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赵耀东 《种子科技》 2024年第8期155-157,共3页
近年来,众多研究集中探讨了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周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然而,对于如何平衡种植密度与提高产量和品质之间的关系,仍存在较大的探讨空间。基于此,通过系统的文献回顾和试验数据分析,探索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品质之... 近年来,众多研究集中探讨了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周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然而,对于如何平衡种植密度与提高产量和品质之间的关系,仍存在较大的探讨空间。基于此,通过系统的文献回顾和试验数据分析,探索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品质之间的关系,为农业生产者和研究人员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参考。还将考虑种子选择、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因素,以全面评估这些因素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多维度分析,希望为农业生产实践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指导,为未来的农业科学研究开拓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植密度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玉米优质高产绿色栽培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赵耀东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8期23-24,共2页
鲜食玉米相较于普通玉米而言含糖量较高,拥有丰富的营养元素,通常会被以鲜果穗或者速冻鲜果穗的方式销售,具有果菜兼用的特点,销售效益较高。鲜食玉米对于生产环境的要求也较高,需要重点针对栽培技术进行创新,在保证产量稳定的基础上,... 鲜食玉米相较于普通玉米而言含糖量较高,拥有丰富的营养元素,通常会被以鲜果穗或者速冻鲜果穗的方式销售,具有果菜兼用的特点,销售效益较高。鲜食玉米对于生产环境的要求也较高,需要重点针对栽培技术进行创新,在保证产量稳定的基础上,提升鲜食玉米的品质水平。基于此,本文对鲜食玉米优质高产绿色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玉米栽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优质高产 绿色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多年减氮配施生物炭对土壤酶活性、微生物群落及花生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赵耀东 潘一展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0-267,共8页
为研究不同比例氮肥与生物炭配施对土壤结构及微生态环境的影响,2020—2023年间通过大田试验,利用磷脂脂肪酸等方法,设置常规施肥(CK)、减氮15%+低量生物炭(RN_(15)B)、减氮30%+中量生物炭(RN_(30)B)、减氮45%+高量生物炭(RN_(45)B)、减... 为研究不同比例氮肥与生物炭配施对土壤结构及微生态环境的影响,2020—2023年间通过大田试验,利用磷脂脂肪酸等方法,设置常规施肥(CK)、减氮15%+低量生物炭(RN_(15)B)、减氮30%+中量生物炭(RN_(30)B)、减氮45%+高量生物炭(RN_(45)B)、减氮60%+超高量生物炭(RN_(60)B)5个处理,采集0~20 cm土样,分析测定土壤结构、酶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花生产量。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不同施肥年限下减氮配施生物炭能够提高土壤孔隙度、酶活性,改变微生物菌群结构。2023年时,RN_(60)B处理土壤容重最低,孔隙度最高,容重较CK显著降低8.61%(P<0.05),孔隙度显著提高6.30%;RN_(30)B处理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最高,较CK分别显著提高7.14%、8.84%,RN_(45)B处理土壤碱性磷酸酶、蔗糖酶的活性均最高,较CK分别显著提高22.41%、18.61%;RN_(30)B、RN_(45)B、RN_(60)B处理细菌和放线菌的生物量较RN_(15)B处理分别显著提高6.19%、10.80%、9.34%和5.85%、10.58%、6.41%;花生产量表现为RN_(45)B>RN_(30)B>RN_(15)B>CK>RN_(60)B。相关分析表明,花生产量与过氧化氢酶活性、脲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冗余分析表明,土壤细菌、放线菌、总菌落的生物量与土壤孔隙度、碱性磷酸酶活性、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关系,其中,土壤孔隙度(65.6%)和碱性磷酸酶活性(60.3%)为主要驱动因子。由此可知,减氮配施生物炭能够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和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土壤酶活性以及花生产量。总体来说,RN_(45)B处理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土壤微生物 酶活性 花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与农业技术推广融合运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赵耀东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2期54-56,共3页
