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内容的优化
1
作者 赵炜华 金雪 +2 位作者 郭进峰 苗航 李郁菡 《汽车维护与修理》 2025年第2期24-27,共4页
为了提高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更好地适应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需要,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迫在眉睫。文章首先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然后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英语教材内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 为了提高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更好地适应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需要,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迫在眉睫。文章首先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然后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英语教材内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以满足产业变化对人才的要求,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服务工程 专业英语 教学内容优化
原文传递
昼间颜色对行驶中驾驶人距离判识的影响 被引量:25
2
作者 赵炜华 刘浩学 +2 位作者 董宪元 高鲲鹏 王辉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0-94,共5页
选取32名驾驶人进行不同颜色障碍物距离判识对比试验。在车辆行进方向,分别对红色和绿色障碍物在不同的距离、车速下进行距离判识,获得驾驶人对距离判识值,统计分析距离判识数据,取均值回归分析驾驶人对不同颜色障碍物距离判识变化的定... 选取32名驾驶人进行不同颜色障碍物距离判识对比试验。在车辆行进方向,分别对红色和绿色障碍物在不同的距离、车速下进行距离判识,获得驾驶人对距离判识值,统计分析距离判识数据,取均值回归分析驾驶人对不同颜色障碍物距离判识变化的定量规律,建立数学模型,定量比较颜色对障碍物距离判识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车辆运行速度的增加,距离判识值不断下降,两者之间呈负指数变化关系;不同的颜色判识变化趋势一致,但冷颜色障碍物的判识距离大于暖颜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通安全 驾驶人 颜色 距离判识 判识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环境中驾驶人应激反应能力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赵炜华 刘浩学 +2 位作者 刘玮 陈颖 朱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14,共5页
为预防驾驶人在城市道路行车时因应激反应失误而引发交通事故,基于动力定型理论,开发驾驶人应激反应训练系统并进行仿真试验研究。试验选用30名被试人员分别在3个城市道路中典型应激交通场景下进行,运用MP150实时记录被试人员的心率参数... 为预防驾驶人在城市道路行车时因应激反应失误而引发交通事故,基于动力定型理论,开发驾驶人应激反应训练系统并进行仿真试验研究。试验选用30名被试人员分别在3个城市道路中典型应激交通场景下进行,运用MP150实时记录被试人员的心率参数,运用对数回归和相关性分析,研究应激反应能力与训练次数间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训练次数增加,驾驶人应激反应能力增强。驾驶人经过标准规定次数的训练,即可减缓应激状态下的心理紧张,提高应激反应准确性和速度。设计的系统及建立的训练次数标准,满足驾驶人应激反应能力训练需求,可增强驾驶人应激能力,减少此类交通事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 驾驶人 应激反应 动力定型 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隧道群出、入口段驾驶人视觉特征 被引量:20
4
作者 赵炜华 刘浩学 +2 位作者 刘玮 林淼 朱彤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11年第3期75-81,共7页
为提高隧道群交通安全水平,研究高速公路隧道群出、入口段驾驶人视觉信息认知过程和变化.针对驾驶人视觉特征参数变化规律,选用9名驾驶人进行隧道群环境中实车试验.采用眼动仪,记录行车过程中驾驶人视觉特征参数.应用统计方法,分析试验... 为提高隧道群交通安全水平,研究高速公路隧道群出、入口段驾驶人视觉信息认知过程和变化.针对驾驶人视觉特征参数变化规律,选用9名驾驶人进行隧道群环境中实车试验.采用眼动仪,记录行车过程中驾驶人视觉特征参数.应用统计方法,分析试验数据特征.运用神经网络技术,模拟视觉特征参数变化,并建立相关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逐渐接近特长隧道入口过程中,注视时间、扫视幅度显著增加,注视次数减少;进入隧道后,注视时间、扫视幅度先减少后增加,注视次数先减少后平稳变化.在隧道群出、入口段,受间隔距离较小的影响,驾驶人视觉特征变化趋势与单一长隧道入口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隧道群出 入口 注视时间 注视次数 扫视幅度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员对夜间红绿障碍物空间距离判识差异 被引量:8
