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月板缝合联合骨髓刺激对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
1
作者 赵晓非 米豫飞 王战朝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5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疗法对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诊治的86例半月板损伤患者按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n=43,半月板缝合)、研究组(n=43,半月板缝合联合骨髓刺激),评估两组手术疗效及... 目的探讨联合疗法对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诊治的86例半月板损伤患者按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n=43,半月板缝合)、研究组(n=43,半月板缝合联合骨髓刺激),评估两组手术疗效及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并评估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时生活质量,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手术优良率(90.70%)高于对照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美国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而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时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各项指标评分均较于同期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为4.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半月板缝合联合骨髓刺激可有效减轻机体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活动度恢复及生活质量提升,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缝合 骨髓刺激 膝关节功能 并发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水热裂解可行性的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赵晓非 刘永建 +1 位作者 范洪富 钟立国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1-384,共4页
A new method of heavy oil driver technology_aquathermolysis reaction was studied Effect of transistional metal nickel and iron contents on the heavy oil viscositites and stability viscositites reduced before and after... A new method of heavy oil driver technology_aquathermolysis reaction was studied Effect of transistional metal nickel and iron contents on the heavy oil viscositites and stability viscositites reduced before and after reaction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hange of metal content in aqueous before and after reaction can be neglect so that transistional metal aqueous solution or sol can be catalyst of aquthermlysis For the reason catalyst added, reaction temperature from 260?℃ was reduced to 180?℃ and under these conditions: 180?℃~280?℃, 8?MPa~15?MPa, degree of product viscosity high ( 92 4%), and within 60?d observed these viscosities were re increased no more than 5%, so we can draw this conclusion: being a new method aquthermolysis is a good way for heavy oil dri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行性 稠油 水热裂解 催化剂 降粘 过渡金属 石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铬弱凝胶深部调剖体系的研究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24
3
作者 赵晓非 于庆龙 +2 位作者 晏凤 佘庆龙 杨长青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4-117,156-157,共4页
针对长庆低渗油层吸水剖面不均匀、调剖剂难注入且易剪切失效等问题,在有机铬弱凝胶调剖剂中添加延缓剂,保证其长时间保持低黏状态,终凝后能高黏度封堵,同时评价了聚合物浓度、交联剂和延缓剂的质量分数、温度、pH值、矿化度对成胶性能... 针对长庆低渗油层吸水剖面不均匀、调剖剂难注入且易剪切失效等问题,在有机铬弱凝胶调剖剂中添加延缓剂,保证其长时间保持低黏状态,终凝后能高黏度封堵,同时评价了聚合物浓度、交联剂和延缓剂的质量分数、温度、pH值、矿化度对成胶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凝胶体系的抗剪切性和室内岩心评价实验。研究表明:50℃下,有机铬弱凝胶的成胶时间在1~12 d可调,其适用于pH值为6~11、矿化度低于13 000 mg/L的低渗油层;有机铬凝胶体系初凝黏度低于300 mPa.s,注入压力小于8 MPa,剪切速率在2~75 s-1时凝胶稳定性良好,终凝后黏度高于500 mPa.s,与岩心有良好的配伍性,封堵率高于92%,适合低渗油层深部调剖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调剖 低渗油层 有机铬弱凝胶 低渗油层 长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超疏水表面的制备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4
