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向活瓣式补片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25例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根尚 郭龙辉 +5 位作者 冯德广 法宪恩 张瑞成 王海永 李红卫 侯剑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0-181,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单向活瓣式补片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向活瓣式补片治疗室缺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根尚 张大新 +5 位作者 庄世才 冯德广 法宪恩 张瑞成 王海永 邵换璋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6-17,共2页
目的 探讨单向活瓣式补片在治疗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 自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应用单向活瓣式补片治疗室缺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 10例。平均肺动脉压为 6 0~ 90mmHg[(72± 11)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 0 ... 目的 探讨单向活瓣式补片在治疗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 自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应用单向活瓣式补片治疗室缺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 10例。平均肺动脉压为 6 0~ 90mmHg[(72± 11)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 0 .89~ 0 .95 (0 .92± 0 .0 4 )。结果 术后 4 8h均顺利脱离呼吸机 ,无早期死亡。随访 1~ 2 4个月 ,活瓣均已关闭 ,平均肺动脉压降至 15~ 30mmHg[(2 0± 5 )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升至 0 .95~ 0 .98(0 .96±0 .0 2 ) ,术后早期无肺高压危象发生 ,术后晚期症状均明显缓解消失。结论 单向活瓣式补片治疗室缺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 ,有利于渡过术后肺动脉高压危象期 ,能预防右心功能不全的发生 ,降低手术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活瓣式补片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右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综合成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近期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根尚 张忠义 +3 位作者 王喜明 卯甜甜 马祥云 法宪恩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6期982-984,共3页
目的分析二尖瓣综合成形术(COMVAR)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近期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COMVAR的6例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对患者进行短期随访。比较手术前后左心房收缩末期直径(LA... 目的分析二尖瓣综合成形术(COMVAR)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近期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COMVAR的6例风湿性二尖瓣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对患者进行短期随访。比较手术前后左心房收缩末期直径(LA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射血分数(EF)、二尖瓣瓣口舒张期流速以及二尖瓣口最大开口面积的变化情况,分析其预后效果。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11个月,平均(5.8±2.4)个月。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5例、Ⅲ级1例,术后NYHA分级全部恢复为Ⅰ级。患者术后LAESD、LVEDD、EF和二尖瓣瓣口舒张期流速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二尖瓣口最大开口面积为(2.3±0.68)cm2,大于术前的(1.2±0.35)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MVAR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近期预后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 二尖瓣综合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直视手术后胸骨裂开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4
4
作者 赵根尚 庄世才 +2 位作者 张大新 冯德广 法宪恩 《河南外科学杂志》 1998年第2期93-94,共2页
胸骨裂开是心脏直视手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引起胸骨裂开的原因有:纵隔感染,全身营养不良,剧烈咳嗽,术前合并肝功能不良。胸骨裂开后局部疼痛剧烈,伤口分泌物增多,手感有胸骨错位,随呼吸胸骨移动,胸骨裂开最关键的是再次缝合固定,并注意... 胸骨裂开是心脏直视手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引起胸骨裂开的原因有:纵隔感染,全身营养不良,剧烈咳嗽,术前合并肝功能不良。胸骨裂开后局部疼痛剧烈,伤口分泌物增多,手感有胸骨错位,随呼吸胸骨移动,胸骨裂开最关键的是再次缝合固定,并注意术后彻底冲洗,全身支持治疗,外用胸带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裂开 纵隔感染 心脏直视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内直视手术后纵隔感染的处理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根尚 许新峰 +3 位作者 冯德广 法宪恩 张大新 庄世才 《河南外科学杂志》 1998年第3期193-194,共2页
