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代谢组学的肾气丸干预2型糖尿病肾阳虚证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赵群菊 邱林 +1 位作者 戴子凌 胡方林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通过链脲佐菌素(STZ)加氢化可的松(HYD)复制2型糖尿病肾阳虚证模型,研究肾气丸对2型糖尿病肾阳虚大鼠的干预作用,找出大鼠血清中的生物标志物和其发生的代谢通路,探讨肾气丸干预2型糖尿病肾阳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25... 目的通过链脲佐菌素(STZ)加氢化可的松(HYD)复制2型糖尿病肾阳虚证模型,研究肾气丸对2型糖尿病肾阳虚大鼠的干预作用,找出大鼠血清中的生物标志物和其发生的代谢通路,探讨肾气丸干预2型糖尿病肾阳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5个组,即正常组、模型组、肾气丸组、补阳组、罗格列酮组,每组5只。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造模组大鼠予以高脂高糖饲料喂养3周后,采用链脲佐菌素(STZ 30mg/kg)加氢化可的松(10mg/kg)复制2型糖尿病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给药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3周,每周监测血糖。3周后,下腔静脉取血收集血清,处死大鼠,采用NMR代谢组学技术及主成分(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法(PLS-DA)分析血清代谢谱的变化,寻找到差异性代谢标志物,并对它们进行鉴定。结果正常组与模型组显著分离,肾气丸组位于正常组和模型组中间,接近正常组,说明其代谢轮廓与模型组相异、与正常组相近;肾气丸组与罗格列酮组无法分离,说明其代谢轮廓与罗格列酮组相近。模型组与补阳组无法分离,说明其代谢轮廓相似。通过数据处理发现肾气丸能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肾阳虚的症状与糖、脂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40个代谢物有关,从血液中检测出甜菜碱、乳酸及苏氨酸等差异性代谢物。结论肾气丸能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肾阳虚大鼠的糖脂状况,其潜在机制与脂肪酸、葡萄糖以及氨基酸等代谢具有紧密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肾气丸 2型糖尿病 肾阳虚
原文传递
清霾饮对细颗粒物PM2.5致大鼠肺损伤的干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田珺 匡骁 +2 位作者 赵群菊 刘蓉芳 蒋俊和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402-405,共4页
目的研究清霾饮对大气细颗粒物PM2.5所致大鼠肺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染毒组、清霾饮干预组。采集造模染毒所需浓度37.5 mg/m L的颗粒物悬液对染毒组和清霾饮干预组进行气管滴注,并在染毒后... 目的研究清霾饮对大气细颗粒物PM2.5所致大鼠肺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染毒组、清霾饮干预组。采集造模染毒所需浓度37.5 mg/m L的颗粒物悬液对染毒组和清霾饮干预组进行气管滴注,并在染毒后进行灌胃给药。最后一次染毒48 h后,收集腹主动脉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及(MDA)含量和血清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 (1)PM2.5染毒后,大鼠BALF中AKP、LDH活力及MDA含量均较生理盐水组升高;清霾饮干预后,大鼠BALF中AKP、LDH活力及MDA含量较PM2.5染毒组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PM2.5染毒后,大鼠血清中MDA含量升高,SOD活力较生理盐水组降低;清霾饮干预后,较PM2.5染毒组血清中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力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颗粒物PM2.5可以导致大鼠肺部炎性损伤,清霾饮对肺部炎性损伤有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PM2.5) 清霾饮 肺组织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行宽教授肝肾并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经验 被引量:7
3
作者 胡方林 赵群菊 王行宽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8期937-940,共4页
王行宽教授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病位在血脉,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摄失宜及年老精亏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其病机在于肝肾亏虚,肝阳上亢。证型以肝肾阴虚为基础,分为肝阳偏亢、肝阳上亢、肝阳亢盛、肝火炽盛、肝风上扰、肝阳暗亢6型... 王行宽教授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病位在血脉,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摄失宜及年老精亏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其病机在于肝肾亏虚,肝阳上亢。证型以肝肾阴虚为基础,分为肝阳偏亢、肝阳上亢、肝阳亢盛、肝火炽盛、肝风上扰、肝阳暗亢6型。治疗多以益肾平肝潜阳,疏通血脉为主,兼以对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肝肾亏虚 肝阳上亢 肝肾并重 王行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气丸对2型糖尿病阳虚证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及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美红 邱林 +3 位作者 赵群菊 邓娜 刘仙菊 胡方林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21期82-85,共4页
