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矩阵判别法的江西省上犹县崩岗危险性评价
1
作者 张晶鑫 程冬兵 +3 位作者 郭飞 赵元凌 沈盛彧 刘烈浓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8-167,共10页
[目的]调查和研究江西省上犹县崩岗特征,并对其危险性进行评价,为该区崩岗治理优先级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方法]江西省上犹县为研究区,在全面调查崩岗及其危害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崩岗危险发生“三要素”原理,选择崩岗规模、发... [目的]调查和研究江西省上犹县崩岗特征,并对其危险性进行评价,为该区崩岗治理优先级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方法]江西省上犹县为研究区,在全面调查崩岗及其危害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崩岗危险发生“三要素”原理,选择崩岗规模、发育状态等作为崩岗主体危险潜能指标,选择房屋、道路、耕园地等危害受体并结合危害距离作为危害程度指标,构建基于矩阵判别法的崩岗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探讨基于矩阵判别法评价崩岗危险性的准确性。[结果](1)上犹县共有崩岗227个,其中已治理崩岗25个,未治理崩岗202个,发育状态以活跃型为主,规模以大型居多,形态类型以瓢形为主,崩岗危害对象以耕园地为主,危害距离以小于10 m为主。(2)上犹县内,无、小、中、大、极大5个危险等级的崩岗占崩岗数量的比例分别为47.5%,14.9%,15.8%,14.9%和6.9%,现场复核验证准确度达到80%。(3)在上犹县,大和极大危险等级的崩岗主要分布于营前镇与水岩乡,少部分位于梅水乡与黄埠镇,需优先治理。[结论]矩阵判别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且指标易获取,方法易操作,适用于对崩岗危险性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岗 调查 危险性 矩阵判别法 江西省上犹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崩岗调查内容与方法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程冬兵 张晶鑫 +2 位作者 郭飞 沈盛彧 赵元凌 《中国水利》 2024年第6期68-72,共5页
崩岗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的一种特殊类型,广泛分布于南方红壤区,是该区域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第一次崩岗调查距今已近20年,相关情况已发生巨大变化。崩岗现状不清直接影响了行政管理部门对崩岗防治相关工作的规划和决策,因此急需开展新... 崩岗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的一种特殊类型,广泛分布于南方红壤区,是该区域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第一次崩岗调查距今已近20年,相关情况已发生巨大变化。崩岗现状不清直接影响了行政管理部门对崩岗防治相关工作的规划和决策,因此急需开展新一轮崩岗调查。新时代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为崩岗调查提供了机遇,差别化分类防治和分步实施对崩岗调查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信息技术为崩岗调查提供了新方法,以服务崩岗风险评估和防治规划为导向,在充分利用第一次崩岗调查成果基础上,补充崩岗发育的小山体调查,将典型调查改为全面普查,系统探讨崩岗调查对象与范围、调查内容、调查程序与方法,以期为行政管理部门和技术单位启动新一轮崩岗调查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岗 调查 水土保持 南方红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弃渣综合利用信息管理平台研究与设计
3
作者 赵元凌 蔡道明 程冬兵 《信息与电脑》 2024年第1期223-225,230,共4页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生产建设项目产生的弃渣日益增多。弃渣的全过程管理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弃渣资源化利用也是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构建区域弃渣综合利用信息管理平台,技术架构采用云原生技术、微服务...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生产建设项目产生的弃渣日益增多。弃渣的全过程管理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弃渣资源化利用也是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构建区域弃渣综合利用信息管理平台,技术架构采用云原生技术、微服务架构以及容器化部署等方法,功能模块包括数据采集与智能分类、资源匹配与优化、环境监测与评估等,确保平台的高度扩展性和可靠性。通过实施该平台,促进弃渣的减量化、资源化,提升区域弃渣资源化利用效率和智能化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渣综合利用 信息管理平台 水土保持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的崩岗防治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程冬兵 张晶鑫 +2 位作者 郭飞 赵元凌 沈盛彧 《中国水利》 2024年第16期69-72,共4页
