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排子河邓州段纳污能力核算及污染防治思路研究
1
作者 贺笙哲 林晶晶 +4 位作者 黄小龙 张朦 赵晏慧 颜美霞 陈玺帆 《环境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38-44,共7页
调查入河污染负荷并核算河流纳污能力,对于协调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基于控制断面水质达标要求建立“水质评价-入河污染负荷计算-纳污能力核算-断面达标评估”技术体系,对排子河邓州段水环境现状及污染防治思... 调查入河污染负荷并核算河流纳污能力,对于协调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基于控制断面水质达标要求建立“水质评价-入河污染负荷计算-纳污能力核算-断面达标评估”技术体系,对排子河邓州段水环境现状及污染防治思路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020年排子河邓州市断面水质能够达到“十四五”水质考核目标,主要定类因子为NH_(3)-N、TP。2020年COD、NH_(3)-N、TP入河污染负荷分别为1022.73、43.13和22.89 t/a,主要污染源为畜禽养殖污染、农业种植污染和乡镇生活污染,污染源主要分布在陶营镇、都司镇及林扒镇。当水质目标为地表水Ⅳ类时,研究河段COD、NH_(3)-N、TP的纳污能力分别为1750.58、113.04和23.03 t/a,能够承载其入河污染负荷,但仍存在TP、NH_(3)-N超标的风险;当未来水质目标提升至地表水Ⅲ类时,河段TP、COD纳污能力不足,需削减入河污染负荷比例分别为43.38%和31.41%。建议从减排、增流、加强监管三方面入手构建水污染防治体系,进一步提高排子河邓州段水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河污染负荷 纳污能力 数值模拟 水污染防治 排子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20年长江中游典型湖泊水质和富营养化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31
2
作者 赵晏慧 李韬 +4 位作者 黄波 冯艳玲 雷明军 卓海华 吴云丽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41-1451,共11页
“十三五”时期,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但湖泊水质和富营养化状况改善滞后.长江中游作为我国淡水湖泊集中分布区域之一,部分湖泊存在水环境质量恶化和富营养化加重问题.本文以长江中游区域国家开展监测的洪湖、斧头湖、梁子湖、... “十三五”时期,长江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但湖泊水质和富营养化状况改善滞后.长江中游作为我国淡水湖泊集中分布区域之一,部分湖泊存在水环境质量恶化和富营养化加重问题.本文以长江中游区域国家开展监测的洪湖、斧头湖、梁子湖、大通湖、洞庭湖和鄱阳湖这6个典型湖泊为研究对象,科学评价其2016-2020年水质和富营养化时空变化特征及关键驱动因素,探讨其成因及治理对策.结果表明,“十三五”时期长江中游湖泊水质和富营养化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与2016年相比,2020年大通湖水质改善最为明显,梁子湖水质变差,总磷是影响长江中游湖泊水质类别的主要因子;洪湖富营养程度恶化最为严重,斧头湖次之,TLI(SD)对长江中游湖泊富营养化评价贡献最大.目前长江中游湖泊呈有机污染加重和叶绿素。浓度升高现象,洪湖、斧头湖和梁子湖主要与氮、磷营养盐浓度升高有关,而大通湖、洞庭湖和鄱阳湖受水文过程、流域纳污量和湖泊管理等非营养盐因素影响较大.总氮和总磷仍然是影响“十三五”时期长江中游湖泊水质和富营养化的最主要驱动力,且各湖泊总氮和总磷浓度变化均具有较强正相关性,建议开展河湖氮、磷标准衔接工作,提出河湖氮、磷标准限值或考核目标,以完善河湖水环境质量标准和生态健康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同时,建议长江中游湖泊在开展截污控源、内源控制和生态修复的同时,进一步深化流域管理,特别是对洞庭湖、鄱阳湖、梁子湖和斧头湖等跨行政区湖泊,以提高湖泊治理与修复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湖泊 水质 富营养化 氮磷 有机质污染 流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