作者 赵晓非 杨明全 +2 位作者 章磊 王顺武 刘立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818-2829,共12页
近些年,受自然界中具有超疏水性表面的动植物的启发,在结合外部环境的影响并充分考虑表面化学组成与表面微观结构的基础上,科学研究工作者们已经探究出超疏水性表面的制备方法,并成功制备出超疏水性能表面。伴随研究者们对超疏水性表面... 近些年,受自然界中具有超疏水性表面的动植物的启发,在结合外部环境的影响并充分考虑表面化学组成与表面微观结构的基础上,科学研究工作者们已经探究出超疏水性表面的制备方法,并成功制备出超疏水性能表面。伴随研究者们对超疏水性表面更加深入的研究,众多制备超疏水表面的方法不断出现,本文介绍了影响表面润湿性的因素,归纳超疏水涂层表面的6种常用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等离子体法、刻蚀法、溶胶-凝胶法、沉积法、模板法、层-层自组装法等方法,以及超疏水表面在流体减阻、防积雪防冰冻、防腐蚀、油水分离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并对超疏水将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应进一步研究力学性能的稳定性、被损的自修复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超疏水 制备方法 表面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油泥处理技术展望 被引量:23
5
作者 赵晓非 张晓阳 +2 位作者 刘立新 范蕾 葛丹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276-280,共5页
含油污泥是制约油田生产节能环保的关键问题之一。含油污泥因其来源广泛,成分复杂,相应的处理技术和设备也呈现多元化趋势。本文针对目前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对当前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的常规方法进行了分类并作对比分析,总结了常规处理... 含油污泥是制约油田生产节能环保的关键问题之一。含油污泥因其来源广泛,成分复杂,相应的处理技术和设备也呈现多元化趋势。本文针对目前含油污泥的处理现状,对当前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理的常规方法进行了分类并作对比分析,总结了常规处理方法的应用范围及其优缺点。着重介绍了几种新型处理技术,包括与超声清洗联用、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回注调剖等,对各种方法的原理、特点及适用情况进行了描述。由于含油泥砂来源广泛、成分复杂,同时处理技术种类繁多,且都存在各自的应用弊端和适用范围。综合处理效果、环保及节能的因素,目前尚没有任何一种技术可以作为处理所有类型含油泥砂的理想方法,有待继续研究。最后,文章总结了含油污泥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简介联用技术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泥 新型处理技术 技术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化苯乙烯-衣康酸共聚物超高温钻井液降粘剂的研制 被引量:8
6
作者 赵晓非 胡振峰 +2 位作者 张娟娟 温海飞 李建军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5-108,共4页
研究了水基钻井液降粘剂磺化苯乙烯-衣康酸共聚物的合成方法。以DMF(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苯乙烯、衣康酸摩尔比1.0∶1.2,引发剂BPO(过氧化苯甲酰)用量0.6%,溶液共聚温度85℃、时间4h,得到苯乙烯-衣康酸共聚物,化学结构由红外光谱... 研究了水基钻井液降粘剂磺化苯乙烯-衣康酸共聚物的合成方法。以DMF(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苯乙烯、衣康酸摩尔比1.0∶1.2,引发剂BPO(过氧化苯甲酰)用量0.6%,溶液共聚温度85℃、时间4h,得到苯乙烯-衣康酸共聚物,化学结构由红外光谱表征。该共聚物与过量20%发烟硫酸在50℃进行磺化反应2h,生成降粘剂。常温下加入0.3%SSHIA(磺化苯乙烯-衣康酸共聚物)使淡水钻井液的表观粘度由107mPa.s降至48mPa.s以下;加入0.3%SSHIA使淡水钻井液在260℃老化16h后,表观粘度由59mPa.s降至32mPa.s以下,表明该剂具有良好的耐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苯乙烯-衣康酸共聚物 水溶性聚合物 降粘剂 钻井液处理剂 水基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破乳联用技术处理大庆落地油泥 被引量:20
7
作者 赵晓非 葛丹 张晓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1期489-494,共6页
以大庆落地油泥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破乳联用技术进行脱油处理,研究了超声频率、超声功率、超声温度、超声作用时间、药剂加量等参数对除油效果的影响。采用显微镜对超声波-破乳处理前后的油泥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超声频率... 以大庆落地油泥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破乳联用技术进行脱油处理,研究了超声频率、超声功率、超声温度、超声作用时间、药剂加量等参数对除油效果的影响。采用显微镜对超声波-破乳处理前后的油泥微观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超声频率40kHz、超声功率70W、超声温度40℃、超声时间10min、破乳剂加入量3mg/L的最佳处理条件下,含油污泥除油率最佳,为96.8%,比单一破乳法提高了9.4%。显微镜结果显示:与单一破乳处理的油泥相比,经过超声-破乳处理后的油泥,无明显的油珠和水滴,表面较为平整且杂质含量少。说明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具有提高油泥破乳效果增大除油率的作用。证明了超声波-破乳联用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油泥中污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破乳联用技术 落地油泥 显微镜 空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留聚丙烯酰胺质量浓度对聚驱污水絮凝处理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赵晓非 刘立新 +2 位作者 王玉婵 苑丹丹 苏乐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5-67,共3页
