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波法超快制备泡沫镍负载的Co/Zn氧化物增强硫离子氧化反应活性
1
作者 刘崇菠 杨茗 +5 位作者 安琪 唐相民 虞淑敏 高涛涛 陈渝 赵虔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56-2063,共8页
本文通过微波法超快速制备了泡沫镍(NF)负载的Co/Zn复合氧化物(Co-Zn/NF)。XRD测试表明生成的Co/Zn复合氧化物具有低结晶度。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LSV)测试了Co-Zn/NF在碱性条件下的电催化硫离子氧化性能。与泡沫镍负载的单金属氧化物(Co... 本文通过微波法超快速制备了泡沫镍(NF)负载的Co/Zn复合氧化物(Co-Zn/NF)。XRD测试表明生成的Co/Zn复合氧化物具有低结晶度。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LSV)测试了Co-Zn/NF在碱性条件下的电催化硫离子氧化性能。与泡沫镍负载的单金属氧化物(Co/NF和Zn/NF)相比,Co-Zn/NF表现出更好的催化性能。在含有1 mol·L^(-1)Na2S和1 mol·L^(-1)NaOH的电解液中,Co-Zn/NF达到100 m A·cm^(-2)的电流密度所需的电位仅为0.28 V vs RHE,并且在恒定100 m A·cm^(-2)的电流密度下,长时间工作35小时后仍保持高的催化性能。此外,组装非对称电解槽(阳极:硫离子氧化反应(sulfion oxidation reaction,SOR)用1 mol·L^(-1)Na2S和1mol·L^(-1)NaOH为电解质,阴极:析氢反应(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HER)用1 mol·L^(-1)Na OH为电解质)进行双电极硫氧化辅助电解水制氢测试,与传统的碱性电解水相比,达到100 m A·cm^(-2)电流密度所需的能耗降低了46%。本工作为低能耗电化学制氢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并证明了SOR耦合HER电解水制氢具有实际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加热 钴/锌复合氧化物 硫氧化反应 低能耗制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餐厨废油衍生富氮碳纳米片作负极材料的研究
2
作者 张天贵 姜帅 +6 位作者 许也 宋杰 晏德兵 崔小刚 张灯 郭子涵 赵虔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90-2598,共9页
本文以餐厨废油(Waste cooking oil)为硬碳前驱体,通过酯分解反应转化为脂肪酸盐,然后将其与三聚氰胺混合并煅烧合成3D氮掺杂多孔碳纳米片(NWCOC),具有富氮、高缺陷、大层间距、涡轮层状的结构特性。同时研究了NWCOC与WCOC(未掺杂对照组... 本文以餐厨废油(Waste cooking oil)为硬碳前驱体,通过酯分解反应转化为脂肪酸盐,然后将其与三聚氰胺混合并煅烧合成3D氮掺杂多孔碳纳米片(NWCOC),具有富氮、高缺陷、大层间距、涡轮层状的结构特性。同时研究了NWCOC与WCOC(未掺杂对照组)作为锂离子电池(LIBs)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验证了氮掺杂能有效增强Li+吸附、嵌入/脱嵌动力学,缩短离子和电子的扩散路径,适应体积变化。NWCOC650与WCOC650在1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的首圈充电比容量分别为1331.8和993.2 mAh·g^(-1),并且NWCOC650在循环1000次周期后容量仍有887.4 mAh·g^(-1),显示出材料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赝电容计算和恒电流间歇滴定技术测试验证了其储锂方式主要为吸附和插层。利用餐厨废油作为前驱体制备高性能硬碳负极材料,实现了低成本、可规模化、绿色和可持续的合成路线,有望促进碳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商业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厨废油 硬碳 氮掺杂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吸收法检测重金属元素的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田先清 张喜翠 +3 位作者 胡方芝 赵虔 郑保战 肖丹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0-163,共4页
原子吸收法是各类食品国家标准中普遍采用的重金属元素分析方法,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原子吸收法检测重金属元素时实验室内所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主要从基础质控和分析过程质量控制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并对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做了相关的... 原子吸收法是各类食品国家标准中普遍采用的重金属元素分析方法,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原子吸收法检测重金属元素时实验室内所采取的质量控制措施,主要从基础质控和分析过程质量控制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并对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做了相关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吸收法 重金属元素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位点的元素掺杂改性对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王乙林 王玉珏 赵虔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7期099-102,共4页
