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载海洋剖面多要素探测技术与系统研究
1
作者 孙倩 沈振民 +10 位作者 杨颂 王子豪 王元庆 梁琨 尚卫东 王培培 俞越 赵号 吕红 刘正坤 郑永超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6-248,共13页
海洋立体结构信息是未来实现海洋透明与海洋强国的基础,针对海洋剖面探测能力不足的问题,以及星载海洋剖面多要素同源同域一体化探测空白,开展星载海洋剖面多要素探测技术与系统方案研究,提出新型激光主被动复合、能谱复用探测技术体制... 海洋立体结构信息是未来实现海洋透明与海洋强国的基础,针对海洋剖面探测能力不足的问题,以及星载海洋剖面多要素同源同域一体化探测空白,开展星载海洋剖面多要素探测技术与系统方案研究,提出新型激光主被动复合、能谱复用探测技术体制,面向未来星载应用,完成星载海洋剖面多要素探测载荷系统设计。其中,激光器谱段设计为486、532 nm多波长一体化最佳配比输出,光电接收探测系统选用1 m×5 m超大口径可折叠光栅主镜,经过仿真分析,探测系统可实现大洋水深100 m深度、温度、盐度以及后向散射系数等多要素同源探测能力,同等体积包络条件下,能量收集能力提升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海洋剖面探测 主被动复合 大口径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ent-ASO-BP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邓磊刚 赵号 孙宗阳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1期164-168,共5页
针对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精度低与可靠性差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Tent-ASO-BP的电力短期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利用了Tent混沌映射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原子种群初始化方法,其在保证个体的同时选出适应度最优的个体,增强原子种群在分布空间的均匀... 针对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精度低与可靠性差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Tent-ASO-BP的电力短期负荷预测模型。该模型利用了Tent混沌映射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原子种群初始化方法,其在保证个体的同时选出适应度最优的个体,增强原子种群在分布空间的均匀性,进而加快ASO算法的收敛;同时引入自适应,增加该算法的局部探索和开发能力;将改进的ASO算法应用于BP神经网络参数优化,搭建了Tent-ASO-BP预测模型对短期电力负荷进行预测。使用Matlab工具进行仿真,通过对Tent-ASO-BP、ASO-BP和BP三种算法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Tent-ASO-BP网络预测模型的RMSE、MAE和MAPE分别为32.736 MW,51.783 MW和6.623%,相比于ASO-BP和BP网络预测模型有明显减少,得出该模型具有更强的迭代能力和更强的局部寻优能力,为电力系统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提供依据,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电力预测 Tent混沌映射 原子搜索算法Tent-ASO-BP 自适应 MATLAB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光伏背景下直流路灯建设方案研究
3
作者 刘建伟 王侃 +4 位作者 李学斌 刘晓鸥 赵号 刘剑 许万伟 《照明工程学报》 2024年第4期160-167,共8页
分布式光伏系统的直流微电网是新能源综合利用的典型形式之一,分布式光伏与路灯组成的直流系统具有高可靠性、高效率、节能、易维护、造价低等特点,是解决传统交流供电路灯供电半径长、能效低、易漏电、供电走廊紧张、分布式电源消纳困... 分布式光伏系统的直流微电网是新能源综合利用的典型形式之一,分布式光伏与路灯组成的直流系统具有高可靠性、高效率、节能、易维护、造价低等特点,是解决传统交流供电路灯供电半径长、能效低、易漏电、供电走廊紧张、分布式电源消纳困难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分布式光伏背景下直流供电路灯系统的发展背景进行了介绍,重点论述了直流路灯的技术优势;总结了直流路灯的定义和体系架构;对关键技术中电压选择与确定、典型拓扑及接线形式、接地方式进行了综述;提出了直流路灯在储能、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充电桩等场景应用模式,并结合案例对经济效益、节能减排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我国分布式光伏背景下直流供电路灯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和展望。本文致力于验证分布式光伏背景下直流供电路灯技术在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应用价值,供设计人员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LED路灯 直流供电系统 电压选择 拓扑结构 接地方式 可再生能源 充电桩 效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对外支撑能力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建模及优化运行