采用模拟的含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和一定矿化度的聚合物驱采出污水,以及无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和有机絮凝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研究了残留HPAM质量浓度对污水絮凝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PAC质量浓度相同的情况下,... 采用模拟的含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和一定矿化度的聚合物驱采出污水,以及无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和有机絮凝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研究了残留HPAM质量浓度对污水絮凝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PAC质量浓度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残留HPAM质量浓度增加,PAC和CPAM的处理效果显著下降;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PAC的处理效果明显变好.通过与油田实际的聚驱采出污水处理比较,证实所采用的模拟聚驱污水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污水 聚合物 絮凝 聚合氯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支化聚(酰胺-酯)的合成及其改性 被引量:8
9
作者 赵晓非 温海飞 +2 位作者 刘立新 王玉婵 张立新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7-59,共3页
采用邻苯二甲酸酐、二乙醇胺为原料,先在冰水浴条件下,合成AB2型单体,然后进行熔融缩聚制得水溶性超支化聚(酰胺-酯),使用吡啶对羧基进行保护,避免了反应中出现凝胶现象.应用红外谱图对改性的超支化聚(酰胺-酯)进行了分析,用十八酸作封... 采用邻苯二甲酸酐、二乙醇胺为原料,先在冰水浴条件下,合成AB2型单体,然后进行熔融缩聚制得水溶性超支化聚(酰胺-酯),使用吡啶对羧基进行保护,避免了反应中出现凝胶现象.应用红外谱图对改性的超支化聚(酰胺-酯)进行了分析,用十八酸作封端剂对超支化聚(酰胺-酯)进行端基改性.结果表明,产品的红外谱图中没有出现羟基吸收峰,说明产品的端羟基成功地进行了酯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化聚(酰胺-酯) 邻苯二甲酸酐 二乙醇胺 封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游离植皮修复创伤性小腿截肢残端皮肤缺损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晓非 李春游 +2 位作者 靳国强 明晓锋 王国杰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12期1036-1039,共4页
目的 :观察全厚皮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治疗小腿截肢残端皮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全厚皮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15例小腿截肢残端皮缺损患者,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25~62岁,平均41.5岁;车祸伤10例,... 目的 :观察全厚皮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治疗小腿截肢残端皮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9月至2012年12月,采用全厚皮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15例小腿截肢残端皮缺损患者,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25~62岁,平均41.5岁;车祸伤10例,重物砸伤5例;左侧9例,右侧6例。小腿毁损伤6例,无保肢价值,急诊行清创、小腿上段截肢并负压吸引术;因小腿感染、坏死转行清创、小腿上段截肢并负压吸引术9例,Ⅱ期均行全厚皮游离移植。小腿残端创面皮肤缺损面积40 cm×20 cm^25 cm×15 cm。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得随访,时间3个月~1年,小腿残端创面移植全厚皮全部成活,均顺利佩戴假肢,行走满意。残端皮肤逐渐增厚,耐磨,无破溃,无疼痛。结论:全厚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小腿截肢皮缺损创面,保留了残肢功能长度,植皮成活率高,成活皮瘢痕少,耐磨性好,有利于假肢的佩戴,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术 截肢 创伤性 小腿骨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SAS/AMPS共聚物耐高温钻井液降粘剂的研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晓非 陈娟娟 +2 位作者 娄刚 史卜建 高宇尚 《化工科技》 CAS 2014年第2期38-41,共4页