5
作者 赵炜华 刘浩学 +1 位作者 毕仁忠 晏远春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79-1082,共4页
分析距离判识差异变化规律,选用32名驾驶员在不同深度距离和车速条件下,进行实际道路试验。统计检验全部被试判识结果,获得距离判识差异特征值。运用BP神经网络,模拟判识差异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夜间地面动态环境中,随着深度距离增加... 分析距离判识差异变化规律,选用32名驾驶员在不同深度距离和车速条件下,进行实际道路试验。统计检验全部被试判识结果,获得距离判识差异特征值。运用BP神经网络,模拟判识差异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夜间地面动态环境中,随着深度距离增加,绝对距离判识差异增大,相对距离判识差异减小;随着速度增加,在较远深度距离下,绝对距离判识差异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在中等深度距离以下时,差异逐渐减小;相对距离判识差异随速度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环境 判识差异 颜色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长隧道入口段驾驶人视觉特征变化 被引量:8
6
作者 赵炜华 王丽华 刘浩学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3年第2期261-265,共5页
为减少高速公路隧道入口交通事故,利用实际道路试验,研究驾驶人在隧道入口段的视觉特征.实验记录行车中驾驶人视觉特征参数,运用神经网络和回归方法,通过程序计算和统计分析实测数据,以及模拟视觉特征参数变化,建立驾驶人注视时间、注... 为减少高速公路隧道入口交通事故,利用实际道路试验,研究驾驶人在隧道入口段的视觉特征.实验记录行车中驾驶人视觉特征参数,运用神经网络和回归方法,通过程序计算和统计分析实测数据,以及模拟视觉特征参数变化,建立驾驶人注视时间、注视次数、扫视幅度等变化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接近隧道入口过程中,驾驶员注视时间逐渐增加,注视次数减少,眼动扫视幅度减小;在车辆由远处不断接近隧道入口过程中,驾驶人注视点逐渐由正前方向右侧过渡,出现右侧注视点增加的情况;在车辆进入隧道后,注视时间出现先减少后增加,注视次数增加,扫视幅度增加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高速公路 隧道入口 注视点 注视次数 扫视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人所处环境照度对视认距离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赵炜华 王丽华 +1 位作者 叶飞 刘浩学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3年第6期11-16,22,共7页
为研究夜间行车中因驾驶人所处环境照度高于障碍物环境照度,导致驾驶人视认距离减小的定量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际道路试验。试验选择35名被试开展,障碍物分别为黑色和白色。考虑到行车速度特征,分别选择80km/h和100km/h速度下进行试验。... 为研究夜间行车中因驾驶人所处环境照度高于障碍物环境照度,导致驾驶人视认距离减小的定量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际道路试验。试验选择35名被试开展,障碍物分别为黑色和白色。考虑到行车速度特征,分别选择80km/h和100km/h速度下进行试验。在不同驾驶人所处环境照度条件下,进行障碍物视认距离标定试验。统计分析全部视认距离,分析不同颜色障碍物在不同条件下视认距离差异。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视认距离随驾驶人所处环境照度变化规律函数模型。结合汽车制动距离,分析不同照度条件下的允许极限速度。研究表明,随着驾驶人所处环境照度增加,视认距离缩短。进而导致允许反应时间缩短,必须控制车速在临界速度以下,才能避免碰撞发生。经验证表明,所建立函数模型能准确拟合其变化规律。在驾驶人遭遇上述照度光源时,必须降低行车速度,才能保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 驾驶人 视认距离 照度 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昼间自由行驶状态下驾驶员空间距离判识规律 被引量:2
8
作者 赵炜华 刘浩学 +2 位作者 冯中祥 施卢丹 蒋伟峰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0年第3期492-495,共4页
将判识特征值在设计速度和距离按泰勒公式展开,依据判识距离化趋势,用二元三次函数逼近,建立了空间绝对距离、相对距离判识变化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绝对距离判识值随障碍物深度距离增加而增大,随速度增加减小.相对距离判识受深度距离影响... 将判识特征值在设计速度和距离按泰勒公式展开,依据判识距离化趋势,用二元三次函数逼近,建立了空间绝对距离、相对距离判识变化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绝对距离判识值随障碍物深度距离增加而增大,随速度增加减小.相对距离判识受深度距离影响小,速度变化影响大,二元二次函数可很好逼近空间距离判识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员 自由行驶 深度距离 速度 判识距离 函数逼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隧道入口对驾驶人心理及车速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赵炜华 刘浩学 +1 位作者 丁光明 施卢丹 《公路与汽运》 2011年第3期48-51,共4页