4
作者 徐德树 刘艳昉 +1 位作者 赵号 马志强 《电气传动》 2024年第8期83-89,共7页
综合能源系统内部含有可调资源且运行方式灵活多变,在一定程度上对电网发挥支撑能力,辅助电网优化运行。基于此,提出了计及对外支撑能力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首先,以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电热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其次... 综合能源系统内部含有可调资源且运行方式灵活多变,在一定程度上对电网发挥支撑能力,辅助电网优化运行。基于此,提出了计及对外支撑能力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首先,以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电热综合能源系统模型;其次,考虑外部电网的期望支撑需求,以最大程度满足外部电网期望支撑需求为目标,建立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模型;考虑模型的非线性,采用细菌群体趋药性优化算法求解。最后,以我国北方某综合能源系统为例,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通过调整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灵活运行,能够有效地满足外部电网的期望支撑需求,发挥对外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对外支撑 可调资源 优化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花青素提取物与壳聚糖明胶复合膜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41
5
作者 邹小波 王圣 +3 位作者 石吉勇 翟晓东 黄晓玮 赵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94-300,共7页
为了开发天然的抗氧化活性包装材料,以紫甘蓝、黑米、玫瑰、蓝莓为原料制备天然花青素提取物与壳聚糖明胶的复合膜,比较分析了不同天然花青素提取物对复合膜的物理、机械、抗氧化活性及形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花青素提取物的加入... 为了开发天然的抗氧化活性包装材料,以紫甘蓝、黑米、玫瑰、蓝莓为原料制备天然花青素提取物与壳聚糖明胶的复合膜,比较分析了不同天然花青素提取物对复合膜的物理、机械、抗氧化活性及形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花青素提取物的加入,增加了膜的厚度,显著(P<0.05)影响膜的含水率、水溶性及外观形貌。壳聚糖明胶复合膜的水蒸汽透过率(water vapor permeability,WVP)为10.69×10-11 g/(m·s·Pa)。玫瑰花青素提取物的加入使得WVP值降低,而其他花青素提取物的加入使得WVP值增大。玫瑰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最大,达到27.03 MPa,断裂伸长率最小,黑米花青素提取物可增加复合膜的延展性,断裂伸长率最大为57.67%。傅里叶红外光谱表明天然花青素提取物的羟基基团与壳聚糖的氨基基团产生相互作用。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花青素提取物影响微观结构,而且生物相容性较好。加入天然花青素提取物后,复合膜抗氧化活性均显著(P<0.05)提高,且玫瑰复合膜有着较高的抗氧化活性,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达到95.47%。结果表明:玫瑰花青素提取物更有利于开发阻湿性能好,水溶性低,抗拉伸和抗氧化活性高的包装材料,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特性 机械性质 壳聚糖 明胶 天然花青素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玫瑰茄花青素的猪肉新鲜度智能指示膜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邹小波 张俊俊 +5 位作者 石吉勇 蒋彩萍 翟晓东 王圣 赵号 梁妮妮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43-248,共6页
