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肇庆老区乡镇卫生院回归公益 被引量:1
1
作者 赵根树 《中国老区建设》 2012年第10期34-34,共1页
水南镇地处广东高要市北部偏远山区,经济基础薄弱。镇卫生院原有的业务用房破烂不堪不能使用,只好租用临街商铺作门诊。这所服务1.6万人口的卫生院,仅有6名医务人员,每天都需要附近的乐城镇卫生院派医生前来坐诊。
关键词 乡镇卫生院 公益 回归 老区 肇庆 偏远山区 经济基础 医务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区报道》是助推老区致富奔康的好栏目
2
作者 赵根树 《中国老区建设》 2016年第10期63-63,共1页
《老区报道》栏目刊登各地脱贫奔康的经验做法等文章,对欠发达、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老区如何走上幸福富裕生活很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我每期必认真阅读。第7期刊载的《三次林改终成正果》,第8期刊登的《利州区工业缘何逆势上扬》《... 《老区报道》栏目刊登各地脱贫奔康的经验做法等文章,对欠发达、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老区如何走上幸福富裕生活很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我每期必认真阅读。第7期刊载的《三次林改终成正果》,第8期刊登的《利州区工业缘何逆势上扬》《大山深处的希望》等,对经济基础薄弱或处在深山的老区脱贫致富很有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致富 老区 栏目 经济发展 经济基础 欠发达 刊登 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1期刊物令我大开眼界
3
作者 赵根树 《中国老区建设》 2016年第1期62-62,共1页
欣读2015年第11期《卷首语》《编辑部吹风》等栏目的文章,令我大开眼界。特别是从这一期起放大了一个字号、画报社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并介绍了广元市老促会的“红色作业本”、苍溪县老促会开展的中小学生“两课”活动的经验做法,这些... 欣读2015年第11期《卷首语》《编辑部吹风》等栏目的文章,令我大开眼界。特别是从这一期起放大了一个字号、画报社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并介绍了广元市老促会的“红色作业本”、苍溪县老促会开展的中小学生“两课”活动的经验做法,这些老区宣传形式和手段的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大了老区宣传工作的广度和深度。相信在各地进一步重视宣传内容创新、升级的氛围下,老区宣传工作必将更上一层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界 刊物 改革创新 宣传工作 “两课” 中小学生 宣传形式 宣传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肇庆市老促会培训老促会系统通讯员
4
作者 赵根树 《中国老区建设》 2016年第12期50-50,共1页
9月27日,广东省肇庆市老促会召开全市老区宣传工作会议,邀请相关媒体人员培训老促会系统通讯员。肇庆市老促会副会长杨杏培要求,各县(市、区)老促会要以2016年全国老区宣传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高举老区精神这面旗帜,掀起广泛宣... 9月27日,广东省肇庆市老促会召开全市老区宣传工作会议,邀请相关媒体人员培训老促会系统通讯员。肇庆市老促会副会长杨杏培要求,各县(市、区)老促会要以2016年全国老区宣传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高举老区精神这面旗帜,掀起广泛宣传和学习老区精神的热潮,用老区精神鼓舞广大干部群众投身到脱贫攻坚战中。肇庆市老促会副会长周子扩主持会议,各县(市、区)老促会领导参加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促会 人员培训 肇庆市 通讯员 系统 宣传工作会议 老区精神 干部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肇庆市老促会与市有关单位协商2015年度老区建设项目
5
作者 赵根树 《中国老区建设》 2015年第7期53-53,共1页
广东省肇庆市老促会会长陈端率队,先后到市交通局、市卫计局、市住建局和市农业局、市扶贫办等有关单位调研,与上述单位协商2015年度老区建设项目方案。
关键词 老区建设 老促会 肇庆市 建设项目 单位 协商 项目方案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肇庆市老促会调研老区建设工作
6
作者 赵根树 《中国老区建设》 2015年第6期53-53,共1页
广东省肇庆市老促会组织调研组,先后到鼎湖区、四会市、高要市和广宁县、怀集县等地调研老区建设工作,
关键词 老区建设工作 调研组 老促会 肇庆市 广东省 四会市 广宁县 高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区建设》是我的至爱
7
作者 赵根树 《中国老区建设》 2015年第8期64-64,共1页
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强。《中国老区建设》站存全局高度,用高度的政治敏感捕捉高层声音和权威信息,编辑的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发布的政策规定,对指导各地老区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 可读性、实用性强。《中国老区建设》... 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强。《中国老区建设》站存全局高度,用高度的政治敏感捕捉高层声音和权威信息,编辑的党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发布的政策规定,对指导各地老区工作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 可读性、实用性强。《中国老区建设》坚持作为老区宣传工作主阵地的定位不动摇,所刊登的文章非常接地气;老区观察、调查研究、老区报道等栏目介绍各地促进老区建设发展的经验做法针对性强。如近期的《克东“贫困帽”是这样摘掉的》介绍的脱贫致富经验就很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老区建设》 政治敏感 致富经验 政策规定 老区工作 宣传工作 思想性 党中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肇庆市“双到”工作成绩显著
8
作者 赵根树 《中国老区建设》 2013年第5期31-32,共2页