目的:观察肾气丸对2型糖尿病阳虚证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及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2只和造模组48只,造模组48只大鼠予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3周后,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氢化可的松注射造模,观察2周制... 目的:观察肾气丸对2型糖尿病阳虚证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及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2只和造模组48只,造模组48只大鼠予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3周后,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加氢化可的松注射造模,观察2周制备2型糖尿病(阳虚证)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肾气丸组、补阳组、罗格列酮组。给药3周后处死大鼠,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分别测定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及ATP酶的活性。结果:模型组Na^+-K^+-ATP酶、Ca^(2+)-Mg^(2+)-ATP酶以及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Ⅱ、Ⅲ、Ⅳ的活性低于正常组(P<0.01);肾气丸组、罗格列酮组Na^+-K^+-ATP酶、Ca^(2+)-Mg^(2+)-ATP酶以及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Ⅱ、Ⅲ、Ⅳ的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阳组Na^+-K^+-ATP酶、Ca^(2+)-Mg^(2+)-ATP酶以及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Ⅱ、Ⅲ、Ⅳ的活性明显低于肾气丸组(P<0.01)。结论:肾气丸能改善2型糖尿病阳虚证大鼠骨骼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Ⅱ、Ⅲ、Ⅳ及ATP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气丸 呼吸链复合体 ATP酶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能量代谢角度探讨肾气丸少火生气作用机制及其方证相关性 被引量:9
5
作者 邱林 赵群菊 +2 位作者 李美红 刘仙菊 胡方林 《湖南中医杂志》 2018年第6期154-156,共3页
目的:观察肾气丸对肾阳虚证大鼠肝细胞果糖6磷酸激酶(PFK)、乳酸脱氢酶(LDH)、丙酮酸激酶(PK)以及已糖激酶(HK)活性的影响。方法:于60只SD大鼠中随机选取48只,采用氢化可的松腹腔注射的方法制备肾阳虚证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肾气... 目的:观察肾气丸对肾阳虚证大鼠肝细胞果糖6磷酸激酶(PFK)、乳酸脱氢酶(LDH)、丙酮酸激酶(PK)以及已糖激酶(HK)活性的影响。方法:于60只SD大鼠中随机选取48只,采用氢化可的松腹腔注射的方法制备肾阳虚证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肾气丸组、肾气丸去附桂组、附子桂枝组,每组12只,分别予相应药物灌胃;剩余12只设为正常组,予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灌胃。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PFK、LDH、PK、HK的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PFK、LDH、PK、HK活性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肾气丸组上述指标活性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肾气丸组比较,桂枝附子组、肾气丸去附桂组上述指标活性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肾气丸能明显提高肾阳虚证大鼠肝细胞内PFK、LDH、PK、HK活性,这些酶活性的上调使得线粒体内合成能量的来源增加,提高机体的能量代谢,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肾气丸与肾阳虚证具有系统生物学上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阳虚证 肾气丸 能量代谢 PFK LDH PK HK 实验研究
原文传递
清霾饮防治PM2.5致大鼠肺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群菊 田珺 +1 位作者 郭时印 蒋俊和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994-998,共5页
目的研究清霾饮对大气细颗粒物PM_(2.5)所致大鼠肺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将健康成年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PM_(2.5)染毒组、清霾饮低剂量干预组、清霾饮中剂量干预组、清霾饮高剂量干预组。采集空气中细颗粒物制成染毒造模所需浓度... 目的研究清霾饮对大气细颗粒物PM_(2.5)所致大鼠肺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将健康成年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PM_(2.5)染毒组、清霾饮低剂量干预组、清霾饮中剂量干预组、清霾饮高剂量干预组。采集空气中细颗粒物制成染毒造模所需浓度为37.5 mg/mL的颗粒物混悬液处理大鼠建立肺损伤模型,并给予不同剂量清霾饮进行干预。最后一次染毒48 h后,收集腹主动脉血及右侧肺组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测定血清中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 peroxidase,GSH-Px)活性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ACP、LDH活性,并观察左侧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与空白组相比,PM_(2.5)染毒组BALF及血清中ACP、LDH的活性均明显升高;血清中GSH-Px活性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PM_(2.5)染毒组相比,清霾饮低剂量干预组各测定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清霾饮中、高剂量干预组大鼠BALF及血清中ACP、LDH活性明显降低;血清中GSH-Px活性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霾饮能拮抗PM_(2.5)对肺组织所产生的炎性及氧化损伤,对肺组织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PM2 .5) 清霾靛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肺损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学法在中药方剂中的应用概况 被引量:1
7
作者 赵群菊 邱林 +1 位作者 李美红 胡方林 《湖南中医杂志》 2018年第5期222-224,共3页
