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脐带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其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克温 苗俊英 +3 位作者 张尚立 张捷 李慧惠 杜春青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8-271,共4页
本文从提取生长因子入手 ,建立人脐带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 ,用电镜进行了细胞鉴定 .然后用去除生长因子 (FGF和胎牛血清 )的方法诱导该细胞凋亡 ,利用荧光显微技术、DNA凝胶电泳、电镜技术和流式细胞分光光度技术 ,研究了血管内皮细胞凋... 本文从提取生长因子入手 ,建立人脐带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 ,用电镜进行了细胞鉴定 .然后用去除生长因子 (FGF和胎牛血清 )的方法诱导该细胞凋亡 ,利用荧光显微技术、DNA凝胶电泳、电镜技术和流式细胞分光光度技术 ,研究了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过程中超微结构和细胞周期的变化 .发现去除生长因子 3h后 ,在细胞发生明显的DNA片段化和形成凋亡小体的同时 ,细胞核与细胞质的超微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S期细胞显著减少 ,G1期无明显变化 ,G2细胞显著增多 ,说明用去除生长因子的方法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时 ,细胞从G2期脱离细胞周期进入凋亡程序 .本文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在体外的成功培养和对该细胞凋亡的研究对深入研究其凋亡的分子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凋亡 超微结构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亚砜诱导人肝癌细胞BEL-7402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苗俊英 张捷 +2 位作者 张尚立 杜春青 赵克温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 :研究二甲基亚砜 (DMSO)对人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DMSO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BEL 74 0 2 ,应用普通光镜、荧光显微镜、MTT分析方法和流式细胞技术 (FCM )检测肝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细胞存活率、凋... 目的 :研究二甲基亚砜 (DMSO)对人肝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DMSO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BEL 74 0 2 ,应用普通光镜、荧光显微镜、MTT分析方法和流式细胞技术 (FCM )检测肝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细胞存活率、凋亡百分率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结果 :DMSO诱导BEL 74 0 2细胞核DNA凝缩和核片段化 ,最后形成凋亡小体 ;随着DMSO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 ,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 ,其IC50 为 1.9% ;2 %的DMSO处理细胞 12h ,凋亡率达 17.2 1% ,同时S期细胞明显增加 ,G2 M期细胞明显下降。结论 :DMSO可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 ,并使细胞受阻于S期而进入凋亡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凋亡 二甲基亚砜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MLPA技术检测男性不孕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杨帆 林琳 赵克温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17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调查男性不育患者中Y染色体微缺失的分布频率及缺失位点。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妇产科生殖中心收治的110例男性不育患者,抽取外周静脉血DNA;运用多重链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LPA)技术检测Y染... 目的调查男性不育患者中Y染色体微缺失的分布频率及缺失位点。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妇产科生殖中心收治的110例男性不育患者,抽取外周静脉血DNA;运用多重链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LPA)技术检测Y染色体微缺失情况,分析比较不同缺乏类型组Y染色体缺失率及缺失位点的差异。结果 110例男性不育患者中,有36例检出存在无精子因子(AZF)区不同程度微缺失,缺失率为32.7%;其中AZFc区缺失发生频率最高,占总缺失的75.0%(27/36);Y染色体微缺失患者无精、少精的发生率更高72.2%(26/36)。