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双侧强化管管外R245fa降膜蒸发的实验对比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加普 欧阳新萍 +1 位作者 白桦 李伟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9-134,共6页
本文搭建了水平单管降膜蒸发实验台,以R245fa为工质实验研究两种三维翅双侧强化管降膜蒸发的换热特性。提出了新型Wilson-Gnielinski图解法,用于从实验的总传热系数中获得管内外表面传热系数。分析强化管表面结构对换热性能的影响,拟合... 本文搭建了水平单管降膜蒸发实验台,以R245fa为工质实验研究两种三维翅双侧强化管降膜蒸发的换热特性。提出了新型Wilson-Gnielinski图解法,用于从实验的总传热系数中获得管内外表面传热系数。分析强化管表面结构对换热性能的影响,拟合出管内外换热关联式并提出强化换热方案。结果表明,与光滑管理论表面传热系数相比,Y型管的管内、管外换热强化倍率分别为2.12~2.94和2.27~5.54,T型管的管内、管外强化倍率分别为2.48~2.98和2.58~3.00。Y型管管外换热性能较好,T型管管内换热性能较好。Y型管的最佳喷淋密度(0.14~0.18 kg/(m·s))比T型管的最佳喷淋密度(约0.10 kg/(m·s))大;两种强化管表面传热系数均随热流密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但Y型管表面传热系数的变化速率较快;两种管子的换热效果均随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传热 修正威尔逊图解法 降膜蒸发 强化管 制冷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股流绕管式换热器的管束排布及传热计算 被引量:5
2
作者 欧阳新萍 秦洁 +4 位作者 薛林锋 白桦 夏荣鑫 赵加普 李思思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39-45,共7页
多股流绕管式换热器的结构复杂,传热计算的难度较大。常见的计算方法是根据一些假定条件建立计算模型、进行数值求解,这种计算方法较复杂,不适合工程计算。而一些能用于工程计算的简便解析计算方法则存在迭代计算复杂、应用范围受限的... 多股流绕管式换热器的结构复杂,传热计算的难度较大。常见的计算方法是根据一些假定条件建立计算模型、进行数值求解,这种计算方法较复杂,不适合工程计算。而一些能用于工程计算的简便解析计算方法则存在迭代计算复杂、应用范围受限的缺点。本文列举了几种典型的多股流绕管式换热器的管束排列结构,分析了各自的结构特点;给出了多股流换热器的管板结构及相应的流体进出口接管方式,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及应用场合。针对两种常规的多股流管束排列结构,即各股管程流体分层排布和同层排布,分别给出了适应于工程应用的简便传热计算方法。这两种计算方法将复杂的多股流绕管式换热器的计算分解为多个管程单股流绕管式换热器的计算,简化了计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 绕管式换热器 多股流 管束排布 传热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生植物塑封标本在《水生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马成学 邹春玉 +2 位作者 袁世鹏 赵加普 黄小娟 《教育进展》 2013年第1期23-25,共3页
大型水生维管束植物是水生生物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有限的教学实践中,制作和运用大型水生维管束植物塑封标本对教学工作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提高了教学质量,是其它教学形式替代不了的。
关键词 水生植物 塑封标本 教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1234ze(E)与R134a在水平强化管外降膜蒸发实验对比 被引量:2
4
作者 叶梓阳 欧阳新萍 赵加普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25,共6页
为研究HFOs制冷剂R1234ze(E)与HFCs制冷剂R134a在Y型翅内螺纹双侧强化管管外降膜蒸发的换热性能,搭建了水平管降膜蒸发换热性能测试实验台,分别在不同的管内水速、喷淋密度、热流密度以及蒸发温度条件下进行了实验,利用Wilson-Gnielinsk... 为研究HFOs制冷剂R1234ze(E)与HFCs制冷剂R134a在Y型翅内螺纹双侧强化管管外降膜蒸发的换热性能,搭建了水平管降膜蒸发换热性能测试实验台,分别在不同的管内水速、喷淋密度、热流密度以及蒸发温度条件下进行了实验,利用Wilson-Gnielinski图解法分离管内外的换热系数,得到了2种制冷工质管外降膜蒸发时的换热特性。实验数据分析表明:该强化管管内换热的强化倍率为2.34,2种制冷剂的总传热系数K和管外换热系数h o均随着制冷剂喷淋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再略有降低的趋势;随热流密度的增加呈现降低趋势;随蒸发温度的增加呈现增加趋势,但变化量较小。R1234ze(E)的管外降膜蒸发换热系数略高于R134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膜蒸发 强化传热 威尔逊图解法 HFOs制冷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北短丝蜉幼虫触角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光宇 赵加普 +2 位作者 柴方营 刘曼红 于洪贤 《世界生态学》 2019年第1期1-8,共8页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古北短丝蜉(Siphlonurus palaearcticus)幼虫触角感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古北短丝蜉幼虫触角上存在4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Sensilla trichoidea)、耳形感器(Sensilla auricillica)、钟形感器(Sensilla ca...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古北短丝蜉(Siphlonurus palaearcticus)幼虫触角感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古北短丝蜉幼虫触角上存在4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Sensilla trichoidea)、耳形感器(Sensilla auricillica)、钟形感器(Sensilla campullacea)和微孔感器(Sensilla microporous)。其中耳形感器和钟形感器最多,毛形感器又分为STI和STII两种类型,微孔感器数量最少,且仅分布在鞭节第三小节上。通过对触角感器形态、数量特征和分布规律的总结,推测了4种触角感器的生理功能。此外,还讨论了古北短丝蜉幼虫触角感器在适应水环境方面的特殊结构。为进一步研究水生昆虫的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和生理功能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昆虫 古北短丝蜉 触角感器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横流闭式冷却塔的实验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白桦 欧阳新萍 +1 位作者 赵加普 李辉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1-186,共6页
创建填料与盘管间隔布置的新型横流闭式冷却塔,在冷却塔进风中引入部分排风,设计了可控制冷却塔空气进口湿球温度的简易实验室,并在设计工况下对该实验室内横流闭式冷却塔进行实验。通过分析换热温差和进口湿球温度与冷却塔换热能力的关... 创建填料与盘管间隔布置的新型横流闭式冷却塔,在冷却塔进风中引入部分排风,设计了可控制冷却塔空气进口湿球温度的简易实验室,并在设计工况下对该实验室内横流闭式冷却塔进行实验。通过分析换热温差和进口湿球温度与冷却塔换热能力的关系,提出在非标准工况下测试冷却塔的冷却能力评价折算方法,并根据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用该折算方法评价所测冷却塔的冷却能力为71冷吨,与冷却能力计算软件的结果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塔 横流闭式冷却塔 湿球温度 实验 性能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