纵隔感染是心内直视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纵隔感染,若不及时有效处理,会导致病人死亡。我科自92年1月至98年1月共行心内直视手术480例,发生纵隔感染6例,发生率高达1.2%。本组病例发生纵隔感染的原因有全身营养不良,胸骨... 纵隔感染是心内直视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纵隔感染,若不及时有效处理,会导致病人死亡。我科自92年1月至98年1月共行心内直视手术480例,发生纵隔感染6例,发生率高达1.2%。本组病例发生纵隔感染的原因有全身营养不良,胸骨对合不良,剧烈呛咳引起胸骨裂开。发生纵隔感染后多表现有高热、胸痛、乏力,白细胞总数增高,并且皮肤软组织裂开,红肿、化脓。一旦纵隔感染诊断明确,应及时处理,因为纵隔感染多合并胸骨裂开,一定要及时再次固定胸骨,持续引流冲洗,静滴足量敏感抗菌素,并注意全身支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直视手术 纵隔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成形术的临床研究——附700例临床研究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赵根尚 郭龙辉 +6 位作者 庄世才 张大新 冯德广 法宪恩 张瑞成 侯剑峰 李红卫 《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 2006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本文总结分析了700例瓣膜成形术的基本方法及近、远期疗效。方法700例瓣膜病,风湿性病变占70%,粘液退形变占20%,先天性病变占10%。根据不同的病理改变采取不同的成形方法,狭窄的病变多采取交界切开术,多开口技术,腱索分离术。关闭... 目的本文总结分析了700例瓣膜成形术的基本方法及近、远期疗效。方法700例瓣膜病,风湿性病变占70%,粘液退形变占20%,先天性病变占10%。根据不同的病理改变采取不同的成形方法,狭窄的病变多采取交界切开术,多开口技术,腱索分离术。关闭不全的病变多采取人工软环成形术,腱索转移术,腱索替代术,Devega缩环术,瓣叶折叠悬吊术,二孔化技术。结果700例病例早期死亡5例,晚期死亡6例,随访病人10年存活率98%,随访的风心病心功能明显改善占92%,粘液退形性变心功能明显改善占97%,随访病人10年再次手术率占2%。结论瓣膜成形技术仍为治疗瓣膜病的有效方法,但瓣膜成形的指证要严格掌握,对于瓣膜病变复杂的病例要用多种成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病变 瓣膜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6例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根尚 郭龙辉 +7 位作者 法宪恩 张瑞成 冯广森 宋静 高新选 李红卫 余海彬 王正飞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0年第1期2-4,共3页
目的观察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自2004-11~2008-05,采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186例,其中动脉导管未闭86例,室间隔缺损60例,房间隔缺损40例,年龄3~32岁。封堵前常规做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主要用心脏... 目的观察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自2004-11~2008-05,采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186例,其中动脉导管未闭86例,室间隔缺损60例,房间隔缺损40例,年龄3~32岁。封堵前常规做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主要用心脏彩超确定封堵病例,在封堵时再做主动脉造影、左室造影,确定动脉导管及室间隔缺损的形状及大小。动脉导管所选的封堵器直径大于实际测量3~6mm,室间隔缺损所选的封堵器直径大于实际测量1~2mm,房间隔缺损所选的封堵器直径大于实际测量4~6mm。术中在透视监测下建立股动脉及股静脉轨道,在左心室释放封堵器前伞,在右心室释放封堵器右伞封堵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的病人不建立轨道,将长导丝从肺动脉放到胸降主动,在主动脉侧释放前伞,在肺动脉侧释放后伞,封堵动脉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时一般将导丝放在右上肺或者左上肺静脉再进入输送鞘管,在左房侧释放前伞,在右房侧释放后伞封堵房间隔缺损。术后常规服用阿司匹林(3mg/kg),疗程半年。术后3、6、12个月随诊复查心脏彩超、心电图、胸透。结果其中有2例室间隔缺损病例,因缺损较大封堵不成功改作手术治疗,其余全部封堵成功。术后6个月显示肺血明显减少,心胸比例由0.60±0.2减少至0.45±0.15(P<0.05)。术后6个月心脏彩超提示左室舒张末径由术前(56.4±6.5)mm缩小为术后(40.5±3.0)mm(P<0.01),术后6个月肺动脉压由术前(90±23)mmHg降低至(20±15)mmHg(P<0.01)。结论用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治疗先天心脏病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适应证选择合适成功率高,但远期效果需进一步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 动脉导管未闭 封堵器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成形术626例临床分析
8
作者 赵根尚 庄世才 +3 位作者 张大新 冯德广 法宪恩 张瑞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20-321,共2页
1984年4月至2002年4月,共完成626例心脏瓣膜成形术,其中1994年2月以前完成326例,其后完成300例,现分析总结如下.