崩岗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的一块“硬骨头”。由于治理难度大、投入有限、科技支撑不足等,南方崩岗治理进程缓慢,迫切需要加快推进防治速度。以着力解决崩岗“哪里防,怎么防”“哪里治,怎么治”为目标... 崩岗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区域水土流失治理的一块“硬骨头”。由于治理难度大、投入有限、科技支撑不足等,南方崩岗治理进程缓慢,迫切需要加快推进防治速度。以着力解决崩岗“哪里防,怎么防”“哪里治,怎么治”为目标和需求导向,探讨基于易发性和危险性评价的崩岗防治对策,即:一方面,通过崩岗易发性评价,预测未来不同区域崩岗发育发生的可能性,采取差别化预防保护对策,有效防止或减少未来面域上新崩岗的发育发生;另一方面,通过崩岗危险性评价,划分崩岗危险性等级和治理优先级,有效解决当前点上崩岗治理分步实施的需求,根据不同危险性等级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案,控制崩岗加剧,降低崩岗强度,消除或降低崩岗危害甚至进行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岗 易发性 危险性 差别化 优先级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无人机高分辨率DOM和DSM数据语义的崩岗识别 被引量:7
5
作者 沈盛彧 张彤 +4 位作者 程冬兵 王志刚 赵元凌 邓羽松 钱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9-79,共11页
崩岗识别是大规模的崩岗调查、治理和侵蚀机理等研究的首要任务,但以现场调查和人工解译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为主的传统方法,自动化程度低,人力、物力成本高而且效率低,不能满足大范围工作的需要。该研究借鉴遥感影像场景分类识别思路... 崩岗识别是大规模的崩岗调查、治理和侵蚀机理等研究的首要任务,但以现场调查和人工解译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为主的传统方法,自动化程度低,人力、物力成本高而且效率低,不能满足大范围工作的需要。该研究借鉴遥感影像场景分类识别思路,利用视觉-地形词袋模型(Bag of Visual-Topographic Words,BoV-TW)进行崩岗区域高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DOM)与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局部特征的混合表达,并通过潜在狄利克雷分配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的潜在语义分析融合形成低维度的高层语义表征,最后以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 Machine,SVM)作为监督学习训练分类器,实现崩岗的高精度快速自动识别。试验结果表明:1)LDA主题个数变化时,该方法总精度可保持在95%左右,崩岗查全率和查准率保持在80%以上,最高分别为97.22%和94.44%;2)视觉-地形词袋词汇表大小变化时,该方法总精度一直在90%以上,最高为96.10%,崩岗查全率也基本在90%以上,最高为100%,崩岗查准率随词汇表大小的增加逐渐提升,最高为85.00%;3)仅使用DOM无法较好地识别崩岗地貌特征,没有合适的特征提取和融合策略,DOM和DSM结合也无法提高崩岗识别效果。同时,该方法时间花费少,效率高,可行性强。该研究可为崩岗调查、监测、治理及侵蚀机理的定量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识别 崩岗 DOM DSM 视觉-地形词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模型的江西省崩岗侵蚀风险评估 被引量:10
6
作者 程冬兵 赵元凌 +1 位作者 张平仓 赵健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6-116,共11页
崩岗侵蚀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的一种特殊类型,关于崩岗的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较少。选择江西省作为研究区域,通过相关因子分析,筛选风险评估指标,利用Logistic模型计算崩岗发生风险,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打分法,计算崩岗危害风险,将崩岗发... 崩岗侵蚀是我国南方水土流失的一种特殊类型,关于崩岗的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较少。选择江西省作为研究区域,通过相关因子分析,筛选风险评估指标,利用Logistic模型计算崩岗发生风险,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打分法,计算崩岗危害风险,将崩岗发生风险与崩岗危害风险叠加,即可得到崩岗侵蚀风险,以此探讨区域尺度崩岗侵蚀风险评估的可行性。结果显示,江西省南部和西部崩岗发生风险较高,东部、北部和中部相对较低。全省崩岗危害风险总体较轻微,相对较高的危害风险呈零星分布。综合发生风险和危害风险后,江西省崩岗侵蚀以低中风险为主,占全省总面积的95%;其中,较低及以下风险占全省总面积的68%。较低及以下风险主要分布鄱阳湖周边区域,风险防控措施应以预防保护为主。中风险及以上风险主要分布在江西省南部和西部,宜采取预防保护与综合治理并重的风险防控措施。研究表明,Logistic模型对崩岗侵蚀发生风险评估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岗侵蚀 风险评估 发生风险 危害风险 LOGISTIC模型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变量熵信息法的江西省崩岗侵蚀风险评估 被引量:10
7
作者 程冬兵 赵元凌 +1 位作者 张平仓 赵健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7-32,38,共7页
崩岗侵蚀是我国南方地区水土流失的一种特殊类型,但关于崩岗的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较少。选择江西省作为研究区域,通过相关因子分析筛选风险评估指标,采用双变量熵信息法计算崩岗发生风险,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打分法计算崩岗危害风险,将... 崩岗侵蚀是我国南方地区水土流失的一种特殊类型,但关于崩岗的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较少。选择江西省作为研究区域,通过相关因子分析筛选风险评估指标,采用双变量熵信息法计算崩岗发生风险,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打分法计算崩岗危害风险,将崩岗发生风险与崩岗危害风险叠加即可得到崩岗侵蚀风险,以此探讨区域尺度崩岗侵蚀风险评估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江西省南部、西部崩岗发生风险较高,东部、北部和中部相对较低;全省崩岗危害风险总体较轻微,在中部危害风险相对较高,但比较零碎;综合发生风险和危害风险后,江西省崩岗侵蚀以中风险为主,占全省总面积的63%以上,较高及以上风险主要分布在中部呈东北至西南向的区域范围内。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南方地区的崩岗侵蚀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岗侵蚀 风险评估 双变量 熵信息 江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优先度的评价与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程冬兵 赵元凌 +4 位作者 孙宝洋 刘纪根 陈蝶 郑瑞维 丁文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04-111,共8页
