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乙型肝炎的治疗 被引量:2
1
作者 赵智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第2期66-67,共2页
在各型肝炎中,发病率最高的乙肝和漏诊率最高的丙肝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两大疾病。其实,肝炎通过合理预防与规范治疗,是能够预防和控制的。
关键词 乙型肝炎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智芳 邓菲菲 刘顺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12月于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治疗的43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颈动脉斑块组和无颈动脉斑块组。比较...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12月于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治疗的43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颈动脉斑块组和无颈动脉斑块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43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颈动脉斑块组330例,无颈动脉斑块组102例,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76.39%。颈动脉斑块组的年龄、白细胞计数、胆固醇水平均显著高于无颈动脉斑块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白细胞计数是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白细胞计数是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越大、白细胞计数越多,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颈动脉斑块的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颈动脉斑块 白细胞计数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足口病防治建议
3
作者 赵智芳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年第21期274-274,共1页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陛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陛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 急性弛缓性麻痹 呼吸道感染 防治 常见传染病 柯萨奇病毒 病毒传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广告语篇中隐喻的认知诠释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智芳 刘宇红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115-118,共4页
概念合成理论认为,概念合成是自然语言意义建构过程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认知过程,而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手段,概念合成过程同样存在于隐喻现象中。文章在分析了电视广告语篇中隐喻产生的基本条件及分类后,用概念合成理论... 概念合成理论认为,概念合成是自然语言意义建构过程中的一种极为普遍的认知过程,而隐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手段,概念合成过程同样存在于隐喻现象中。文章在分析了电视广告语篇中隐喻产生的基本条件及分类后,用概念合成理论对其进行认知解读,提出:(1)电视广告语篇中的隐喻是概念合成的临时结构;(2)电视广告语篇中隐喻意义的获得与人类的认知紧密相关,它依靠的是概念合成认知理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合成理论 电视广告语篇中的隐喻 语义冲突 临时结构 认知理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告双关语的语用诠释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智芳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96-98,共3页
关联理论指出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其目的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因而使用双关语成为吸引广告受众注意力的语言策略。本文从语用学关联理论的角度,结合中英文商业广告双关语实例,浅谈:(1)广告... 关联理论指出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其目的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因而使用双关语成为吸引广告受众注意力的语言策略。本文从语用学关联理论的角度,结合中英文商业广告双关语实例,浅谈:(1)广告双关话语及其语境的关联程度对广告语境效果的影响;(2)英、汉广告双关语是如何通过注意力吸引策略作用于广告受众,并使其获得最佳关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理论 广告双关 语境效果 最佳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97例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玉萍 王君 赵智芳 《当代医学》 2013年第8期152-153,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近3年来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情况、分布特点、并发症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省四平市传染病医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397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397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中四平地区34... 目的分析探讨近3年来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情况、分布特点、并发症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省四平市传染病医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397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397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中四平地区348例,占87.6%,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所有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平均住院7d,好转出院305例,治愈92例。结论近年来,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上升,男性多于女性,以7~25岁年龄段发病率高,睾丸炎发病率占男性总数的46.4%,给青春期男性生殖器官带来损害,由于治疗角度偏差,导致入院前发生并发症的占88.2%,给治疗带来难度,给幼儿及青少年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延长了治疗时间,增加治疗费用。四平市传染病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减轻了并发症带来的损害,收到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流行性腮腺炎 并发症 中西医结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肌少症风险筛查工具与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邓菲菲 赵智芳 +2 位作者 李建琼 邓辉 吴文君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2-85,共4页
肌肉衰减综合征(sarcopenia)简称肌少症,是一种随年龄增加以进行性、广泛性骨骼肌质量和(或)力量下降、肌肉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的常见老年综合征[1]。肌少症与老人衰弱、失能、生活质量下降联系密切,而且使老人摔倒、残疾、死亡等不良... 肌肉衰减综合征(sarcopenia)简称肌少症,是一种随年龄增加以进行性、广泛性骨骼肌质量和(或)力量下降、肌肉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的常见老年综合征[1]。肌少症与老人衰弱、失能、生活质量下降联系密切,而且使老人摔倒、残疾、死亡等不良事件风险增加。国外社区老年肌少症患病率为1%~29%[2],在我国患病率为6.7%~18.0%[3-5],发病率高、进展隐匿加之广泛的不良影响使肌少症已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加重家庭、医疗负担和社会公共卫生支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支出 肌肉衰减综合征 医疗负担 肌少症 老年综合征 功能减退 患病率 风险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喂养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邓菲菲 赵智芳 邓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5130-5133,共4页