关键词 心脏瓣膜成形术 临床资料 手术方法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叙事医学角度关注健康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根尚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4期577-578,共2页
叙事医学是沟通医患的桥梁,是呵护健康的工具,可使医学职业更有温度,使医护更有能力。叙事医学更关注社会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影响,同时也关注疾病对心理的影响。叙事医学从人文、社会、心理等多角度关注健康,可能对未来健康中国政策的实... 叙事医学是沟通医患的桥梁,是呵护健康的工具,可使医学职业更有温度,使医护更有能力。叙事医学更关注社会心理状态对疾病的影响,同时也关注疾病对心理的影响。叙事医学从人文、社会、心理等多角度关注健康,可能对未来健康中国政策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健康 人文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自由基在心脏再灌流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根尚 王柏生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89年第2期182-184,共3页
随着冠心病血管再通技术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缺血心脏恢复血流灌注后出现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学变化,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再灌流综合征”(reperfusion syndrome)是指器官组织缺血缺氧后,再恢复血流灌注,引起结构和功能方面的损伤性变化。
关键词 心肌病 灌流 综合症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合温血心麻液持续灌注对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及临床结果分析
11
作者 赵根尚 庄世才 +12 位作者 张大新 张瑞成 刘军英 初佩俊 冯德广 张长喜 法宪恩 王龙森 全玉琴 牛建立 贺毅萍 索振河 苏伟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2年第1期35-38,96,共5页
我们对10例体外循环手术病例采用氧合温血心麻液持续灌注心脏停跳,观察其对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并分析了临床结果。电镜结果表明采用氧合温血持续灌注可保持心肌超微结构正常,镜下线粒体排列整齐,线粒体内、外膜清晰可辨,未见明显线粒体... 我们对10例体外循环手术病例采用氧合温血心麻液持续灌注心脏停跳,观察其对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并分析了临床结果。电镜结果表明采用氧合温血持续灌注可保持心肌超微结构正常,镜下线粒体排列整齐,线粒体内、外膜清晰可辨,未见明显线粒体肿胀及空泡现象,肌原纤维走向规则,明暗带规整.未发现肌纤维断裂液化现象,细胞核染色质均勺,核膜清楚,未发现肌浆网扩张现象。所有病例均自动复跳,空跳时间明显缩短,复跳后心功能良好,术后血流动力学恢复满意,无任何并发症。本实验说明持续灌注氧合心麻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可避免心脏冷损伤及缺血心肌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血心麻液 体外循环 电子显微镜 超微结构 冷损伤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五例
12
作者 赵根尚 张大新 +7 位作者 法宪恩 冯德广 初佩俊 张瑞成 任曼曼 赵玉兰 段温泉 庄世才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6-357,共2页
关键词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 不稳定型心绞痛 治疗 TML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封堵器在先天性心脏病经皮介入封堵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3
作者 赵根尚 马祥云 +4 位作者 法宪恩 许鹏琳 卯甜甜 徐亮 王喜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12期2145-2146,共2页
目的观察国产封堵器在先天性心脏病经皮介入封堵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4年11月至2016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采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687例进行随访,观察患者一次封堵成功率,术后左向右分流量和分流... 目的观察国产封堵器在先天性心脏病经皮介入封堵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4年11月至2016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采用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687例进行随访,观察患者一次封堵成功率,术后左向右分流量和分流量占肺循环血流量比例及心功能的变化,并记录所有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2例室间隔缺损病例,因缺损较大封堵不成功改作手术治疗;1例卵圆孔未闭导丝不能通过卵圆孔;其余全部封堵成功,手术成功率为99.6%(684/687);术后6个月显示肺血明显减少,心胸比例由(0.62±0.20)降低至(0.35±0.15)(P<0.05);术后6个月心脏彩超提示左室舒张末径由术前(57.4±6.5)缩小为术后(42.5±3.0)(P<0.01);术后6个月肺动脉压由术前(85±23)降低至(25±15)mm Hg(P<0.01);217例随访5 a,心脏超声检查封堵器没有移位,缺损封堵没有残余漏,心脏功能恢复良好;封堵患者没有其他并发症。结论用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适应证选择合适,成功率高,远期效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国产封堵器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合温血心麻液持续灌注对心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14
