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头架硬通道置入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奇煌 李锦平 +1 位作者 宋英伦 吴卫 《中国医药导刊》 2002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置入硬通道冲洗,引流的疗效。方法:采用CT定位无头架技术向血肿腔内置入硬通道缓慢、反复冲洗,引流的方法对19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治疗前后对比。结果:无头架定位置入硬通道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创伤小,局部...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置入硬通道冲洗,引流的疗效。方法:采用CT定位无头架技术向血肿腔内置入硬通道缓慢、反复冲洗,引流的方法对19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治疗前后对比。结果:无头架定位置入硬通道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创伤小,局部麻醉方便,总有效率99%,并发症如再出血、脑挫伤、脑内小血肿发生率14.95%。结论:无头架定位置入硬通道可作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CT 无头架定位技术 硬通道置入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题笔谈——脑疝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奇煌 李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7期598-598,601,共2页
关键词 脑疝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的一项实用技术——无头架硬通道植入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奇煌 孙永全 +1 位作者 顾征 李锦平 《继续医学教育》 2006年第13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神经外科 植入技术 实用技术 通道 头架 颅内囊性占位病变 慢性硬膜下血肿 颅内压增高 高血压脑出血 占位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头架硬通道置入技术治疗重型创伤性硬膜外血肿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奇煌 李涛 +1 位作者 宋仁兴 杨新乾 《中国医药导刊》 2006年第6期410-411,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无头架硬通道置入技术在重型创伤性硬膜外血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治疗组158例重型创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确诊后,在床边快速应用无头架硬通道置入技术加常规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术,对照组104例重型创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确... 目的:探讨早期无头架硬通道置入技术在重型创伤性硬膜外血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治疗组158例重型创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确诊后,在床边快速应用无头架硬通道置入技术加常规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术,对照组104例重型创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确诊后,行常规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术。结果:治疗组患者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颅内压下降速度和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无头架硬通道置入技术具有刨伤小、操作简便、快速的特点,能够改善创伤性硬膜外血肿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通道 创伤性硬膜外血肿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次大剂量照射对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BT_(325)株的致死效应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奇煌 梁继军 +5 位作者 韩劲松 柳辉 韩彩和 陈炳桓 郑玉书 杨炯达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3期216-220,共5页
比较了分次大剂量和1次大剂量照射对B325细胞株的体外致死效应及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分次大剂量(600cGy)与1次大剂量照射有相同的致死效尖,BT325细胞数由照射前的5×10^9/L、分别降为4.3&... 比较了分次大剂量和1次大剂量照射对B325细胞株的体外致死效应及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分次大剂量(600cGy)与1次大剂量照射有相同的致死效尖,BT325细胞数由照射前的5×10^9/L、分别降为4.3×10^7/L和4.0×10^7/L(P〉0.05);而对细胞增的抑制作用,前者明显优于后者,噻唑蓝OD值为0.006±0.001,0.1600.020(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 致死反应 脑肿瘤 胶质瘤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外科规范化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奇煌 《中国医药导刊》 2010年第5期719-720,共2页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在自发性脑出血(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ICH)中约占80%。SICH我国的发病率为112/10万,年发病率为81/10万,约占整个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占...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在自发性脑出血(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ICH)中约占80%。SICH我国的发病率为112/10万,年发病率为81/10万,约占整个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占出血性脑血管病的90%。引起SICH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神经外科 规范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脑内出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奇煌 宋仁兴 《继续医学教育》 2006年第13期12-14,共3页
关键词 自发性脑内出血 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 发病率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深部病变94例X-刀分次治疗的随访观察
8
作者 赵奇煌 王琦 陈炳桓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4期352-355,共4页
采用X刀分次治疗方法对94例颅内深部病变进行了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观察,经治疗后4~38个月(平均24.1个月)随访,疗效满意,病变缩小率50.55%,病变控制率38.46%,症状改善率89.01%。本组约13%的患... 采用X刀分次治疗方法对94例颅内深部病变进行了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观察,经治疗后4~38个月(平均24.1个月)随访,疗效满意,病变缩小率50.55%,病变控制率38.46%,症状改善率89.01%。本组约13%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嗜睡、颅神经麻痹、耳鸣、精神症状等并发症,初步探讨了这些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其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肿瘤 X-刀 立体定向 加速分割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AVM的立体定向分次大剂量放射治疗临床追踪观察