如何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和普及的今天,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是目前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阐述了“互联网+”与农业技术推广融合的意义,分析了“互联网+”与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互联网+”与农业技术推广融合... 如何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和普及的今天,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是目前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阐述了“互联网+”与农业技术推广融合的意义,分析了“互联网+”与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互联网+”与农业技术推广融合运用的有效策略,为促进农业新技术在农村的广泛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农业技术 技术推广 运用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牛娜 赵耀东 《科技经济市场》 2024年第2期41-43,共3页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河南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本文采用熵值法构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河南省及中部六省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河南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本文采用熵值法构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对河南省及中部六省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深入挖掘。结果显示,2013—2022年间,中部六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均持续提高,但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两大系统耦合度较高,但耦合协调度很低。其中,河南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水平与其他五省相比,发展趋势向好。最后,为了进一步实现河南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协调与高质量发展,本文给出对策建议,以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实体经济 耦合协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浙贝母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2
6
作者 赵耀东 杜伟锋 +3 位作者 王胜波 丛晓东 蔡宝昌 葛卫红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4期756-758,共3页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快速检测浙贝母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的新方法。方法:用HPLC-ELSD法测定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NIR光谱与HPLC-ELSD法测定值之间的多元校正模型,并预测浙贝母样品中贝...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快速检测浙贝母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的新方法。方法:用HPLC-ELSD法测定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含量,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NIR光谱与HPLC-ELSD法测定值之间的多元校正模型,并预测浙贝母样品中贝母素甲和贝母素乙的总量。结果:所建立校正模型内部交叉验证的相关系数(R)为0.97870,校正均方差(RMSECV)为0.00876,内部验证均方差为0.00967;经外部验证,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相关系数为0.9702。结论:说明模型对预测集样品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浙贝母中贝母甲素和贝母乙素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分析 浙贝母 贝母素甲 贝母素乙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源雷达多普勒谱分析实现动目标检测的方法 被引量:18
7
作者 赵耀东 吕晓德 +1 位作者 李纪传 向茂生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2013年第2期247-256,共10页
该文提出了基于多普勒谱分析的无源相干雷达(PCR)运动目标检测的方法,将雷达系统接收到的外辐射源连续波信号分段并等效成脉冲串信号,利用脉冲压缩和多普勒处理技术对目标进行检测及定位。该方法以脉冲多普勒(PD)雷达的理论为基础,说明... 该文提出了基于多普勒谱分析的无源相干雷达(PCR)运动目标检测的方法,将雷达系统接收到的外辐射源连续波信号分段并等效成脉冲串信号,利用脉冲压缩和多普勒处理技术对目标进行检测及定位。该方法以脉冲多普勒(PD)雷达的理论为基础,说明了匹配滤波时连续波信号可以划分成脉冲串信号等效处理,对应给出了无源雷达信号分段及多普勒谱分析的具体方法。文中还详细推导了该方法与传统的计算互模糊函数(CAF)方法之间的数学联系,确立了分段参数的设置准则,在几乎不影响目标积累增益的前提下,计算效率可提升310~510倍。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分别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雷达 动目标检测 匹配滤波 多普勒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灵枢》“解结”理论探析温通针法治疗原发性痛经
8
作者 孟丽娟 赵耀东 +6 位作者 方晓丽 刘强 岳娜 赵旭春 高鹏鹏 曹婧 吴信国 《河南中医》 2024年第6期840-843,共4页
“结”是气血与邪气结聚的一种病理状态,“解结”为“疏通郁结,通达经气”之意。原发性痛经由于气血的周期性变化,经期容易感邪,导致冲任气血不畅,邪结于胞宫不得通下而作痛,加之经期气血外溢,平素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者,血气化生不足,... “结”是气血与邪气结聚的一种病理状态,“解结”为“疏通郁结,通达经气”之意。原发性痛经由于气血的周期性变化,经期容易感邪,导致冲任气血不畅,邪结于胞宫不得通下而作痛,加之经期气血外溢,平素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者,血气化生不足,易出现虚结。温通针法温煦气血、化寒湿、散瘀血、解邪结,可改变气血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使瘀血得祛,郁结得通。常用处方有温经散寒方、疏肝理气方、补益气血方、补益肝肾方等。准确取穴,双手配合是实施针刺手法的先决条件。