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文化交际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探索
1
作者 赵焕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5年第3期141-144,共4页
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主要是指个体在跨文化交往中,对文化差异的认识与敏感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这一能力,可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增进学生对自身文化根源、特色及价值的深入反思与认同... 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主要是指个体在跨文化交往中,对文化差异的认识与敏感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这一能力,可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增进学生对自身文化根源、特色及价值的深入反思与认同,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发展。因此,在新课标视域下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让学生在汲取英语知识的同时,建立不同的文化认知,为学生的可持续成长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 初中英语 教学 文化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浸泡导管预防PICC置管所致机械性静脉炎效果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赵焕利 陆印 冒美娟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18期1703-1705,共3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浸泡导管预防PICC置管所致的静脉炎。方法选择120例置入PICC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均按PICC操作规程置入导管,在置管前,对照组用生理盐水40ml,浸泡时间≥2min;观察组用0.125mg/ml地塞米...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浸泡导管预防PICC置管所致的静脉炎。方法选择120例置入PICC的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均按PICC操作规程置入导管,在置管前,对照组用生理盐水40ml,浸泡时间≥2min;观察组用0.125mg/ml地塞米松溶液40ml,浸泡时间≥2min。结果对照组的静脉炎发生率为13.4%,观察组的静脉炎发生率为1.6%,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炎发生在置管后25~72h为62%,对照组为100%;两组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PICC导致的静脉炎多发生在置管后25~72h,地塞米松浸泡导管对PICC导致的静脉炎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地塞米松 静脉炎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放松干预对骨髓穿刺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赵焕利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25-26,32,共3页
目的通过音乐放松对骨髓穿刺术前、术中、术后实行干预,观察对骨髓穿刺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0例需进行骨髓穿刺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骨髓穿刺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骨髓穿刺常规护理基础上加音乐放松干预,观察2组焦虑... 目的通过音乐放松对骨髓穿刺术前、术中、术后实行干预,观察对骨髓穿刺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0例需进行骨髓穿刺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骨髓穿刺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骨髓穿刺常规护理基础上加音乐放松干预,观察2组焦虑值、收缩压、脉搏、疼痛情况。结果干预组的焦虑值、收缩压、脉搏、疼痛等级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音乐放松干预能减轻骨髓穿刺对患者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放松 骨髓穿刺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微信视频宣教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加速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陆信燕 瞿晶晶 赵焕利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微信视频宣教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加速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南通瑞慈医院收治的126例行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术前微信... 目的探讨术前微信视频宣教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加速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南通瑞慈医院收治的126例行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术前微信视频宣教干预。对比2组的术后恢复指标、一般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导尿管拔出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在出院3个月后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以及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将术前微信视频宣教应用于行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可促进其术后康复,提升其一般自我效能感,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术前微信视频宣教 加速康复护理 一般自我效能感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发生晕厥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赵焕利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2期32-32,共1页
晕厥是大脑脑部出现一过性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短暂意识障碍[1]。晕厥与昏迷不同,昏迷的意识丧失时间较长,恢复较难。晕厥与休克的区别在于休克早期无意识障碍,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较明显而持久。对晕厥患者不可忽视,应及时救治。
关键词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晕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块小波变换和2DPCA的人脸特征提取与识别算法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玉德 赵焕利 薛乃玉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118-3122,共5页