代谢组学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是定性、定量分析某一生物或细胞中相对分子量〈1000的小分子内源性代谢产物的一门新学科。近几年来有不少学者将代谢组学技术引入到中医药的研究中并取得显著收效。代谢组学为中医药的发展开... 代谢组学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是定性、定量分析某一生物或细胞中相对分子量〈1000的小分子内源性代谢产物的一门新学科。近几年来有不少学者将代谢组学技术引入到中医药的研究中并取得显著收效。代谢组学为中医药的发展开辟了一条通往国际现代化的新道路。将代谢组学法运用到中药方剂多组分、多通道、多靶点治疗协同性作用机制中,是目前中药方剂重点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中药方剂 应用研究 综述 学术性
原文传递
基于线粒体能量代谢的肾气丸“少火生气”配伍机理探讨 被引量:21
8
作者 邱林 赵群菊 +3 位作者 戴子凌 邓娜 刘仙菊 胡方林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50-1853,共4页
目的观察肾气丸对氢化可的松法诱导的肾阳虚大鼠肝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变化的影响,探讨肾气丸“少火生气”治疗肾阳虚证的配伍机理。方法采用氢化可的松腹腔注射2周制备肾阳虚证大鼠,并随机分为模型组、肾气丸组、肾气丸去附桂组、附子桂枝... 目的观察肾气丸对氢化可的松法诱导的肾阳虚大鼠肝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变化的影响,探讨肾气丸“少火生气”治疗肾阳虚证的配伍机理。方法采用氢化可的松腹腔注射2周制备肾阳虚证大鼠,并随机分为模型组、肾气丸组、肾气丸去附桂组、附子桂枝组,检测大鼠肝线粒体内ATP、ADP及AMP含量,肝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Ⅳ、ATP酶活性,观察肝线粒体结构。结果在呼吸链复合体Ⅰ~Ⅳ、ATP酶活性及肝线粒体内ATP、ADP、AMP含量指标上来看,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1);经肾气丸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指标上升较为显著(P<0.01);与模型组比较,肾气丸组肝线粒体超微结构有较为明显的改善,表现在线粒体水肿减轻,多数线粒体结构正常。结论肾气丸“少火生气”配伍能够治疗肾阳虚证的现代生物学基础在于改善肝线粒体能量代谢,从而为温阳助阳中药治疗肾阳虚证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气丸 少火生气 肾阳虚证 线粒体 能量代谢
原文传递
肾气丸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的系统评价
9
作者 李美红 邱林 +1 位作者 赵群菊 胡方林 《湖南中医杂志》 2017年第10期144-145,共2页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肾气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以分析目前肾气丸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的现状。方法:通过计算机运用维普、万方、清华同方、CNKI和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对肾气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文献进行检索,...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肾气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以分析目前肾气丸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的现状。方法:通过计算机运用维普、万方、清华同方、CNKI和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对肾气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文献进行检索,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试验。对符合标准的试验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1097例患者。Meta分析的森林图显示OR值为3.75,95%CI[2.54,5.52],P<0.00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气丸联合他药比单用其他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肾气丸 疗效 系统评价
原文传递
马王堆医书方剂用方特色及其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戴子凌 雷霆 +1 位作者 赵群菊 胡方林 《中医药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13-17,共5页
出土于马王堆的医籍文献—帛书《五十二病方》及其卷末佚文、《养生方》《杂疗方》及《胎产书》等有不少属于医方类的内容,多方面地反映了先秦两汉时期方剂学发展的实况,是研究我国早期方剂学的成就和水平的重要依据。本文重在从治疗疾... 出土于马王堆的医籍文献—帛书《五十二病方》及其卷末佚文、《养生方》《杂疗方》及《胎产书》等有不少属于医方类的内容,多方面地反映了先秦两汉时期方剂学发展的实况,是研究我国早期方剂学的成就和水平的重要依据。本文重在从治疗疾病的方法、用药规律的角度,来剖析马王堆医书处方用药临证实践经验特色,借此研究以体现马王堆医书的方剂价值,探索西汉前我国方剂学成就和水平,以丰富方剂学学科内涵,为现代医药学术研究和医疗实践活动提供相关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医书 方剂 用方特色 价值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王堆医书内容特色及其背景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戴子凌 雷霆 +1 位作者 赵群菊 胡方林 《中医药信息》 2020年第2期69-75,共7页
秦汉之际是我国历史大统一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文化发展,自然科学进步,黄老学说等哲学思想盛行,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时代背景、地域文化环境、物质技术条件和学术思想氛围。通过对先秦两汉中国医学背景的整理研究,探索马王堆医书... 秦汉之际是我国历史大统一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文化发展,自然科学进步,黄老学说等哲学思想盛行,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时代背景、地域文化环境、物质技术条件和学术思想氛围。通过对先秦两汉中国医学背景的整理研究,探索马王堆医书诞生于秦汉之际及出土于荆楚长沙的历史渊源,系统阐释马王堆医学文化的形成及其内容特色与当时的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学术思想以及地域风俗之间的重要联系,以揭示西汉前我国医药学发展的概况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王堆医书 内容特色 背景研究 先秦两汉 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