为减少高速公路长隧道入口交通事故,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通过实际道路试验,研究了驾驶人在长隧道入口段的心理和生理变化规律。试验采用多导生理记录仪实时记录行车过程中驾驶人心率、微波速度传感器测量记录车速变化,运用BP神经网络... 为减少高速公路长隧道入口交通事故,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通过实际道路试验,研究了驾驶人在长隧道入口段的心理和生理变化规律。试验采用多导生理记录仪实时记录行车过程中驾驶人心率、微波速度传感器测量记录车速变化,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驾驶人在隧道入口段心率和速度变化的模型。结果表明长隧道入口环境中行车时驾驶人心率增加,心理紧张程度高于一般道路;随着与隧道入口的不断接近,驾驶人心率先增加后减少;进入隧道后,心率变化趋势亦相同,但幅度较隧道外小;车辆在隧道入口外时,随着与隧道入口距离的不断接近,驾驶人将降低行车速度;进入隧道后,经过短时间适应,则会提高行车速度,但洞内行车速度低于隧道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交通 高速公路 长隧道入口 驾驶人 心率 行驶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网络的驾驶员黄昏空间距离判识规律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炜华 刘浩学 陈昊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2年第4期744-747,共4页
为研究黄昏时段行车时,驾驶员对空间距离判识随环境照度的变化规律,进行实际道路试验.选用32名男性驾驶员,在不同自然环境照度下,判识不同空间深度距离时红、绿色障碍物的绝对距离和相对距离.统计分析被试判识结果,分析距离判识差异,获... 为研究黄昏时段行车时,驾驶员对空间距离判识随环境照度的变化规律,进行实际道路试验.选用32名男性驾驶员,在不同自然环境照度下,判识不同空间深度距离时红、绿色障碍物的绝对距离和相对距离.统计分析被试判识结果,分析距离判识差异,获得空间距离判识特征值.运用BP神经网络,模拟距离判识结果,分析距离判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红、绿色障碍物黄昏时距离判识差异显著,BP网络可以很好拟合距离判识变化规律.绝对距离和相对距离判识结果,均随环境照度降低而增加;判识距离随深度距离增加也增加,相对距离增加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员 交通安全 判识距离 照度 黄昏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间动态环境中空间距离驾驶员判识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炜华 刘浩学 +2 位作者 李毅 叶轩 梅晓波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6-159,共4页
为研究驾驶员在夜间地面动态环境中距离判识变化的规律,改进行车安全,选取32名驾驶员进行实际道路试验。被试在自车行进方向不同的深度距离、车速下,判识前方障碍物的绝对距离和相对距离。统计距离判识值,得出夜间距离判识值数据分布,... 为研究驾驶员在夜间地面动态环境中距离判识变化的规律,改进行车安全,选取32名驾驶员进行实际道路试验。被试在自车行进方向不同的深度距离、车速下,判识前方障碍物的绝对距离和相对距离。统计距离判识值,得出夜间距离判识值数据分布,取得距离判识特征值。回归分析判识距离与速度的关系,建立障碍物判识变化的数学模型。比较昼夜距离判识差异,分析其对夜间行车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车辆行驶深度方向,夜间距离判识值随速度增加而不断下降,两者之间呈负指数关系;在相同深度距离和速度下,夜间判识距离大于昼间;夜间行车时,需适当降低车速,确保有效的安全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交通安全 机动车 驾驶员 动态环境 夜间照度 距离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夜驾驶人对黑色障碍物视认距离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炜华 韩伟 +3 位作者 冯中祥 叶飞 边浩毅 刘浩学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5年第2期92-97,131,共7页
为预防和减少雨夜道路交通事故,定量研究降雨强度对驾驶人视认距离变化规律,以确定行车速度、停车视距及限速选择,进行实际道路试验研究。试验共选择被试38人,在不同降雨量的雨夜,选用黑色障碍物,在不同车速条件下,进行驾驶人空间距离... 为预防和减少雨夜道路交通事故,定量研究降雨强度对驾驶人视认距离变化规律,以确定行车速度、停车视距及限速选择,进行实际道路试验研究。试验共选择被试38人,在不同降雨量的雨夜,选用黑色障碍物,在不同车速条件下,进行驾驶人空间距离判识实际道路试验。试验共进行71组,最终依据速度和降雨强度,聚类为25组不同条件下全样本试验。统计全部结果,分析数据分布特征。利用曲面回归分析方法,建立视认距离随降雨量和行车速度变化规律函数模型。模型相关系数为0.983 2,模型有效度系数为0.94,可有效表示视认距离与瞬时降雨强度和行驶速度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单位时间内降雨量增加,视认距离缩短;随着行驶速度增加,视认距离减小;当两因素耦合作用于驾驶人时,会因为视认距离减小导致允许反应时间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夜间驾驶 曲面回归分析 降雨强度 视认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长隧道夜间出口照明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炜华 刘浩学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90-94,共5页