从最优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小波变换和二维主成分分析法(2DPCA)的人脸特征提取与识别算法。该方法首先对人脸图像进行分块小波变换,并对各分块的高、低频分量进行组合处理,然后对小波系数特征应用2DPCA方法进行变换并将分... 从最优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小波变换和二维主成分分析法(2DPCA)的人脸特征提取与识别算法。该方法首先对人脸图像进行分块小波变换,并对各分块的高、低频分量进行组合处理,然后对小波系数特征应用2DPCA方法进行变换并将分块特征进行融合得到人脸鉴别特征,最后在ORL人脸库上应用支持向量机(SVM)对该特征进行分类识别。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提高人脸识别性能,具有较短的识别时间和较高的识别准确率,优于传统的人脸识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提取与识别 分块小波变换 二维主成分分析(2DPCA)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ntext模型的小波变换阈值自适应图像去噪 被引量:4
7
作者 薛乃玉 王玉德 赵焕利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2013年第4期227-230,共4页
根据噪声和信号的小波系数在不同分解尺度、不同方向上高频系数的分布不同,结合Context模型,提出基于Context模型的小波变换阈值自适应图像去噪算法。该算法通过对不同尺度和方向的小波分解系数应用不同的阈值方法进行去噪。实验表明,... 根据噪声和信号的小波系数在不同分解尺度、不同方向上高频系数的分布不同,结合Context模型,提出基于Context模型的小波变换阈值自适应图像去噪算法。该算法通过对不同尺度和方向的小波分解系数应用不同的阈值方法进行去噪。实验表明,方法能较好地去除图像噪声和保留图像边缘细节信息,在提高去噪图像信噪比值和改善视觉效果方面都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噪 Context模型 小波变换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锁关节脱位闭合穿针固定定位导向器的研制和临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松 郝永强 +3 位作者 史晓林 赵焕利 高开拓 孙金谞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一种方便于闭合复位经皮缝合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辅助工具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应用自行设计的肩锁关节脱位闭合穿针固定定位导向器穿针固定配以经皮修复肩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36例... 目的:通过研究一种方便于闭合复位经皮缝合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辅助工具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自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应用自行设计的肩锁关节脱位闭合穿针固定定位导向器穿针固定配以经皮修复肩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36例。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20~61岁,平均38.6岁。术前受伤时间3.5~72h,平均15.2h。均为TossyⅢ度肩锁关节脱位,无合并锁骨骨折。总结手术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临床效果。结果:术中未发生锁骨下神经、血管损伤,平均手术时间20min,平均出血量10ml,X线片示肩锁关节固定克氏针位置准确。术后6周取针,随访2~26个月,平均14.3个月,按Karlsson标准评定临床效果满意,优22例,良13例,差1例。结论:此方法简便易行,缩短了手术时间,费用低,且无手术切口瘢痕形成,保证了体表美观,属微创范围,便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 脱位 骨折固定术 缝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对多发伤合并休克兔小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喻安永 李建国 +3 位作者 赵焕利 刘劲松 段海真 陆元兰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04-606,I0003,共4页
目的:观察大黄对多发伤合并休克兔小肠的保护作用。方法:纯种大白兔24只,复制多发性创伤合并休克兔的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大黄治疗组),对照组(常规+安慰治疗组),假手术组,每组各8只。复苏24h后处死动物,取小肠行病理检查,并测量... 目的:观察大黄对多发伤合并休克兔小肠的保护作用。方法:纯种大白兔24只,复制多发性创伤合并休克兔的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大黄治疗组),对照组(常规+安慰治疗组),假手术组,每组各8只。复苏24h后处死动物,取小肠行病理检查,并测量细胞线粒体二维平面形态计量学参数和三维平面形态计量学参数。结果:光镜显示治疗组小肠黏膜病理损害的程度较对照组有明显减轻,小肠黏膜上皮及腺体结构完整,间质内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可见杯状细胞增生。电镜显示治疗组上皮细胞、微绒毛、线粒体、内质网损害明显轻于对照组,上皮细胞单位胞浆内治疗组比对照组线粒体数量多,肿胀较轻微。结论:大黄能减轻多发伤合并休克后小肠上皮细胞病理改变,大黄对多发伤合并休克模型兔小肠损伤有显著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属 创伤和损伤 休克 小肠 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实践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亚 赵焕利 +2 位作者 范卫红 陈琳 陈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第24期3724-3729,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血栓弹力图指导下开展围术期护理对改善凝血功能和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2年1月到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在血栓弹力图指导下开展围术期护理对改善凝血功能和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2年1月到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血栓弹力图指导下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血栓弹力图指标、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凝血反应时间、综合凝血指数降低,血凝块最大强度、凝固角指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血栓弹力图指导下的围术期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血栓弹力图指标、凝血功能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对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有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老年患者 血栓弹力图 围术期护理 凝血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引起腕管综合征风险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焕利 高超 +3 位作者 刘红梅 于晓东 李谦 刘开凯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1期37-39,I0002,共4页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不同术式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45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桥接外固定术45例,掌侧钢板内固定术62例,背侧钢板内固定术38例,随访患者术后1、6个月腕管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月,行背侧钢板内固定...