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淋巴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肿瘤临床病理特征
1
作者 王耀辉 赵苏苏 +3 位作者 王剑蓉 王晨曦 王景美 章宜芬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25-327,共3页
胸腺瘤是一种来源于胸腺上皮细胞的肿瘤,伴有不同数量非肿瘤的未成熟T淋巴细胞。伴淋巴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肿瘤(micronodular thymic neoplasm with lymphoid stroma,MTN)是罕见的胸腺肿瘤,特征是肿瘤细胞呈结节状分布伴有显著的B淋巴... 胸腺瘤是一种来源于胸腺上皮细胞的肿瘤,伴有不同数量非肿瘤的未成熟T淋巴细胞。伴淋巴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肿瘤(micronodular thymic neoplasm with lymphoid stroma,MTN)是罕见的胸腺肿瘤,特征是肿瘤细胞呈结节状分布伴有显著的B淋巴细胞浸润[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肿瘤 微结节型 免疫组化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肿瘤相关免疫微环境初探
2
作者 赵苏苏 章宜芬 +6 位作者 可飞 王耀辉 王双双 王露 李惠 王景美 王剑蓉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57-262,共6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DTF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肿瘤相关免疫微环境。方法回顾分析7例DTFL的临床特点、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内镜表现和治疗,并进行随访。通过GEO数据库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探索DTFL的肿瘤相关免疫微环境...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DTFL)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肿瘤相关免疫微环境。方法回顾分析7例DTFL的临床特点、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内镜表现和治疗,并进行随访。通过GEO数据库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探索DTFL的肿瘤相关免疫微环境。结果患者多为女性,中位年龄51岁,病变均发生于十二指肠降部。内镜下主要表现为弥漫或片状颗粒性增生。显微镜下病变呈现结节样结构及淋巴组织弥漫分布,肿瘤细胞表达B系抗原及生发中心标记,滤泡树突细胞主要聚集在生发中心周围。部分患者未经治疗自愈或病变无进展,2例接受利妥昔单抗治疗后治愈。通过GEO数据库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验证,发现DTFL中静息NK细胞数量显著增多,而静息肥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结论DTFL在形态学和免疫表型上类似淋巴结内低级别滤泡性淋巴瘤,但可依据滤泡树突细胞的特殊分布鉴别。DTFL为惰性淋巴瘤,预后良好,部分患者可自愈,其肿瘤免疫微环境可能与静息NK细胞和静息肥大细胞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型滤泡性淋巴瘤 病理学 免疫微环境 免疫表型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药物涂层支架制备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赵苏苏 张东生 卢勤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378-381,共4页
关键词 血管内支架 药物涂层 血管内再狭窄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昏睡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应用研究
4
作者 刘玉梅 张彦婷 +11 位作者 赵苏苏 赵利平 刘东霞 辛颖 方建国 杨晓婷 莫绍江 陈学飞 张鸣华 范文霞 赵丽霞 关平原 《中国兽药杂志》 2025年第2期1-7,共7页
为明确国内流行牛昏睡嗜血杆菌病病原特性,将临床采集牛昏睡嗜血杆菌病诊断阳性病料划线接种于脑心浸液酵母浸提膏血琼脂固体培养基,经多代次最适固液培养基纯化分离培养,获得稳定传代的目标菌株,经8~12 h液体培养基培养,其菌数可达3... 为明确国内流行牛昏睡嗜血杆菌病病原特性,将临床采集牛昏睡嗜血杆菌病诊断阳性病料划线接种于脑心浸液酵母浸提膏血琼脂固体培养基,经多代次最适固液培养基纯化分离培养,获得稳定传代的目标菌株,经8~12 h液体培养基培养,其菌数可达3×10^(9) CFU/mL,对小鼠的最小致死剂量为4×10^(8) CFU,致病性较强。将培养菌液制备成灭活疫苗免疫小鼠后,能够针对流行的昏睡嗜血杆菌致病菌株产生80%以上免疫保护效果,且对小鼠安全性良好。该菌株的成功分离对牛昏睡嗜血杆菌病疫苗的研制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睡嗜血杆菌 分离 培养 PCR鉴定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相关数据库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赵苏苏 赖仁胜 《医学信息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40-44,共5页