我国现行隧道通风照明标准中,关于高速公路长隧道夜间出口段照明设计存在缺失,而上述问题对于行车安全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为使高速公路长隧道出口段照明适合驾驶人需求,选用11名驾驶人进行夜间隧道实际行车试验.以眼动仪记录驾驶... 我国现行隧道通风照明标准中,关于高速公路长隧道夜间出口段照明设计存在缺失,而上述问题对于行车安全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为使高速公路长隧道出口段照明适合驾驶人需求,选用11名驾驶人进行夜间隧道实际行车试验.以眼动仪记录驾驶人瞳孔面积实时变化参数,照度计测量不同点的环境照度,非接触式五轮仪测量行车速度.运用多元曲面回归分析方法,获得瞳孔面积随照度和适应时间变化的规律,并建立量化模型.研究表明:现有隧道夜间出口段照度过高,与驾驶人实际需求差异大,造成驾驶人严重的暗适应问题;该段的照度值应按驾驶人需求进行优化,逐渐降低洞内照度并在出口外增设照度逐渐降低的照明设施.计算列举了出口段不同位置具体照度值,以减弱暗适应对行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长隧道 出口段 夜间 照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强度对驾驶人视认距离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炜华 边浩毅 叶飞 《公路与汽运》 2015年第6期44-48,共5页
为研究降雨对汽车驾驶人空间辨识能力的影响,选择38名被试人,在不同降雨强度的夜间,选用黑、白两色障碍物,在不同车速条件下进行驾驶人空间距离判识实际道路试验,对比相同条件下黑、白两色视认距离差异,利用曲面回归分析方法建立视认距... 为研究降雨对汽车驾驶人空间辨识能力的影响,选择38名被试人,在不同降雨强度的夜间,选用黑、白两色障碍物,在不同车速条件下进行驾驶人空间距离判识实际道路试验,对比相同条件下黑、白两色视认距离差异,利用曲面回归分析方法建立视认距离随降雨量和行车速度变化规律的函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白色与黑色障碍物视认距离差异显著,白色障碍物视认距离大于黑色;随着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增加,视认距离缩短;随着行驶速度的增加,视认距离减小;当降雨强度和行驶速度耦合作用于驾驶人时,会因为视认距离减小导致允许反应时间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交通 夜间 降雨强度 行驶速度 驾驶人 视认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间动态环境中驾驶员空间距离判识规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炜华 刘浩学 +1 位作者 张锁 李杰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10年第3期66-70,共5页
为研究在夜间地面动态环境中驾驶员空间距离判识规律,进行了实际道路试验.32名驾驶员在夜间环境中不同深度距离、速度下,判识红、绿色障碍物空间距离.检验样本差异显著度,分析被试距离判识结果,获得判识特征值.运用曲面回归分析判识距... 为研究在夜间地面动态环境中驾驶员空间距离判识规律,进行了实际道路试验.32名驾驶员在夜间环境中不同深度距离、速度下,判识红、绿色障碍物空间距离.检验样本差异显著度,分析被试距离判识结果,获得判识特征值.运用曲面回归分析判识距离与速度和深度距离之间关系,获得驾驶员在夜间动态环境中,对空间距离判识变化关系的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绝对距离判识值随障碍物深度距离增加而增大,随速度增加而减小.相对距离判识受深度距离影响小,受速度变化影响大,二元二次函数可很好地逼近空间距离判识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员 夜间动态环境 深度距离 速度 判识距离 函数逼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轮定位实验教学课件开发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炜华 刘浩学 董宪元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8-80,84,共4页
为解决车轮定位教学内容难以描述和理解的问题,开发了车轮定位实验教学多媒体课件。以Authorwa为开发平台,综合运用3dsMax、Flash、Adobe Photoshop、AutoCAD、Audio Editor Gold等多媒体素材制作软件,结合实验教学实践和学生对问题的... 为解决车轮定位教学内容难以描述和理解的问题,开发了车轮定位实验教学多媒体课件。以Authorwa为开发平台,综合运用3dsMax、Flash、Adobe Photoshop、AutoCAD、Audio Editor Gold等多媒体素材制作软件,结合实验教学实践和学生对问题的认知过程,制作了丰富生动、科学合理的课件。经专家评议和教学测试,课件可以实现预期目的,提高和改善了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轮定位 实验教学 课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客车驾驶人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意识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炜华 边浩毅 +1 位作者 王丽华 刘浩学 《公路与汽运》 2013年第6期72-78,共7页