合成了耐240℃高温的水基钻井液降粘剂马来酸酐/丙烯磺酸钠/2-丙烯酰胺基-甲基丙磺酸(MA/SAS/AMPS)三元共聚物。优选反应条件为:水溶液聚合,n(MA)∶n(SAS)∶n(AMPS)=5∶4∶4,引发剂w(过硫酸铵)=3.0%,w(单体)=45%,共聚反应温度为85℃,反... 合成了耐240℃高温的水基钻井液降粘剂马来酸酐/丙烯磺酸钠/2-丙烯酰胺基-甲基丙磺酸(MA/SAS/AMPS)三元共聚物。优选反应条件为:水溶液聚合,n(MA)∶n(SAS)∶n(AMPS)=5∶4∶4,引发剂w(过硫酸铵)=3.0%,w(单体)=45%,共聚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4h,得到MA/SAS/AMPS共聚物。室内实验证明,加入0.5%该共聚物使淡水基浆在常温下表观粘度由45mPa·s降至30mPa·s,降粘率为80.2%,加入0.5%使淡水基浆在240℃老化16h后的表观粘度由50mPa·s降至34mPa·s,降粘率为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高温降粘剂 MA SAS AMPS三元共聚物 水基钻井液 共聚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蜡原油蜡晶形态及降凝剂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赵晓非 刘立新 +2 位作者 孟秋菊 赵春雷 张立新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53,共3页
针对高含蜡原油不易开采、集输等问题,研究了辽河油田高含蜡原油的结晶形态及降凝剂对蜡结晶的影响.与大庆原油相比,辽河原油中的蜡晶较大且多,2种原油的蜡晶均为小晶粒分散在油中;降凝剂EVA 18/3的质量分数从0.1%增加到0.7%,油中蜡晶... 针对高含蜡原油不易开采、集输等问题,研究了辽河油田高含蜡原油的结晶形态及降凝剂对蜡结晶的影响.与大庆原油相比,辽河原油中的蜡晶较大且多,2种原油的蜡晶均为小晶粒分散在油中;降凝剂EVA 18/3的质量分数从0.1%增加到0.7%,油中蜡晶逐渐变小,但油的凝点并未下降;从高蜡原油中分离出的蜡油经溶剂稀释与未稀释的结晶形态不同,稀释后的蜡晶为交错排列的针状或片状,呈规则的网状结构,而未稀释的蜡油中结晶呈不规则的粒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结晶形态 降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化度对聚合氯化铝混凝除硅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晓非 张晓阳 +3 位作者 杨腾飞 范蕾 王顺武 于庆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375-4378,4397,共5页
通过对实验室现有工业级聚合氯化铝进行碱化度分析,向多个化学试剂厂调研得出,现场常用聚合氯化铝的碱化度在1.5~2.7之间。通过合成不同碱化度(2.0~2.4)的聚合氯化铝,对模拟成垢水进行系统的混凝实验,考察碱化度对聚合氯化铝混凝除硅... 通过对实验室现有工业级聚合氯化铝进行碱化度分析,向多个化学试剂厂调研得出,现场常用聚合氯化铝的碱化度在1.5~2.7之间。通过合成不同碱化度(2.0~2.4)的聚合氯化铝,对模拟成垢水进行系统的混凝实验,考察碱化度对聚合氯化铝混凝除硅的影响。研究表明,碱化度会决定铝形态的分布,进而影响混凝除硅的效果。随着碱化度的升高,Ala含量逐渐降低,Alb含量先增大后减小,Alc含量逐渐增加。对模拟污水处理后,残余硅酸形态有很大差异,用聚合氯化铝(2.0)除硅后Sia含量变为32.1mg/L,Sic含量变为15.3mg/L;聚合氯化铝(2.2)除硅后Sia含量变为28.71mg/L,Sic含量变为30.5mg/L;聚合氯化铝(2.4)除硅后Sia含量变为22.4mg/L,Sic含量变为41.2mg/L。聚合氯化铝(2.0)除硅后Sia降低的比例最大,聚合氯化铝(2.4)除硅后Sic降低的比例最大。随着碱化度的升高,全硅剩余含量依次为47.4mg/L、59.5mg/L、63.6mg/L,表明碱化度越低,除硅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氯化铝 碱化度 铝形态 硅形态 混凝除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润滑热镀锌汽车板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赵晓非 贾松 +2 位作者 苗雨芳 黎敏 汪小培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1069-1074,共6页
在热镀锌汽车板表面涂覆无机自润滑涂层后对材料的成型性能、焊接性能、胶接性能、耐蚀性能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自润滑膜能够在冲压过程中对锌层提供较好的保护,从而有效提升热镀锌板的成型性能。自润滑热镀锌汽车板的耐蚀性能、连接... 在热镀锌汽车板表面涂覆无机自润滑涂层后对材料的成型性能、焊接性能、胶接性能、耐蚀性能等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自润滑膜能够在冲压过程中对锌层提供较好的保护,从而有效提升热镀锌板的成型性能。自润滑热镀锌汽车板的耐蚀性能、连接性能等均能够满足汽车主机厂的相关认证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板 自润滑涂层 成型性 胶接强度 耐蚀性 可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深部调剖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5
作者 赵晓非 杨明全 +1 位作者 章磊 刘立新 《化工科技》 CAS 2015年第5期75-79,共5页
在长期水驱的影响下,地层孔隙、孔喉、孔道逐步扩大,油田出现了严重的水驱"短路"现象,常规调剖堵水技术已不能满足现场需求,近些年来报道并发展了深调技术(深部液流转向技术),它对油层改善效果明显。分析了国内外深部调剖技... 在长期水驱的影响下,地层孔隙、孔喉、孔道逐步扩大,油田出现了严重的水驱"短路"现象,常规调剖堵水技术已不能满足现场需求,近些年来报道并发展了深调技术(深部液流转向技术),它对油层改善效果明显。分析了国内外深部调剖技术的研究进展,旨在充分认识油藏现状的基础上,实现对高含水油藏和聚合物驱油藏深部液流的转向,从而提高水和聚合物的驱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调剖 进展 驱油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油田污水絮凝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晓非 闫晶红 +2 位作者 马静 谭井山 刘喜亮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9年第9期73-75,90,共4页