介绍生物信息学数据库的分类,详细阐述综合数据库、蛋白序列数据库、RNA序列数据库、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基因组数据库、人类基因疾病数据库、结构数据库等数据库资源的内容及应用。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数据库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LH1、MSH2、MSH6和PMS2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在Lynch综合征筛查中的意义 被引量:18
6
作者 李惠 孙怡 +4 位作者 刘春样 赵苏苏 韩梅 陈劼 钱晓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60-364,共5页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蛋白MLH1、MSH2、MSH6和PMS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10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MLH1、MSH2、MSH6和PMS2蛋白表达缺失情况,分析蛋白表达缺失与结直肠癌临...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蛋白MLH1、MSH2、MSH6和PMS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10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MLH1、MSH2、MSH6和PMS2蛋白表达缺失情况,分析蛋白表达缺失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对其中20例进行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检测。结果 102例结直肠癌有15例(14.7%)发生MMR蛋白表达缺失,MLH1、MSH2、MSH6、PMS2蛋白表达缺失率分别为12.7%(13/102)、3.9%(4/102)、4.9%(5/102)、10.8%(11/102)。结直肠癌标本中MLH1、MSH2、MSH6、PMS2的蛋白表达缺失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MLH1与PMS2蛋白表达缺失与组织学分化高低相关(P<0.05)。进行MSI检测的10例MMR蛋白缺失病例中有2例(2.0%)为高频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其余8例为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stability,MSS);另10例无MMR蛋白缺失的病例微卫星状态均为低频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low,MSI-L)/MSS。结论免疫组化检测MLH1、MSH2、MSH6和PMS2的缺失可以用于Lynch综合征的初筛,对结直肠癌患者行MMR免疫组化检测和MSI联合检测可提高Lynch综合征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错配修复基因 LYNCH综合征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热疗用Mn_(0.5)Zn_(0.5)Fe_2O_4纳米粒的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6
7
作者 丛小明 张东生 +3 位作者 唐秋莎 顾宁 赵苏苏 张佳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6-480,共5页
采用MTT实验评价自制Mn0.5Zn0.5Fe2O4纳米粒浸提液体外细胞毒性;溶血实验评价其有无溶血作用和LD50评价其动物急性毒性,微核实验评价其有无致畸、致突变作用等.兔肝脏穿刺注射Mn0.5Zn0.5Fe2O4纳米粒,观察其对兔肝肾等组织和功能的影响.... 采用MTT实验评价自制Mn0.5Zn0.5Fe2O4纳米粒浸提液体外细胞毒性;溶血实验评价其有无溶血作用和LD50评价其动物急性毒性,微核实验评价其有无致畸、致突变作用等.兔肝脏穿刺注射Mn0.5Zn0.5Fe2O4纳米粒,观察其对兔肝肾等组织和功能的影响.MTT结果显示:该材料对L-929细胞毒性为0~1级;溶血实验中Mn0.5Zn0.5Fe2O4复合纳米粒溶血率为0.104%,远小于5%;昆明小鼠腹腔注射该材料混悬液,其LD50为6.026g/kg,其95%的可信区间为4.78~7.60g/kg.微核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对小鼠骨髓微核形成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而与阳性对照组CTX组相比有明显差异.兔肝脏穿刺注射Mn0.5Zn0.5Fe2O4纳米粒心,肝、脾、肺、肾组织形态和肝、肾等血生化指标均无明显改变.结果表明自制的Mn0.5Zn0.5Fe2O4纳米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疗 Mn0.5Zn0.5Fe2O4纳米粒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_2O_3纳米粒的制备和体外治疗肺癌及其抗转移机制实验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琼 王子妤 +3 位作者 林梅 张佳 赵苏苏 张东生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2008年第2期99-102,共4页
