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循环下动脉导管手术28例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六六 但文富 +5 位作者 游昕 周建国 马游 吴敏 徐恩五 陈若为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3期200-201,共2页
目的寻求更好的体外循环下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方法。方法自1996年10月~2004年6月在体外循环下行动脉导管手术28例。采用三种手术方式,并行转流下分离结扎PDA10例;深低温、微量灌注、心内直视缝合PDA10例;中度低温、瞬间低流量、foley... 目的寻求更好的体外循环下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方法。方法自1996年10月~2004年6月在体外循环下行动脉导管手术28例。采用三种手术方式,并行转流下分离结扎PDA10例;深低温、微量灌注、心内直视缝合PDA10例;中度低温、瞬间低流量、foley球囊导尿管堵PDA心内直视缝合PDA8例。结果除1例高龄PDA、重度肺高压、肺动脉及PDA管壁硬化,术中缝合PDA因血管较脆发生无法控制的大出血而死亡外,其余病人均康复出院,无导管再通发生。结论如果需要直视闭合PDA,应采用中度低温、瞬间低流量、foley球囊导管辅助下,PDA闭合术。该方法术野清楚,缝合可靠,能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减少低温并发症,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体外循环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缝合及医用OB胶在食管贲门癌切除术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六六 但文富 +2 位作者 游昕 周建国 马游 《江苏医药》 CAS CSCD 2000年第6期491-491,共1页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外科手术 机械缝合 医用OB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洛四联症并高血压降压不当致缺氧发作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六六 但文富 梁勇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1210-1210,共1页
关键词 法乐四联症/并发症 高血压/治疗 缺氧/病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缝合及OB胶联合应用480例对胃食管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的预防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六六 梁勇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0期3969-3970,共2页
关键词 食管/外科学 胃肿瘤/外科学 外科缝合器缝合 组织粘合剂/治疗应用 吻合口 手术后并发症/预防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下动脉导管手术33例分析
5
作者 赵六六 但文富 +3 位作者 游昕 梁勇 周建国 马游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76-1176,共1页
关键词 导管手术 体外循环 动脉 手术适应证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的血浆内皮素变化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赵六六 褚衍林 谷兴琳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6年第7期448-450,共3页
对20例小儿先心病围术期的血浆内皮素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先心病组术前血浆ET-1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术中麻醉后转流前血浆ET-1无明显升高(P>0.05),CPB开始后升高至术前2倍并持续至结束(P<0.01),术后1天内恢... 对20例小儿先心病围术期的血浆内皮素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先心病组术前血浆ET-1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术中麻醉后转流前血浆ET-1无明显升高(P>0.05),CPB开始后升高至术前2倍并持续至结束(P<0.01),术后1天内恢复至术前水平,一周内未见再度升高。本文探讨了CPB中血浆ET-1升高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体外循环 血浆 内皮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0
7
作者 游昕 陈若为 +2 位作者 但文富 赵六六 李树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3798-3801,共4页
目的总结成人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H)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成人CHD合并重度PH18例。手术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进行。房、室缺均采用补片修补;动脉导管未闭在并行循环下切开肺动脉缝合。手术前、后应用吸氧,硝普钠、前... 目的总结成人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H)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成人CHD合并重度PH18例。手术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进行。房、室缺均采用补片修补;动脉导管未闭在并行循环下切开肺动脉缝合。手术前、后应用吸氧,硝普钠、前列腺素E1降低肺动脉压。结果全组无死亡。术后主要并发症有:心律失常、继发性出血、低心排综合征等。无PH危象发生。随访15例,随访时间3~86个月,平均(32.3±3.3)月,无远期死亡。结论只要准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减少心肌及肺损伤,正确围术期处理,成人CHD合并重度PH也可取得较满意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食管癌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3
8
作者 马游 但文富 +3 位作者 陈若为 赵六六 游昕 吴熹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术后肺部并发症 老年食管癌 防治 食管癌术后 支气管肺炎 脏器功能 免疫功能 换气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腋下小切口在小儿心内直视手术的应用解剖及临床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游昕 陈若为 +4 位作者 但文富 赵六六 周建国 马游 吴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187-188,共2页
