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层部队官兵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陈艳明 赵茂翔 +8 位作者 汪驰 王淼 石亚君 董颖 张东 韩宝石 李宗斌 陈韵岱 薛浩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0-33,共4页
背景军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往往处于特殊的军事环境和压力因素中,其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尚不清楚。目的分析基层某部官兵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与危险因素。方法2019年9月对某部1634名官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部队官兵高血压患病率... 背景军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往往处于特殊的军事环境和压力因素中,其高血压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尚不清楚。目的分析基层某部官兵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与危险因素。方法2019年9月对某部1634名官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部队官兵高血压患病率。对诊断为高血压的官兵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并探究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高比(waist-to-height ratio,WHtR)、腰臀比(waist hip ratio,WHR)与血压的关系。结果纳入的1634名官兵,平均年龄(25.11±4.90)岁,多数为男性(1618例,99.02%)。高血压患病率为3.12%(51/1634),1级高血压50例,2级高血压1例。统计分析发现高血压组的年龄偏大,WHtR超标比例高于非高血压组(P<0.05)。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WHtR、WHR与收缩压(r=0.19,r=0.18)、舒张压(r=0.17,r=0.22)升高相关(P均<0.01)。校正了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心率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后,线性回归分析发现WHtR、WHR与收缩压(β=0.18,β=0.13)、舒张压(β=0.20,β=0.21)均有相关性(P均<0.01),而BMI仅与舒张压有关(β=0.07,P<0.05)。结论本组基层部队官兵高血压患病率为3.12%,绝大多数为1级高血压;与BMI相比,WHtR、WHR与高血压关系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体质量指数 腰高比 腰臀比 军事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铣刀侧刃磨损检测的装置及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田颖 杨利明 +3 位作者 郜占旭 邵文婷 赵茂翔 王太勇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08-1015,共8页
针对机器视觉技术在立铣刀侧刃磨损检测过程中,面对刀尖结构破损缺失或月牙洼结构等典型工况下出现的刀尖区域结构缺失、图像信息不完整等问题,提出一种线激光边缘检测与机器视觉相结合的轮廓获取方法.分析导致刀尖区域图像信息缺失的... 针对机器视觉技术在立铣刀侧刃磨损检测过程中,面对刀尖结构破损缺失或月牙洼结构等典型工况下出现的刀尖区域结构缺失、图像信息不完整等问题,提出一种线激光边缘检测与机器视觉相结合的轮廓获取方法.分析导致刀尖区域图像信息缺失的主要原因是侧刃的螺旋分布特性及实际拍摄条件中复杂光照等.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图像拼接策略对捕捉到的磨损区域不同光强下的原始照片进行预处理,选取弱光下的刀尖区域和强光下的均匀磨损区域作为数据源;对该数据源采用组合型阈值分割的方法进行轮廓提取,拼接后获得较为完整的刀具磨损区域图;为补充准确的刀尖区域缺失信息,利用线激光检测数据进行补偿,从而获得更加完整和丰富的刀具磨损区域信息.设计并搭建了机器视觉和线激光相结合的立铣刀侧刃磨损检测实验装置,对两种检测方法的实验数据进行采集,实现了线激光在刀尖区域的检测数据对图像数据中的缺失信息进行补偿.最后,通过实际铣削加工实验,获取典型刀具磨损状态实验样本,对文中所提检测方法和实验装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获取更完善的磨损区域轮廓信息,给出精确的刀具磨损参数和磨损区域的全面评价,最大磨损值的测量精度高于98%,最大误差不超过5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铣刀侧刃 刀具磨损 线激光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炎性小体在肥胖相关心房颤动发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彬 李泱 +2 位作者 陈雅婷 赵茂翔 孙荣距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1,共3页
近年来肥胖发病率逐渐上升,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肥胖对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发生和预后有重要影响[1-2]。肥胖相关AF的机制尚不明确,但二者都与炎性反应增强有关。最近,肥胖诱导AF与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OD-... 近年来肥胖发病率逐渐上升,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肥胖对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发生和预后有重要影响[1-2]。肥胖相关AF的机制尚不明确,但二者都与炎性反应增强有关。最近,肥胖诱导AF与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炎性小体之间建立了联系,成为研究热点[3]。NLRP3炎性小体参与肥胖相关AF可能的机制涉及炎症、纤维化结构重构和离子通道相关电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信号接头蛋白质类 肥胖症 心房颤动 Toll样受体 人体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代谢特征及其对肾损害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孙艺祯 侯紫微 +7 位作者 汪驰 赵茂翔 张思锦 云翠娟 冯泽锟 李雁洁 田露 薛浩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1-586,共6页