广东省肇庆市186个省定贫困村共有贫困户10451户,贫困人口40087人,主要分布在山区县。自2009年6月以来,肇庆市把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一把手”工程来抓,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广东省肇庆市186个省定贫困村共有贫困户10451户,贫困人口40087人,主要分布在山区县。自2009年6月以来,肇庆市把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规划到户,责任到人)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一把手”工程来抓,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精心部署,扎实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肇庆市 “一把手”工程 成绩 责任到人 2009年 贫困人口 扶贫开发 民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导老促会和老区宣传工作的好栏目
9
作者 赵根树 《中国老区建设》 2015年第11期63-63,共1页
第9期《编读往来》栏目读来受益匪浅。该栏目“编辑部吹风”《加强老区宣传工作要不遗余力》这一深远及时、具有重要意义的吹风,对指导老促会和老区宣传工作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必将推动各地老促会为老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奋斗。
关键词 宣传工作 老促会 老区 栏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编辑部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首语》观点鲜明深刻
10
作者 赵根树 《中国老区建设》 2015年第9期62-63,共2页
第7期《卷首语》既向人们指出做好宣传工作目的是为了推动老区各项工作的发展,又深刻揭示了“把老区的思想、意识和主张贯穿到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才是真正的老区宣传,才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老区宣传”的深层次观点。
关键词 卷首语 鲜明 宣传工作 日常工作 老区 层次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各地老促会指明了方向
11
作者 赵根树 《中国老区建设》 2015年第10期62-62,共1页
第8期“卷首语”《要更科学地研究老区》为各地老促会进一步精确摸清家底,更科学地研究老区,争取获得更多的国家层面战略规划的支持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老促会 卷首语 老区 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铁军精神”促进新时代老区发展
12
作者 赵根树 《源流》 2024年第11期56-56,共1页
叶挺独立团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创建和领导的第一支正规革命武装,在挥师北伐中英勇善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赢得了“铁军”的赫赫威名,“铁的信念、铁的意志、铁的作风、铁的团结、铁的纪律”的铁军精神,在新时代依然展现灿烂光彩,彰... 叶挺独立团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创建和领导的第一支正规革命武装,在挥师北伐中英勇善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赢得了“铁军”的赫赫威名,“铁的信念、铁的意志、铁的作风、铁的团结、铁的纪律”的铁军精神,在新时代依然展现灿烂光彩,彰显着时代价值。铁军精神彰显时代价值铁军精神集中反映了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与作风,是我党我军的宝贵精神财富,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强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军精神 不忘初心 老区发展 叶挺独立团 宝贵精神财富 强大动力 铁的纪律 优良传统
原文传递
每次阅读《源流》都有新启迪
13
作者 赵根树 《源流》 2024年第7期115-115,共1页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星转斗移,迎来了《源流》创刊30年。悠悠30载,改革与创新,倾情为老区;而立之年,告别青涩,可喜可贺!革命老区、老区精神、老区宣传平台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为老区建设发展鼓与呼、为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生活而...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星转斗移,迎来了《源流》创刊30年。悠悠30载,改革与创新,倾情为老区;而立之年,告别青涩,可喜可贺!革命老区、老区精神、老区宣传平台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为老区建设发展鼓与呼、为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美满生活而贡献力量。我与《源流》结缘17年,第一次读到《源流》杂志,就再也放不下,每月总想第一时间拿到杂志,早点阅读到自己感兴趣和自己撰写的文章,从中汲取经验,这既是学习需要也是工作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区精神 老区建设 改革与创新 《源流》 宣传平台 革命老区
原文传递
读者评刊
14
作者 丁中秋 赵根树 +11 位作者 祝林书 王宗征 储开芬 彭世繁 马正祥 葛振 李天清 万坤山 赵树芳 潘国胜 刘鲜芝 黄其魁 《中国老区建设》 2024年第1期61-62,共2页
《老区情未了》令人动容2023年第11期刊发的中国老促会副会长、中国老区建设画报社社长漆志恒《老区情未了》一文,深情讲叙《中国老区建设》30年的艰难创业、坚守立业、开拓兴业的可歌可泣故事。文章讲了很多人物的感人事例,栩栩如生,... 《老区情未了》令人动容2023年第11期刊发的中国老促会副会长、中国老区建设画报社社长漆志恒《老区情未了》一文,深情讲叙《中国老区建设》30年的艰难创业、坚守立业、开拓兴业的可歌可泣故事。文章讲了很多人物的感人事例,栩栩如生,入心难忘。文章有思想境界、有血肉灵魂,政治性、艺术性、感染性、逻辑性、教育性极强。特别是漆志恒同志在文章中说的,“20年过去了”和“30年过去了”向“在天之灵汇报说……”令读者动容、泪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区建设 读者评刊 思想境界 教育性 感染性 中国老促会 逻辑性 艺术性
原文传递
老促会活动集锦
15
作者 陈文昭 谢宝锋 +30 位作者 张桂棠 洗一兵 何东树 罗荣南 陈惜青 曹金华 李景康 张冠球 卓子健 吴昊燕 袁杨生 陈永雄 梁迪儒 赵根树 肖锋 刘建伟 龙能杏 潘俊才 罗丽珠 段志胜 江家伟 邓国宜 谭扬汉 谭智强 刘文亮 黎庆光 屈青青 谢婷娟 李景昌 徐炳根 冯勇 《源流》 2024年第15期54-59,共6页