目的 探讨右腋下小切口在小儿心内直视手术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 方法  2 0 0 0年 9月~ 2 0 0 3年 9月我们采用右腋下小切口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 14例 ,测量皮肤切口、肋间切口、显露主动脉、肺动脉、右肺静脉及右心切... 目的 探讨右腋下小切口在小儿心内直视手术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 方法  2 0 0 0年 9月~ 2 0 0 3年 9月我们采用右腋下小切口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 14例 ,测量皮肤切口、肋间切口、显露主动脉、肺动脉、右肺静脉及右心切口长度。 结果 皮肤切口、肋间切口、显露主动脉、肺动脉长度分别为 (5 6± 0 6 )cm、(7 4± 1 2 )cm、(2 1± 0 8)cm、(2 0±0 6 )cm。患儿全部恢复良好 ,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术后 2 4h胸腔引流 (12 0± 31)ml,术后住院 (8 4± 1 2 )d。患儿无胸骨畸形 ,切口疤痕小且隐蔽。 结论 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显露好 ,创伤小 ,术后恢复快 ,具有较好的美容效果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心脏外科手术 解剖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右腋下切口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围术期肺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游昕 陈若为 +5 位作者 但文富 赵六六 周建国 马游 吴敏 徐恩五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45-146,共2页
目的研究经右腋下切口体外循环(CPB)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肺功能的变化。方法右腋下切口CPB手术20例为观察组,常规前正中切口CPB手术14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开胸前、CPB前、关胸后、术后2h和术后4h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二... 目的研究经右腋下切口体外循环(CPB)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肺功能的变化。方法右腋下切口CPB手术20例为观察组,常规前正中切口CPB手术14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开胸前、CPB前、关胸后、术后2h和术后4h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差(ΔPCO2)、呼吸指数(RI)、气道阻力(Raw)及动态总顺应性(Cdyn)。结果两组均无死亡。围术期PaCO2、ΔPCO2和RI两组间变化不明显,Raw和Cdyn在关胸后与术后2h两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4h均恢复。结论经右腋下切口CPB手术并不加重CPB对肺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腋下切口 手术患者 体外循环 肺功能 围术期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CPB手术 二氧化碳分压差 PaCO2 围手术期 正中切口 呼吸指数 总顺应性 气道阻力 术后 观察组 对照组 呼气末 无死亡 统计学 Raw 关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98例报告 被引量:3
11
作者 游昕 陈若为 +3 位作者 马游 吴敏 赵六六 但文富 《东南国防医药》 2008年第4期256-258,共3页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CHD)体外循环(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治疗经验;探讨提高手术疗效的技术和方法。方法CHD98例。年龄4~36个月,平均(20.2±4.2)个月。体重5.2~19 kg,平均(12.2±2.1)kg。室间隔缺损58例,房间隔缺损9例,法...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CHD)体外循环(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治疗经验;探讨提高手术疗效的技术和方法。方法CHD98例。年龄4~36个月,平均(20.2±4.2)个月。体重5.2~19 kg,平均(12.2±2.1)kg。室间隔缺损58例,房间隔缺损9例,法洛四联症12例,法洛三联症4例,重度肺动脉瓣狭窄4例,部分型房室通道5例,右室双出口2例,窗形动脉导管未闭2例,主-肺动脉窗1例,完全型房室通道1例。手术在CPB下进行,使用鼓泡式氧合器68例,膜式氧合器30例(其中28例加改良超滤)。所有病例均一期行相应各病种矫治术。CPB时间25~156 min,平均(56.4±12.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0~98 min,平均(35.4±10.2)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3 h^7 d,平均(7.8±2.6)h。住院时间3~29 d,平均(12.8±3.6)d。结果术后30 d内死亡7例,住院病死率为7.1%。死亡病例均为体重10 kg以下患儿。76例获门诊随访,随访时间2~72个月,无远期死亡。结论婴幼儿CHD的手术疗效提高有赖于整体诊疗水平的进步。只要准确掌握手术适应证,正确围术期处理,改进CPB技术,就可明显提高手术疗效,其中使用膜式氧合器加超滤是关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婴幼儿 心脏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超声心动图与手术结果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维琼 陈若为 +7 位作者 李明 游昕 钱维源 安平 胡红玲 但文富 赵六六 周建国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2期138-139,共2页
目的 分析 2 1例先天性心脏病感染心内膜炎 ( IE)的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术前诊断和手术后结果 ,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比研究本组各类先天性心脏病 IE的并发率、临床特点、血培养、心电图、术前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及术后... 目的 分析 2 1例先天性心脏病感染心内膜炎 ( IE)的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术前诊断和手术后结果 ,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比研究本组各类先天性心脏病 IE的并发率、临床特点、血培养、心电图、术前超声心动图诊断结果及术后心内膜受损的情况。结果 本组先天性心脏病 IE患者室间隔缺损及主动脉瓣病变的发病率最高。手术证实心内膜受损部位以主动脉瓣受累最多 ,也可有多个瓣膜及多种病变的损坏。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是减少 IE发生的重要预防措施 ,赘生物侵犯主动脉瓣的机率高于二尖瓣。超声心动图诊断结合临床 ,反复多次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超声心动图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手术后纵隔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建国 但文富 +5 位作者 赵六六 陈若为 游昕 马游 徐恩五 吴敏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4期293-295,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后纵隔感染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对解放军第454医院1987年12月至2004年6月914例心脏直视手术病例中发生术后纵隔感染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人心脏手术后纵隔感染的发生率为0.88%,无术后早...