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的价值意涵、现实境遇与实践向路 被引量:2
1
作者 闫守轩 倪静天 赵先魁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6,共7页
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一体化的课程逻辑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科课程育人性质:“一”指向课程思政目标的统整,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指向课程思政内容的融通,关涉“五育融合”的思... 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一体化的课程逻辑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科课程育人性质:“一”指向课程思政目标的统整,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指向课程思政内容的融通,关涉“五育融合”的思政要素;“化”指向课程思政实施的衔接,契合“必备品格”的发展过程。课程思政一体化在中小学阶段面临课程思政目标的引领作用不强,课程思政内容的嵌入空间失衡,课程思政实施的融合方式单一,课程思政评价的体验过程窄化等困境。要想突破这些困境,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以价值观教育为出发点,强化立德树人目标的课程思政引领作用;以五育融合为切入点,厘清知识与道德的课程思政育人限度;以品格塑造为联结点,融通认知与非认知的课程思政育人方式;以增值评价为着力点,兼顾结果与过程的课程思政育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学科课程 课程思政 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内涵、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先魁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8-32,共5页
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基于对课程思政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分析,强调学科课程知识本身的客观独立性和超越性,区别于日常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当前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面临学段课程目标的衔接性不强、学科课程内容的嵌入性式微、学科教... 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基于对课程思政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分析,强调学科课程知识本身的客观独立性和超越性,区别于日常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当前中小学课程思政一体化面临学段课程目标的衔接性不强、学科课程内容的嵌入性式微、学科教学方式的情境性消弭、学科评价导向的融合性疏离的困境。走出困境需要以“核心素养”为纽带,统整学段课程育人目标;以“五育融合”为依托,贯穿学科课程育人内容;以“跨学科教学”为路径,勾连学科课程育人过程;以“知行合一”为育人导向,完善学科课程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课程思政一体化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教学方式 评价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制抑或自由:研究生师生交往的价值冲突与选择
3
作者 闫守轩 赵先魁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19,共7页
规制与自由是研究生师生交往的两种价值倾向,二者在师生交往中具有不同的内涵与价值。研究生师生交往从主体性、主体间性到他者性的范式转变表明,价值冲突实质上是价值观念的冲突,经济层面表现为学术指导与科研成果的冲突,伦理层面表现... 规制与自由是研究生师生交往的两种价值倾向,二者在师生交往中具有不同的内涵与价值。研究生师生交往从主体性、主体间性到他者性的范式转变表明,价值冲突实质上是价值观念的冲突,经济层面表现为学术指导与科研成果的冲突,伦理层面表现为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冲突,情感层面表现为学术理想与现实生活的冲突。基于勒维纳斯“他者性”伦理视角的审思,解决研究生师生交往的价值冲突,需要怀揣道德底线,展现以规制保障自由的师生交往面貌;固守学术理想,追寻以规制保障自由的师生交往生活;释放学生个性,重塑以规制保障自由的师生交往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师生交往 规制 自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合作培养高职学生关键能力的困境及纾解之策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先魁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23年第4期9-16,共8页
高职学生关键能力的构成要素、培养模式依赖于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程度,这一人才培养过程本质上是对当下劳动力市场供需的拷问。当前,校企合作培养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存在一些误区: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凸显出职业性,课程类型缺少关键能力契合... 高职学生关键能力的构成要素、培养模式依赖于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程度,这一人才培养过程本质上是对当下劳动力市场供需的拷问。当前,校企合作培养高职学生关键能力存在一些误区: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凸显出职业性,课程类型缺少关键能力契合点,顶岗实习内容与专业要求不匹配,关键能力水平考核尚未明确。纾解校企合作培养高职学生关键能力的困境,应基于高职教育和高职学生的特点,课程类型凸显高职学生的关键能力,顶岗实习打通理论技术与专业技能的壁垒,关键能力统一落实考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学生 关键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先魁 《教育科学论坛》 2020年第3期31-35,共5页
工匠精神是推动职业教育向前发展的动力,现代学徒制在培育工匠精神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工匠精神从工匠到匠心、感性到理性的内涵演变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职业追求的人生价值,提升高职院校的品牌建设,加快产业结构的... 工匠精神是推动职业教育向前发展的动力,现代学徒制在培育工匠精神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工匠精神从工匠到匠心、感性到理性的内涵演变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职业追求的人生价值,提升高职院校的品牌建设,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当前高职院校在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时面临困境主要体现在技术技能人才认识偏离,学历本位观念根深蒂固,学校文化品牌建设薄弱,校企合作共享资源匮乏等方面。现代学徒制视域下工匠精神的培育是"教学做合一"的统一,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应融入课程教学过程中,作为职业生涯的追求目标,内化为校园文化的软实力,投入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工匠精神 高职院校 培育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社区学院兼职教师管理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6
作者 赵先魁 《职教通讯》 2020年第5期103-109,共7页
美国社区学院在兼职教师的聘任资格、岗前培训、教学评估、激励机制等方面具有成熟的管理经验,为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高职院校可以学习美国社区学院兼职教师的管理经验,规范兼职教师的聘任资格,加强职前职后一体化培... 美国社区学院在兼职教师的聘任资格、岗前培训、教学评估、激励机制等方面具有成熟的管理经验,为美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高职院校可以学习美国社区学院兼职教师的管理经验,规范兼职教师的聘任资格,加强职前职后一体化培训,健全教学评估和激励机制,不断规范和完善对兼职教师的管理,提升师资队伍的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社区学院 兼职教师 管理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