近年来,为了缓解锂离子电池快速发展造成的锂资源日益枯竭及成本上涨的问题,低成本的钠离子电池成为了被广泛关注的热点。而正极材料作为主要的能量和功率的输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钠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成本。层状氧化物是目前最... 近年来,为了缓解锂离子电池快速发展造成的锂资源日益枯竭及成本上涨的问题,低成本的钠离子电池成为了被广泛关注的热点。而正极材料作为主要的能量和功率的输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钠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成本。层状氧化物是目前最具潜力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且合成方法简单。然而其电化学过程的不可逆相变、空气敏感性高和较差的界面稳定性等诸多问题制约了钠离子电池商业化的进展。而元素掺杂作为一种有效地改性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层状氧化物的性能改善。本工作首先对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结构进行了介绍,然后从掺杂位点角度对目前利用元素掺杂手段改性的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材料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说明元素掺杂这一改性方法需要综合考虑元素自身物化性质、不同元素的协同作用和不同掺杂位点的作用,为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的元素掺杂改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 元素掺杂 掺杂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电层状正极中阴离子氧的氧化还原反应活性调控
5
作者 唐海文 姜帅 +1 位作者 冯良明 赵虔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4期074-078,共5页
钠离子电池正极候选材料中,基于钠的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环境友好性以及较低的工艺成本,有望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然而,因为材料的电荷补偿过程完全依赖于过渡金属(TM)离子的阳离子氧化还原,从而制约了容量的进一步... 钠离子电池正极候选材料中,基于钠的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环境友好性以及较低的工艺成本,有望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然而,因为材料的电荷补偿过程完全依赖于过渡金属(TM)离子的阳离子氧化还原,从而制约了容量的进一步发挥。为了突破这一束缚,阴离子氧化还原成为提升层状氧化物能量密度的关键手段。本综述详细介绍了钠离子电池层状材料中阴离子氧化还原所具有的巨大优势,通过对几类阴离子氧化还原演化过程及机理进行讨论,揭示了其中的关键点,并利用掺杂与包覆等手段实现对阴离子氧化还原的电池材料的调控改性。最后,本文展望了层状金属氧化物正极在该领域的发展潜力,为钠离子电池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阴离子氧化还原机理 活性调控 掺杂包覆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谈提升高压钠离子电池晶格氧稳定性的三大策略
6
作者 唐相浩 赵虔 王玉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6期0199-0201,共3页
钠离子电池以合适的能量密度、成本低和安全性高成为了锂离子电池最具前景的替代品,然而能量密度限制了其商业化的进程。近年来,晶格氧氧化还原作为提升能量密度的一种新途径而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具有晶格氧氧化还原活性锰基层状氧化... 钠离子电池以合适的能量密度、成本低和安全性高成为了锂离子电池最具前景的替代品,然而能量密度限制了其商业化的进程。近年来,晶格氧氧化还原作为提升能量密度的一种新途径而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具有晶格氧氧化还原活性锰基层状氧化物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提升晶格氧可逆性的改性策略,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为进一步开发具有晶格氧氧化还原活性的锰基层状氧化物正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稳定性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FP/C掺杂型PVDF-HFP隔膜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虔 李胜虎 +6 位作者 陈祥瑞 李安明 王鑫宇 罗畅 郑乔天 吴修龙 肖丹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260-1266,共7页
本论文向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中添加磷酸铁锂纳米颗粒制备得到PVDF-HFP/LFP复合隔膜材料。通过这种掺杂改性,提升了隔膜的吸液率,湿润性,热稳定性,以此提升电池的放电比容量和循环性能。电池正极使用经过碳包覆的磷酸铁锂材料,负极使用... 本论文向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中添加磷酸铁锂纳米颗粒制备得到PVDF-HFP/LFP复合隔膜材料。通过这种掺杂改性,提升了隔膜的吸液率,湿润性,热稳定性,以此提升电池的放电比容量和循环性能。电池正极使用经过碳包覆的磷酸铁锂材料,负极使用金属锂片,通过制备的不同隔膜组装电池探究磷酸铁锂纳米颗粒的添加对PVDF-HFP隔膜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比例的磷酸铁锂纳米颗粒对聚合物隔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聚合物隔膜 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 磷酸铁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南瓜为前驱体制备多孔碳/硒复合材料并用于Li-Se电池正极材料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赵虔 丁志锋 +6 位作者 郑乔天 吴修龙 冯量予 尹杨 赵康宁 彭邦原 缪镇远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91-1895,共5页