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不同术式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45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桥接外固定术45例,掌侧钢板内固定术62例,背侧钢板内固定术38例,随访患者术后1、6个月腕管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月,行背侧钢板内固定术患者腕管综合征发生率最低,另外两种术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6.12,P=0.047);术后6月,3种术式腕管综合征的发生率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03,P=0.985)。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根据骨折类型和手术者经验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综合征 桡骨远端骨折 随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联体模式下的院外糖尿病教育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燕 赵焕利 龚燕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年第8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医联体模式下的院外糖尿病教育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南通瑞慈医院诊治的96例DR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 目的探讨医联体模式下的院外糖尿病教育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南通瑞慈医院诊治的96例DR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院外健康教育,观察组接受医联体模式下的院外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视力水平、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2组在出院3个月和6个月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护理前,最佳矫正视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评分和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同期对照组,上述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医联体模式下的院外健康教育可改善DR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视力,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医联体模式 健康教育 血糖水平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情-责任交互式护理管理干预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亚 赵焕利 张爱梅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第2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亲情-责任交互式护理管理干预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7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122例骨科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亲情-责任交互式护理... 目的:探讨亲情-责任交互式护理管理干预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7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122例骨科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采用亲情-责任交互式护理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7 d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干预前后一般自我效能感、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7 d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预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亲情-责任交互式护理管理干预应用于骨科手术患者,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增强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情-责任交互式 护理管理干预 骨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伦理培育研究——以河北北方学院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晓光 赵巍 +2 位作者 赵冰 赵焕利 吕建新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76-78,共3页
在对河北北方学院大学生进行信息伦理调查的基础上,对高校大学生信息伦理的严峻现状进行分析,凸显大学生信息伦理培育的重要性。研究了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的优势、途径和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完善馆藏资源、发挥技术优... 在对河北北方学院大学生进行信息伦理调查的基础上,对高校大学生信息伦理的严峻现状进行分析,凸显大学生信息伦理培育的重要性。研究了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信息伦理教育的优势、途径和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完善馆藏资源、发挥技术优势、加强图书馆员培训、优化图书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大学生 信息伦理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对多发性创伤兔血中细胞因子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焕利 李建国 +3 位作者 黄祖敏 肖雪 谢智慧 周满红 《合肥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多发性创伤兔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8(IL-6、8)变化及探讨大黄的治疗和保护作用。方法清洁级大白兔18只,复制多发性创伤兔的模型,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常规治疗+大黄治疗6只),对照组(常规治疗+安慰剂治疗6... 目的观察多发性创伤兔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8(IL-6、8)变化及探讨大黄的治疗和保护作用。