9
作者 赵奇煌 《中国医药导刊》 2002年第2期114-115,共2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分次大剂量放射治疗AVM的疗效;方法:采用立体定向分次大量剂量直线加速器照射方法(FSRT)对40例脑AVM行治疗前后对照的临床追踪观察;结果:经18~66随访40例中两大脑半球AVM30例,18例畸形血管团缩小,10例变化不明显,2例...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分次大剂量放射治疗AVM的疗效;方法:采用立体定向分次大量剂量直线加速器照射方法(FSRT)对40例脑AVM行治疗前后对照的临床追踪观察;结果:经18~66随访40例中两大脑半球AVM30例,18例畸形血管团缩小,10例变化不明显,2例死亡,脑干AVM7例、死亡3例,1例残疾;结论:FSRT技术可作为HSD技术的补充对深在重要功能区AVM可首先考虑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AVM 立体定向分次照射 直线加速器 放射疗法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标准颅内压”与“实际颅内压”关系的探讨
10
作者 赵奇煌 《中国医药导刊》 2013年第11期1741-1741,共1页
颅内压(ICP)在众多医学专业书籍都有表述,在临床实践中,缺乏相应准确的把握标准,往往在实际应用中争议不断,有待补充和完善之处。为此,特邀请本刊编委,神经外科知名专家赵奇煌教授对ICP的“标准”与“实际”关系进行讨论,供参考。
关键词 颅内压 探讨 神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脑内出血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赵奇煌 宋仁兴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2005年第1期549-552,共4页
自发性脑内出血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在基因方面发现载脂蛋白E、凝血因子XⅢ、α1-抗凝乳蛋白酶等是自发性脑内出血的危险因素,病理生理机制包括血肿本身、血肿扩大、炎性介质、凝血酶、自由基、毒性氨基酸、血红蛋白等... 自发性脑内出血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在基因方面发现载脂蛋白E、凝血因子XⅢ、α1-抗凝乳蛋白酶等是自发性脑内出血的危险因素,病理生理机制包括血肿本身、血肿扩大、炎性介质、凝血酶、自由基、毒性氨基酸、血红蛋白等参与水肿形成,打断血肿形成的级联反应是治疗自发性脑内出血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内出血 自发性 病理生理机制 治疗 级联反应 血肿形成 研究进展 炎性介质 水肿 凝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点微创硬管抽吸引流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8
12
作者 顾征 孙仁泉 +4 位作者 徐屹 赵奇煌 黄玉春 李辉 马景贺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463-465,共3页
目的 探讨用多点微创抽吸法解除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颅压高的方法。方法  39例重症病例依CT所见分型 ,用微创穿颅置硬导管抽吸引流方法治疗 ,分别在血肿中三点置管 2例 ,血肿两点置管 15例 ,双侧脑室额角置管 8例 ,血肿一点加一侧... 目的 探讨用多点微创抽吸法解除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颅压高的方法。方法  39例重症病例依CT所见分型 ,用微创穿颅置硬导管抽吸引流方法治疗 ,分别在血肿中三点置管 2例 ,血肿两点置管 15例 ,双侧脑室额角置管 8例 ,血肿一点加一侧脑室置管 11例 ,血肿两点置管加对侧脑室置管 2例 ,双侧室体部置管 1例。结果  39例全部存活。ADL分级 :Ⅰ级 6例 ;Ⅱ级 10例 ;Ⅲ级 12例 ;Ⅳ级 8例 ;Ⅴ级 3例。结论 多点微创硬管抽吸引流是缓解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颅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微创穿刺 脑内血肿抽吸术 脑室引流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腰大池引流在神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1
13
作者 李彤 顾征 +3 位作者 孙永全 赵奇煌 杨云娜 马向科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1-2008-02采用腰大池引流治疗的332例病例临床资料。结果 153例脑室内残余血患者经初次置管引流全部清除积血(以CT影像为准)141例,其余12例经再次置管积血全部... 目的探讨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01-2008-02采用腰大池引流治疗的332例病例临床资料。结果 153例脑室内残余血患者经初次置管引流全部清除积血(以CT影像为准)141例,其余12例经再次置管积血全部清除;13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愈134例;22例脑脊液漏患者全部治愈;20例严重颅内感染患者治愈19例。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内残余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难治性脑脊液漏及严重颅内感染疗效可靠、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腰大池引流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腰大池引流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4
作者 杨新乾 赵奇煌 +1 位作者 宋仁兴 田宏 《中国医药导刊》 2004年第4期252-253,共2页
目的:探讨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95例用腰大池引流治疗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1例脑脊液漏患者全部治愈;18例严重颅内感染患者治愈17例;4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愈40例;15例顽固性颅内高压患者全... 目的:探讨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在神经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95例用腰大池引流治疗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1例脑脊液漏患者全部治愈;18例严重颅内感染患者治愈17例;4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治愈40例;15例顽固性颅内高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难治性脑脊液漏、蛛网膜下腔出血、顽固性颅内高压及严重颅内感染能取得安全可靠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腰大池引流 神经外科 脑脊液漏 严重颅内感染 顽固性颅内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腰大池引流在颅内动脉瘤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1
15
作者 宋仁兴 赵奇煌 +1 位作者 杨新乾 吴卫 《中国医药导刊》 2005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在颅内动脉瘤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颅内动脉瘤术后,治疗组72例行持续腰大池 引流,对照组49例每天腰椎穿刺,通过比较两组并发症及预后评定疗效。结果:经过持续腰大池引流后,有症状性脑血管痉 挛的发生率从34...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在颅内动脉瘤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颅内动脉瘤术后,治疗组72例行持续腰大池 引流,对照组49例每天腰椎穿刺,通过比较两组并发症及预后评定疗效。结果:经过持续腰大池引流后,有症状性脑血管痉 挛的发生率从34.69%降低为18.31%,脑积水的发生率从26.53%降低为11.27%,脑梗塞的发生率从20.4%降低为 7.04%.出院时恢复良好者占76.06%,而对照组为57.14%,以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5.63%,死亡率为零,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零,两组之间并发症的发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能够减少 蛛网膜下腔中的痉挛因素,减轻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腰大池引流 颅内动脉瘤 术后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对脑梗塞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涛 杨新乾 +1 位作者 李锦平 赵奇煌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288-289,共2页