该针法不仅可以治疗原发性痛经,也适用于因气滞、寒湿、瘀血、痰凝之结闭阻经脉、气血的虚实夹杂类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痛经 温通针法 “结” “解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通针法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TNF-α、IL-1β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赵耀东 王喜凤 +2 位作者 王建文 韩豆瑛 赵中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9-131,共3页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血清TNF-α、IL-1β含量的影响,探讨温通针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只Wistar雄性大鼠,采用25%消痔灵注射液0.2 m L(每单侧叶注射0.1 m L)注入前列腺背侧叶,造成慢...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血清TNF-α、IL-1β含量的影响,探讨温通针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只Wistar雄性大鼠,采用25%消痔灵注射液0.2 m L(每单侧叶注射0.1 m L)注入前列腺背侧叶,造成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动物模型。造模后随机分成模型组、药物组、平补平泻组和温通针法4组,每组15只。模型组不予任何刺激,药物组给予前列康灌胃,平补平泻组和温通针法组均取关元、曲骨、行间,平补平泻组行平补平泻手法,温通针法组行温通针法,三治疗组均是每日治疗1次,共治15次,最后观察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的水平。结果:温通针法组较平补平泻组和药物组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中的TNF-α(P均<0.01);温通针法组较药物组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清中的IL-1β(P<0.01),与平补平泻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通针法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效果独特,其机理与降低TNF-α、IL-1β含量,减轻前列腺组织内炎细胞浸润和炎症反应,具有抗炎和调节局部免疫反应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通针法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TNF-α、IL-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格性能评价问题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耀东 王成耀 +1 位作者 冯高峰 王煜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50-852,共3页
网格作为一种新兴的计算平台,其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分布式系统。因此,对其进行性能评价也变得更为复杂,面临许多新的困难。为了对网格性能评价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通过分析网格与分布式系统的根本区别,并指出影响其性能的关键... 网格作为一种新兴的计算平台,其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分布式系统。因此,对其进行性能评价也变得更为复杂,面临许多新的困难。为了对网格性能评价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通过分析网格与分布式系统的根本区别,并指出影响其性能的关键因素以及对其进行性能评价的特殊要求,从而明确了网格性能评价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并初步探讨了可能的解决方向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格 分布式系统 性能 度量 数据跟踪 BENCHMA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通针法“益肾旺脾”辨治原发性痛经之特色初探
11
作者 孟丽娟 赵耀东 +1 位作者 方晓丽 刘强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7期125-128,共4页
原发性痛经为妇科常见病之一,月经来潮前后气血较平时变化急剧,血室正开,卫外不固,易感受外邪。基于这一特殊的生理现象,温通针法益肾旺脾,配合经穴,补益先后天之本,扶正以助温、助通,达到散寒邪、化湿浊、祛瘀通络的目的,文章就温通针... 原发性痛经为妇科常见病之一,月经来潮前后气血较平时变化急剧,血室正开,卫外不固,易感受外邪。基于这一特殊的生理现象,温通针法益肾旺脾,配合经穴,补益先后天之本,扶正以助温、助通,达到散寒邪、化湿浊、祛瘀通络的目的,文章就温通针法治疗该病的机理作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通针法 脾肾 原发性痛经 理论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魁山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初探 被引量:15
12
作者 赵耀东 韩豆瑛 郑魁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9-30,共2页
主要从倡导早期针刺、针刺主张轻浅透、留针坚持时间短、起针之际防出血以及矫正过度须谨防等5个方面对郑魁山教授在周围性面瘫上的治疗经验进行了初探和总结。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经验初探 郑魁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插值理论的分数延迟杂波自适应对消算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耀东 吕晓德 +1 位作者 李纪传 向茂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09-1414,共6页