本研究以玫瑰茄花青素提取物制备可检测肉类新鲜度的智能指示膜,分别以淀粉、壳聚糖和聚乙烯醇两两混合作为成膜基底材料,比较分析了不同基底材料复合膜在机械性能、水溶性、微观结构以及颜色稳定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壳聚糖/聚乙... 本研究以玫瑰茄花青素提取物制备可检测肉类新鲜度的智能指示膜,分别以淀粉、壳聚糖和聚乙烯醇两两混合作为成膜基底材料,比较分析了不同基底材料复合膜在机械性能、水溶性、微观结构以及颜色稳定性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壳聚糖/聚乙烯醇/玫瑰茄花青素复合膜的抗拉强度最大,为98.28 MPa;聚乙烯醇/淀粉/玫瑰茄花青素复合膜的断裂伸长率最大,为88.16%,含水率最低且稳定性最高;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不同基底材料复合膜的微观结构差异较大。将聚乙烯醇/淀粉/玫瑰茄花青素复合膜用于猪肉新鲜度的检测,结果表明:在25℃贮藏环境下,随着时间延长,猪肉的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不断上升,36 h后,猪肉的挥发性盐基氮值大于15 mg/100 g,表明猪肉已经腐败,同时复合膜的颜色变成淡紫色,60 h后变为褐色。研究结果可为猪肉新鲜度智能指示膜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膜 猪肉 新鲜度 玫瑰茄花青素 淀粉 壳聚糖 聚乙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储热装置与碳捕集设备的风电消纳低碳经济调度 被引量:57
7
作者 卢志刚 隋玉珊 +2 位作者 冯涛 李学平 赵号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41-51,共11页
在电力系统低碳经济调度的背景下,针对"三北"地区供暖期热电机组因供热导致机组强迫出力过高,造成夜晚弃风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配置了储热装置的热电联产电厂及碳捕集电厂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模型,考虑热电机组的热电耦... 在电力系统低碳经济调度的背景下,针对"三北"地区供暖期热电机组因供热导致机组强迫出力过高,造成夜晚弃风严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计及配置了储热装置的热电联产电厂及碳捕集电厂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模型,考虑热电机组的热电耦合相关约束、热、电平衡及机组爬坡等约束,兼顾系统的总发电煤耗成本最低以及CO_2排放最少两个目标,采用多目标细菌群体趋药性算法(MOBCC)对模型进行求解。对不同场景下系统的风电消纳情况以及系统的经济成本和碳排放进行了分析。算例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及求解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调度 碳捕集 储热 热电联产 MOBC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洁能源与电动汽车充电站协调投资的低碳效益分析 被引量:23
8
作者 卢志刚 姜春光 +2 位作者 李学平 赵号 王荟敬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63-171,共9页
针对CO_2减排规划目标,引入低碳效益的概念,即使用全寿命周期内某减排项目单位投资的碳减排量来评价不同减排技术的减排效率。以低碳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风电、光伏电源和电动汽车充电站协调投资模型。采用改进的离散细菌群体趋药性算... 针对CO_2减排规划目标,引入低碳效益的概念,即使用全寿命周期内某减排项目单位投资的碳减排量来评价不同减排技术的减排效率。以低碳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建立风电、光伏电源和电动汽车充电站协调投资模型。采用改进的离散细菌群体趋药性算法进行求解,通过对实例的计算分析得到符合减排要求的投资规划方案。最后对比以CO_2减排量最大为目标函数的投资策略,证明所提模型和优化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效益 风电 光伏电源 电动汽车充电站 协调投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V2G的虚拟电厂双层逆鲁棒优化调度策略 被引量:22
9
作者 卢志刚 王荟敬 +1 位作者 赵号 冯慧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45-1252,共8页
采用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实现对电动汽车入网(vehicle to grid,V2G)智能充放电和风力发电的打包管理。考虑风电入网和V2G的不确定性影响,建立含VPP的双层逆鲁棒优化调度模型。该模型内层以发电总利润最大为目标;外层考虑... 采用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VPP)实现对电动汽车入网(vehicle to grid,V2G)智能充放电和风力发电的打包管理。考虑风电入网和V2G的不确定性影响,建立含VPP的双层逆鲁棒优化调度模型。该模型内层以发电总利润最大为目标;外层考虑内层优化结果的鲁棒性和决策者要求,引入风电出力和V2G充放电功率的最优逆鲁棒指标(optimal inverse robust index,OIRI),以此来分析风电消纳水平和V2G充放电功率之间的极限制约关系。采用网格细菌群体趋药性(grid multi-objective bacterial colony chemotaxis,GMOBCC)算法、拓扑映射和二分法相结合的嵌套优化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应用仿真算例系统验证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虚拟电厂 电动汽车入网 最优逆鲁棒指标 总利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供电能力的主动配电系统安全等级划分 被引量:7