采用改良的溶胶-凝胶法制备系列的As2O3纳米粒,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图像分析系统等进行表征及特性检测.应用MTT法研究As2O3纳米粒体外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测定As2O3纳米粒及亚砷酸诱导细胞的凋亡率;用免疫组... 采用改良的溶胶-凝胶法制备系列的As2O3纳米粒,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图像分析系统等进行表征及特性检测.应用MTT法研究As2O3纳米粒体外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仪测定As2O3纳米粒及亚砷酸诱导细胞的凋亡率;用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法检测As2O3纳米粒及亚砷酸处理细胞后Bcl-2、Bax、CD44v6和P53基因的表达改变.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As2O3纳米粒在电镜下呈圆形或椭圆形,分散性较好,平均直径约为80 nm、110 nm、130 nm、150 nm和450 nm;体外细胞实验证实As2O3纳米粒抗肺癌A-549细胞的效应强于亚砷酸溶液;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法显示As2O3纳米粒有较强的诱导肺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与其改变Bcl-2和Bax基因表达(Bcl-2/Bax比值降低)及促进P53基因的表达、抑制CD44v6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2O3 纳米技术 肺癌A-549 增殖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水细胞蜡块在晚期肿瘤诊断及肺腺癌EGFR/ALK/ROS1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双双 孙怡 +2 位作者 赵苏苏 高丽丽 李惠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20年第5期1159-1163,共5页
目的:分析胸水细胞蜡块在晚期肿瘤诊断及肺腺癌EGFR/ALK/ROS1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胸水细胞学制片后剩余的细胞标本制备蜡块,行HE染色,对来源不同的肿瘤选择不同的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联合HE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对恶... 目的:分析胸水细胞蜡块在晚期肿瘤诊断及肺腺癌EGFR/ALK/ROS1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胸水细胞学制片后剩余的细胞标本制备蜡块,行HE染色,对来源不同的肿瘤选择不同的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联合HE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对恶性胸水进行肿瘤分类,同时对明确诊断为肺腺癌的病例,进行EGFR/ALK/ROS1基因状态的检测。结果:79例患者中,60例检出恶性肿瘤细胞,15例为增生的间皮细胞,4例为极少量异型细胞,免疫组织化学难以做出准确标记。60例恶性肿瘤细胞中,腺癌51例,小细胞癌4例,鳞状细胞癌3例,梭形细胞肉瘤1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51例腺癌中,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及临床病史,肺腺癌43例,乳腺癌2例,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2例,胃癌2例,结肠癌1例,肝癌1例。在43例肺腺癌中,22例患者进行了EGFR/ALK/ROS1基因检测,结果显示EGFR突变率为54.5%(12/22例),ALK,ROS1基因融合突变率分别为9.1%和4.5%(2/22例和1/22例)。结论:利用胸水标本制备细胞蜡块,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有助于晚期肿瘤的诊断,并为肺腺癌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水细胞蜡块 免疫组织化学 EGFR ALK ROS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与ERCC1基因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惠 张树鹏 +6 位作者 谢玲 王剑蓉 郑燕影 陈劼 孙怡 赵苏苏 赖仁胜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67-68,共2页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与切割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103例NSCLC组织腊块,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RCC1 mRNA,用直接测序法检测EGFR基因。结果 103例中EGFR突变27例,...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与切割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103例NSCLC组织腊块,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ERCC1 mRNA,用直接测序法检测EGFR基因。结果 103例中EGFR突变27例,未突变76例。27例EGFR突变型中,ERCC1基因高表达10例,低表达17例;76例EGFR野生型中,ERCC1基因高表达42例,低表达34例。