结论男性不育患者尤其是无精症/少精症患者Y染色体微缺失发生率较高,应在治疗前进行遗传检测及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微缺失 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技术 男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均血小板体积、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与脑梗死及其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丁宁 张卫峰 +1 位作者 陈小勇 赵克温 《检验医学》 CAS 2021年第4期384-387,共4页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与脑梗死(CI)及其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NIHSS)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303例CI患者作为CI组...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与脑梗死(CI)及其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NIHSS)评分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院303例CI患者作为CI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MPV、DD和FDP水平,分析MPV与DD、FPD的相关性,及不同梗死体积患者MPV、DD和FDP的差异。分析MPV、DD、FDP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I组MPV、DD和FDP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组MPV与DD和FDP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梗死灶、中梗死灶、大梗死灶病变患者MPV、DD和FDP水平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PV、DD和FDP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8710,P<0.05;r=0.4832,P<0.05;r=0.4781,P<0.05),MPV与DD、FDP水平存在线性关系(r=0.4261,P<0.05;r=0.4389,P<0.05)。结论MPV、DD、FDP与CI及其病变程度有关,可作为CI患者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在CI的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平均血小板体积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梗死体积 病变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亚砜诱导人肺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捷 李慧惠 +3 位作者 杜春青 赵克温 张尚立 苗俊英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1年第3期145-147,共3页
目的:研究二甲基亚砜(DMSO)对人肺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DMSO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肺癌细胞A549,应用普通光镜、荧光显微镜、MTT分析方法和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肺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细... 目的:研究二甲基亚砜(DMSO)对人肺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DMSO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肺癌细胞A549,应用普通光镜、荧光显微镜、MTT分析方法和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肺癌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细胞存活率、凋亡百分率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结果:DMSO诱导A549细胞核DNA凝缩和核片段化,最后形成凋亡小体;随着DMSO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其IC50为3.2%;4%的DMSO处理细胞 12h,凋亡率高达33.0%;同时G0/1期细胞明显憎加,S期和G2/M期细胞明显下降。结论:DMSO可诱导人肺癌细胞凋亡,并使细胞受阻于G0/1期而进入凋亡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凋亡 二甲基亚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C1在食管癌成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邓华云 杨杰 +2 位作者 赵克温 黄雷 廖晓东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5期432-437,共6页
目的:研究黏蛋白1(mucin1,MUC1)在食管癌发生中的作用,寻找食管癌发病的新机制。方法 :采用MUC1-siRNA和CTL-siRNA质粒转染Ec1.71细胞获得MUC1稳定沉默细胞系,分别通过MTT法、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检测下调MUC1对鳞状... 目的:研究黏蛋白1(mucin1,MUC1)在食管癌发生中的作用,寻找食管癌发病的新机制。方法 :采用MUC1-siRNA和CTL-siRNA质粒转染Ec1.71细胞获得MUC1稳定沉默细胞系,分别通过MTT法、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和裸小鼠移植瘤模型检测下调MUC1对鳞状上皮细胞食管癌细胞生长、克隆形成能力和体内成瘤能力的影响。结果:建立Ec1.71/MUC1-siRNA-A/B稳定沉默MUC1细胞系和Ec1.71/CTL-siRNA-A/B对照组细胞系各两株。与对照组Ec1.71/CTL-siRNA-A/B细胞系相比,MUC1沉默组Ec1.71/MUC1-siRNA-A/B细胞的生长速度显著减慢,软琼脂克隆数目明显减少,移植瘤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肿瘤体积更小。结论:MUC1与食管癌的形成密切相关,抑制其表达,可显著降低食管癌细胞的恶性程度。本研究为食管癌的发病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蛋白1 食管癌 移植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国有大型企业职能机构的重整 被引量:1