背景尿酸代谢分型有助于指导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患者个体化的降尿酸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代谢分型的特征鲜有报道,其合并共病及靶器官损害情况尚不明确。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不同尿酸代谢分型的... 背景尿酸代谢分型有助于指导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患者个体化的降尿酸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代谢分型的特征鲜有报道,其合并共病及靶器官损害情况尚不明确。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不同尿酸代谢分型的临床特征及其对肾损害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2020年12月-2022年8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心血管病医学部住院的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174例,根据24 h尿酸排泄量和肾尿酸排泄分数将其分为肾负荷过多型、肾排泄不良型、其他型、混合型4种类型,比较不同尿酸代谢分型的临床特点;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不同尿酸代谢分型对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肾损害[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74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其中,肾负荷过多型占28.16%,肾排泄不良型占30.46%,其他型占14.37%,混合型占27.01%。在肾损害方面,其他型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最少[11.00(5.00,54.00)mg/24 h],eGFR最低[(70.64±20.20)mL/(min·1.73 m^(2))];混合型24 h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最多[24.00(11.00,48.00)mg/24 h],eGFR最高[(100.63±15.34)mL/(min·1.73 m^(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肾负荷过多型(β=0.31,P=0.005)、混合型(β=0.35,P=0.002)的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较肾排泄不良型高;其他型的eGFR较肾排泄不良型低(β=-8.07,P=0.022),混合型的eGFR较肾排泄不良型高(β=6.84,P=0.017)。结论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混合型肾损害以尿微量白蛋白升高为主,其他型肾损害以eGFR降低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尿酸代谢 肾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田露 汪驰 +6 位作者 赵茂翔 李雁洁 冯泽锟 兰丽花 孙艺祯 侯紫微 薛浩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6-513,共8页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08年8月至2018年7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的5640例老年(≥65岁)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患者基线临床资...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08年8月至2018年7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的5640例老年(≥65岁)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并计算TyG指数。根据TyG指数四分位数值将患者分为4组:TyG指数<8.31(Q1组,n=1392),8.31≤TyG指数<8.67(Q2组,n=1417),8.67≤TyG指数<9.07(Q3组,n=1427)和TyG指数≥9.07(Q4组,n=1404)。通过获取门诊、再入院记录或电话随访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主要随访终点为全因死亡。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累积全因死亡率差异;调整混杂因素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各组全因死亡风险进行分析(以全因死亡率最低的Q2组作为参照),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曲线分析TyG指数与全因死亡风险的关系。结果:患者随访时间为6.44(4.70,8.85)年,其中1037例(18.39%)患者发生全因死亡。Q1~Q4组的累积全因死亡率分别为16.52%、16.51%、17.59%和2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9,P<0.01)。Cox回归模型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以Q2组为参照,Q1、Q3、Q4组的HR值(95%CI)分别为1.06(0.88~1.28)、1.23(1.02~1.48)、1.48(1.23~1.77)(趋势P<0.01)。RCS曲线分析显示当TyG指数>8.67时,全因死亡风险随TyG指数增加而升高,二者之间呈线性关联(非线性趋势检验P=0.31)。结论:TyG指数升高与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冠心病 甘油三酯类 葡萄糖 指数 老年人
原文传递
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与全因死亡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冯泽锟 赵茂翔 +5 位作者 李雁洁 田露 兰丽花 黄健翔 葛振 薛浩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6090-6097,共8页
目的本研究基于单中心、大样本的纵向队列研究,探究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与全因死亡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08—2018年因冠心病住院治疗且年龄大于65岁的患者,并随访至2023年9月。通过电子病历收... 目的本研究基于单中心、大样本的纵向队列研究,探究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与全因死亡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08—2018年因冠心病住院治疗且年龄大于65岁的患者,并随访至2023年9月。通过电子病历收集纳入患者的人口统计学数据、临床生化资料、既往病史、药物使用以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情况等。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估院外全因死亡的风险比,分析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最终纳入1094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其中70.90%合并高血压。与不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相比,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甘油三酯、血尿酸和空腹血糖水平及合并糖尿病、贫血、脑卒中、慢性肾脏病、高尿酸血症、外周动脉疾病和心房颤动的比例更高。