再喂养综合征(RFS)是一种潜在致命威胁的营养不良并发症。通常发生在机体经过长期饥饿或营养不良重新摄入物质后,细胞内电解质发生移位,出现低磷、低钾、低镁血症,同时表现为急性循环过负荷和脏器衰竭,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它的临床... 再喂养综合征(RFS)是一种潜在致命威胁的营养不良并发症。通常发生在机体经过长期饥饿或营养不良重新摄入物质后,细胞内电解质发生移位,出现低磷、低钾、低镁血症,同时表现为急性循环过负荷和脏器衰竭,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它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喂养综合征 营养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危险因素研究
9
作者 赵智芳 牟晓庆 邓菲菲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3个月以上的患者。按血红蛋白是否大于110 g/L分为:贫血组(<110 g/L)和...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3个月以上的患者。按血红蛋白是否大于110 g/L分为:贫血组(<110 g/L)和非贫血组(≥110 g/L)。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危险因素。结果共15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被纳入本研究,男性97例,女性54例。贫血组68例,非贫血组83例,贫血组和非贫血组比较,血清铁较低,促红素用量较大,透析龄较短(P<0.05)。贫血的危险因素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是贫血的危险因素[B值=-1.997,OR值(95%CI)=0.139(0.045,0.424),P=0.001],较多每周透析次数是贫血的保护因素[B值=0.899,OR值(95%CI)=2.457(1.198,5.038),P=0.014],高水平血清铁是贫血的保护因素[B值=1.204,OR值(95%CI)=1.044(0.908,1.214),P=0.011]。结论较大剂量促红素,较少的透析次数和较低水平的血清铁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贫血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税务筹划的企业财务管理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智芳 《北方经贸》 2015年第5期154-154,156,共2页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筹划是其中关键且重要的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企业资金的盈亏,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抵抗市场风险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税务筹划是其中关键且重要的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企业资金的盈亏,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抵抗市场风险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做好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务筹划,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成本,才能提高整个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务筹划 企业财务管理 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肝脏血管瘤临床探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智芳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10期86-86,88,共2页
目的探究超声诊断肝脏血管瘤的临床价值,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肝脏血管瘤的准确性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1日—2013年10月30日间接收诊治的50例肝脏血管瘤患者,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随机把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探究超声诊断肝脏血管瘤的临床价值,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肝脏血管瘤的准确性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1日—2013年10月30日间接收诊治的50例肝脏血管瘤患者,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随机把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25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对照组患者实施CT扫描检查;对相关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P<0.05)。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对比CT扫描对鉴定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都有较高的优势,统计学分析P<0.05研究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肝脏血管瘤的敏感性高,比CT扫描有较大优势;这种诊断方法具有操作方便简单等优势,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血管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术 TNM分期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仙花在植物景观配置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智芳 《南方农业》 2018年第15期66-66,68,共2页
研究八仙花在植物景观配置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植物景观配置的设计质量。基于此,将简单介绍植物景观配置的原则,其中主要包括多元化原则、园林美学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并研究八仙花在植物景观配置中应用,包括入口景观配置中八仙花... 研究八仙花在植物景观配置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植物景观配置的设计质量。基于此,将简单介绍植物景观配置的原则,其中主要包括多元化原则、园林美学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并研究八仙花在植物景观配置中应用,包括入口景观配置中八仙花的应用、中心景观配置中八仙花的应用、道路绿化中八仙花的应用三方面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仙花 植物景观配置 道路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花展在中国传统花卉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智芳 《南方农业》 2018年第14期81-82,共2页
菊花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具有经霜不凋、隽美多姿的特点,同时还具有延年益寿的效用,深得大众喜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菊花展应运而生。基于此,将具体阐述菊花在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意蕴,并以传统节日、儒道思想、诗词文化、医学效用为... 菊花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具有经霜不凋、隽美多姿的特点,同时还具有延年益寿的效用,深得大众喜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菊花展应运而生。基于此,将具体阐述菊花在传统文化中的审美意蕴,并以传统节日、儒道思想、诗词文化、医学效用为切入点,具体分析菊花展在传播传统花卉文化中的作用,旨在进一步挖掘菊花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实现传播传统文化的根本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展 花卉文化 文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学、讨论、质疑、训练”教学模式在历史课上的运用
14