7
作者 孔晓宝 赵克温 李红记 《中国石油和化工》 1997年第S1期52-55,共4页
试论国有大型企业职能机构的重整孔晓宝,赵克温,李红记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组织能否富有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与这个组织的功能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协同能力是不是比较强有着直接的和重大的关系。同样,一个企业各职能部门的设置及相互... 试论国有大型企业职能机构的重整孔晓宝,赵克温,李红记我们知道,任何一个组织能否富有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与这个组织的功能体系是否科学合理、协同能力是不是比较强有着直接的和重大的关系。同样,一个企业各职能部门的设置及相互协作的效能如何,将直接影响企业整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能机构 国有大型企业 国有企业 山西焦化集团有限公司 战略研究 成本控制 新产品开发 目标成本 生产经营 职能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诱导因子-1α对KLF5表达调控的研究
8
作者 王晓博 王豪雨 +3 位作者 姚俊吉 曾琬琴 刘海山 赵克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9-625,共7页
目的探索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转录因子KLF5的表达调控及其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用低氧(1%O_2或低氧模拟物CoCl_2)处理293T细胞,通过q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HIF-1α、KLF5的m RNA和蛋白水平。用sh RNA抑制HIF-1α的表达... 目的探索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转录因子KLF5的表达调控及其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用低氧(1%O_2或低氧模拟物CoCl_2)处理293T细胞,通过q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HIF-1α、KLF5的m RNA和蛋白水平。用sh RNA抑制HIF-1α的表达,再用低氧处理293T细胞后检测KLF5的表达水平。在293T细胞中过表达HIF-1α-P2A质粒,然后检测其对KLF5基因启动子驱动的luciferase及KLF5表达水平的影响。在HIF-1α-P2A过表达的293T细胞转染sh KLF5,通过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共同转染KLF5和HRE-luciferase质粒,通过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KLF5表达对HIF-1α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 q PCR和Western blotting显示低氧可以稳定HIF-1α蛋白,同时在转录水平增强KLF5的表达;sh RNA抑制HIF-1α表达可以抑制低氧诱导的KLF5表达上调,并且过表达外源性HIF-1α可以直接结合KLF5基因的启动子区并上调KLF5的表达;尽管单独过表达HIF-1α-P2A或者抑制KLF5的表达并不影响细胞增殖,但两者同时存在时可以明显促进细胞增殖;KLF5过表达可以明显抑制HIF-1α的转录活性。结论 KLF5是HIF-1α的直接靶基因,HIF-1α在转录水平调控KLF5的表达,而KLF5可能通过抑制HIF-1α的转录活性从而抑制HIF-1α的促增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Α KLF5 低氧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载体pOZ-KLF5的构建及鉴定
9
作者 赵新宇 王薇茜 +2 位作者 芦泽兰 黄雷 赵克温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24-130,共7页
为研究KLF5的相互作用蛋白从而深入探索其生物功能,构建了C端带有FLAG、HA、6x His三标签的p OZ-KLF5真核表达逆转录病毒载体。p OZ-KLF5载体可通过一次转录得到双顺反子转录单位,即一个转录物能表达两种独立存在的蛋白质:三标签融合蛋... 为研究KLF5的相互作用蛋白从而深入探索其生物功能,构建了C端带有FLAG、HA、6x His三标签的p OZ-KLF5真核表达逆转录病毒载体。p OZ-KLF5载体可通过一次转录得到双顺反子转录单位,即一个转录物能表达两种独立存在的蛋白质:三标签融合蛋白KLF5-3x Tag和筛选标记——白细胞介素-2受体α(IL-2Rα)。通过偶联IL-2Rα抗体的磁珠成功筛选出KLF5-3x Tag表达阳性的293T细胞,经Western-blot检测细胞内KLF5-3x Tag表达情况及其对293T细胞增殖及周期的影响,发现KLF5-3x Tag能够促进细胞克隆的形成并使S期细胞增多,且可被已知E3泛素连接酶WWP1降解,与已有报道一致。进一步通过免疫沉淀实验证明了与KLF5融合的标签的免疫反应性。该质粒的成功构建为研究KLF5相互作用蛋白及深入探索其生物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F5 双顺反子转录 真核表达 三标签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LPA技术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儿童发育异常的临床研究
10
作者 杨帆 林琳 +1 位作者 张嵘 赵克温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2期3104-3106,共3页
