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定位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李凡 赵一函 +6 位作者 王训康 苏禹 赵福成 侯俊峰 王云霞 杨连新 景立权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6,共11页
为明确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品质影响的长期效应,于2011—2021年开展了持续11年的定位试验,设不施肥、常规施肥、配方施肥和增施有机肥的配方施肥4个处理,分析了2020—2021年各处理下的稻谷产量及品质变化。与常规施肥相比,长期定位配... 为明确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品质影响的长期效应,于2011—2021年开展了持续11年的定位试验,设不施肥、常规施肥、配方施肥和增施有机肥的配方施肥4个处理,分析了2020—2021年各处理下的稻谷产量及品质变化。与常规施肥相比,长期定位配方施肥及增施有机肥处理平均使水稻理产分别显著增加15.5%、46.8%。前者主要得益于单位面积穗数增加(23.6%),而后者继续增产则得益于每穗粒数增多(27.8%)。10年后,配方施肥多恶化了稻米加工及外观品质,其中对后者影响较大,2020—2021年2年平均垩白度增加61.6%,增施有机肥有加重的趋势。长期定位配方施肥恶化了稻米蒸煮食味品质,使综合食味值、胶稠度及崩解值分别降低5.4%、1.8%、10.3%;或得益于米粉热力学转变温度(-0.8%)及热焓值(-11.8%)降低,增施有机肥可有效弥补这一恶化效应,3个指标改善幅度达9.1%、4.0%和18.3%。长期定位配方施肥增加了米粉Fe、Zn、Cd及Ca等矿质元素含量,而增施有机肥后则效应相反,但二者均提高了稻米矿质元素的生物有效性,2个处理降低植酸与矿质元素的摩尔比平均分别为54.0%和47.2%。以上结果表明,长期配方施肥及增施有机肥等可持续提高稻谷的理论产量,而前者多恶化稻米品质,增施有机肥仅对食味品质有小幅弥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长期定位 配方施肥 有机肥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虫灯诱杀亚洲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的距离与性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韩海亮 刘敏 +3 位作者 董航顺 赵福成 吕要斌 章金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2-315,340,共5页
为明确杀虫灯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和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杀虫效果,分别对2种害虫人工饲养的成虫进行颜色标记后,在距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不同距离处释放,根据杀虫灯下回收数量确定有效防控距离。同时对高空测... 为明确杀虫灯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和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杀虫效果,分别对2种害虫人工饲养的成虫进行颜色标记后,在距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不同距离处释放,根据杀虫灯下回收数量确定有效防控距离。同时对高空测报灯和自动虫情测报灯2种不同光源测报灯诱集到的2种害虫的性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距杀虫灯15~45 m内,亚洲玉米螟的回收率随着距离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距灯45 m的回收率最高,为4.95%,在距离增加到60 m时,回收率显著下降。草地贪夜蛾在距灯30 m处的回收率为6.08%,随着离灯距离的增加,雌、雄蛾回收率均呈下降趋势,且回收的雌蛾比例减少。杀虫灯在1.2 m高度时对亚洲玉米螟的回收率高于1.5 m和1.8 m,3个高度雄蛾的回收率均高于雌蛾,随着高度增加,回收率下降,雌蛾的回收比例也呈下降趋势。高空测报灯和自动虫情测报灯捕获的2种害虫雌雄性比均低于0.45∶1,2种害虫的趋光性均存在雄性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灯 亚洲玉米螟 草地贪夜蛾 诱杀距离 性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肝心同治”探讨软肝化纤汤治疗冠心病合并抑郁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林志强 赵福成 +2 位作者 韩艳茹 任伟华 贾奎 《中医药信息》 2024年第6期55-59,共5页
目的:基于“肝心同治”理论探讨软肝化纤汤对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123例,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治疗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软... 目的:基于“肝心同治”理论探讨软肝化纤汤对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合并抑郁患者123例,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治疗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软肝化纤汤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血脂水平,血浆肾素、醛固酮、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胃促生长素(ghrelin)水平。结果:治疗组的心绞痛和抑郁临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其中治疗组TG、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肾素水平升高(P<0.05),hs-CRP含量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hs-CRP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BDNF、ghrelin含量均明显增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软肝化纤汤可显著改善抑郁、心绞痛等临床症状,其机制与抑制炎症因子、对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过度活化、改善血管内皮损伤及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抑郁 软肝化纤汤 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胃促生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的meta分析