作者 赵根尚 庄世才 +10 位作者 张大新 白振祥 初佩俊 张长喜 法宪恩 刘军英 王龙森 冯德广 张瑞成 李建端 李亚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3年第1期29-32,共4页
我们对10例体外循环手术病例采用氧合温血心麻液持续灌注心肌停跳,观察其对心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同时观察了心肌组织过氧化脂质的变化及血清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氧合温血心麻液持续灌注后心肌抗氧化酶... 我们对10例体外循环手术病例采用氧合温血心麻液持续灌注心肌停跳,观察其对心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同时观察了心肌组织过氧化脂质的变化及血清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氧合温血心麻液持续灌注后心肌抗氧化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心肌过氧化脂质稍降低,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及乳酸脱氢酶无明显变化。结果提示氧合温血心麻液持续灌注能保护心肌抗氧化酶活性,保护心肌细胞结构,防止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酶 温血心麻液 缺血及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滴川芎嗪对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病人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5
作者 赵根尚 庄世才 +6 位作者 张大新 初佩俊 冯德广 张长喜 法宪恩 全玉琴 李亚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4年第1期9-11,共3页
本文报道20例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病人静滴川芎嗪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静滴川芎嗪后心输出量增高,心肌收缩性能加强,肺瘀血减轻,全血粘度降低,动脉血氧分压增高,临床症状缓解。川芎嗪的临床效果可能与钙通道阻滞活性、降低肺动... 本文报道20例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病人静滴川芎嗪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静滴川芎嗪后心输出量增高,心肌收缩性能加强,肺瘀血减轻,全血粘度降低,动脉血氧分压增高,临床症状缓解。川芎嗪的临床效果可能与钙通道阻滞活性、降低肺动脉压,减轻外周阻力有关。静滴川芎嗪的良好血流动力学效应,对于术前纠正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心功能不全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二尖瓣关闭不全 心功能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内直视手术后并发细菌性心内膜炎临床治疗
16
作者 赵根尚 张大新 +3 位作者 庄世材 冯德广 法宪恩 张瑞成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0年第1期78-78,共1页
心内直视手术后并发细菌性心内膜炎,病情凶险,治疗棘手,我科自89年1月~98年12月行心内直视手术580例,共发生细菌性心内膜炎病人5例,经临床治疗后有4例痊愈,1例因呼衰及心衰而死亡,现将其临床资料、治疗措施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 心内直视手术后并发细菌性心内膜炎,病情凶险,治疗棘手,我科自89年1月~98年12月行心内直视手术580例,共发生细菌性心内膜炎病人5例,经临床治疗后有4例痊愈,1例因呼衰及心衰而死亡,现将其临床资料、治疗措施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580例心脏直视手术,术后有5例发生细菌性心内膜炎,发生率为0.88%。5例患者年龄在7岁-50岁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炎 心内直视手术 细菌性 临床治疗 术后并发 心脏直视手术 治疗措施 内科治疗 附属医院 心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血运重建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赵根尚 法宪恩 《医师进修杂志》 2000年第12期17-18,共2页
