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藏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赵治中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7-128,共2页
生态足迹是分析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文章依据青海省自然资源生产与消费数据、人口数据等资料,采用可变单产法计算了2005—2009年青海藏区生态足迹。结果表明,青海藏区对生态资源的索取远远超过本地的生态承载力,区域生态... 生态足迹是分析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文章依据青海省自然资源生产与消费数据、人口数据等资料,采用可变单产法计算了2005—2009年青海藏区生态足迹。结果表明,青海藏区对生态资源的索取远远超过本地的生态承载力,区域生态经济发展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并对此提出促进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藏区 生态足迹 生态赤字 生态协调系数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约民族地区创业活动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治中 《改革与战略》 2012年第8期83-85,共3页
创业活动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文章在分析制约民族地区创业活动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认为民族地区应通过营造鼓励创业的文化氛围、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和培训、制定落实相关创业支持政策、搭建有效的创业服务平台等措施促... 创业活动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文章在分析制约民族地区创业活动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认为民族地区应通过营造鼓励创业的文化氛围、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和培训、制定落实相关创业支持政策、搭建有效的创业服务平台等措施促进创业活动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创业活动 制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企业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治中 《经济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79-179,共1页
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其理论在全球顶级企业的运用中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文章就结合我国国情企业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谈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 企业 创建 学习型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浩然、陶渊明异同论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治中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3-45,共3页
陶渊明是孟浩然最心仪的人物,因而两人在生活道路、为人作风和审美趣味等方面,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但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人生遭际有异、接受教育与影响的差别,两人之间也就有明显的差异。从孟浩然服膺陶渊明及对陶诗的传承,可见... 陶渊明是孟浩然最心仪的人物,因而两人在生活道路、为人作风和审美趣味等方面,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但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人生遭际有异、接受教育与影响的差别,两人之间也就有明显的差异。从孟浩然服膺陶渊明及对陶诗的传承,可见陶渊明影响的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孟浩然 达人 高士 归田 隐居 平淡自然 冲淡清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诗中的自然与陶渊明的自然观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治中 《天中学刊》 2013年第2期51-55,共5页
陶渊明率先把自然作为独立的审美观照与艺术表现的主体,描写了田园山水和四时节候。其笔下景物种类繁多、形态纷呈,且极具人态、富有灵性,因而赢得"自然诗人之宗"的美誉。诗人对自然的独特描写,是建立在对自然的深刻认知和对... 陶渊明率先把自然作为独立的审美观照与艺术表现的主体,描写了田园山水和四时节候。其笔下景物种类繁多、形态纷呈,且极具人态、富有灵性,因而赢得"自然诗人之宗"的美誉。诗人对自然的独特描写,是建立在对自然的深刻认知和对自然物的仁厚博爱情怀的基础之上,得益于其物我浑融、回流相济的新自然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田园 山水 自然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阮籍的政治态度 被引量:1
6
作者 赵治中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37,共3页