10
作者 卢志刚 闫桂红 +3 位作者 马丽叶 郭凯 李学平 赵号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539-2550,共12页
针对主动配电系统(active distribution system,ADS)中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间歇性和主动负荷及储能系统(energy storage system,ESS)的可控性特点,基于ADS的最大供电能力(ADS’s total supply capability,ATSC)提... 针对主动配电系统(active distribution system,ADS)中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的间歇性和主动负荷及储能系统(energy storage system,ESS)的可控性特点,基于ADS的最大供电能力(ADS’s total supply capability,ATSC)提出一种评价ADS安全性的安全等级划分方法。首先,提出了节点多性质的ADS最大供电能力求解模型,引入DG及ESS的相关约束,并将其中的非线性约束转化为旋转锥的笛卡尔乘积约束形式,用锥优化方法进行快速计算。其次,基于静态安全分析定义了安全裕度、主动负荷熵、主动调节率及主动安全度指标,结合失负荷率及越限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提出了ADS安全等级划分方法,并用该方法将ADS划分为5个安全等级。用粒子群算法对主动负荷进行优化并用一致性主动控制方法制定储能系统充放电策略,应用该文提出的评价方法对比优化前后配电网的安全等级情况,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实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系统 锥优化算法 最大供电能力 安全性指标 安全等级划分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风电最优逆鲁棒指标的双层优化调度策略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荟敬 卢志刚 +2 位作者 赵号 杨晓东 冯慧波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6-92,共7页
引入双层逆鲁棒优化方法来应对风电不确定性影响。同时为提高风电消纳能力,对抽蓄电站的抽水-发电工况进行优化,建立含抽水蓄能电站的双层逆鲁棒优化风电调度模型。该模型内层以发电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外层根据目标函数的理想扰动约束来... 引入双层逆鲁棒优化方法来应对风电不确定性影响。同时为提高风电消纳能力,对抽蓄电站的抽水-发电工况进行优化,建立含抽水蓄能电站的双层逆鲁棒优化风电调度模型。该模型内层以发电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外层根据目标函数的理想扰动约束来引入风电出力的最优逆鲁棒指标(optimal inverse robust index,OIRI),以此来分析发电总成本与消纳风电量之间的极限制约关系。利用在网格多目标细菌群体趋药性(grid multi-objective bacterial colony chemotaxis,GMOBCC)算法中加入拓扑映射和二分法来求解该模型。最后应用某地区电网系统数据对模型和求解方法进行模拟,通过对比显示了所提方法的经济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抽水蓄能 发电总成本 最优逆鲁棒指标 网格多目标细菌群体趋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成像技术的火腿肠质构分析与等级判别 被引量:3
12
作者 邹小波 赵号 +3 位作者 石吉勇 王圣 翟晓东 胡雪桃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284-290,共7页
为了研究超声成像技术在火腿肠质构分析与等级判别方面应用的可行性。通过对火腿肠蛋白质、淀粉等理化指标的测定将其分为特级、优级、普通级,并采集2个品牌3个等级的火腿肠共240份超声图像信息,在Matlab 7.0环境下提取图像角二阶矩、... 为了研究超声成像技术在火腿肠质构分析与等级判别方面应用的可行性。通过对火腿肠蛋白质、淀粉等理化指标的测定将其分为特级、优级、普通级,并采集2个品牌3个等级的火腿肠共240份超声图像信息,在Matlab 7.0环境下提取图像角二阶矩、平均值等纹理特征值,最后利用线性判别式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LDA)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建立火腿肠的等级判别模型。结果表明:同品牌不同等级火腿肠超声图像、纹理特征值均具有较大差异,而同等级不同品牌火腿肠差异较小。建立的识别模型中:SVM优于LDA模型,当主成分为3时,SVM模型对应的校正集、预测集识别率均为100%,模型效果最佳。因此,超声成像技术可实现火腿肠内部质构的分析和等级的快速准确识别,研究结果可为超声成像技术在火腿肠内部质构分析和等级判别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构 图像处理 模型 超声成像 火腿肠 纹理特征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多故障抢修中应急电源车的优化调度 被引量:10