针对无源雷达信号处理中分数延迟直达波及多径杂波不能被完全对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非因果的归一化最小均方(normalized least mean square,NLMS)自适应对消算法。根据采样信号的插值理论,推导出了分数延迟直达波相对于参考信号具有非... 针对无源雷达信号处理中分数延迟直达波及多径杂波不能被完全对消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非因果的归一化最小均方(normalized least mean square,NLMS)自适应对消算法。根据采样信号的插值理论,推导出了分数延迟直达波相对于参考信号具有非因果系统响应的特点,然后在传统NLMS对消器的基础上,通过增加部分非因果的滤波网络同时实现了最小均方误差(least mean square error,LMSE)准则下的自适应插值和杂波抑制。经过计算机仿真及实测数据验证,该算法相较于目前已有方法能够降低计算复杂度,并在相同条件下获得更高的杂波相消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雷达 自适应对消 非因果 分数延迟 插值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在胶质瘤干/祖细胞中变异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耀东 张全斌 +1 位作者 楼美清 黄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646-651,共6页
目的为胶质瘤干/祖细胞来自神经干/祖细胞基因突变的推测寻找实验证据,以阐明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体外培养的胶质瘤干/祖细胞和神经干/祖细胞,经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后分别进行RNA提取、逆转录生成cDNA,以及针对PTEN的逆转录-聚合酶... 目的为胶质瘤干/祖细胞来自神经干/祖细胞基因突变的推测寻找实验证据,以阐明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体外培养的胶质瘤干/祖细胞和神经干/祖细胞,经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后分别进行RNA提取、逆转录生成cDNA,以及针对PTEN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产物进行正反双向测序并与野生型PTEN基因序列比较肽链序列的异同。结果神经干/祖细胞PTEN mRNA序列无变异,胶质瘤干/祖细胞存在大量同义突变和少量异义突变,主要包括第1号外显子第22~42位碱基突变、第7号外显子第712位碱基突变和第9号外显子第1192位碱基突变。致使PTEN肽链上第8~14位氨基酸由原来的"IVSRNKR"突变为"LRLICIF",第238位的"苯丙氨酸(F)"突变为"亮氨酸(L)",第398位的"苏氨酸(T)"突变为"丝氨酸(S)"。其中第8~14位和第238位氨基酸突变,使PTEN与细胞膜的结合能力下降,细胞外信号难以转导进入细胞内;第398位氨基酸突变则使PTEN稳定性破坏,易被降解。结论 PTEN基因在胶质瘤恶性转化的早期即已失活,可能是胶质瘤形成的始动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肿瘤干细胞 基因 肿瘤抑制 突变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人ING4基因诱导C6鼠胶质瘤细胞凋亡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耀东 缪竞诚 +4 位作者 张海峰 苗莉 盛伟华 谢宇峰 杨吉成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3-39,共7页
目的:研究肿瘤抑制基因人ING4(inhibitor of growth family,member4)对C6鼠胶质瘤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方法:将携有绿色荧光蛋白(GFP)腺病毒空载体Ad及重组腺病毒Ad-hING4-His(由本科室构建)分别感染C6细胞,RT-PCR法检测hING4的转录,Weste... 目的:研究肿瘤抑制基因人ING4(inhibitor of growth family,member4)对C6鼠胶质瘤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方法:将携有绿色荧光蛋白(GFP)腺病毒空载体Ad及重组腺病毒Ad-hING4-His(由本科室构建)分别感染C6细胞,RT-PCR法检测hING4的转录,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并观测hING4基因表达对C6胶质瘤细胞的作用,用MTT法绘制生长曲线,计算抑瘤率。再取重组腺病毒Ad-hING4-His及空腺病毒Ad作用后的C6细胞分别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凋亡小体、透射电镜观察亚细胞结构的变化,抽提基因组DNA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Ad-hING4-His感染C6细胞后,RT-PCR及Western-blotting结果提示有目的基因的转录和表达。hING4基因表达可以显著抑制C6细胞生长。激光共聚焦观察可见明显核断裂、透射电镜可见实验组细胞呈凋亡表现、基因组DNA电泳呈现梯形条带,流式细胞仪检测有明显AP峰,凋亡率达18.1%。结论:hING4可以通过促进细胞凋亡作用而显著抑制C6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G4 腺病毒载体 C6鼠胶质瘤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人在迁移过程中的任务实现方式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耀东 王成耀 +1 位作者 曾广平 涂序彦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9-51,共3页
“软件人”是个新概念,它为当前网络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手段。软件人在迁移过程中的任务实现方式是软件人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首先介绍了软件人的概念,然后解释了软件人如何在迁移中完成任务,最后提出并分析了三种... “软件人”是个新概念,它为当前网络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手段。软件人在迁移过程中的任务实现方式是软件人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首先介绍了软件人的概念,然后解释了软件人如何在迁移中完成任务,最后提出并分析了三种基本的软件人任务实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人 人工生命 迁移 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俞穴透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骨质增生60例 被引量:10
17
作者 赵耀东 赵中亭 韩豆瑛 《针灸临床杂志》 2013年第2期15-16,共2页