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显示P>0.05。结论 NSCLC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状态与ERCC1的表达水平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切割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错配修复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及Pgp、GSTπ、TopoⅡ、Ki-67表达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露 陈思敏 +1 位作者 赵苏苏 章宜芬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6年第7期956-963,共8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错配修复基因(MLH1,PMS2,MSH2,MSH6)免疫组化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以及错配修复基因(MLH1,PMS2,MSH2,MSH6)与结直肠癌中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错配修复基因(MLH1,PMS2,MSH2,MSH6)免疫组化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以及错配修复基因(MLH1,PMS2,MSH2,MSH6)与结直肠癌中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细胞增殖抗原Ki-67免疫组化表达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MLH1,PMS2,MSH2,MSH6)、Pgp、GSTπ、TopoⅡ、Ki-67的表达,分析其表达特点。采用多个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即:R×C表的χ2检验),分析结直肠癌错配修复基因(MLH1,PMS2,MSH2,MSH6)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其与Pgp、GSTπ、TopoⅡ、Ki-67免疫组化表达关系。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MLH1、PMS2、MSH2、MSH6与Ki-67表达相关性。结果:错配修复基因MLH1、PMS2、MSH2、MSH6表达缺失阳性率分别占14.0%、17.2%、10.8%、11.8%,Pgp(-)、Pgp (+)、Pgp (++)、Pgp (+++)表达率分别占3.2%、25.8%、51.6%、19.3%。GSTπ(-)、GSTπ(+)、GSTπ(++)、GSTπ(+++)表达率分别占3.3%、16.7%、56.7%、23.3%。TopoⅡ阴性表达及IV级表达未见,TopoⅡⅠ级、Ⅱ级、Ⅲ级表达率分别占19.3%、77.4%、3.2%。Ki-67表达<10%(+)、10-50%(+)、>50%(+)分别占1.3%、25%、50%。错配修复基因MLH1、PMS2、MSH2、MSH6缺失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分化、TNM分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MSH2缺失表达与发病部位无统计学差异(P>0.05)。MLH1、PMS2、MSH6基因缺失表达与发病部位有一定差异性(P<0.05),发生左半结肠的缺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7%、10.7%、7.1%,右半结肠缺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8.6%、35.7%、25%,直肠缺失表达阳性率为5.4%、8.1%、5.4%。MLH1、PMS2、MSH2、MSH6缺失表达与Pgp、GSTπ、TopoⅡ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MLH1、PMS2、MSH2、MSH6缺失表达与Ki-67表达有一定差异性(P<0.05), Ki-67<10%(+)的MLH1、PMS2、MSH2、MSH6缺失表达率为62.5%,Ki-6710%~50%(+)的MLH1、PMS2、MSH2、MSH6缺失表达率分别为21.1%、0、10.5%、5.3%,Ki-67>50%(+)的MLH1、PMS2、MSH2、MSH6缺失表达率分别为6.1%、4.1%、8.2%、6.1%。MLH1、PMS2、MSH2、MSH6缺失表达与Ki-67表达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69、r=-0.464、r=-0.143、r=-0.344, P<0.05)。结论:错配修复基因MLH1、PMS2、MSH6基因缺失表达发生右半结肠几率相对较高,其次依次是左半结肠、直肠。MLH1、PMS2、MSH2、MSH6缺失表达与Ki-67表达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配修复基因 GSTΠ TopoⅡ Ki-67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微浸润性腺癌患者癌组织中基因突变情况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露 孙怡 +2 位作者 赵苏苏 陈思敏 章宜芬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7期63-66,共4页