本文以南瓜为前驱体,通过“水热反应-KOH活化-碳化”制备工艺,制备得到多孔碳材料(429.85 m^2 g^-1)。再通过封闭空间高温烧结的方法,将单质Se熔解-扩散进入多孔C材料中,同时控制活性物质Se的尺寸和形貌,进一步提高Se负载率(51.8%),从... 本文以南瓜为前驱体,通过“水热反应-KOH活化-碳化”制备工艺,制备得到多孔碳材料(429.85 m^2 g^-1)。再通过封闭空间高温烧结的方法,将单质Se熔解-扩散进入多孔C材料中,同时控制活性物质Se的尺寸和形貌,进一步提高Se负载率(51.8%),从而获得高性能锂-硒电池正极复合材料。得到C/Se复合材料首圈放电容量超过1000 mAh g^-1,并且100圈后仍能维持在400 mAh g^-1左右。本文制备的C/Se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孔径结构,并且电化学性能优异,同时原料来源广泛且廉价,制备工艺简单,为锂-硒电池产业化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硒电池 多孔碳 南瓜 正极材料 储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锂正极材料xLi_2MnO_3·(1-x)LiNi_(0.5)Mn_(0.3)Co_(0.2)O_2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常越凡 张永志 +3 位作者 孟岩 赵虔 王玉珏 肖丹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24-330,共7页
本文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富锂材料xLi_2MnO_3·(1-x)LiNi_(0.5)Mn_(0.3)Co_(0.2)O_2(0.3≤x≤0.7),并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在一定的反应温度下合成出的材料的电... 本文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富锂材料xLi_2MnO_3·(1-x)LiNi_(0.5)Mn_(0.3)Co_(0.2)O_2(0.3≤x≤0.7),并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在一定的反应温度下合成出的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Li_(1.17)Mn_(0.48)Ni_(0.25)Co_(0.1)O_2在0.1 C下的放电比容量为240.3m Ah·g^(-1),其在1 C倍率下100次循环后的比容量为180.6 m Ah·g^(-1),容量保持率为8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富锂正极材料 共沉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植酸钠热分解制备新能源电池碳基负极材料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虔 罗俊杰 +2 位作者 刘清 陈虹宇 程应明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4期409-413,共5页
通过控制温度在750℃和950℃煅烧植酸钠,制备两种结构和性质不同的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通过对两种材料在负极材料应用中的性能对比,判断材料的适用对象.结果表明,750℃下的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时的性能更... 通过控制温度在750℃和950℃煅烧植酸钠,制备两种结构和性质不同的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通过对两种材料在负极材料应用中的性能对比,判断材料的适用对象.结果表明,750℃下的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时的性能更好,而950℃下的碳材料则更适合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展现了植酸钠制备的碳材料具有作为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双功能负极材料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钠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多孔碳材料 植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虔 郑乔天 +4 位作者 吴修龙 何斌 陈超 敬斌 刘永洪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3期298-303,317,共7页
钠与锂是同属第一主族的两种元素,二者化学性能相似,因钠相对锂在成本和储存需要方面都有明显优势,使得钠离子电池是极具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替代品.为获得更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钠离子电池负极储能材料的选用则显得尤为关键.随着钠离子电... 钠与锂是同属第一主族的两种元素,二者化学性能相似,因钠相对锂在成本和储存需要方面都有明显优势,使得钠离子电池是极具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替代品.为获得更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钠离子电池负极储能材料的选用则显得尤为关键.随着钠离子电池研究的逐步推进,用于钠离子电池的负极储能材料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基于研究现状对金属化合物、碳基材料、合金材料、非金属单质四类常见负极材料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负极储钠材料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高分子隔膜的制备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虔 马令 +3 位作者 吴修龙 许也 郑乔天 钱扬顺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3期293-297,共5页