方法清洁级大白兔18只,复制多发性创伤兔的模型,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常规治疗+大黄治疗6只),对照组(常规治疗+安慰剂治疗6只),正常组(6只)。大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在创伤前0min及创伤后30min、60min、120min、240min、480min时间点采血测定血浆TNF-α、IL-6、8的水平,正常组记录相应时间点测TNF-α、IL-6、8的水平。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多发性创伤后TNF-α、IL-6、IL-8的水平逐渐升高比正常组的相同时间点有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创伤后4h水平有差异(P<0.05),创伤后8h有显著差异(P<0.01);而治疗组其升高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THF-α、IL-6及IL-8参与了多发性创伤后的病理生理过程,应用大黄可降低血浆中TNF-α、IL-6及IL-8的水平,明显减轻机体的全身炎症反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多发性创伤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踝主动屈伸运动联合弹性袜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晓琴 赵焕利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足踝主动屈伸运动联合弹性袜在下肢静脉曲张(VVLE)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0年1~6月南通瑞慈医院收治的188例VVLE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 目的探讨足踝主动屈伸运动联合弹性袜在下肢静脉曲张(VVLE)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0年1~6月南通瑞慈医院收治的188例VVLE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足踝主动屈伸运动联合弹性袜,2组均护理3个月。比较2组的术后疼痛程度、康复效果、血流动力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皮下血肿消失及小腿麻木感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3个月后,2组的股静脉血流峰速度(Vmax)均快于护理前,血流量(Q)均多于护理前,血流速度增大时的持续时间(T)均长于护理前;观察组的Vmax、Q和T均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足踝主动屈伸运动联合弹性袜可有效缓解VVLE患者术后疼痛,加快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促进患肢尽早恢复,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足踝主动屈伸运动 弹性袜 疼痛程度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装置的设备布置与配管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芮胜波 李峥 赵焕利 《小氮肥》 2007年第9期1-3,共3页
关键词 加压气化装置 德士古水煤浆 设备布置 配管设计 多层框架结构 德士古气化装置 联合结构 单层厂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囊肿伴突出2例报告 被引量:4
18
作者 郑炳鑫 赵焕利 +2 位作者 陈晓亮 周传利 马进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0-192,共3页
发生于椎间盘的囊肿是一种少见的脊柱疾病,2001年日本学者Chiba等将其命名为椎间盘囊肿(discal cyst)。目前国内外报道案例不多,多以个案方式报道,且均为腰椎间盘囊肿。由于本病发病率低,临床医师认识不足,容易误诊。我们收治2例腰椎... 发生于椎间盘的囊肿是一种少见的脊柱疾病,2001年日本学者Chiba等将其命名为椎间盘囊肿(discal cyst)。目前国内外报道案例不多,多以个案方式报道,且均为腰椎间盘囊肿。由于本病发病率低,临床医师认识不足,容易误诊。我们收治2例腰椎间盘囊肿伴突出的患者,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囊肿 脊柱疾病 临床医师 国内外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休克患者凝血-纤溶系统与DIC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管宜春 赵焕利 《实用全科医学》 2008年第6期591-592,共2页
目的比较创伤性休克患者PT、APTT、D-D、FDP、3P的变化并分析与并发DIC有无相关性。方法检测250例创伤性休克的患者(其中72例并发DIC)的PT、APTT、D-D、FDP、3P试验,并分析比较这些试验结果的表达水平及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并发DIC的相... 目的比较创伤性休克患者PT、APTT、D-D、FDP、3P的变化并分析与并发DIC有无相关性。方法检测250例创伤性休克的患者(其中72例并发DIC)的PT、APTT、D-D、FDP、3P试验,并分析比较这些试验结果的表达水平及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并发DIC的相关性。结果各种实验室指标的阳性率不同,D-D试验的表达水平较高,PT与APTT、FDP与3P、3P与D-D的阳性率之间有显著相关性,其余各指标两两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选择恰当的实验指标组合可降低DIC的漏诊率和增加实验诊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创伤性休克 血液凝固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小兴安岭接合部早-中侏罗世侵入岩SHRIMP锆石U-Pb定年及成因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李仰春 张克信 +6 位作者 吴淦国 肖庆辉 杨晓平 张达 赵焕利 韩振哲 刘旭光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7-729,共13页
大-小兴安岭接合部出露的大面积侵入岩传统认为属于华力西期。通过对3个典型岩体的解剖,获得了最新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花岗闪长岩形成年龄为169Ma±2Ma和177.4Ma±1.7Ma,闪长质包体为179Ma±2Ma,主量、微量元素特征表明... 大-小兴安岭接合部出露的大面积侵入岩传统认为属于华力西期。通过对3个典型岩体的解剖,获得了最新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花岗闪长岩形成年龄为169Ma±2Ma和177.4Ma±1.7Ma,闪长质包体为179Ma±2Ma,主量、微量元素特征表明,它们为形成于早—中侏罗世的高钾钙碱性系列I型花岗岩。各岩体和闪长质包体均具有低ISr(平均0.704668)和正εNd(t)(1.3837~3.10652)值特点,包体发育针柱状角闪石和空心磷灰石,反映岩体成因与地幔具有密切的联系。地质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的详细研究表明,各岩体具有壳幔混合成因,花岗质岩浆主要是从地幔中分离出的新生地壳和原有古老地壳部分熔融产生的岩浆,与来自亏损地幔岩浆相互混合形成的。通过区域动力学分析,认为本区大陆地壳生长可能经历了2个连续过程,首先是晚古生代造山期后岩石圈拆沉导致软流圈地幔上隆及幔源岩浆的底垫作用;区域上大范围三叠纪沉积记录的缺失说明此时应是北方造山带强烈的造山时期,这一机制很可能与蒙古-鄂霍次克海闭合造山有密切联系,之后岩石圈板块拆沉,并导致先存新生地壳和原有老地壳的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可能是引起本区大陆地壳生长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中侏罗世 侵入岩 壳-幔相互作用 陆壳生长方式 大-小兴安岭接合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