目的探讨多重链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LPA)技术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检测儿童发育异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7例生长发育异常的儿童,抽取外周血进行传统G显带核型分析,并运用MLPA技术进行染色体微缺失等检测,分析发育异常儿童的染色... 目的探讨多重链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LPA)技术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检测儿童发育异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87例生长发育异常的儿童,抽取外周血进行传统G显带核型分析,并运用MLPA技术进行染色体微缺失等检测,分析发育异常儿童的染色体情况。结果 87例患儿中检出异常核型22例,异常率为25.3%,包括46,XY,小Y染色体核型10例、45,X核型2例、45,X/46,XY核型1例、46,XY/45,XX核型1例、47,XXY核型1例等。在65例正常核型中MLPA仍检测出8例存在微缺失或微重复。结论 MLPA技术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为临床诊断儿童发育异常提供了一条有效、准确的检测流程,有利于提高染色体异常的检出率和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型分析 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技术 发育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呼吸道分离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性和基因分型 被引量:26
11
作者 秦惠宏 王春 +3 位作者 潘芬 刘昌颀 赵克温 张泓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2-537,共6页
目的研究儿童呼吸道分离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性和该菌ftsI基因分型与耐药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第一季度住院患儿鼻咽吸出物中分离到的流感嗜血杆菌141株;用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用Nitrocefin纸片法检测细菌的β... 目的研究儿童呼吸道分离流感嗜血杆菌的耐药性和该菌ftsI基因分型与耐药表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第一季度住院患儿鼻咽吸出物中分离到的流感嗜血杆菌141株;用纸片扩散法检测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用Nitrocefin纸片法检测细菌的β内酰胺酶;用PCR技术对分离菌株进行ftsI基因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141株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40.4%(57/141)、氨苄西林耐药率为53.2%(75/141)。检出ftsI基因突变率为72.3%(102/141),以Ⅲ型为主(72/102,70.6%)。β内酰胺酶基因阴性氨苄西林耐药型菌株(g BLNAR)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呋辛的耐药率高于β内酰胺酶基因阴性氨苄西林敏感型菌株(g BLNAS)(P<0.05)。结论儿童呼吸道分离流感嗜血杆菌ftsI基因突变率高,以Ⅲ型为主。ftsI基因突变增加了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呋辛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嗜血杆菌 耐药性 ftsI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蛋白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构建
12
作者 程布凯 杨杰 +6 位作者 茅文莹 石吉晶 靳伟 廖晓东 匡颖 赵克温 黄雷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3-150,共8页
黏蛋白1(MUC1)属黏蛋白家族成员,分布于上皮细胞膜表面,由于在免疫炎症反应以及肿瘤发生中的重要作用而日益受到重视.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MUC1的生物学功能,构建了Muc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首先,根据小鼠Muc1基因组序列设计基因剔除策略,将2... 黏蛋白1(MUC1)属黏蛋白家族成员,分布于上皮细胞膜表面,由于在免疫炎症反应以及肿瘤发生中的重要作用而日益受到重视.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MUC1的生物学功能,构建了Muc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首先,根据小鼠Muc1基因组序列设计基因剔除策略,将2个loxP位点分别插在外显子2和3两侧,构建基因剔除载体Muc1-ABRLFn-pBR322.以电穿孔方法将载体导入胚胎干细胞(ES细胞),用G418和更昔洛韦进行正负筛选获得4个同源重组的ES细胞克隆.挑选其中一个阳性ES克隆行囊胚显微注射,获得16只嵌合率大于50%的雄鼠;其次,利用嵌合雄鼠与C57BL/6J野生型雌鼠交配后获得11只floxP杂合子小鼠(10雄1雌),通过杂合子小鼠回交,并进一步与EⅡa-Cre小鼠交配,最终成功得到Muc1全身敲除小鼠,其中纯合子小鼠未出现胚胎致死现象.初步表型观察未发现Muc1基因敲除相关器官组织结构的异常改变.本研究为MUC1的生物学功能的挖掘,尤其是MUC1在肿瘤发生转移中的作用机制的揭示提供了实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蛋白1 条件性敲除 小鼠 生物学功能
原文传递
歌唱中國人民援朝志願軍
13
作者 趙克溫 老志誠 《人民音乐》 1951年第S2期34-36,共3页
关键词 援朝 书丹 朝鲜人 完全相同 习卜 巴州 产勺 花性 冲子 己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