~4.12%(w/w)时,Cu-SAPO-34催化剂在富氧条件下300~400℃内表现出非常有吸引力的C3H6-SCR活性,可实现~100%的脱硝效率和~100%的N2选择性。原位红外光谱研究表明,Cu-SAPO-34分子筛骨架上孤立的Cu^2+离子是NO吸附和活化形成NO2-/NO3-中间物种的主要活性位,并通过C3H6-SCR反应过程中Cu^2+/Cu^+氧化还原循环来实现Cu^2+离子的持续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APO-34 选择性催化还原 NO 丙烯 Cu^2+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抗病毒药物缬更昔洛韦的合成综述 被引量:5
9
作者 刘巧云 赵辉爽 陈文华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08年第4期344-348,共5页
缬更昔洛韦是国际最新抗病毒药物,是更昔洛韦的前体药物,主要用来治疗HIV感染者(AIDS患者)因感染巨细胞病毒(CMV)所致急性视网膜炎。缬更昔洛韦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比更昔洛韦高出很多,而毒性却大大降低,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综述了缬... 缬更昔洛韦是国际最新抗病毒药物,是更昔洛韦的前体药物,主要用来治疗HIV感染者(AIDS患者)因感染巨细胞病毒(CMV)所致急性视网膜炎。缬更昔洛韦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比更昔洛韦高出很多,而毒性却大大降低,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综述了缬更昔洛韦的合成方法,并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出各自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药物 缬更昔洛韦 更昔洛韦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基亚膦酸二甲酯的合成
10
作者 赵辉爽 《化工文摘》 2009年第2期43-44,47,共3页
文章以苯、三氯化磷、甲醇为主要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了苯基亚膦酸二甲酯,并通过正交实验找到了最优的合成条件。第一步反应:苯和三氯化磷在三氯化铝催化剂作用下生成苯基二氯化膦,n(C6H6):n(AlCl3):n(PCl3)=1:3:1.3,回流时间为9h,三氯... 文章以苯、三氯化磷、甲醇为主要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了苯基亚膦酸二甲酯,并通过正交实验找到了最优的合成条件。第一步反应:苯和三氯化磷在三氯化铝催化剂作用下生成苯基二氯化膦,n(C6H6):n(AlCl3):n(PCl3)=1:3:1.3,回流时间为9h,三氯氧磷为处理剂,收率为95.5%。在第二步反应中苯基二氯化膦在三乙胺存在下与甲醇作用生成目的物,反应温度为20~30℃,最优的物料配比为n(phPCl2):n(CH3OH):n[N(C2H5)3]=1:2.2:2.7,在最优反应条件下收率为8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二氯化膦 苯基亚膦酸二甲酯 光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聚硅氧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海芳 刘巧云 +3 位作者 祁秀秀 周海平 杨怡 赵辉爽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共4页
以壳聚糖、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低含氢硅油为基础原料,通过开环反应将烯丙基缩水甘油醚接枝到壳聚糖分子上,再在氯铂酸催化剂作用下,通过硅氢加成将壳聚糖分子引入硅氧烷分子链上,合成了抗菌聚硅氧烷。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对其结构... 以壳聚糖、烯丙基缩水甘油醚和低含氢硅油为基础原料,通过开环反应将烯丙基缩水甘油醚接枝到壳聚糖分子上,再在氯铂酸催化剂作用下,通过硅氢加成将壳聚糖分子引入硅氧烷分子链上,合成了抗菌聚硅氧烷。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探讨了抗菌聚硅氧烷的细胞毒性及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球菌的抗菌效果。结果表明,抗菌聚硅氧烷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无毒、刺激性小、稳定不易变质,对3种细菌的抑制率都大于99%,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和持久抗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硅氧烷 抗菌 制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二甲基苯甲酸的制备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九琢 赵辉爽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48-50,共3页
以间二甲苯和氯乙酰氯为主要原料 ,首先经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合成了α -氯代 2 ,4 -二甲基苯乙酮 ,然后经氯仿反应及酸化等过程 ,合成了目的产物 ,研究了反应过程的影响因素如酰基化反应中的酰基化试剂的种类、催化剂的种类、反... 以间二甲苯和氯乙酰氯为主要原料 ,首先经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合成了α -氯代 2 ,4 -二甲基苯乙酮 ,然后经氯仿反应及酸化等过程 ,合成了目的产物 ,研究了反应过程的影响因素如酰基化反应中的酰基化试剂的种类、催化剂的种类、反应物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α -氢卤代和卤仿反应中的碱溶液的浓度等 ,确定了反应条件。在酰基化反应中 ,n(C8H10 )∶n(ClCH2 COCl)∶n(Fe2 O3 ) =1∶(1.2~ 1.3)∶0 .0 0 1,反应温度 10 0℃ ,反应时间 4h ,单步反应的产率为 88%~ 91%。在α -氢卤代及氯仿反应的过程中 ,通过分次补加ω(NaOH) =4 0 %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以保证反应的发生并提高产率 ,总收率为 80 %。产品经重结晶后进行了熔点测定 ,并经红外、核磁鉴定为 2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甲基苯甲酸 制备 间二甲苯 氯乙酰氯 酰基化反应 氯仿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二甲基苯甲酸的制备反应机理探讨及合成工艺改进