省老促会7月12日至13日,省老促会会长陈开枝、省老促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姚泽源、副会长黄松典等一行,到揭阳市榕城区调研红色资源保护活化利用工作。据了解,近期榕城区精心策划,把红色文化传承与活力古城建设、“百千万工程建设”融合... 省老促会7月12日至13日,省老促会会长陈开枝、省老促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姚泽源、副会长黄松典等一行,到揭阳市榕城区调研红色资源保护活化利用工作。据了解,近期榕城区精心策划,把红色文化传承与活力古城建设、“百千万工程建设”融合,计划投资1200多万元,规划建设古城红色旅游线路,打造红色教育基地。调研组看规划、听汇报、察现场,对榕城区委区政府卓有成效的工作表示赞赏,并就如何完善规划,实施红色旅游线路打造提出指导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促会 工程建设 红色旅游 古城建设 活化利用 榕城区 红色教育基地
原文传递
肇庆老区扶贫开发见成效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根树 《源流》 2011年第22期54-55,共2页
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肇庆市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全面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实行"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双到"工作机制。通过省、市、县各级财政的支持和省、市、省驻肇、县及佛山市各帮扶单位的帮扶,扶贫开发... 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肇庆市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全面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实行"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双到"工作机制。通过省、市、县各级财政的支持和省、市、省驻肇、县及佛山市各帮扶单位的帮扶,扶贫开发基础不断夯实,并取得明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开发工作 帮扶 肇庆市 佛山市 贫困村 贫困户 责任到人 工作机制 广东省委 工作责任制
原文传递
肇庆市特色产业扶贫助贫困户增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根树 《源流》 2017年第8期33-33,共1页
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以来,肇庆市精准谋划特色产业扶贫,大力推进“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能人带动、贫困户股份合作等帮扶方式,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较好的成效。至目前止,全市累计推进产业扶... 自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以来,肇庆市精准谋划特色产业扶贫,大力推进“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能人带动、贫困户股份合作等帮扶方式,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较好的成效。至目前止,全市累计推进产业扶贫项目2813个,投入资金1.74亿元,参与贫困户1.4万户,贫困户户均增收6205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扶贫 效益农业 农业产业 产业融合发展 扶贫模式 老促会会长 万户 一村 一品 农产品种植
原文传递
肇庆市加强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开发和利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根树 《源流》 2021年第11期15-15,共1页
近年来,肇庆市十分重视红色革命遗址的修缮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一大批红色遗址于近期先后完成修缮升级改造工作。今年5月10日起,肇庆市对位于端州区江滨路的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实施升级改造,6月28日完工恢复对外开放,并迎来多个... 近年来,肇庆市十分重视红色革命遗址的修缮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一大批红色遗址于近期先后完成修缮升级改造工作。今年5月10日起,肇庆市对位于端州区江滨路的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实施升级改造,6月28日完工恢复对外开放,并迎来多个党支部前来打卡,机器人讲解员、"南粤沃土铸伟业"图片展等同时亮相,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据悉,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这里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挺独立团 红色革命遗址 革命传统教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遗址 端州区 纪念馆
原文传递
肇庆裹蒸香飘四方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根树 《源流》 2022年第6期62-63,共2页
粽文化是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国内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粽子。而肇庆的裹蒸粽,在众多粽子中别具特色,有“万粽之王”之称。裹蒸是肇庆最地道的特产,人称“茶点王”,也叫裹蒸粽。肇庆人制裹蒸非常讲究,一要选用具有色绿、叶香、防腐的冬叶作... 粽文化是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国内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粽子。而肇庆的裹蒸粽,在众多粽子中别具特色,有“万粽之王”之称。裹蒸是肇庆最地道的特产,人称“茶点王”,也叫裹蒸粽。肇庆人制裹蒸非常讲究,一要选用具有色绿、叶香、防腐的冬叶作裹蒸的外皮;二要选用上好糯米和当年绿豆;三是做馅的猪肉以肥瘦相间的为上乘;四要加五香粉、曲酒作调料,以使馅味醇香、肥而不腻。说到特产,就是有其独特与众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粽子 五香粉 茶点 糯米 肇庆 特色饮食文化
原文传递
小小兰花撑起贫困户脱贫一片天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根树 《源流》 2017年第9期15-15,共1页
当进入离四会市区10多公里的石狗镇,3000多亩三大系200多个品种、被称之为"王者之香、花中君子"的兰花基地映入眼帘。基地种植棚内一盘盘小小的兰花,撑起了贫困户脱贫一片天。
关键词 贫困户 兰花 脱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