作者 赵智芳 《教育论坛》 2008年第4期39-40,共2页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必须面对全体学生。根据《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笔者积极进行初中历史新课改教学探索,提出了“自学、讨论、质疑、训练”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一“自学、讨论、质...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要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必须面对全体学生。根据《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笔者积极进行初中历史新课改教学探索,提出了“自学、讨论、质疑、训练”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一“自学、讨论、质疑、训练”教学模式符合《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实践证明,“自学、讨论、质疑、训练”历史教学模式把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和体验性的教与学融为一体,体现了《历史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课程标准》 历史教学模式 自学 训练 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程改革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肉眼血尿的IgA肾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红平 魏家祥 +1 位作者 雷芳 赵智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6年第10期881-883,共3页
目的:探讨病程中伴有肉眼血尿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与血尿的关系。方法:根据病程中是否伴有肉眼血尿将经肾活检确诊的136例IgA肾病患者分为肉眼血尿组和无肉眼血组。分析对比两组在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血尿... 目的:探讨病程中伴有肉眼血尿的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与血尿的关系。方法:根据病程中是否伴有肉眼血尿将经肾活检确诊的136例IgA肾病患者分为肉眼血尿组和无肉眼血组。分析对比两组在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血清IgA、尿液中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β2-微球蛋白(β2-M)水平上的差异,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差别。研究IgA肾病与血尿的关系。结果:(1)两组在性别和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程上肉眼血尿组平均病程较无肉眼血尿组短(P<0.05)。(2)肉眼血尿组前驱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肉眼血尿组(P<0.05)。(3)肉眼血尿组中高血压的发生率低于无肉眼血尿组(P<0.05)。(4)在24 h尿蛋白定量上,肉眼血尿组24 h尿蛋白水平低于无肉眼血尿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肉眼血尿组血肌酐、尿素氮平均水平均低于无肉眼血尿组(P<0.05)。(6)根据eGFR水平评估患者肾功能,肉眼血尿组肾衰竭发生率低于无肉眼血尿组。(7)两组在平均血尿酸、血清IgA、尿NAG酶和尿β2-M水平间差异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发生率、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清肌酐水平和肾衰竭发生率上,病程中伴有肉眼血尿的IgAN患者均低于无肉眼血尿的IgAN患者,且伴有肉眼血尿的IgAN患者病程更短,提示其预后较不伴肉眼血尿者好,由于IgA肾病好发于青壮年,且多为体检时因血尿和(或)蛋白尿而偶然发现,因此诊治IgA肾病最佳的办法就是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和及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肾功能 血尿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做好疫情监测和预防接种,加强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治与监测
16
作者 赵智芳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1年第6期92-94,共3页
出血热病人半数以上被误诊为上感,有的还被误诊为肝炎、肾病、败血症、中枢神经感染、胃肠道疾病等,少数被误诊为白血病、伤寒、猩红热、冠心病等。华北某市报告本病有如下新特点:发热时间长,极少有退热后病情加重者;三痛、三红及渗出... 出血热病人半数以上被误诊为上感,有的还被误诊为肝炎、肾病、败血症、中枢神经感染、胃肠道疾病等,少数被误诊为白血病、伤寒、猩红热、冠心病等。华北某市报告本病有如下新特点:发热时间长,极少有退热后病情加重者;三痛、三红及渗出性表现较轻;休克期、少尿期不明显;肾损害较轻,越期病例增多;病情较轻,但血小板减少明显。治疗仍强调"三早、一就、三把关",即早发现、早治疗、早休息,就地处理,把好休克、少尿、出血关。合理使用液体疗法,治疗一期时要考虑到下一期可能出现的危重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治疗 预防流行性出血热 预防
原文传递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跌倒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的系统评价
17
作者 赵智芳 邓菲菲 吴绪红 《医学信息》 2024年第5期44-49,共6页
目的 系统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跌倒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检索PubMed、CINAHL、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关于MHD患者跌倒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2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标准独立... 目的 系统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跌倒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检索PubMed、CINAHL、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关于MHD患者跌倒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2月。由2名研究者按照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Stata12.0软件对跌倒发生率和影响因素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包括3517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跌倒发生率为27.00%[95%CI(0.21~0.33),P<0.001];年龄(≥65岁)、衰弱、透析中低血压、糖尿病是MHD患者跌倒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MHD患者跌倒发生率高且影响因素较多,应针对跌倒发生的危险因素,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早期预防MHD患者跌倒发生,减少由于跌倒给患者带来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跌倒 透析中低血压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加超滤量及血流量对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徐英 赵智芳 +1 位作者 詹云凤 叶燕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1期41-42,共2页
目的研究增加超滤量及血流量对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长期规律透析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病人15例,采用4次不同的血液透析处方进行连续4次血液透析,依据透析处方的不同分为4组:对照组、增加超滤量组、增加血流量组和... 目的研究增加超滤量及血流量对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长期规律透析的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病人15例,采用4次不同的血液透析处方进行连续4次血液透析,依据透析处方的不同分为4组:对照组、增加超滤量组、增加血流量组和增加超滤量及血流量组。采集患者血液透析前及血液透析后的血液标本,检测血尿素氮,计算尿素清除指数(Kt/v),评估透析充分性,监测血液透析过程中的血压情况,比较各组Kt/v及低血压发生情况。结果各组Kt/v值比较,增加超滤量组(1.275±0.144)与对照组(1.279±0.142)相近(P>0.05);增加血流量组(1.320±0.147)较对照组增高(P<0.05);增加超滤量及血流量组(1.372±0.144)较增加血流量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增加超滤量组、增加血流量组、增加超滤量及血流量组分别发生低血压0、1、2、1例,各组间低血压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增加血流量可以提高血液透析的充分性,增加超滤量及血流量能进一步提高透析的充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充分性 超滤量 血流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