4
作者 张孟孟 赵福成 +3 位作者 任伟华 孙乾 刘彩莉 贾奎 《中医研究》 2024年第12期79-86,共8页
目的:对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的疗效进行meta分析及试验序贯分析(trial sequential analysis,TSA)。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 目的:对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的疗效进行meta分析及试验序贯分析(trial sequential analysis,TSA)。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采用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7月。采用RevMan 5.3软件对24 h尿量、中医证候积分疗效、心功能疗效、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 terminal pro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脑利尿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6分钟步行距离(six-minute walk distance,6MWD)、尿液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2,AQP2)及不良反应指标进行meta分析,运用软件进行TSA。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1265例患者,其中治疗组634例,对照组631例。meta分析显示,治疗组在提高24 h尿量[MD=471.29,95%CI(348.45,549.13),P<0.00001]、中医证候积分疗效[RR=1.34,95%CI(1.23,1.46),P<0.00001]、心功能疗效[RR=1.23,95%CI(1.15,1.32),P<0.00001]、LVEF(MD=4.47,95%CI[3.30,5.63],P<0.00001)、6MWD(MD=70.47,95%CI[39.96,100.98],P<0.00001)方面优于对照组,在降低BNP[SMD=-4.15,95%CI(-7.00,-1.30),P=0.004]、NT-proBNP[MD=-1.32,95%CI(-1.83,-0.81),P<0.00001]、AQP2[SMD=-0.73,95%CI(-1.08,-0.83),P<0.00001]方面优于对照组。TSA结果显示在改善24 h尿量结局指标上得到肯定结论,在中医证候积分疗效及心功能疗效指标上得到假阳性结论。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法能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但仍需要更多的高质量研究继续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利尿剂抵抗 益气活血 温阳利水 META分析 试验序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浆期高温胁迫对甜玉米籽粒糖分积累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4
5
作者 赵福成 景立权 +3 位作者 闫发宝 陆大雷 王桂跃 陆卫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44-1651,共8页
为明确高温对甜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甜玉米厦甜1号和粤甜16为材料,人工授粉3d后,利用人工气候室分别进行昼间高温(HT)35℃和正常气温(CK)处理,研究了甜玉米籽粒灌浆过程中粒重、糖分积累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 为明确高温对甜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甜玉米厦甜1号和粤甜16为材料,人工授粉3d后,利用人工气候室分别进行昼间高温(HT)35℃和正常气温(CK)处理,研究了甜玉米籽粒灌浆过程中粒重、糖分积累和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与正常气温相比,高温缩短甜玉米灌浆进程,显著降低粒重、含水量,提高皮渣率。在最佳采收期(水分含量为68%~74%)甜玉米鲜百粒重分别下降了20.8%(厦甜1号)和16.4%(粤甜16)。在甜玉米籽粒灌浆过程中可溶性糖和蔗糖的含量随授粉后时间先升高后降低,高温处理不利于可溶性糖和蔗糖积累,籽粒中糖分含量降低,淀粉含量升高。籽粒中蔗糖的合成与分解主要由磷酸蔗糖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催化,SS催化反应是可逆的。高温明显降低SPS和ss合成方向活性,提高ss分解方向活性,导致糖分含量降低,品质变劣。高温缩短两品种SS(合成方向)活性峰值出现的时间,而对于SPS活性峰值出现时间厦甜1号被缩短,粤甜16为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高温胁迫 糖分积累 蔗糖代谢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甜玉米产量、品质和蔗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3
6
作者 赵福成 景立权 +3 位作者 闫发宝 陆大雷 王桂跃 陆卫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5-53,共9页