对于阮籍争论的焦点多集中于他的政治态度。或曰同情和支持曹魏集团 ,“鄙晋”而弃司马氏集团 ,或曰“处处为司马氏着想”“站到新政权一边”。实际上 ,他对两大统治集团都有某种疏离。对于时政 ,阮籍有是非观念与政治态度。却采取韬晦... 对于阮籍争论的焦点多集中于他的政治态度。或曰同情和支持曹魏集团 ,“鄙晋”而弃司马氏集团 ,或曰“处处为司马氏着想”“站到新政权一边”。实际上 ,他对两大统治集团都有某种疏离。对于时政 ,阮籍有是非观念与政治态度。却采取韬晦退避的方式 ,将是非与态度隐藏起来 ,在生存夹缝中虚与委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籍 曹魏 司马氏 韬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州州治“三徙”考辨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治中 《丽水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39-41,共3页
自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置处州以来,州城已经历一千四百余年.关于州治所在,不详知处州建制沿革和府城变迁历史的,一般都以为“州治均在今丽水城”(丽水地区文联编的《丽水名胜与风情》).而早在元代,王象之所纂的《舆地纪胜》就有“今治... 自隋文帝开皇九年(589)置处州以来,州城已经历一千四百余年.关于州治所在,不详知处州建制沿革和府城变迁历史的,一般都以为“州治均在今丽水城”(丽水地区文联编的《丽水名胜与风情》).而早在元代,王象之所纂的《舆地纪胜》就有“今治已三徙矣”的定论.迁徙的具体情况,清道光十六(1836)刻印的《丽水志稿》则有较为具体的记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城改造 州城 新区开发 开皇九年 古城 隋文帝 丽水地区 处州府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 《舆地纪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代“耆宿”郑元祐考论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治中 《天中学刊》 2015年第6期98-102,共5页
郑元祐学问"淹贯而博洽",行为"纯诚而笃实",见识"高明而正大",文章"雄深而雅健",书法"严劲而端丽"。作为元代中后期的"耆宿""硕儒",他堪称"一代之伟人&quo... 郑元祐学问"淹贯而博洽",行为"纯诚而笃实",见识"高明而正大",文章"雄深而雅健",书法"严劲而端丽"。作为元代中后期的"耆宿""硕儒",他堪称"一代之伟人""天地之全人",值得今人学习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元祐 生平 道德 文章 耆宿 硕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卯山叶氏道教世家谱系考释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治中 《丽水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松阳卯山叶法善的高祖乾昱,虽是位有出世情怀的隐士,但并未与道教发生直接关系。曾祖叶道兴,才是"遹开道脉"、"始构大门"的人物。祖父叶国重和父亲叶慧明习道和传道活动,在浙西南已有相当影响,乃至升闻帝庭,受到征... 松阳卯山叶法善的高祖乾昱,虽是位有出世情怀的隐士,但并未与道教发生直接关系。曾祖叶道兴,才是"遹开道脉"、"始构大门"的人物。祖父叶国重和父亲叶慧明习道和传道活动,在浙西南已有相当影响,乃至升闻帝庭,受到征召,但他们仍是在家受箓传道的职业道士。直到叶法善,才由江南道教世家子弟,进位内道场道士、国师、大洞三景法师,乃至景龙观观主、越国公,"恩开五君,名动四国"。侄子叶仲容,晚年弃官从道,承袭黄冠旧业。后裔叶藏质,入天台习道传道,人称尊师,中兴卯山叶氏道业。叶法善及祖孙一门,真称得上是浙西南一个典型的道教世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卯山叶氏 道兴 国重 慧明 法善 道教世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龙沿革考释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治中 《丽水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20-23,共4页
九龙作为丽水的一个村名经历了从分散取名、统一改名,到最后定名的过程;其建置沿革:先为村、市、镇、乡,后为自治区、公社、乡;其经济生活沿革:先为刀耕火种,兼务渔、林、牧,到货物集散、商贸交易,以至成为乡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九龙作为丽水的一个村名经历了从分散取名、统一改名,到最后定名的过程;其建置沿革:先为村、市、镇、乡,后为自治区、公社、乡;其经济生活沿革:先为刀耕火种,兼务渔、林、牧,到货物集散、商贸交易,以至成为乡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九龙的变革过程曲折地映现一个区域社会与经济盛衰变化的历史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龙 纪姓 镇乡 九龙湿地 历史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阮籍与陶渊明的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治中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6,共6页
阮籍与陶渊明 ,同中有异 :经历相近 ,而入仕动机和陷入官场程度有异 ;阮成为意识形态的突出代表 ,陶仅是个善觉之“达人” ;两人都是“魏晋风度的最高优秀代表” ,阮“忧愤无端 ,慷慨任气” ,陶则“超然事外 ,平淡冲和” ;创作上 ,阮多... 阮籍与陶渊明 ,同中有异 :经历相近 ,而入仕动机和陷入官场程度有异 ;阮成为意识形态的突出代表 ,陶仅是个善觉之“达人” ;两人都是“魏晋风度的最高优秀代表” ,阮“忧愤无端 ,慷慨任气” ,陶则“超然事外 ,平淡冲和” ;创作上 ,阮多写忧生之叹 ,多比兴寄托 ,陶对阮有传承更有突破 ,多抒情写志 ,平淡朴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籍 陶渊明 诗歌评论 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我省大学生创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对策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治中 王艺霖 《青海教育》 2013年第9期11-11,共1页