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任务仍然繁重,有计划分批次实施水土流失治理是现阶段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优先治理小流域识别是其首要解决的一项基础工作,然而目前相关成果较为缺乏,难以支撑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智能决策和精准施策。在当前大力推进智慧... 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任务仍然繁重,有计划分批次实施水土流失治理是现阶段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优先治理小流域识别是其首要解决的一项基础工作,然而目前相关成果较为缺乏,难以支撑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智能决策和精准施策。在当前大力推进智慧水土保持背景下,积极探索优先治理小流域识别方法非常迫切,对于科学、合理、高效促进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立足于小流域自然禀赋条件,以中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域——三峡库区秭归县为例,坚持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以水土流失“减量和降级”双重目标和治理效益最大化需求为导向,综合水土流失面积和土壤侵蚀强度两个维度,提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优先度定义及定量评价方法,为识别优先治理小流域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显示,秭归县2021年现状水土保持率为69.12%,远期(2050年)水土保持率为81.74%,总体提升12.62个百分点。秭归县2021年全域土壤侵蚀模数现状为758.50 t/(km^(2)·a),最小可能土壤侵蚀模数为408.71 t/(km^(2)·a),总体下降比例达46%。秭归县大部分区域均具有较大的水土保持率提升潜力和土壤侵蚀控制度,可完全治理和可降级的水土流失地块分布较为广泛,尤其在县域中西部的小流域存在较大的水土流失面积消减和土壤侵蚀强度降级空间。秭归县各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优先度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中部高,东部和南部相对较低的分布格局,全县治理优先度大于0.6的小流域占总全县小流域的11.76%。通过典型县应用,该研究提出的小流域治理优先度涵盖了水土流失面积和土壤侵蚀强度两个维度,能更为全面满足小流域水土流失“减量和降级”双重目标和和治理效益最大化需求,直观反映了水土流失面积消减空间和土壤侵蚀强度降级空间的目标和相对大小,对支撑小流域治理决策更加准确、科学,治理优先度评价方法不仅可行,且易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侵蚀 水土保持率 水土保持率提升潜力 土壤侵蚀控制度 治理优先度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崩岗快速调查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沈盛彧 赵元凌 +1 位作者 程冬兵 张平仓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47,53,共6页
我国南方崩岗侵蚀严重,崩岗调查是崩岗预防治理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需要长期周期性重复,传统调查方法所需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都非常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调查工作的广泛开展。在全面分析总结传统崩岗调查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 我国南方崩岗侵蚀严重,崩岗调查是崩岗预防治理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需要长期周期性重复,传统调查方法所需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都非常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调查工作的广泛开展。在全面分析总结传统崩岗调查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崩岗快速调查方法,利用崩岗调查区域的无人机航拍影像三维重建出崩岗地貌,并生成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字表面模型(DSM)和三维模型,将繁重的野外调查工作转移到室内,借助虚拟三维模型量测和人机交互判读完成崩岗调查工作。通过三组崩岗调查实验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并从信息量、精度、效率和成本4个方面讨论本方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岗 无人机 遥感 DOM D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城市水土流失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防治策略——以武汉市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志刚 韩培 +4 位作者 周耀华 华忠光 蔡劲松 赵元凌 张平仓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2-126,共5页