以甜玉米扬甜2号和超甜135为材料,设置纯氮N 0、75、225、375 kg/hm24个处理,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甜玉米产量、品质和蔗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显著提高甜玉米扬甜2号和超甜135鲜穗产量,两品种均以施N 225 kg/hm2产量最高,比不... 以甜玉米扬甜2号和超甜135为材料,设置纯氮N 0、75、225、375 kg/hm24个处理,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甜玉米产量、品质和蔗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显著提高甜玉米扬甜2号和超甜135鲜穗产量,两品种均以施N 225 kg/hm2产量最高,比不施氮分别增产65.15%、99.61%。甜玉米籽粒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和蔗糖的含量随吐丝时间呈单峰曲线变化,施氮明显提高籽粒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施氮量为N 225 kg/hm2时最高。氮肥对甜玉米质构特性有较大影响,施氮量增多,籽粒的硬度显著增加;脆性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以氮肥用量在N 225 kg/hm2最大。籽粒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合成方向活性的变化趋势与蔗糖含量变化一致,SS分解方向活性随籽粒灌浆进程逐渐变大。合理施氮可提高甜玉米籽粒中SPS和SS合成方向活性,增加糖分,改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氮肥 产量 品质 蔗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甜玉米籽粒糖分积累和蔗糖代谢酶活性动态变化 被引量:20
7
作者 赵福成 景立权 +2 位作者 陆大雷 王桂跃 陆卫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30-2237,共8页
以超甜玉米扬甜2号和超甜135为材料,研究籽粒发育过程中灌浆特性、淀粉含量、皮渣率、糖组分和蔗糖代谢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分析糖组分积累和蔗糖代谢酶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灌浆过程中超甜玉米籽粒鲜重先升后降,鲜百粒重两品种均在... 以超甜玉米扬甜2号和超甜135为材料,研究籽粒发育过程中灌浆特性、淀粉含量、皮渣率、糖组分和蔗糖代谢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分析糖组分积累和蔗糖代谢酶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灌浆过程中超甜玉米籽粒鲜重先升后降,鲜百粒重两品种均在授粉后22 d达最大值。籽粒干重积累曲线拟合为Richards方程,最大灌浆速率出现在授粉后16~17 d,之后下降。籽粒淀粉含量和皮渣率随授粉后天数逐渐上升。随着灌浆进程,2品种籽粒可溶性总糖(TSS)、蔗糖和水溶性多糖(WSP)含量呈先升后降趋势,葡萄糖、果糖、甘露醇含量先降后升趋势,山梨醇含量两品种间变化不一致。甜玉米中催化蔗糖合成和分解的酶主要有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SS催化的反应是可逆的。SPS和SS合成方向活性的变化呈先升后降趋势,与蔗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SS分解方向活性呈上升趋势,与葡萄糖、果糖和甘露醇呈显著负相关。甜玉米籽粒中糖分积累是蔗糖代谢酶SPS、SS(合成和分解方向)协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探讨了超甜玉米糖分积累的酶学机制,为新品种选育和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甜玉米 糖组分 蔗糖代谢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玉米区域试验非平衡数据产量性状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赵福成 段道富 +1 位作者 谭禾平 王桂跃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9期142-145,共4页
运用朱军等提出的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非平衡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对2005~2006年浙江省甜玉米区域试验中参试组合资料分析了产量性状的各项方差分量及参试品种的稳定性系数。结果表明:年份×试点互作效应对产量影响较大;白甜(糯)1号、... 运用朱军等提出的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非平衡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对2005~2006年浙江省甜玉米区域试验中参试组合资料分析了产量性状的各项方差分量及参试品种的稳定性系数。结果表明:年份×试点互作效应对产量影响较大;白甜(糯)1号、蜜脆678组合产量较高,显著高于对照品种超甜3号;奥甜8210、脆王对环境指数反应不敏感,组合HM30表现一致性较差,其余组合在稳定性方面表现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区域试验 非平衡资料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玉米籽粒物性的基因型差异 被引量:3
9
作者 赵福成 景立权 +2 位作者 闫发宝 陆大雷 陆卫平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19,共6页
以甜玉米区域试验中40个品种为材料,采用物性分析仪研究其籽粒物性(硬度、脆性、黏着性、弹性、黏聚性、咀嚼性和回复性)的基因型差异,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甜玉米籽粒物性间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变异程度最大的为脆... 以甜玉米区域试验中40个品种为材料,采用物性分析仪研究其籽粒物性(硬度、脆性、黏着性、弹性、黏聚性、咀嚼性和回复性)的基因型差异,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甜玉米籽粒物性间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变异程度最大的为脆性,最小的为黏聚性,变幅分别为1 152.66~5 308.34、0.16~0.27。物性参数间有良好的相关关系,其中硬度与咀嚼性、回复性与黏聚性的相关系数达到0.90以上。通过主成分分析,将7个物性参数转变为3个独立的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6.88%,其中咀嚼性和回复性是影响甜玉米籽粒物性的主要因素。通过系统聚类,将40个甜玉米品种按照咀嚼性和回复性大小分为两大类,两大类中又按照脆性和黏着性大小分为4个亚类。甜玉米质构特性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为甜玉米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物性 基因型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舒肝散加减联合盐酸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赵福成 刘彩莉 贾奎 《中医药信息》 2018年第6期76-79,共4页