创业教育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我国创业教育始于1997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在高校中已经得到了普遍重视和长足发展。但青海省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相对发展较慢,与青海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青海省高等教育功能... 创业教育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我国创业教育始于1997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在高校中已经得到了普遍重视和长足发展。但青海省大学生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相对发展较慢,与青海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青海省高等教育功能扩展的需要等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对我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促进创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对策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 创业教育 现代教育理念 青海省 功能扩展 高等教育 社会发展 教育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末魏晋文人生命意识的演进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治中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4期45-50,共6页
汉末魏晋是文人生命情绪勃发与生命意识高扬的时期。这时期的文学 ,可称为是一种生命的文学。《古诗十九首》对人生有绝望的悲吟 ,而缓解的方法不免消极 ;建安文人忧生叹死 ,而引发出的是建功立业、拯世救物的积极人生态度 ;正始文人对... 汉末魏晋是文人生命情绪勃发与生命意识高扬的时期。这时期的文学 ,可称为是一种生命的文学。《古诗十九首》对人生有绝望的悲吟 ,而缓解的方法不免消极 ;建安文人忧生叹死 ,而引发出的是建功立业、拯世救物的积极人生态度 ;正始文人对生死有深度的焦虑 ,而缓解的方法是更关注自我 ,消极避世 ;西晋士人在人生态度上虽然入世 ,但心灵鄙俗 ,行为逸出常轨 ;只有陶渊明勘破生死 ,自觉把握人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意识 古诗 陶渊明 汉末魏晋时期 士人阶层 人生态度 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经济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选择
14
作者 赵治中 王健 姚红义 《经济师》 2006年第8期269-269,271,共2页
一定的发展模式是不同经济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青海各经济区域在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差异较大,为了充分利用各经济区域的有利条件和优势资源,通过对各区域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青海各经... 一定的发展模式是不同经济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青海各经济区域在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差异较大,为了充分利用各经济区域的有利条件和优势资源,通过对各区域发展现状的分析,提出青海各经济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经济区域 可持续发展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邦彦羁旅行役词的艺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治中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6期70-73,82,共5页
周邦彦的羁旅行役词,既有对先前词人词艺的传承,又自有艺术的创新:把羁旅行役词与相思别离交织,与咏物相结合,与怀古相融;不仅情景交融,而且熔写景、抒情与叙事于一炉,采用点染勾勒、时空交错的手法,使词作曲折回环,腾挪跌宕。周将羁旅... 周邦彦的羁旅行役词,既有对先前词人词艺的传承,又自有艺术的创新:把羁旅行役词与相思别离交织,与咏物相结合,与怀古相融;不仅情景交融,而且熔写景、抒情与叙事于一炉,采用点染勾勒、时空交错的手法,使词作曲折回环,腾挪跌宕。周将羁旅行役词推上艺术峰巅,使之成为词史上羁旅行役词的关键词人和集大成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邦彦 羁旅行役词 艺术风格 艺术创新 叙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浩然可匹渊明,只是近陶而已”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治中 《九江师专学报》 2003年第1期19-24,共6页
陶渊明是孟浩然最心仪的人物 ,因而两人在生活道路、为人作风和审美趣味等方面 ,有着许多惊人相似之处 ;但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人生遭际有异、接受教育与影响的差别 ,两人之间也就有明显的差异。从孟浩然服膺陶渊明及对陶诗的传承 ,可... 陶渊明是孟浩然最心仪的人物 ,因而两人在生活道路、为人作风和审美趣味等方面 ,有着许多惊人相似之处 ;但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人生遭际有异、接受教育与影响的差别 ,两人之间也就有明显的差异。从孟浩然服膺陶渊明及对陶诗的传承 ,可见陶渊明影响的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浩然 陶渊明 诗歌创作 生活道路 为人作风 审美趣味 诗歌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陶渊明诗文的倾向性——与张啸虎同志商榷