13
作者 陈炳和 赵辉爽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50-1653,共4页
合成了新型光引发剂酰基膦氧化物的中间体2,4-二甲基苯甲酸,并对其合成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工艺革新,用次氯酸钠代替传统的氯气进行反应,并通过正交实验分别对两步反应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优反应条件,即:物料配比n(α-... 合成了新型光引发剂酰基膦氧化物的中间体2,4-二甲基苯甲酸,并对其合成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工艺革新,用次氯酸钠代替传统的氯气进行反应,并通过正交实验分别对两步反应的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优反应条件,即:物料配比n(α-氯代-2,4-二甲基苯乙酮)∶n(次氯酸钠)为1∶1.3,催化剂的苯扎溴铵的用量为15mL,反应时间为7h,反应温度为80℃。经重复实验验证,在该最优条件下2,4-二甲基苯甲酸的合成可达到平均收率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甲基苯甲酸 间二甲苯 次氯酸钠 光引发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二甲基苯甲酸的合成
14
作者 吕九琢 赵辉爽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30-33,共4页
以间二甲苯和氯乙酰氯为主要原料,经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氯仿反应及酸化等过程,合成了目的产物,研究了反应过程的影响因素,确定了反应条件。在酰基化反应中,n(C_8H_(11)):n(ClCH_2COCl):n(Fe_2O_3)=1:(1.2~1.3):0.001,反应温度... 以间二甲苯和氯乙酰氯为主要原料,经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氯仿反应及酸化等过程,合成了目的产物,研究了反应过程的影响因素,确定了反应条件。在酰基化反应中,n(C_8H_(11)):n(ClCH_2COCl):n(Fe_2O_3)=1:(1.2~1.3):0.001,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4h,产率为88%~91%。在α-氢卤代及氯仿反应的过程中,通过分次补加40%(w_(NaOH))氢氧化钠水溶液以保证反应的发生并提高产率,总收率为80%。产品经红外、核磁鉴定为2,4-二甲基苯甲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甲基苯甲酸 合成 间二甲七 氯乙酰氯 酰基化反应 氯仿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水热合成Cu-SSZ-13分子筛选择性催化C_(3)H_(6)还原NO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聪颖 周皞 +4 位作者 杨迪 张恒 赵辉爽 叶必朝 苏亚欣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53-866,共14页
采用铜胺配合物(Cu^(2+)-四乙烯五胺,Cu-TEPA)作为结构导向剂,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不同铜铝比(n_(Cu)/n_(Al))和硅铝比(n_(Si)/n_(Al))的Cu-SSZ-13分子筛催化剂,研究其在贫燃条件下丙烯选择性催化还原NO(C_(3)H_(6)-SCR)的性能。当n_(Cu)... 采用铜胺配合物(Cu^(2+)-四乙烯五胺,Cu-TEPA)作为结构导向剂,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不同铜铝比(n_(Cu)/n_(Al))和硅铝比(n_(Si)/n_(Al))的Cu-SSZ-13分子筛催化剂,研究其在贫燃条件下丙烯选择性催化还原NO(C_(3)H_(6)-SCR)的性能。当n_(Cu)/n_(Al)=2、n_(Si)/n_(Al)=6时2.0Cu-SSZ-13(6)催化剂具有最好的低温脱硝活性,200℃时NO转化率超过80%,在250~300℃可实现100%脱硝效率和~100%N_(2)选择性,同时具有较强的抗水、抗硫性能。为研究不同n_(Cu)/n_(Al)和n_(Si)/n_(Al)对催化剂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N_(2)吸附-脱附测试、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紫外可见光谱(UV-Vis)等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2.0Cu-SSZ-13(6)具有最佳的脱硝性能,这是因为其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最强的表面酸性和分布最多的孤立态Cu^(2+)离子。Cu-SSZ-13上丰富的酸性位可以有效促进C_(3)H_(6)和NO的吸附和活化,SSZ-13分子筛八元环中孤立的Cu^(2+)离子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性能,是C_(3)H_(6)-SCR反应的主要活性位。随着n_(Cu)/n_(Al)的增加,孤立的Cu^(2+)离子会在分子筛表面迁移、集聚形成CuO物种,从而导致C_(3)H_(6)-SCR活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SSZ-13 选择性催化还原 丙烯 NO Cu^(2+) 硅铝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催化剂法合成结晶玫瑰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怡红 赵辉爽 《江苏化工》 2007年第6期29-31,共3页