通过非溶剂致相分离工艺制备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高分子隔膜,以磷酸铁锂为正极,金属锂为负极,组装锂离子电池.通过制备不同厚度的隔膜,组装出锂离子电池并进行性能测试,对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隔膜进行结构和性能优化.经过结构和性能... 通过非溶剂致相分离工艺制备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高分子隔膜,以磷酸铁锂为正极,金属锂为负极,组装锂离子电池.通过制备不同厚度的隔膜,组装出锂离子电池并进行性能测试,对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隔膜进行结构和性能优化.经过结构和性能参数对比,得到适用于锂离子电池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隔膜的最佳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HFP 隔膜 高分子 磷酸铁锂 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然橡胶高温热解制备钠离子电池硬碳负极材料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虔 郑乔天 +5 位作者 吴修龙 赵康宁 冯量予 彭邦原 缪镇远 尹杨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90-193,共4页
以天然橡胶为原材料制备硬碳材料,并探究其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通过高温煅烧的方式,将天然橡胶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制得硬碳材料.对不同温度下的硬碳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并测试其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性能.通过结构参数和电化学... 以天然橡胶为原材料制备硬碳材料,并探究其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性能.通过高温煅烧的方式,将天然橡胶在不同温度下煅烧制得硬碳材料.对不同温度下的硬碳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并测试其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性能.通过结构参数和电化学性能对比,优化出制备硬碳材料的最佳煅烧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天然橡胶 硬碳材料 电化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离心式烧结鼓风机叶轮工艺要点
14
作者 赵虔 《风机技术》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7-29,共3页
讨论了大型烧结鼓风机叶轮加工工艺方法,在对叶轮曲型、拼装、焊接、整型等加工、分析、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了转子无大型压力设备条件下,加工大直径叶轮的关键。
关键词 烧结 鼓风机 叶轮 离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大型升降支撑系统的液压抱轨准停装置设计与应用
15
作者 赵虔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6-99,共4页
在某大型微波暗室测试平台内的升降支撑系统建成后的功能测试过程中发现,该系统自身加速下降、下降故障急停时升降机构因扭矩过大会造成传动机构受损和系统性操作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在系统升降导轨侧面安装特制液压抱轨器。结果... 在某大型微波暗室测试平台内的升降支撑系统建成后的功能测试过程中发现,该系统自身加速下降、下降故障急停时升降机构因扭矩过大会造成传动机构受损和系统性操作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在系统升降导轨侧面安装特制液压抱轨器。结果表明:当支撑系统停止或急停时,通过抱轨器的夹持力将直线导轨牢牢夹紧,保证支撑系统的定位稳定性和定位精度,避免对导轨、传动机构产生冲击和损伤,有效提高了升降支撑系统下降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抱轨器 支撑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糟基多孔碳在锂离子电池负极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留超 姜帅 +2 位作者 何斌 许也 赵虔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236-2242,共7页
以废弃酒糟为前驱体,采用“高温碳化+SiO_(2)致孔法”制备出了多孔石墨化碳材料,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仪(TG)、氮气吸脱附(BET)和X射线衍射(XRD)等表征方法对所制备的碳... 以废弃酒糟为前驱体,采用“高温碳化+SiO_(2)致孔法”制备出了多孔石墨化碳材料,其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仪(TG)、氮气吸脱附(BET)和X射线衍射(XRD)等表征方法对所制备的碳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700℃下进行煅烧并通过NaOH去除碳材料中的SiO_(2)颗粒后,能得到高比表面积(945.61 m^(2)·g^(-1))的多孔碳材料,在100 mA·g^(-1)的电流密度下,首次充电比容量达到1657.53 mAh·g^(-1),循环2000圈后仍保持在1200 mAh·g^(-1)左右,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废弃酒糟 多孔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生蛭胶囊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17
作者 黄钰 赵虔 +3 位作者 苏佳敏 赵步长 杨潇潇 韩际宏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3-568,576,共7页