目的:总结分析激光血运重建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经验,资料及方法:收治3例冠心病患者均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有陈旧性心肌梗死1例,3例均合并Ⅱ期高血压病,超场所主动图左室射血分数为0.57~0.62,FS0.28~0.30。... 目的:总结分析激光血运重建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经验,资料及方法:收治3例冠心病患者均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有陈旧性心肌梗死1例,3例均合并Ⅱ期高血压病,超场所主动图左室射血分数为0.57~0.62,FS0.28~0.30。经心肌核素扫描(^99mTc-MiBi)及心电图检查均提示前壁及下壁缺血。在全麻下经左胸前外侧第5肋间进胸,显露左心室壁,采用高功率二氧化碳激光打孔器(梅曼公司HL-100型)在左室缺血区域打孔8~14个。结果:3例病人术2周全部康复出院,术后无心律失常,无心衰及心肌梗死,术后心绞痛症状均全部缓解,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制。结论:激光血运重建术治疗冠心病是安全、有效的,对于国人由于冠状动脉血管纤细,激光血运重建术适应症可适当放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血运重建术 冠心病 心绞痛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
18
作者 赵根尚 张大新 +3 位作者 冯德广 法宪恩 张瑞成 庄世才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1年第2期123-124,共2页
目的 总结50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年龄4~36m,平均14±3月,男性39例,女性20例。体重4.5~18kg,平均13±2.5kg,心胸比率0.45~0.80,平均0.55±0.10。其中30例有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25例有2种以上病变... 目的 总结50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年龄4~36m,平均14±3月,男性39例,女性20例。体重4.5~18kg,平均13±2.5kg,心胸比率0.45~0.80,平均0.55±0.10。其中30例有不同程度肺动脉高压。25例有2种以上病变。5例常温下行动脉导管结扎术,其余45例均在全身麻醉,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畸形根治术。结果 术后30d内死亡5例(10%),发生各种并发症5例(10%),无远期死亡病例及并发症。结论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早期治疗可明显减轻症状,一般均可根治,手术效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畸形 先天性 心脏外科手术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血运重建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赵根尚 张大新 +6 位作者 庄世才 法宪恩 冯德广 初佩俊 任曼曼 赵玉兰 段温泉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0年第2期153-154,共2页
目的:总结分析了99年9月至99年11月激光血运重建术治疗冠心病3例的临床经验。资料及方法:3例冠心病患者均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有阵旧性心肌梗塞1例,3例均合并Ⅱ期高血压病。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在0.57~0.62之间,FS 0.28~0.30。经心... 目的:总结分析了99年9月至99年11月激光血运重建术治疗冠心病3例的临床经验。资料及方法:3例冠心病患者均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有阵旧性心肌梗塞1例,3例均合并Ⅱ期高血压病。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在0.57~0.62之间,FS 0.28~0.30。经心肌核素扫描99~M(Ti—MiBi)及心电图检查均提示前壁及下壁缺血。在全麻下经左胸前外侧第5肋间进胸,显露左心室壁,采用高功率二氧化碳激光打孔器(梅曼公司HL-100型)在左室缺血区域打孔8~14个。结果:3例病人术后2周全部康复出院,术后无心律失常,无心衰及心肌梗塞,术后心绞痛症状均全部缓解,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制。结论:激光血运重建术治疗冠心病是安全、有效的,对于国人由于冠状动脉血管纤细,激光血远重建术适应证可适当放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血运重建术 冠心病 心绞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例心脏肿瘤外科治疗
20
作者 赵根尚 郭龙辉 +6 位作者 法宪恩 冯德广 张瑞成 侯剑峰 李红卫 余海彬 李少珂 《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 2006年第4期9-10,共2页
目的本文总结了56例心脏肿瘤外科治疗经验及体会。方法所有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肿瘤切除,心肌保护方法采用温血心麻液连续灌注,如果肿瘤侵犯心脏重要的组织结构应该做姑息切除,以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果心脏良性肿瘤54例,其中53例... 目的本文总结了56例心脏肿瘤外科治疗经验及体会。方法所有患者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肿瘤切除,心肌保护方法采用温血心麻液连续灌注,如果肿瘤侵犯心脏重要的组织结构应该做姑息切除,以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果心脏良性肿瘤54例,其中53例为心脏黏液瘤,1例为心脏脂肪瘤,心脏恶性肿瘤2例,均为肉瘤。良性肿瘤均能彻底切除。术后心功能能迅速恢复,长期随访无复发,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恶性肿瘤不能彻底切除,手术效果差,术后并发症多。结论心脏肿瘤良性黏液瘤多见,手术效果好,心脏恶性肿瘤以肉瘤多见,因广泛侵润难以彻底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瘤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