13
作者 卢志刚 高启明 +3 位作者 赵号 霍广昊 杨丽君 齐锦涛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2-92,共11页
首先提出失电负荷紧急度的概念,在结合3个停电发生时刻基础上从生命安全、经济性以及特殊性3个方面来刻画停电负荷的损失差别。然后考虑备用电源以及风电、光伏和充电站的出力不确定性,利用积分原理求出充电站出力和消纳能力曲线,以总... 首先提出失电负荷紧急度的概念,在结合3个停电发生时刻基础上从生命安全、经济性以及特殊性3个方面来刻画停电负荷的损失差别。然后考虑备用电源以及风电、光伏和充电站的出力不确定性,利用积分原理求出充电站出力和消纳能力曲线,以总停电损失最小和抢修时间最短为目标,建立应急电源车调度和抢修顺序协同优化的双目标鲁棒调度模型,并应用有效目标函数对鲁棒模型进行处理。最后,采用离散细菌群体趋药性算法进行寻优求解,得到最优的应急电源车连续调度方案和抢修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多故障抢修 应急电源车调度 不确定性 鲁棒模型 离散细菌群体趋药性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成像技术的方腿中异物检测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俊俊 赵号 +3 位作者 翟晓东 胡雪桃 邹小波 石吉勇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23-229,共7页
研究提出了方腿异物的反射超声成像检测方法,实现了异物的无损检测。首先利用扫描超声成像系统测量方腿声学参数,获得不同尺寸方腿(3 mm×3 mm、5 mm×5 mm及10 mm×10 mm)、深度(5,10,15 mm)处异物(金属、玻璃、塑料)的反... 研究提出了方腿异物的反射超声成像检测方法,实现了异物的无损检测。首先利用扫描超声成像系统测量方腿声学参数,获得不同尺寸方腿(3 mm×3 mm、5 mm×5 mm及10 mm×10 mm)、深度(5,10,15 mm)处异物(金属、玻璃、塑料)的反射超声图像;根据方腿及异物在回波信号和超声图像中的差异,对方腿中异物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空白方腿(不含异物)与含异物方腿在回波信号上差异显著,含异物方腿较无异物方腿的回波信号多一个明显回波峰,可进行异物深度检测;无异物方腿与含异物方腿的超声图像差异显著,以5 mV的声波强度为判断阈值,对所有方腿内部超声图像中的异物检测准确率达96.29%;利用平均声波反射强度、面积检出率及常见纹理特征值为特征变量,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异物识别,当主成分数为6时,模型的识别率最高为81.67%,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直观、简便的方腿异物检测方法,为食品中异物的检测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腿 异物 超声成像检测 回波信号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识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技术的酸奶中常见致病菌的快速鉴别及计数 被引量:8
15
作者 石吉勇 吴胜斌 +3 位作者 邹小波 赵号 胡雪桃 张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86-1191,共6页
酸奶是一种发酵型乳制品饮料,因其特殊的功能性和良好的口感而广受欢迎。但由于商业链的不正当运行,如奶源非法获取、灭菌不充分等原因,导致酸奶中致病菌大量滋生,酸奶中毒事件频繁发生。酸奶中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 酸奶是一种发酵型乳制品饮料,因其特殊的功能性和良好的口感而广受欢迎。但由于商业链的不正当运行,如奶源非法获取、灭菌不充分等原因,导致酸奶中致病菌大量滋生,酸奶中毒事件频繁发生。酸奶中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这三种致病菌由人体摄入并达到一定的数量时会产生腹痛、腹泻等严重的消化道疾病,并且会破坏人体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因此国标对奶制品中这三种致病菌的数量已有明确的限量规定。由于酸奶的主要消费对象为老人和小孩,故其潜在危害不容小觑。传统菌落检测方法虽具有简单,灵敏、可操作性强等优点,但当不同菌落混杂在一起时无法同时进行定性定量的检测,且具有试剂成本高,检测周期长,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等缺点。因此开发一种快速、简单、准确的混合鉴定计数方法为避免致病菌对酸奶的潜在危害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高光谱技术同时包含样本的光谱信息与图像信息,既能够根据化学组分的微小变化进行精确识别(光谱信息),又能够反映出菌株在外部多层次的变化(图像信息)。因此该研究尝试对比高光谱图像技术和光谱技术,采用模式识别的方法,对比不同的模型识别结果,优选出最佳识别率的识别模型作为计数模型,最后通过最佳鉴别计数模型的识别分类结果来达到对酸奶中常见致病菌鉴定计数的目的。