17
作者 赵治中 《江汉论坛》 1985年第7期67-72,共6页
《江汉论坛》1983年第4期张啸虎同志《陶渊明诗文的倾向问题》一文(以下简称张文),对陶渊明某些作品的阐述,给人以启发,读后受益良多。但是,张文论定陶渊明“应属于非倾向诗人之列”,“在主体上是属于无倾向的诗人”,倒有可以商榷之处... 《江汉论坛》1983年第4期张啸虎同志《陶渊明诗文的倾向问题》一文(以下简称张文),对陶渊明某些作品的阐述,给人以启发,读后受益良多。但是,张文论定陶渊明“应属于非倾向诗人之列”,“在主体上是属于无倾向的诗人”,倒有可以商榷之处。一张文在论定陶渊明“应属于非倾向诗人之列”时,曾引用思格斯给明娜·考茨基信里论“倾向文学”的一段话,得出“在文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同程度倾向性的作家与作品,是大量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诗文 作品倾向性 作家 政治倾向 统治阶级 山海经 隐逸诗人 读后 文学发展 思想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煜词作艺术魅力探微
18
作者 赵治中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5期55-59,共5页
李煜传达感情相当独特 ,十分清晰 ,极为真挚 ,使其词作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的潜能 ;后世不同的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与体验去阅读、欣赏 ,终于使审美对象产生不同的美感效应 ,艺术魅力的潜能转化为不同的心理能量那种将李煜词作的艺术魅力... 李煜传达感情相当独特 ,十分清晰 ,极为真挚 ,使其词作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的潜能 ;后世不同的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与体验去阅读、欣赏 ,终于使审美对象产生不同的美感效应 ,艺术魅力的潜能转化为不同的心理能量那种将李煜词作的艺术魅力归结于“写普通人”说、“包容”说、“写尽”说、“变成”说、“超越”说和“融合”“推进”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煜 特殊性 共鸣 艺术魅力 文学研究 美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阮籍的政治态度和处世方式——读《阮籍集》札记之一
19
作者 赵治中 《丽水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8-33,37,共7页
阮籍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时人服其远识”,又“多谓其痴”;后人有誉其为“真正是魏晋风度的最高优秀代表”,或贬之为“生活和思想本来就是堕落的”,分歧之大,几乎是到了截然不同的程度.而其争论的焦点,则集中于阮籍的政... 阮籍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时人服其远识”,又“多谓其痴”;后人有誉其为“真正是魏晋风度的最高优秀代表”,或贬之为“生活和思想本来就是堕落的”,分歧之大,几乎是到了截然不同的程度.而其争论的焦点,则集中于阮籍的政治态度和处世方式上.有人曾武断地说:“阮籍鄙晋是不应该的,魏朝既然丧失朝气,魏统治者既然已经腐败,没有统一的能力,那么还死死抱住一具僵尸有什么用?历史是发展的,知识分子应该是历史发展的敏感者,不应该是历史的哀鸣者;应该以国家、民族的大业为重,顺应历史的潮流,积极推动历史前进,不应该留恋于庸俗的私人感情.阮籍的悲剧就在于感情常常代替理智,使他不能勇敢地告别过去,大步向前迈进,以致走上了一条‘背时’的道路,在苦闷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性格,也作践了自己的一生.”并得出结论:“他的处世方式和政治态度是应该否定的.”另有论者则提出:阮籍“真的到了‘魏晋之际’他是站在司马氏一边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处处为司马氏着想,为国家着想”,“站到新政权一边”“对司马昭的支持是一贯的”,而司马昭则“处处尊重际籍”,“敢于不拘一格地放手使用,加意保护”.并断言“置阮籍与司马氏长期合作的大量史实于不顾……是一种似是而非的观察”.一个是否定,一个在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籍 司马氏 政治态度 司马昭 魏晋之际 魏晋风度 统治集团 札记 曹魏政权 济世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琴瑟不调”,还是“与其同志”?——也谈陶渊明夫妻关系
20
作者 赵治中 《丽水学院学报》 1999年第6期24-29,共6页
一千五百多年来,对于陶渊明的研究可谓已相当全面而深入,命题繁富,著述颇丰.但是,关于陶渊明夫妻关系的探讨,只有为数不多的片言只语有所涉及,至今对此仍没有专文探讨.《九江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发表的日本学者伊藤直哉的《略论陶渊... 一千五百多年来,对于陶渊明的研究可谓已相当全面而深入,命题繁富,著述颇丰.但是,关于陶渊明夫妻关系的探讨,只有为数不多的片言只语有所涉及,至今对此仍没有专文探讨.《九江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发表的日本学者伊藤直哉的《略论陶渊明的夫妻关系及文学创作》一文正填补了这一空白.伊文明确提出:“夫妻关系也是人的一生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缺乏对这个因素的了解,就不能说全面地‘知其人’了”;“他的夫妻关系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到作品中.从这方面也可以说,探讨一下渊明夫妻的关系对理解他的作品会有一些帮助的.”作者动机是好的,立论也正确.正如有人所说:“家的确有家的好处,家可以为人遮风避雨,家可以让人卸尽面具……家可以给出差归来的我一个放松憩息之地”,从家庭中的夫妻关系可以更了解“卸尽面具”的真实的陶渊明及其作品的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琴瑟不调 夫妻关系 咏贫士 妻子 《五柳先生传》 人格 作品 家庭生活 孔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