目的观察肺微浸润性腺癌(MIA)患者癌组织中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对86例肺MIA的癌组织进行肺癌基因高通量测序检测,观察肺MIA患者癌组织中基因突变情况,并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癌组织中基因突变率的差异。结果80例(80/86)肺MIA患者癌组... 目的观察肺微浸润性腺癌(MIA)患者癌组织中的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对86例肺MIA的癌组织进行肺癌基因高通量测序检测,观察肺MIA患者癌组织中基因突变情况,并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癌组织中基因突变率的差异。结果80例(80/86)肺MIA患者癌组织中发现基因突变,其中最常见的突变基因是EGFR及ERBB2。不同临床特征[病灶部位(左侧或右侧)、性别(男性或女性)、肺小结节术前影像学表现(是否是磨玻璃结节、多发还是单发、是否有淋巴结肿大)、是否有肺炎病史、术前是否有临床症状]患者癌组织中基因突变率比较,P均>0.05。有无肺癌病史的肺MIA患者癌组织中ERBB2基因突变率比较,P<0.05。直系亲属中有无肺癌病史的肺MIA患者癌组织中EGFR基因突变率比较,P<0.05。结论肺MIA癌组织中的基因突变很常见,最常见的是EGFR及ERBB2基因突变。有肺癌病史的肺MIA患者癌组织中ERBB2突变发生率相对较高;直系亲属无肺癌病史的肺MIA患者癌组织中发生EGFR突变相对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突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突变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微浸润腺癌 腺癌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N患者JAK2基因V617F点突变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树鹏 赖仁胜 +6 位作者 杜益群 谢玲 吴晓斌 郑燕影 陈劼 赵苏苏 李惠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JAK2基因V617F点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中的发生情况及其意义。方法本组受检者共100例。MPN患者82例,其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20例,有红细胞增多但未能诊断为PV者10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14例,有血小板增多但未能诊断... 目的探讨JAK2基因V617F点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中的发生情况及其意义。方法本组受检者共100例。MPN患者82例,其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20例,有红细胞增多但未能诊断为PV者10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14例,有血小板增多但未能诊断为ET者13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9例,慢性髓性白血病(CML)2例,其他MPN 6例,其他不明原因白细胞升高患者8例;另有急性白血病(AML)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10例、腔隙性梗死3例,慢性肾炎1例,大B细胞性淋巴瘤1例,异体胎肝移植患者1例,正常体检者1例。提取100例受检者外周血液及骨髓样本中有核细胞DNA,采用直接测序法进行JAK2第12、14外显子突变热点的检测。结果 100例样本中,有52例检测了第12、14两个外显子,48例仅检测第14外显子。未发现第12外显子突变。V617F及其他突变总检出率为38%(38/100)。PV、ET、PMF、CML、其他MPN、其他不明原因白细胞升高患者中均检测到不同比例的JAK2基因V617F点突变;而18例非MPN患者样本中均未发现V617F点突变,两组相比,P<0.01。结论 JAK2基因突变在MPN的发生率高于其他血液疾病,可作为诊断MPN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NUS激酶2 基因突变 基因直接测序 骨髓增殖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BM研究弯度对褶皱翼型滑翔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赵苏苏 石兴 +1 位作者 郑耀 杜昌平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7-201,223,共6页
为了研究弯度对褶皱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受有弯度NACA翼型的启发,通过给常规褶皱翼型附加弯度,构造出有弯度褶皱翼型.在雷诺数等于150,最大相对弯度为0 % - 10 %,攻角为0°- 40°时,采用二阶插值格式的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有... 为了研究弯度对褶皱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受有弯度NACA翼型的启发,通过给常规褶皱翼型附加弯度,构造出有弯度褶皱翼型.在雷诺数等于150,最大相对弯度为0 % - 10 %,攻角为0°- 40°时,采用二阶插值格式的格子Boltzmann方法研究有弯度褶皱翼型的气动特性.数值结果表明,弯度增大,褶皱翼型升阻力均随之增大.小攻角时,弯度对褶皱翼型的气动特性影响相对较小,然而,大攻角时,弯度可以显著改善褶皱翼型的气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度 褶皱翼型 气动特性 滑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化性横纹肌肉瘤1例
15
作者 李惠 高丽丽 +1 位作者 赵苏苏 贺亚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23-1425,共3页