目的 对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对脑梗塞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2年3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32例脑梗塞后血管性痴呆患者,其中19例为男性,13例为女性,年龄为63-84岁.随机将上述... 目的 对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对脑梗塞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2年3月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32例脑梗塞后血管性痴呆患者,其中19例为男性,13例为女性,年龄为63-84岁.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16例.给予治疗组患者口服尼莫地平联合吡拉西坦片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尼莫地平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3.8%、不良反应率为6.3%,而对照组有效率为81.2%、不良反应率为18.8%,2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对脑梗塞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中,使用吡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具有显著的疗效和更小的不良反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拉西坦 尼莫地平 脑梗塞 血管性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颗粒-Pluronic携带神经节苷脂-1对急性完全横断性脊髓损伤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荧 陈澍 +2 位作者 赵奇煌 郭晨 刘会洲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5期6966-6969,共4页
目的:温度敏感性磁性纳米颗粒即磁性纳米颗粒-Pluronic具有温度响应药物控制释放能力,并能穿透血脑屏障,实验检测其携带GM-1能力及在活体组织中药物释放能力,以及对脊髓损伤修复再生的影响。方法:动物实验于2006-09/2007-02在首都医科... 目的:温度敏感性磁性纳米颗粒即磁性纳米颗粒-Pluronic具有温度响应药物控制释放能力,并能穿透血脑屏障,实验检测其携带GM-1能力及在活体组织中药物释放能力,以及对脊髓损伤修复再生的影响。方法:动物实验于2006-09/2007-02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神经科学研究所完成。将20只SD大鼠制作急性完全横断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4组:①治疗组:于脊髓断端间注射磁性纳米颗粒-Pluronic-GM-1100μL+纤维蛋白胶100μL。②对照组1:于脊髓断端间注射磁性纳米颗粒-Pluronic100μL+纤维蛋白胶100μL。③对照组2:于脊髓断端间注射纤维蛋白胶100μL。④空白组:单纯横断不予以任何治疗。4周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NF和GFAP)结合图像分析方法,对脊髓横断处远端、近端进行神经纤维计数及胶质细胞网格框架结构定量分析,以了解神经再生情况。结果:2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脊髓横断区神经纤维数量:治疗组近端、远端均高于其他3组(P<0.05),2个对照组高于空白组(P<0.05),对照组2高于对照组1(P<0.05)。②脊髓横断区胶质纤维面积比:治疗组近端、远端均高于其他3组(P<0.05),2个对照组近端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对照组2远端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磁性纳米颗粒-Pluronic具有药物携带及释放作用,其携带GM-1对脊髓损伤具有一定程度的修复及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磁性纳米颗粒 神经再生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神经松解术配合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徐庆怀 赵奇煌 +5 位作者 谢庆鑫 苏涛锋 刘绍明 张凯松 徐冰理 息金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年第12期1016-1019,共4页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松解术配合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43例下肢DPN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研究组114例,应用补阳还五汤或四妙勇安汤配合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对照组115例,单纯进行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常规组114...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松解术配合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43例下肢DPN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研究组114例,应用补阳还五汤或四妙勇安汤配合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对照组115例,单纯进行周围神经松解术治疗;常规组114例,只给予应用补阳还五汤或四妙勇安汤等中药活血化瘀、利湿、止痛、换药及对症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治疗后麻木症状、胫腓神经传导速度、VA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94.7%的患者的疼痛缓解、97.4%的患者感觉恢复,胫腓神经传导速度为(45±4)m/s,(49±4)m/s,VAS评分由术前7.6±1.6降至1.8±0.8,疗效明显。对照组93%的患者的疼痛缓解、78.9%的患者感觉恢复,神经传导速度为(41±4)m/s,(43±4)m/s,VAS评分由术前7.5±1.5降至术后2.1±0.9,疗效好。常规组只有18.45%的患者的疼痛缓解、22.85%的患者感觉恢复,神经传导速度为(33.2±4)m/s,(36±4)m/s,VAS评分由术前7.3±1.5降至7.1±0.9,疗效差,症状无明显缓解。结论周围神经松解术配合补阳还五汤或四妙勇安汤可以明显改善DPN下肢麻木、下肢疼痛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周围神经松解术 中医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非外伤性脑内血肿的认识及治疗决择
19
作者 赵奇煌 《全科医学杂志》 2000年第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非外伤性脑内血肿 治疗 病因分类 高血压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外科治疗指南 被引量:33
20
作者 刘伟国 赵奇煌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6年第11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外科治疗 治疗指南 颅脑损伤 急性硬膜外血肿 手术适应证 GCS评分 清除血肿 血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