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龙果溃疡病对果皮组织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1
作者 姚姿婷 梁洲勇 +4 位作者 赵燕灵 韦小妹 赵渊 邹承武 朱桂宁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49-2161,共13页
水果果皮组织的微生物群落有助于提高水果品质和抗病性,但关于火龙果果皮内生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研究报道比较缺乏。本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火龙果健康幼果与溃疡病发生初期的罹病果果皮组织内生微生物群... 水果果皮组织的微生物群落有助于提高水果品质和抗病性,但关于火龙果果皮内生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研究报道比较缺乏。本研究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火龙果健康幼果与溃疡病发生初期的罹病果果皮组织内生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并预测其群落功能,以了解溃疡病发生初期火龙果果皮内生微生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在火龙果青果期,健康果和罹病果果皮之间的内生细菌和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差异不显著。健康果果皮的内生微生物中,优势细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异球菌门(Deinococcota)、脱硫杆菌门(Desulfobacterot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优势真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真菌未鉴定门(unclassified_k__Fungi)、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毛霉门(Mucoromycota)。溃疡病发生初期,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和异球菌门的细菌和子囊菌门的真菌的平均相对丰度显著下降,脱硫杆菌门的细菌和真菌未鉴定门的真菌的平均相对丰度显著上升。随着菌群比例变化,罹病果皮内生细菌的化学异养、需氧化学异养、甲基营养以及甲醇氧化功能的表达量显著下降,内生细菌的潜在致病性类群比例显著提高,内生真菌的腐生营养型、病理营养型和病理-共生营养型的比例显著下降,未知营养型的内生真菌比例显著上升。研究结果提供了火龙果果皮内生微生物的生物信息,为揭示火龙果内生微生物在溃疡病发生中的作用以及利用内生有益微生物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溃疡病 果皮组织 内生细菌 内生真菌 群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T联合CBL在研究生规范化培训中医外科外治法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赵燕灵 郑向龙 +4 位作者 王雨欢 严张仁 毛文丽 易军 王万春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18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综合教学法(MDT)联合案例教学法(CBL)在研究生规范化培训中医外科外治法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把临床专硕型80名研究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名,观察组采用MDT联合CBL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LBL)。规范化培... 目的探讨多学科综合教学法(MDT)联合案例教学法(CBL)在研究生规范化培训中医外科外治法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把临床专硕型80名研究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名,观察组采用MDT联合CBL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LBL)。规范化培训结束后,分别对2组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和中医外科外治法考核,并让研究生填写调查问卷,最终以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作为评估教学效果的指标。结果观察组基础理论知识、思维判断能力、实践操作、合作能力及知识面拓宽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四诊、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临床诊断、病例分析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外科外治法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LBL相比,将MDT联合CBL的教学模式运用于中医外科外治法的教学中,能够加深规范化培训研究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教学质量,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综合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 教学模式 规范化培训研究生 中医外科外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浅析曲池透臂臑治疗瘰疬的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燕灵 郑向龙 +1 位作者 王雨欢 王万春(指导) 《光明中医》 2021年第20期3423-3425,共3页
瘰疬是一种好发于颈项淋巴结的慢性感染性疾病,该病临床证候复杂多样,病机变化多端。针灸治疗本病具有独特优势,透刺曲池臂臑穴治疗本病更是经典治法,在临床往往能取得很好的疗效,但该疗法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疗法... 瘰疬是一种好发于颈项淋巴结的慢性感染性疾病,该病临床证候复杂多样,病机变化多端。针灸治疗本病具有独特优势,透刺曲池臂臑穴治疗本病更是经典治法,在临床往往能取得很好的疗效,但该疗法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疗法疗效的发挥。黄元御的一气周流理论切中人体生理本质,对临床认识疾病、治疗疾病有重大指导意义。笔者通过研究黄元御一气周流气化理论,从气化角度分析该疗法机制,旨在提高该疗法临床疗效,为临床辨治瘰疠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瘰疬 黄元御 一气周流 曲池 臂臑 透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诺丁汉大学专家:先有蛋,后有鸡 被引量:1