患暂女性,21岁,因右侧鼻底部肿胀半年,加重2个月入院。曾行抗炎治疗无明显改善。患者右侧鼻前庭皮肤隆起,轻度触痛,黏膜略红,右侧牙龈时有肿痛,余体格检查无异常。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梭形细胞 硬化 预后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陶行知教育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苏苏 《生活教育》 2016年第7期19-21,共3页
陶行知,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本文主要是就陶行知"爱满天下""赏识教育""自主管理"等教育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影响分为三部分来谈谈自己的看法:让爱在班级管理中轻... 陶行知,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本文主要是就陶行知"爱满天下""赏识教育""自主管理"等教育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影响分为三部分来谈谈自己的看法:让爱在班级管理中轻舞飞扬;让赏识在班级管理中遍地开花;让自主管理在班级中无声胜有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教育思想 班级管理 赏识 自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现那棵特别的树
17
作者 赵苏苏 《生活教育》 2016年第5期35-35,共1页
在原始森林中穿行,我们很容易被大自然的造化震撼,可是,当我们走出森林,让我们描述其中每一棵树的样子时,却常常语焉不详,因为我们心不在树木,满目不过一个壮阔的林子罢了。所谓"不见树木,只见森林",也同样被我们的传统教育习以为常... 在原始森林中穿行,我们很容易被大自然的造化震撼,可是,当我们走出森林,让我们描述其中每一棵树的样子时,却常常语焉不详,因为我们心不在树木,满目不过一个壮阔的林子罢了。所谓"不见树木,只见森林",也同样被我们的传统教育习以为常。——摘自《面向个体的教育》确实,我们总按着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并冠以"严格""责任"之名,突然想到这学期班级中一个叫妞妞的孩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教育 小男生 小学教师 苏州工业园 开开心心 幼儿园老师 舞蹈课 体育老师 复习巩固 文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现那棵特别的树
18
作者 赵苏苏 《师道(人文)》 2016年第4期31-31,共1页
在原始森林中穿行,我们很容易被大自然的造化震撼,可是,当我们走出森林,让我们描述其中每一棵树的样子时,却常常语焉不详,因为我们心不在树木,满目不过一个壮阔的林子罢了。所谓“不见树木,只见森林”,也同样被我们的传统教育... 在原始森林中穿行,我们很容易被大自然的造化震撼,可是,当我们走出森林,让我们描述其中每一棵树的样子时,却常常语焉不详,因为我们心不在树木,满目不过一个壮阔的林子罢了。所谓“不见树木,只见森林”,也同样被我们的传统教育习以为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森林 传统教育 大自然 树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用飞机非正常操作程序编写流程研究
19
作者 赵苏苏 《科技视界》 2017年第5期354-354,223,共2页
非正常操作程序是由于系统或部件失效而要求机组采取措施,以维持飞机在一种可接受的适航水平,继续安全飞行和着陆的程序。本文通过结合某型民用飞机非正常操作程序的实际编写经验,梳理出一套完整的非正常操作程序编写流程,对后续国产民... 非正常操作程序是由于系统或部件失效而要求机组采取措施,以维持飞机在一种可接受的适航水平,继续安全飞行和着陆的程序。本文通过结合某型民用飞机非正常操作程序的实际编写经验,梳理出一套完整的非正常操作程序编写流程,对后续国产民用飞机相关程序的编写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常 操作程序 民用飞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低齿轮齿距累积偏差的方法 被引量:9
20
作者 宋洪侠 赵苏苏 +1 位作者 娄志峰 王立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96-1801,共6页
为了减小齿轮磨削加工中的磨床系统分度误差,提高齿轮加工精度,分析了齿轮磨床分度误差、齿轮安装偏心和齿轮齿距偏差之间的关系,获得了分度误差的计算方法,并计算出了齿轮磨床的分度误差。依据计算得到的分度误差值调整磨床,降低磨床... 为了减小齿轮磨削加工中的磨床系统分度误差,提高齿轮加工精度,分析了齿轮磨床分度误差、齿轮安装偏心和齿轮齿距偏差之间的关系,获得了分度误差的计算方法,并计算出了齿轮磨床的分度误差。依据计算得到的分度误差值调整磨床,降低磨床分度误差,减小齿轮齿距累积偏差,提高了齿轮加工精度。以Y7125大平面砂轮磨齿机床为例验证了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建立了齿轮安装偏心和齿廓偏差的数学模型,求出了齿轮安装偏心的幅值和相位角,然后由齿轮安装偏心、磨床分度误差和齿轮齿距偏差的关系得到磨床的分度误差值。根据计算得到的分度误差值调整磨床分度盘,使磨床的分度误差从17.7μm减少为3.3μm,被加工齿轮的齿距累积总偏差由46.9μm降低到11.5μm,齿距精度达到三级。验证结果表明,按照这种方法调整磨床可以快速有效地降低磨床的系统分度误差,从而降低齿轮的齿距累积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床 齿轮磨削 齿距偏差 齿廓偏差 安装偏心 分度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