目的:观察背俞穴透刺夹脊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骨质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采用背俞穴透刺夹脊穴法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中药腰痛宁胶囊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治疗... 目的:观察背俞穴透刺夹脊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腰椎骨质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采用背俞穴透刺夹脊穴法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中药腰痛宁胶囊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背俞穴透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疗效显著,效果独特,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质增生 背俞穴 夹脊穴 透刺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时间维训练样本的非平稳杂波抑制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耀东 吕晓德 向茂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84-1090,共7页
针对机载雷达的杂波距离依赖性导致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器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回波快-慢时间二维训练样本的非平稳杂波抑制方法。利用脉冲雷达回波信号的时域平稳性以及杂波多普勒频率随距离缓变的特点,在STAP时域分段的降维... 针对机载雷达的杂波距离依赖性导致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器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回波快-慢时间二维训练样本的非平稳杂波抑制方法。利用脉冲雷达回波信号的时域平稳性以及杂波多普勒频率随距离缓变的特点,在STAP时域分段的降维处理中,利用慢时间和快时间维的数据样本联合估计协方差矩阵,达到减小距离向杂波非平稳的目的;对所有滤波器输出进行相干叠加,减小降维引起的孔径损失,提高输出信杂噪比。将该方法应用于非正侧视阵机载雷达杂波抑制中,仿真结果表明不仅能显著提高协方差矩阵的估计精度和主瓣杂波抑制性能,而且具有较高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工程 杂波抑制 距离依赖性 时间维 样本选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的人源神经干-祖细胞超微结构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耀东 张天一 +5 位作者 黄强 王爱东 董军 兰青 秦正红 顾晓松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5-619,共5页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的超微结构。方法利用无血清培养技术从人胚脑组织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祖细胞,扫描及透射电镜观察单个神经干-祖细胞及神经球的超微结构。结果所得神经干-祖细胞体外培养呈典型的神经球样生长。神经球内部由细胞以及无...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的超微结构。方法利用无血清培养技术从人胚脑组织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祖细胞,扫描及透射电镜观察单个神经干-祖细胞及神经球的超微结构。结果所得神经干-祖细胞体外培养呈典型的神经球样生长。神经球内部由细胞以及无定形结构的物质构成,根据电子密度的不同可分明细胞和暗细胞。相邻细胞间存在细胞连接,部分相邻细胞间以及连接处的胞膜内侧可见小囊泡样结构,部分相邻细胞间还可见胞膜融合。扫描电镜下可见单个神经干-祖细胞呈球形,表面不光滑。透射电镜下可见神经干-祖细胞胞核大,胞质少,核质比高,多种细胞器不发达,多数细胞中自噬小体多见。神经干-祖细胞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包括高尔基复合体、核糖体、溶酶体、神经微丝及微管等在不同神经干-祖细胞中的含量和分布均不一致。单个细胞的细胞核多呈球形,也可见肾形和分叶状,而神经球中细胞核欠规则。神经干-祖细胞常染色质多,异染色质少;单个核仁多见,两个或以上核仁罕见。结论人胚胎来源的神经干-祖细胞及神经球超微结构中见到的自噬小体、相邻细胞间以及相邻处的胞膜内侧的小囊泡样结构、相邻细胞间的胞膜融合现象,可为研究脑肿瘤干细胞的超微结构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祖细胞 神经球 超微结构 电子显微镜 人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脾胃论治耳鸣的针灸治疗进展
20
作者 李苗苗 赵耀东 +1 位作者 张媛 方晓丽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30期58-61,共4页
耳鸣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是患者自我感觉耳内发出响动,但外界并无声响,其声音或如蝉鸣声或如哨声,大小不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生活压力的增加,耳鸣患病率普遍升高,青年患者也越来越多。西医认为耳鸣的产生主要因耳蜗、听觉... 耳鸣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是患者自我感觉耳内发出响动,但外界并无声响,其声音或如蝉鸣声或如哨声,大小不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生活压力的增加,耳鸣患病率普遍升高,青年患者也越来越多。西医认为耳鸣的产生主要因耳蜗、听觉中枢病变或神经传导路径改变,但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主要是营养耳部神经、改善耳部的血液循环、选择佩戴助听器等,但治疗费用大、疗效不甚满意。中医认为本病总属耳脉闭塞,耳窍失养,发为耳鸣,中医将本病分为风邪侵袭证、肝火上扰证、痰火郁结证、肾精亏损证、脾胃虚弱证5个证型。临床治疗多从肝肾论治,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仍对一部分患者效果甚微。而脾胃为后天之本,受纳水谷以化生气、血、津液,濡养五脏六腑及四肢九窍,脾胃气血充盈则耳窍通利。由此可见,脾胃在耳鸣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至关重要。中医治疗耳鸣主要采用针灸、中药汤剂、音乐疗法等,其中针灸治疗脾胃虚弱型耳鸣有操作简便、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的优势。笔者通过查阅分析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临床最新相关文献,从脾胃论治耳鸣的理论依据及针灸治疗进展方面对从脾胃论治耳鸣的临床研究现状加以总结,以期为针灸治疗耳鸣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脾胃 理论依据 针灸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