以苯甲醛和氯仿为原料用双催化剂法催化合成了结晶玫瑰,并通过正交实验对合成过程中各项条件进行优化,该法最优的合成条件为:n(苯甲醛)∶n(氯仿)∶n(氢氧化钾)=1∶1.5∶1.1,最佳反应温度为10℃,反应时间是3h,在该条件下结晶玫瑰的产率... 以苯甲醛和氯仿为原料用双催化剂法催化合成了结晶玫瑰,并通过正交实验对合成过程中各项条件进行优化,该法最优的合成条件为:n(苯甲醛)∶n(氯仿)∶n(氢氧化钾)=1∶1.5∶1.1,最佳反应温度为10℃,反应时间是3h,在该条件下结晶玫瑰的产率最高为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玫瑰 苯甲醛 氯仿 双催化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在Friedel-Crafts反应中的应用
17
作者 赵辉爽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55-57,共3页
芳香化合物经由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生成的芳香酮,及经由烷基化反应生成烷基取代的芳香化合物,在化工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但由于其环境污染及原料浪费现象严重,因此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环境友好型"溶剂和催化剂,... 芳香化合物经由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生成的芳香酮,及经由烷基化反应生成烷基取代的芳香化合物,在化工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但由于其环境污染及原料浪费现象严重,因此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环境友好型"溶剂和催化剂,日益成为人们工艺改进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FRIEDEL-CRAFTS反应 酰基化 烷基化 环境污染 新型溶剂
原文传递
双催化剂法合成结晶玫瑰
18
作者 赵辉爽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4-46,共3页
结晶玫瑰是香精的一种,它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结晶玫瑰为白色晶体,有强烈的玫瑰香气,且香气持久而有力,是花香型香精优良的定香剂。本文以苯甲醛和氯仿为原料用双催化剂法催化合成了结晶玫瑰,并通过正交实验对合成过程中各... 结晶玫瑰是香精的一种,它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中。结晶玫瑰为白色晶体,有强烈的玫瑰香气,且香气持久而有力,是花香型香精优良的定香剂。本文以苯甲醛和氯仿为原料用双催化剂法催化合成了结晶玫瑰,并通过正交实验对合成过程中各项条件进行优化,提高了结晶玫瑰的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晶玫瑰 苯甲醛 氯仿 双催化剂法
原文传递
苯基亚膦酸二甲酯的合成
19
作者 赵辉爽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42-46,共5页
以苯、三氯化磷、甲醇为主要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了苯基亚膦酸二甲酯,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合成条件。第一步反应:苯和三氯化磷在三氯化铝催化剂作用下生成苯基二氯化膦,n(C6H6):n(AlCl3)∶n(PCl3)=1:3:1.3,回流时间9h,三氯氧磷为处理剂... 以苯、三氯化磷、甲醇为主要原料,经两步反应合成了苯基亚膦酸二甲酯,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合成条件。第一步反应:苯和三氯化磷在三氯化铝催化剂作用下生成苯基二氯化膦,n(C6H6):n(AlCl3)∶n(PCl3)=1:3:1.3,回流时间9h,三氯氧磷为处理剂,收率为95.5%。在第二步反应中苯基二氯化膦在三乙胺存在下与甲醇作用生成目的物,反应温度20~30℃,优化的物料配比为n(phPCl2):n(C2H5OH):n[N(C2H5)3]=1:2.2:2.7,在此条件下反应收率为8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基二氯化膦 苯基亚膦酸二甲酯 光引发剂
原文传递
全人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通识课程的改革实践
20
作者 秦海芳 赵辉爽 +1 位作者 杨怡 王乾 《新智慧》 2017年第7期19-21,共3页
'全人教育'是育人目标,'通识教育'是育人途径,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求.本文从通识教育与全人教育的关系角度,阐述了通识教育的意义,提出了在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迫切性,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全人教育'是育人目标,'通识教育'是育人途径,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求.本文从通识教育与全人教育的关系角度,阐述了通识教育的意义,提出了在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迫切性,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通识课程改革实践为例,介绍了通识课程的设置、评价体系、教师队伍建设等,为高职院校通识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人教育 通识课程 高职 实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