4
作者 赵燕灵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英国诺丁汉大学 专家 科学哲学家 伦敦大学 家禽养殖 克菲尔 基因学 查尔斯 教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GF在皮肤慢性溃疡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王雨欢 易军 +2 位作者 郑向龙 赵燕灵 王万春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116-119,共4页
皮肤慢性溃疡创面是指无法正常有序和及时的修复或不能恢复正常的解剖和功能的创面。其根据病因可分为压迫性、糖尿病相关性、血管性以及创伤性创面等。在某些条件下,创面的组织修复细胞发生过度凋亡,导致创面愈合阶段病程较长、愈合过... 皮肤慢性溃疡创面是指无法正常有序和及时的修复或不能恢复正常的解剖和功能的创面。其根据病因可分为压迫性、糖尿病相关性、血管性以及创伤性创面等。在某些条件下,创面的组织修复细胞发生过度凋亡,导致创面愈合阶段病程较长、愈合过程产生障碍,是某些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发病机制之一。bFGF是目前已知生长因子中最强的促细胞生成因子。现主要论述bFGF在皮肤慢性溃疡创面修复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 皮肤慢性溃疡 创面修复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万春教授基于五脏所主理论治疗男科病经验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松 王雨欢 +3 位作者 郑向龙 赵燕灵 叶军 王万春 《光明中医》 2022年第5期761-763,共3页
精浊、遗精、尿血、精凝是中医临床男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呈显著上升的趋势,并且病情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造成广大患者身体疾患,带来消极的情绪。王万春教授深耕临床多年,积累大量临床经验,发挥中医学廉、验、效的长处,通过五脏... 精浊、遗精、尿血、精凝是中医临床男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呈显著上升的趋势,并且病情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造成广大患者身体疾患,带来消极的情绪。王万春教授深耕临床多年,积累大量临床经验,发挥中医学廉、验、效的长处,通过五脏所主理论,辨证论治,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从精浊从脾、遗精从心、尿血从肺、精凝从肝等方面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万春 五脏所主 慢性前列腺炎 遗精 尿血 精凝 临证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万春教授巧用中医辨证成功治愈药疹验案1例 被引量:6
7
作者 王雨欢 郑向龙 +1 位作者 赵燕灵 王万春 《光明中医》 2021年第14期2320-2322,共3页
药疹是中医外科学的常见病之一,糖皮质激素类及抗组胺类药物多为其治疗首选。然而在临床中不乏有使用该类药物无效、甚至病情加重等病例出现。王万春教授运用其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从中医辨证论治以及分阶段给药入手,将内治服用汤药与... 药疹是中医外科学的常见病之一,糖皮质激素类及抗组胺类药物多为其治疗首选。然而在临床中不乏有使用该类药物无效、甚至病情加重等病例出现。王万春教授运用其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从中医辨证论治以及分阶段给药入手,将内治服用汤药与外治熏洗涂敷相结合对其进行治疗,常取得满意疗效。兹将王万春教授治疗药疹一案记录浅析,望能从中窥出王教授临床经验一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疹 药物性皮炎 中医思维 临床经验 王万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二仙汤加减治疗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症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子艳 吴佳丽 +4 位作者 邹盛 郑向龙 王雨欢 赵燕灵 王万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1年第16期107-111,共5页
目的:观察自拟二仙汤加减治疗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症的显愈率及对血清雌二醇(E_(2))、催乳素(PRL)、孕酮(P)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门诊60例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 目的:观察自拟二仙汤加减治疗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症的显愈率及对血清雌二醇(E_(2))、催乳素(PRL)、孕酮(P)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门诊60例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治疗,观察组给予二仙汤加减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治疗前、治疗后及停药后4周两组疼痛评分(PRI、VAS、PPI、SF-MPQ),肿块范围、大小、质地评分及血清雌二醇(E_(2))、催乳素(PRL)、孕酮(P)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的显愈率。结果:①治疗后和停药4周后,两组疼痛评分(PRI、VAS、PPI、SF-MPQ),肿块范围、大小、质地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治疗后及停药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血清P水平均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_(2)、PRL水平均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对照组显愈率为40.00%,观察组为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拟二仙汤加减治疗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患者显愈率高于枸橼酸他莫昔芬片,能有效减轻疼痛及消块,调节患者E_(2)、P、PRL代谢水平,且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仙汤加减 冲任失调证 乳腺增生 E_(2) P PR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阳和汤含药血清联合转化生长因子β1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软骨分化的影响