在中位6.63年的随访时间里,共发生全因死亡1562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较不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7.00%(HR=1.17,95%CI:1.03~1.34),年龄、心率、收缩压、吸烟、糖尿病、贫血、慢性肾脏病、脑卒中、心力衰竭、高尿酸血症、外周动脉疾病、心脏瓣膜病、心肌梗死和利尿剂使用与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远期全因死亡风险增加相关。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压比例较高。与不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相比,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有更多的心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及共病,远期全因死亡风险更高,而院内死亡无明显差异。年龄、心率、吸烟以及大部分合并共病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远期全因死亡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冠心病 共病 老年人
原文传递
岩溶地质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
7
作者 赵茂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16年第3期00223-00223,236,共2页
本文主要探讨了岩溶地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并论述了质量控制过程中可以采取的具体方法,希望能为今后的相关施工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岩溶地质 钻孔灌注桩 施工质量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抑素C与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肾脏损伤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茂翔 汪驰 +2 位作者 刘杰 薛浩 李昕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3531-3534,共4页
目的探究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与肾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344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探究血清CysC升高与肾损伤的相关性,并使用ROC曲线进一步分析血清Cys... 目的探究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与肾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344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探究血清CysC升高与肾损伤的相关性,并使用ROC曲线进一步分析血清CysC与肾损伤的关系,应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探究影响CysC水平的因素。结果肾功能损伤者28例,血清CysC水平高于无肾功能损伤组(P<0.05)。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校正了年龄、性别、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尿病、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等混杂因素后,血清CysC与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关系(β=-0.16,P<0.01)。CysC与肾损伤关系的ROC曲线结果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935(95%CI 0.90-0.97),CysC切点为1.23mg/L,预测肾脏损伤特异度为78.8%,敏感度96.4%。男性、年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CysC异常的影响因素。结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血清CysC与肾损伤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 肾损伤
原文传递
开滦研究年龄≤50岁人群早期血管衰老检出率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9
作者 郑梦伊 赵权辉 +6 位作者 刘盈池 宋永健 赵茂翔 马一涵 黄剑焕 陈泽凯 吴寿岭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5-361,共7页
目的探究开滦研究人群中早期血管衰老检出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开滦队列中年龄≤50岁、既往无心脑血管病病史且在2010-2016年度完成首次踝臂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检测者21952例为观察人群,选取观察人群中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 目的探究开滦研究人群中早期血管衰老检出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开滦队列中年龄≤50岁、既往无心脑血管病病史且在2010-2016年度完成首次踝臂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检测者21952例为观察人群,选取观察人群中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体质量指数≤25 kg/m^2及不吸烟者1813人为"健康人群",计算不同年龄层中"健康人群"baPWV均值+2倍标准差,作为每个年龄层中早期血管衰老的参考值。计算研究人群中早期血管衰老的检出率。采用逐步后退法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年龄层人群和不同性别人群中早期血管衰老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总人群中,早期血管衰老检出率为15.0%,其中年龄<30岁人群为12.9%,30~<40岁人群为14.8%,40~50岁人群为15.6%。在总人群中,年龄增加、男性、静息心率升高、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是早期血管衰老的影响因素,其OR值(95%CI)分别为1.02(1.01~1.03),2.51(2.10~3.00),1.04(1.03~1.04),1.09(1.05~1.13),1.11(1.04~1.20),1.05(1.00~1.11),3.55(3.13~4.03),1.69(1.38~2.08)。女性人群中,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早期血管衰老的发生风险是正常血压者的4.27倍(95%CI 1.34~13.53)。结论年龄≤50岁人群早期血管衰老检出率为15.0%,其影响因素包括增龄、男性、静息心率升高、hsCRP升高、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女性人群中,妊娠期高血压是早期血管衰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血管衰老 检出率 影响因素 开滦研究人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