首先,购买酸奶中常见的乳酸菌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潜在污染的致病菌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标准菌株进行培养,提取经过48 h培养后的菌落图像信息和光谱信息。采用几种不同的预处理方式(SNV, MC, MSC, 1^(st)DER, 2^(nd)DER)对所提取的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应用遗传算法筛除光谱数据中冗余的波段,保留有效波段。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图像信息中的菌株与培养基背景进行去除,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每幅图中优选出3个特征波长,并运用图像处理技术从特征波长所对应图像中提取菌株的18个基于GLCM的纹理特征信息。挑选合适的主成分分别建立不同的鉴别模型(LDA, KNN, BP-ANN, LS-SVM),通过其最终的鉴别模型的识别率来确定最佳鉴别计数模型。最后从标准菌株中分别挑选出30株进行计数测试,通过比较模式识别的分类数量结果与菌株的实际数量来验证模式识别效果的准确率。研究表明,运用SNV预处理后光谱数据在提高信噪比效果上明显优于其他几种预处理方式。745.790 8, 773.098 4和779.207 0 nm为图像信息中方差贡献率最大的三个波长,运用从特征波长所对应的图像中所提取的纹理特征信息建立图像识别模型。通过对比图像信息和光谱信息的模式识别结果发现,光谱特征鉴别模型普遍优于图像纹理特征鉴别模型,且当主成分数为9时,运用光谱特征所建立的LS-SVM模型的校正集识别率为96.25%,预测集的识别率为91.88%,为最优模型。采用优选的最优模型对菌株进行识别计数,大肠杆菌计数的相对误差为3.33%,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计数的相对误差均为0,验证了高光谱技术应用于酸奶中常见致病菌的鉴别计数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奶 致病菌 高光谱 计数 灰度共生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物体大气扰流的可视化光学监测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月 苏云 +4 位作者 高鹏 王旭 董士奎 张学敏 赵号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8-146,共9页
建立了对运动物体在大气层内运动引发的大气扰流进行可视化光学监测的方法,包括大气扰流光传输方法、大气扰流光偏折监测方法,以及高精度扰动检出方法三个部分。首先,在分析大气扰流引发光线偏折机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大气扰流区光线折射... 建立了对运动物体在大气层内运动引发的大气扰流进行可视化光学监测的方法,包括大气扰流光传输方法、大气扰流光偏折监测方法,以及高精度扰动检出方法三个部分。首先,在分析大气扰流引发光线偏折机理的基础上,研究了大气扰流区光线折射率、折射率梯度和光线偏折传输的计算方法;其次,基于背景纹影成像原理的监测系统各参数对监测效能影响的分析方法;最后,利用"整像素搜索+亚像素定位"的高精度扰动检出方法,分别建立了这三种方法的数学模型并开展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为可视化监测航天飞行器返回大气层着陆减速、降落伞动力展开、客机超音速飞行等过程中与大气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方法与途径,监测结果可为优化气动外形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线偏折 变折射率 大气扰流 光学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CV的数字手势识别方法
17
作者 吕圣泽 陈昱彤 赵号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 2024年第1期119-121,129,共4页
手势作为一种传统的体态语言,能够同计算机进行更有创意的通信交互。高效的手势识别方法可以为人机交互和跨域人机障碍问题的研究提供思路。基于此,研究了一种基于OpenCV的数字手势识别方法,该方法对由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视频信息进行双... 手势作为一种传统的体态语言,能够同计算机进行更有创意的通信交互。高效的手势识别方法可以为人机交互和跨域人机障碍问题的研究提供思路。基于此,研究了一种基于OpenCV的数字手势识别方法,该方法对由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视频信息进行双边滤波去噪预处理,再通过肤色检测与二值化、图像形态学处理和轮廓提取进行手势分割,运用傅里叶描述子进行特征提取,利用支持向量机(SVM)模型进行数字手势1~10的识别。实验结果证明,基于OpenCV的数字手势识别方法识别准确率为94.8%,具有较好的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手势识别 OpenCV库 特征提取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能源系统配置方案综合评价研究