9
作者 李福伟 毛昭冲 +7 位作者 杨文龙 杨智军 刘江源 罗云丰 黄菊香 赵燕灵 夏汉庭 杨凤云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17-2821,共5页
目的探究加味阳和汤含药血清联合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软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SD大鼠BMSCs,并进行流式细胞术鉴定;CCK-8实验筛选出加味阳和汤含药血清促进BMSCs增殖的最佳有... 目的探究加味阳和汤含药血清联合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软骨分化的影响。方法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SD大鼠BMSCs,并进行流式细胞术鉴定;CCK-8实验筛选出加味阳和汤含药血清促进BMSCs增殖的最佳有效浓度;将第3代BMSCs分为空白对照组、加味阳和汤含药血清组(含药血清组)、TGF-β1组(阳性对照组)、加味阳和汤含药血清联合TGF-β1组(联合组),诱导分化21 d后,阿利新蓝染色检测软骨特异性基质蛋白糖胺聚糖生成;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软骨分化标记基因SOX-9、Ⅱ型胶原(ColⅡ)、聚集蛋白聚糖(Aggrecan)的基因蛋白表达。结果①阿利新蓝染色显示,空白对照组未见明显软骨特异性基质蛋白糖胺聚糖(呈蓝色)产生,其余3组可见明显糖胺聚糖生成,其中联合组效果最佳;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ggrecan、ColⅡ及SOX-9的基因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其中联合组效果最佳(P<0.01),且明显优于含药血清组和阳性对照组。结论加味阳和汤含药血清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以促进大鼠BMSCs增殖;加味阳和汤含药血清可以诱导大鼠BMSCs成软骨细胞分化,其与TGF-β1联合使用具有协同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阳和汤 膝骨性关节炎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成软骨分化
原文传递
基于阴阳平衡理论探讨精液异常的中医诊治
10
作者 王松 郑向龙 +5 位作者 王雨欢 赵燕灵 叶军 崔玉锦 宫再兴 王万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10期16-18,共3页
通过阐发《黄帝内经》阴阳平衡理论,探讨“阳化气、阴成形”具体内涵,结合精液异常的现代医学研究,提出该病的中医诊治思路。认为常见的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精液不液化,亦或二者合病是阳虚化气不足,阴异成浊,留滞生殖之处为病变过程,病... 通过阐发《黄帝内经》阴阳平衡理论,探讨“阳化气、阴成形”具体内涵,结合精液异常的现代医学研究,提出该病的中医诊治思路。认为常见的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精液不液化,亦或二者合病是阳虚化气不足,阴异成浊,留滞生殖之处为病变过程,病因与机体肾气亏虚有关,提出男子以肾为要,治疗上补养肾气、清利浊邪,以协调肾中阴阳,恢复“阳化气、阴成形”功能。“阳化气、阴成形”理论在中医治疗精液异常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在处方时要审证求因,辨清虚实,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精液异常 阴阳失调 典型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万春基于象思维从肺论治阳痿
11
作者 王松 郑向龙 +3 位作者 王雨欢 赵燕灵 叶军 王万春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30-31,48,共3页
王万春通过象思维理论,创新性提出从肺论治阳痿,以条肺气、清邪毒、扶正气为原则,运用四逆散治疗肺郁型阳痿、知柏地黄丸治疗肺热型阳痿、血府逐瘀汤治疗肺瘀型阳痿,具有可行性。附验案3则以资佐证。
关键词 阳痿 勃起功能障碍 分型论治 象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精油联合中药热奄包外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气滞血瘀证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5
12
作者 王万春 王雨欢 +7 位作者 李思亭 严张仁 毛文丽 易军 郑向龙 赵燕灵 黄小英 杨明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847-1852,共6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精油联合中药热奄包外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PHN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予中药复方精油按摩局部疼痛部位联合中药热奄包外敷,每日1次;...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精油联合中药热奄包外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PHN气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予中药复方精油按摩局部疼痛部位联合中药热奄包外敷,每日1次;对照组予口服加巴喷丁胶囊,同时外涂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两组患者均治疗28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并判定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QOL)评分、疼痛消退时间,治疗前后及治疗过程中进行安全性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3.33%,28例/30例)高于对照组(86.67%,26例/30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程度更明显(P<0.01)。治疗后两组总有效患者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患者疼痛消退时间平均为(15.00±3.23)天,对照组为(21.80±4.39)天,两组疼痛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复方精油联合中药热奄包外用治疗PHN气滞血瘀证安全有效,可明显缩短病程,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气滞血瘀 中药热奄包 中药精油 外治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