[目的]研究超大型城市水土流失的空间格局,提出针对性的防治策略,为新时代推进绿色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武汉市为例,利用DEM提取坡度,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土地利用类型、计算植被覆盖度,采用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指标判定... [目的]研究超大型城市水土流失的空间格局,提出针对性的防治策略,为新时代推进绿色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武汉市为例,利用DEM提取坡度,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土地利用类型、计算植被覆盖度,采用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指标判定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制作空间分布图。[结果]武汉市水土流失具有"4圈"分布格局:(1)内圈,主城区,地面硬化程度高,以微度流失为主;(2)第2圈层,主城区周边城市拓展区,是城市建设等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3)第3圈层,城市拓展区外围平原农业生产区,水土流失面积小,强度低,但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又是山地、丘陵区的地表径流进入主城区的必经区域;(4)第4圈层,远郊山地、丘陵区,以林地为主,兼有少量坡耕地和采石采矿迹地。[结论]根据武汉市水土流失"4圈"分布格局,制定针对性的水土流失防治策略:内圈需要加强城市绿地管理维护和地下排水系统的清理管护;第2圈层要加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最大限度地扼制人为水土流失,加大施工迹地的恢复和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第3圈层需加强面源污染治理,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第4圈层需要严守生态红线,大力保护森林资源,继续开展坡耕地治理、生态恢复和治理工作,注意控制旅游开发导致的人为水土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土流失 超大城市 空间格局 防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偏移遥感图像的BP神经网络亚像元定位 被引量:6
11
作者 史文中 赵元凌 王群明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7-532,共6页
提出了一种借助多偏移遥感图像来改进基于BP神经网络(BPNN)的亚像元定位新方法.不同于原BPNN方法使用单幅低空间分辨率观测图像,新方法利用多幅带有亚像元偏移的低空间分辨图像来确定亚像元属于各类的概率,然后根据概率值和地物覆盖比... 提出了一种借助多偏移遥感图像来改进基于BP神经网络(BPNN)的亚像元定位新方法.不同于原BPNN方法使用单幅低空间分辨率观测图像,新方法利用多幅带有亚像元偏移的低空间分辨图像来确定亚像元属于各类的概率,然后根据概率值和地物覆盖比例确定亚像元类别,以降低BPNN定位模型中的不确定性和误差.实验表明,提出方法在视觉和定量评价上,均能获得更高精度的亚像元定位结果,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亚像元定位 BP神经网络(BPNN) 多偏移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水土保持空间管控的思考 被引量:5
12
作者 程冬兵 赵元凌 +1 位作者 任斐鹏 郑瑞维 《中国水利》 2023年第13期27-30,共4页
水土保持空间管控是新时代水土保持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国土空间管控及相关行业经验做法,结合水土保持工作任务与特点,提出了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定义与内涵,并对水土保持空间管控从五个方面提出思路对策:划定水土保持空间管控范围,... 水土保持空间管控是新时代水土保持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国土空间管控及相关行业经验做法,结合水土保持工作任务与特点,提出了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定义与内涵,并对水土保持空间管控从五个方面提出思路对策:划定水土保持空间管控范围,从内容、时间和空间等三个维度确定水土保持空间管控任务,采取差别化保护治理措施,建设规范有效的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制度体系,构建简洁高效的水土保持空间管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空间管控 水土流失 措施 制度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的设计与思考 被引量:5
13
作者 沈盛彧 程冬兵 +2 位作者 赵元凌 王志刚 张平仓 《中国水土保持》 2019年第1期60-63,共4页
水利信息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事关水利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目前,城市水土保持普遍存在水土保持监测手段、监督方式及相关行政管理业务信息化程度低的问题,与城市水利现代化管理不相适应,更难以适应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与大数据时... 