目的:观察柴胡舒肝散加减联合盐酸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健康和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27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62例)仅用盐酸氟西汀治疗,治疗组(65例)采用柴胡舒肝散加减联合盐酸氟... 目的:观察柴胡舒肝散加减联合盐酸氟西汀对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健康和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127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62例)仅用盐酸氟西汀治疗,治疗组(65例)采用柴胡舒肝散加减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组间抑郁程度评分和血清5-羟色胺表达变化,并比较组间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HAMD评分、SDS评分、血清5-HT明显优于组内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血清5-HT、总有效率(90.77%,59/65)高于对照组(80.64%,50/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舒肝散加减联合盐酸氟西汀能减轻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程度,对卒中后抑郁预后效果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症 脑卒中后抑郁 柴胡舒肝散 盐酸氟西汀 HAMD SDS 5-H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糯玉米品种耐密性试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福成 王桂跃 +1 位作者 谭禾平 卢德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2-135,共4页
为探讨糯玉米的较佳栽培密度,筛选出可大面积种植的耐密、高产稳产糯玉米新品种,以浙江省主要推广的13个糯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在常规和高密度2种种植条件下的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密度和品种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 为探讨糯玉米的较佳栽培密度,筛选出可大面积种植的耐密、高产稳产糯玉米新品种,以浙江省主要推广的13个糯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在常规和高密度2种种植条件下的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密度和品种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增加种植密度能够大幅度的增加产量,渝糯7号、浙糯玉3号、燕禾金2005、苏科花糯2008这4个为耐密品种,在6.75万株/hm2密度下产量高过对照品种苏玉糯2号1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品种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甜玉米促早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2
12
作者 赵福成 王桂跃 +3 位作者 谭禾平 韩海亮 包斐 楼肖成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552-553,共2页
优质甜玉米促早栽培在优质早熟品种选择、育苗、移栽、田间管理、人工辅助授粉、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各个生产环节都要加强管理,关键是前期要培育壮苗提高抗寒能力,生长中后期注重调节温度、早追穗肥、保持壮株。
关键词 甜玉米 促早熟 高效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鲜食玉米新品种的引进与筛选
13
作者 陈有来 张萍 +2 位作者 赵福成 陈忠友 卢人法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2387-2392,共6页
我国鲜食玉米品种繁多,为筛选出适合在双溪乡种植并能适应市场需求的鲜食玉米品种,同时探索影响鲜食玉米产量的关键植株和穗部形态,该研究以7个甜玉米品种和8个糯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植株形态、穗部形态、产量和产量构成。研究表明... 我国鲜食玉米品种繁多,为筛选出适合在双溪乡种植并能适应市场需求的鲜食玉米品种,同时探索影响鲜食玉米产量的关键植株和穗部形态,该研究以7个甜玉米品种和8个糯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分析植株形态、穗部形态、产量和产量构成。研究表明,相较于穗粒数和鲜千粒重,鲜籽粒产量对甜玉米产量的贡献更大;糯玉米的产量与鲜千粒重更相关。通过进一步分析株高、穗位高、穗长和穗粗等植株和穗部农艺性状与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发现产量与穗位高系数和穗粗显著正相关。通过试验,甜玉米组筛选出脆白甜926、浙甜922,糯玉米组筛选出黑甜糯168、浙糯玉21。这4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突出,具有丰产性好、品质优、抗倒伏、适应性强等特点,具有较高推广价值,可在磐安县增加种植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产量 品种引进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甜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8