高速公路行车时大客车驾驶人安全意识水平低,是引发一些重、特大事故的根本原因。安全意识水平来自于驾驶人内心,导致测量和研究困难。为客观衡量大客车驾驶人安全意识水平,文中选择一定样本量大客车驾驶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客观评价方... 高速公路行车时大客车驾驶人安全意识水平低,是引发一些重、特大事故的根本原因。安全意识水平来自于驾驶人内心,导致测量和研究困难。为客观衡量大客车驾驶人安全意识水平,文中选择一定样本量大客车驾驶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客观评价方法标定其安全意识水平高低,将事故次数、行驶车速、车速离散度和车速极大值作为备选评价指标,研究各指标与安全意识水平间的相关性,并建立大客车驾驶人安全意识水平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驾驶人安全意识水平与事故次数相关,与车速均值不相关,与车速离散度相关,与车速极大值强相关,可以利用统计期内车速极大值进行驾驶人安全意识水平评价,并依据相关的模糊判识模型进行分类。经实例验证,基于车速极大值的驾驶人安全意识水平评价模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交通 高速公路 大客车驾驶人 安全意识 客观评价指标 速度极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运输行业能耗统计监测平台设计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炜华 金朝跃 高波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16年第4期74-77,共4页
构建一个基于Internet网络的数据平台,综合利用抽样数据填报、实时能耗数据监测两种手段,基于影响能耗和排放的相关因素,分类统计和计算交通运输业能耗及排放数据。利用该统计监测平台,可全面、准确掌握交通运输业,以及各子类行业能耗... 构建一个基于Internet网络的数据平台,综合利用抽样数据填报、实时能耗数据监测两种手段,基于影响能耗和排放的相关因素,分类统计和计算交通运输业能耗及排放数据。利用该统计监测平台,可全面、准确掌握交通运输业,以及各子类行业能耗结构。结合交通运输行业内不同产业结构,以及行业内生产能耗结构,为能耗评价提供判断基础和借鉴,为行业的发展决策提供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 总能耗 单位能耗 数据统计 平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隧道入口白天加强照明段长度优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炜华 张冬梅 +2 位作者 文英 韩伟 刘浩学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第8期48-52,共5页
我国现行隧道通风照明标准虽对入口段照度提出要求,但相关参数过于粗糙,在实践中亦未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阶梯式下降进行加强照明。为使高速公路隧道入口段加强照明满足驾驶人暗适应需求,选用31名被试进行昼间暗适应时间测定试验。被试在... 我国现行隧道通风照明标准虽对入口段照度提出要求,但相关参数过于粗糙,在实践中亦未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阶梯式下降进行加强照明。为使高速公路隧道入口段加强照明满足驾驶人暗适应需求,选用31名被试进行昼间暗适应时间测定试验。被试在昼间自然光环境照度下充分适应后,进入隧道照明灯具创造的不同低照度环境中。通过视标识认时间记录,标定不同驾驶人在不同照明条件下暗适应时间。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获得不同隧道环境照度下驾驶人暗适应时间,并计算加强照明各段最优长度。结果表明:在现有隧道昼间入口加强照明条件下,加强段各阶梯长度过短,无法保证驾驶人的视觉顺适过渡;需依据驾驶人在不同照度环境下暗适应时间,结合行车速进行各段长度计算。本文提出加强照明段各阶梯长度值,在现有照度条件下,可保证驾驶人的充分暗适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隧道 入口段 昼间 暗适应 加强照明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驶员对昼间红绿色障碍物空间距离判识差异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炜华 刘浩学 +1 位作者 赵建有 杨立本 《公路与汽运》 2010年第1期50-53,共4页
为研究在昼间动态环境中颜色对驾驶员空间距离判识的影响,分析了判识差异变化规律;选用32名驾驶员在不同深度距离和车速条件下进行实际道路试验,统计检验全部被试判识结果,获得距离判识差异特征值,运用BP神经网络模拟判识差异变化趋势... 为研究在昼间动态环境中颜色对驾驶员空间距离判识的影响,分析了判识差异变化规律;选用32名驾驶员在不同深度距离和车速条件下进行实际道路试验,统计检验全部被试判识结果,获得距离判识差异特征值,运用BP神经网络模拟判识差异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昼间地面动态环境中,随着深度距离的增加,绝对距离判识差异增大,相对距离判识差异减小;随着速度的增加,距离判识差异均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交通 驾驶员 动态环境 判识差异 颜色 BP网络 昼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