水利信息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事关水利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目前,城市水土保持普遍存在水土保持监测手段、监督方式及相关行政管理业务信息化程度低的问题,与城市水利现代化管理不相适应,更难以适应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与大数据时代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为给城市水土保持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以"水保为主、突显特色"的原则,设计了城市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的"一张图、一个窗口、四大系统、一个大数据中心、一套数据采集、三个配套"(简称"114113方案"),从水土保持相关项目和业务数据的采集、管理、应用、支持决策等4个层面进行了详细设计,希望能为各地开展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信息化 “3S”技术 天地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水土保持四级区不同分区水土保持率目标研究与探索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冬兵 赵元凌 +2 位作者 李璐 郭文慧 郑瑞维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3期11-14,38,69,共6页
在深刻剖析水土保持率内涵基础上,以湖北省水土保持四级区为单元,确定了湖北省水土保持率研判规则,分析了各四级区水土保持率特征。湖北省各四级区水土保持率现状差异较大,远期目标差异不明显,鄂西地区由于自然禀赋条件较差,水土保持率... 在深刻剖析水土保持率内涵基础上,以湖北省水土保持四级区为单元,确定了湖北省水土保持率研判规则,分析了各四级区水土保持率特征。湖北省各四级区水土保持率现状差异较大,远期目标差异不明显,鄂西地区由于自然禀赋条件较差,水土保持率现状和远期目标均较低;鄂东北低山丘陵水源涵养保土区、大洪山丘陵保土区、鄂东南山地丘陵保土生态维护区、鄂西北丹江口水库周边山地丘陵水质维护保土区等4个区水土流失消减面积存量相对较大;水土流失消减面积以中轻度为主,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和林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率 研判规则 水土保持四级区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区与生态脆弱区试点划定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冬兵 郑瑞维 +1 位作者 赵元凌 万彩兵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8期48-53,M0003,共7页
为积极贯彻落实相关法律规定和水土保持行业管理要求,迫切需要厘清“水土流失严重区”与“生态脆弱区”内涵,制订科学可行的划定指南,为水土保持空间管控提供基础依据。在系统总结相关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长江流域特点,确定了水土流失严... 为积极贯彻落实相关法律规定和水土保持行业管理要求,迫切需要厘清“水土流失严重区”与“生态脆弱区”内涵,制订科学可行的划定指南,为水土保持空间管控提供基础依据。在系统总结相关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长江流域特点,确定了水土流失严重区与生态脆弱区的内涵和研判规则,并选择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作为典型县,开展了长江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区与生态脆弱区划定试点研究。结果显示:提出的水土流失严重区和生态脆弱区划定指标与规则可行,七星关区水土流失严重区面积为663.84 km^(2),占国土面积的20.04%;生态脆弱区面积为450.44 km^(2),占国土面积的13.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严重区 生态脆弱区 试点 划定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智能化管理实施系统设计
16
作者 赵元凌 崔豪 蔡道明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2023年第12期2236-2242,共7页
随着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力度的增加,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效、智能化的水土保持监测系统需求日益增长。本文研究设计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智能化管理实施系统,旨在提高监测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该系... 随着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力度的增加,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效、智能化的水土保持监测系统需求日益增长。本文研究设计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智能化管理实施系统,旨在提高监测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该系统基于微服务架构,确保了高度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并简化了维护和升级过程。通过集成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和支持向量机(SVM),系统能够自动化地处理和分析时序数据,有效进行监测区域的风险分类,从而显著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决策支持的效率。用户界面设计了交互式数据可视化工具和个性化仪表盘,大幅提升了用户体验。本系统的研发不仅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提供了一种智能化解决方案,也为其他环境监测领域的智能化管理实践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智能化管理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在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元凌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8期5327-5329,共3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息县第二人民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并采用放疗治疗的86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放疗前后均接受CT灌注成像检查,以获得病变...