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后纵隔感染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对解放军第454医院1987年12月至2004年6月914例心脏直视手术病例中发生术后纵隔感染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人心脏手术后纵隔感染的发生率为0.88%,无术后早期死亡。结论:尽早确诊,及时采用纵隔清创、术后灌洗、全身抗感染治疗及营养支持,是治疗心脏手术后纵隔感染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术后并发症 纵隔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度低温含血停跳液持续灌注心肌保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游 但文富 +2 位作者 赵六六 吴凯 陈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25-225,共1页
关键词 心肌保护 低温 含血停跳液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岁以上患者房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若为 游昕 +5 位作者 赵六六 但文富 周建国 马游 李树春 吴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521-522,共2页
目的:总结高龄房间隔缺损(房缺)患者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50岁以上成人房缺患者15例,男2例,女13例;年龄50~57岁,平均(51.8±0.9)岁。心功能Ⅱ~Ⅳ级。3例行闭式缝合。12例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直视手术,多数采用带孔补片修补房缺,... 目的:总结高龄房间隔缺损(房缺)患者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50岁以上成人房缺患者15例,男2例,女13例;年龄50~57岁,平均(51.8±0.9)岁。心功能Ⅱ~Ⅳ级。3例行闭式缝合。12例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直视手术,多数采用带孔补片修补房缺,其中二尖瓣成形3例,三尖瓣成形7例。结果:本组无死亡。术后早期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再次开胸止血1例,余恢复顺利。平均住院(15.8±1.9)d。结论:高龄房缺只要无手术禁忌证,手术疗效良好。术中应注意修补方法,二、三尖瓣成形及术后抗心律失常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成人患者 外科治疗 中低温体外循环下直视手术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根治 被引量:1
16
作者 游昕 陈若为 +5 位作者 但文富 赵六六 周建国 马游 徐恩五 吴敏 《实用临床医学(湖北)》 2003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外科根治方法。方法:手术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进行,术中首先彻底除感染灶;继之矫治先心病,修复因感染而造成的心内膜损伤。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主要并发症为低心排出量...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外科根治方法。方法:手术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进行,术中首先彻底除感染灶;继之矫治先心病,修复因感染而造成的心内膜损伤。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主要并发症为低心排出量综合征6例,随访15例,随访时间3—101个月,无感染复发,无残余分流及瓣周漏。结论:先心病合并IE只要早期明确诊断,选择合适手术时机及适当术式,注意感染灶的彻底清除并合理使用抗生意,可以获得良好近、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合并症 感染性心内膜炎 外科根治 术后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Manouguian法用于成人主动脉根部窄小主动脉瓣置换
17
作者 但文富 梁勇 +5 位作者 赵六六 游昕 马游 周建国 徐恩五 吴敏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848-849,共2页
关键词 主动脉瓣置换 主动脉根部 成人 改良 主动脉瓣环窄小 人工心脏瓣膜 心瓣膜替换术 体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外科联合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
18
作者 游昕 陈若为 +5 位作者 但文富 赵六六 周建国 马游 徐恩五 吴敏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4-215,共2页
关键词 联合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合并症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临床表现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心脏直观手术后院内感染的分析
19
作者 周建国 但文富 +3 位作者 赵六六 陈若为 游昕 马游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8期2063-2064,2066,共3页
目的了解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对本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371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与患者术前病情、手术创伤... 目的了解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对本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371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患者院内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与患者术前病情、手术创伤、手术时间、侵入性操作密切相关。结论提高心脏手术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消除感染源,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减少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重症监护病房 院内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换瓣术中再次阻断主动脉的临床分析
20
作者 但文富 赵六六 +5 位作者 游昕 周建国 马游 徐恩五 吴敏 陈若为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5-385,共1页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再次阻断主动脉 临床分析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