采用含表面活性剂的模拟油田污水,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絮凝剂处理效果的影响规律。对于所研究的4种无机絮凝剂,处理后污水的透光率随加剂量的变化规律相同,小分子絮凝剂硫酸铝(AS)的处理效果较聚合无机盐差,聚合氯化铝(PAC)的絮凝效果最... 采用含表面活性剂的模拟油田污水,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絮凝剂处理效果的影响规律。对于所研究的4种无机絮凝剂,处理后污水的透光率随加剂量的变化规律相同,小分子絮凝剂硫酸铝(AS)的处理效果较聚合无机盐差,聚合氯化铝(PAC)的絮凝效果最好,最佳加剂量为1000mg·L-1,处理后污水最高透光率为79.3%。有机絮凝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对含表面活性剂油田污水几乎没有处理效果。随絮凝温度的升高,PAC的处理效果提高;随污水中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大,PAC处理效果变差,即使表面活性剂浓度很低,污水处理难度也显著增大。比较驱油剂表面活性剂和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表面活性剂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油田污水 絮凝 表面活性剂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润滑处理热镀锌板的表面性能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晓非 苗雨芳 于冬云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共5页
目前,关于自润滑涂层与家电涂料涂装的匹配性及其在苛刻环境下的化学稳定性、耐蚀性研究较少。在热镀锌板表面分别涂覆无铬钝化及自润滑涂层,采用盐雾试验、色差分析、FT-IR、XPS等手段对比研究了2种涂层的摩擦学性能、成形性能及耐蚀... 目前,关于自润滑涂层与家电涂料涂装的匹配性及其在苛刻环境下的化学稳定性、耐蚀性研究较少。在热镀锌板表面分别涂覆无铬钝化及自润滑涂层,采用盐雾试验、色差分析、FT-IR、XPS等手段对比研究了2种涂层的摩擦学性能、成形性能及耐蚀性能。结果表明:无油冲压过程中,热镀锌自润滑板在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及成形性能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家电板材料现有涂装工艺的匹配性良好。这为热镀锌自润滑板在家电行业中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润滑涂层 热镀锌板 摩擦学性能 成形性能 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对稠油乳状液破乳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晓非 金鑫 +3 位作者 刘立新 刘顺平 于庆龙 杨腾飞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CAS 2014年第4期31-35,共5页
以稠油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阳离子对稠油乳状液破乳效果的影响。测定了不同种类及含量的无机盐对稠油乳状液脱水率、黏度及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二价离子Ca2+,Mg2+可以促进破乳,一价离子Na+对乳状液破乳影响不大,K+对破乳... 以稠油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阳离子对稠油乳状液破乳效果的影响。测定了不同种类及含量的无机盐对稠油乳状液脱水率、黏度及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二价离子Ca2+,Mg2+可以促进破乳,一价离子Na+对乳状液破乳影响不大,K+对破乳有一定抑制作用。阳离子促进乳状液破乳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Mg2+,Ca2+,Na+,K+。稠油乳液黏度、界面张力对破乳影响无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乳状液 阳离子界面张力 破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质对原油乳液稳定性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赵晓非 刘艳敏 +3 位作者 刘远 杨腾飞 李扬 张丹丹 《化工科技》 CAS 2014年第1期12-15,共4页
将原油中提取出的沥青质加入石蜡基原油,从破乳脱水率、乳液粘度、界面膜强度三方面分析了w(沥青质)对原油乳液的稳定性作用。从原油乳液破乳脱水率研究沥青质的稳定作用,证明当w(沥青质)<0.3%,随w(沥青质)增加乳状液的脱水率由90.3... 将原油中提取出的沥青质加入石蜡基原油,从破乳脱水率、乳液粘度、界面膜强度三方面分析了w(沥青质)对原油乳液的稳定性作用。从原油乳液破乳脱水率研究沥青质的稳定作用,证明当w(沥青质)<0.3%,随w(沥青质)增加乳状液的脱水率由90.3%快速降低至22.7%,沥青质显著增强原油乳液稳定性,但继续增加w(沥青质),增强乳液稳定性能力下降;加入沥青质后,由显微镜观察到乳液液滴粒径减小,液滴数量增加;沥青质使原油乳液粘度增大;加入沥青质对油水润湿性影响不大,沥青质使油-水界面膜强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乳液 w(沥青质) 脱水率 乳液粘度 界面膜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水处理絮凝剂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赵晓非 王玉婵 +2 位作者 刘立新 俞日华 黄金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8年第3期19-22,共4页
综述了无机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最新研究进展及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絮凝剂 污水处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