文章旨在研究龙生蛭胶囊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并探索相关作用机制。8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小鼠),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对照组喂食高脂食物2周诱导高甘油三酯血症模型;给药组喂食含龙生蛭的... 文章旨在研究龙生蛭胶囊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并探索相关作用机制。8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小鼠),分别为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对照组喂食高脂食物2周诱导高甘油三酯血症模型;给药组喂食含龙生蛭的高脂食物,低剂量组为每100 g高脂食物中含850 mg龙生蛭,高剂量组为每100 g高脂食物中含2 g龙生蛭。结果显示,给药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血清和肝脏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的量。机制上,龙生蛭胶囊显著抑制TG合成相关基因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iacylglycerol o-acyltransferase1,DGAT1)、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上调TG水解关键基因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的表达。结果证明了龙生蛭胶囊通过抑制TG合成关键基因、促进TG水解相关基因的表达,发挥了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生蛭胶囊 C57BL/6小鼠 高脂食物 高甘油三酯血症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检测转台回转中心误差的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云 赵虔 方岳文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37-138,143,共3页
介绍一种使用雷尼绍测头自动检测转台回转中心误差的方法。该方法通过编制探头检测程序自动完成检测,并将补偿值放入指定变量中,方便操作人员快速准确地补偿转台回转中心误差。
关键词 雷尼绍测头 回转中心 自动检测 误差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130b-3p促进血管钙化的机制研究
19
作者 苏佳敏 赵虔 陈元利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64-1270,共7页
为了确定miRNA-130b-3p在血管钙化中的作用,文章通过使用维生素D_(3)(VD_(3))诱导野生型(WT)雄鼠中膜钙化,收集小鼠全主动脉和肾脏分析钙化进程、miRNA-130b-3p以及成骨转录因子的表达,并在体外向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uman aortic smoot... 为了确定miRNA-130b-3p在血管钙化中的作用,文章通过使用维生素D_(3)(VD_(3))诱导野生型(WT)雄鼠中膜钙化,收集小鼠全主动脉和肾脏分析钙化进程、miRNA-130b-3p以及成骨转录因子的表达,并在体外向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uman aortic smooth muscle cells,HASMCs)转染miRNA-130b-3p mimic和antagomir,使用高磷酸盐(3.0 mmol/L)诱导钙化,通过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免疫荧光来确定相关基因表达变化。从WT小鼠分离主动脉并剪成5 mm小段,转染miRNA-130b-3p分析钙化水平,通过流式细胞荧光分选技术(fluorescence activated cell sorting,FACS)分析钙化时HASMCs凋亡。结果发现,miRNA-130b-3p在钙化时表达显著上升并且miRNA-130b-3p的表达与钙化进程显著相关,当过表达时miRNA-130b-3p促进钙化,相反的抑制miRNA-130b-3p则可以抑制钙化,进一步发现miRNA-130b-3p通过介导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通路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的表达来影响钙化,并且通过促进细胞凋亡来进一步影响钙化。结果表明miRNA-130b-3p作为钙化上游信号促进血管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130b-3p 钙化 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s) 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轮胎基球磨硬碳诱导快速稳定的钾存储
20
作者 郑乔天 姜帅 +1 位作者 杨留超 赵虔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42-1248,共7页
本文以废弃轮胎为硬碳前驱体,基于其本身的强交联结构通过一步碳化法获得具备丰富有序纳米畴且层间距较大的热解碳(WTHC),并通过球磨法获得改性的硬碳(WTHC-4)。球磨后在层间距未改变的情况下,材料有序的石墨纳米畴减少、无序度增加,比... 本文以废弃轮胎为硬碳前驱体,基于其本身的强交联结构通过一步碳化法获得具备丰富有序纳米畴且层间距较大的热解碳(WTHC),并通过球磨法获得改性的硬碳(WTHC-4)。球磨后在层间距未改变的情况下,材料有序的石墨纳米畴减少、无序度增加,比表面积与孔径明显增大。将两类样品用作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WTHC-4明显优于WTHC的循环寿命和倍率性能,其分别具有0.1 A·g^(-1)循环500次周期后容量保持率98.4%,1.0 A·g^(-1)电流密度下207.6 mAh·g^(-1)的可逆比容量,相同测试条件下WTHC仅具有66.8%的循环性能以及182.5 mAh·g^(-1)的倍率性能。球磨处理减少了钾离子插层行为带来的容量,更大程度通过吸附行为带来容量贡献,从而诱导了钾的快速动力学并维持材料的结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交联结构 球磨硬碳 钾离子电池 电化学性能 吸附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