14
作者 赵福成 王桂跃 段道富 《浙江农业科学》 2007年第6期617-620,共4页
通过对浙江省甜玉米生产、育种和产业化现状的分析,剖析了浙江甜玉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甜玉米 育种 现状 产业化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及其在玉米上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福成 谭禾平 +3 位作者 包斐 韩海亮 楼肖成 王桂跃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11期12-14,共3页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简称作物模型,被用以定量和动态地描述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反应。综述了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及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在玉米上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作物生长模型 玉米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特用玉米种质的引进与鉴定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福成 谭禾平 +3 位作者 卢德生 韩海亮 包斐 王桂跃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3期565-568,共4页
对从美国引进的特用玉米群体14份和自交系50份的主要农艺性状、抗性、品质等进行观察鉴定,筛选出适应浙江气候条件的材料16份。
关键词 特用玉米 种质材料 引进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糯玉米品种浙糯玉1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福成 刘化宙 +4 位作者 谭禾平 陈琼 韩海亮 包斐 王桂跃 《浙江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741-742,748,共3页
浙糯玉16(审定编号浙审玉2018006)是东阳玉米研究所自主选育的优质高产糯玉米新品种,2018年在浙江省鲜食玉米品鉴大会上被评为"食味品质金奖",在高产创建中以每667 m^2产量1 276 kg,创造了浙江省秋季糯玉米高产纪录。介绍浙糯... 浙糯玉16(审定编号浙审玉2018006)是东阳玉米研究所自主选育的优质高产糯玉米新品种,2018年在浙江省鲜食玉米品鉴大会上被评为"食味品质金奖",在高产创建中以每667 m^2产量1 276 kg,创造了浙江省秋季糯玉米高产纪录。介绍浙糯玉16的产量表现、形态特征和品质,并提出配套的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糯玉16 优质 高产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玉米种子活力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福成 卢德生 +1 位作者 朱正梅 王桂跃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9期7-9,共3页
甜玉米近年来发展迅速,种子活力低、苗势差一直是限制甜玉米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综述了影响甜玉米种子活力低下的遗传和环境因素,并从育种、栽培和种子预处理方面提出了提高种子活力的方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 甜玉米 种子活力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甜玉米高密度下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福成 谭禾平 +2 位作者 卢德生 包斐 王桂跃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7期114-116,共3页
以10个甜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常规(5.25万株/hm2)和高密度(6.75万株/hm2)2个处理,研究高密度种植对甜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间产量有极显著性差异,密度间的产量没有显著性差异,本试验筛选出了产量、品质、抗性较好的... 以10个甜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常规(5.25万株/hm2)和高密度(6.75万株/hm2)2个处理,研究高密度种植对甜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间产量有极显著性差异,密度间的产量没有显著性差异,本试验筛选出了产量、品质、抗性较好的品种为超甜4号、超甜135、科甜2号、农友华珍,种植密度以5.25万株/h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玉米 品种 高密度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果菊离体培养的比较试验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福成 杨跃生 王桂跃 《浙江农业科学》 2009年第1期77-79,共3页
松果菊是异花授粉多年生药用植物,通过组织培养技术繁殖种苗具有实用价值。本研究采用9个不同株系的叶片、叶柄和根作为外植体诱导不定芽的形成,观察到某些株系间在不定芽的再生能力上有显著的差别;从总体上看,根的不定芽再生能力最强,... 松果菊是异花授粉多年生药用植物,通过组织培养技术繁殖种苗具有实用价值。本研究采用9个不同株系的叶片、叶柄和根作为外植体诱导不定芽的形成,观察到某些株系间在不定芽的再生能力上有显著的差别;从总体上看,根的不定芽再生能力最强,叶柄外植体的再生能力也明显高于叶片。在诱导不定芽生根和促进植株生长时,标准的MS培养基略优于半量的1/2 MS培养基,IBA的作用略优于N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菊 组织培养 植株再生 不定芽 克隆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