18
作者 徐兵 赵号 +1 位作者 曹艳楠 李学斌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3期27-34,共8页
针对综合能源系统配置方案评价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熵值法主客观结合的权重系数法的评价方法。首先,综合考虑电网、热(冷)网、天然气网,建立综合能源系统配置方案多维度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提出层次分析法-熵值法... 针对综合能源系统配置方案评价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熵值法主客观结合的权重系数法的评价方法。首先,综合考虑电网、热(冷)网、天然气网,建立综合能源系统配置方案多维度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提出层次分析法-熵值法主客观结合的权重系数确定最优权重;最后,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给出配置方案评分结果。文章采用我国内蒙古地区某个综合能源系统作为对象进行案例分析,验证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配置方案 综合评价 主客观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技术融合平板菌落法同步计数酸奶中益生菌 被引量:5
19
作者 石吉勇 吴胜斌 +3 位作者 邹小波 张芳 赵号 李文亭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02-107,共6页
采用高光谱技术结合平板菌落法快速表征益生菌酸奶中常见的发酵菌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益生菌种(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的光谱差异,并结合不同模式识别方法对混合菌种发酵酸奶中每种益生菌的数量进行同步计数... 采用高光谱技术结合平板菌落法快速表征益生菌酸奶中常见的发酵菌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益生菌种(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的光谱差异,并结合不同模式识别方法对混合菌种发酵酸奶中每种益生菌的数量进行同步计数,最后与传统计数法得到的菌落数量结果进行对比,通过2种计数结果的差异性分析验证高光谱菌落计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主成分数为9时,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对不同种类菌落识别效果均优于K-最近邻法和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其中校正集识别率为99.20%,预测集识别率为93.33%,为最佳计数模型,与传统计数法并无显著差异(P>0.05),验证高光谱技术应用在混合菌种发酵酸奶中对每种益生菌同步计数的可行性,解决传统计数法无法同步计数混合菌种酸奶中各益生菌数量的缺陷问题,为快速无损检测酸奶品质与保健活性提供检测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技术 酸奶 模式识别 菌落计数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梁柱材六面加工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3
20
作者 任长清 赵号 +3 位作者 杨春梅 马岩 薛勃 杨帆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0-199,共10页
目的针对家具业和木工机械加工企业现阶段定制梁柱材批量化生产程度低,自动化生产程度不高,生产单件成品成本高,后期人工包装产品依赖度高,包装产品成本高,工作车间环境恶劣差等一系列问题,设计一套新型的数控梁柱材六面加工生产线控制... 目的针对家具业和木工机械加工企业现阶段定制梁柱材批量化生产程度低,自动化生产程度不高,生产单件成品成本高,后期人工包装产品依赖度高,包装产品成本高,工作车间环境恶劣差等一系列问题,设计一套新型的数控梁柱材六面加工生产线控制系统。方法系统采用台达DVP-48EH3系列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下位机成为执行单元,工控机主机作为上位机成为运算单元,PLC扩展连接系列配套模块,实现人机交互、模拟采集、数据交换、运动控制等功能,通过生产线各机电模块相互配合动作实现梁柱材的高速、批量化加工生产。对接后续包装工序,利用梁柱材成品后续包装加工。结果该生产线控制系统具备木材坯料外形轮廓和尺寸自动识别功能,完成了梁柱材六面铣削、刨削和开榫槽榫眼加工要求,完成一件产品的平均加工效率为2.25 min,控制系统故障率低,明显提高了后续梁柱材成品包装率。结论经过虚拟仿真加工测试实验表明,该生产线控制系统具有优秀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满足家具产品市场上基于客户订制的多件小批量生产模式的发展趋势,高效快速完成梁柱材订单加工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生产线 控制系统 PLC 梁柱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