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息县第二人民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并采用放疗治疗的86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放疗前后均接受CT灌注成像检查,以获得病变区域CT灌注成像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比较患者放疗前后BF、BV变化,并使用ROC曲线分析BF、BV降低率在NSCLC放疗效果中的评估效能。结果放疗治疗NSCLC患者缓解率为51.16%;放疗后BF、BV均低于放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患者BF、BV降低率均较未缓解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工作曲线检验结果显示,BF、BV降低率预测NSCLC放疗效果的AUC分别为0.864、0.867,预测价值理想。结论 CT灌注成像参数BF、BV降低率用于评估NSCLC放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CT灌注成像 放疗效果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溪县土壤侵蚀空间格局的土地利用因素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
18
作者 赵元凌 蔡道明 鄢博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3年第12期1386-1393,共8页
土壤侵蚀问题会对区域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发展造成不良影响。通过综合应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对2020年安溪县的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了定量评估,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侵蚀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表明,... 土壤侵蚀问题会对区域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发展造成不良影响。通过综合应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对2020年安溪县的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了定量评估,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侵蚀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安溪县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与土地利用类型密切相关,茶园和建设用地是土壤侵蚀最为严重的区域。提出了通过实施差异化的土地利用管理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建议,促进安溪县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区域生态平衡的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土地利用 空间分析 水土流失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检查在前置胎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元凌 《青岛医药卫生》 2018年第5期333-335,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检查在前置胎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前置胎盘患者83例,均行磁共振、超声检查,并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法诊断结果、诊断价值及磁共振诊断胎盘植入影像特征。结果经... 目的探讨磁共振检查在前置胎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前置胎盘患者83例,均行磁共振、超声检查,并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法诊断结果、诊断价值及磁共振诊断胎盘植入影像特征。结果经手术结果确诊,83例疑似病例中前置胎盘53例。磁共振诊断前置胎盘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结果确诊的53例前置胎盘中胎盘植入28例。与无胎盘植入患者比较,胎盘植入患者磁共振影像学特征中植入局部增多流空血管影、T2WI像出现信号暗带及子宫下段变形或局部隆起所占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检查可提高临床诊断前置胎盘的准确性,可通过磁共振影像学特征判断胎盘植入情况,为干预措施的选择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胎盘 磁共振检查 超声检查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与卫星影像协同的生产建设项目地表扰动信息提取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元凌 《信息系统工程》 2017年第12期18-19,共2页
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管中,项目对地表的扰动范围和体积信息是一项重要的监管内容。传统的监测方法主要依靠人工测量,本文针对黄家台饮用水源工程,协同利用无人机与卫星影像,获取了项目对地表的扰动范围和体积信息。研究表明,无人... 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管中,项目对地表的扰动范围和体积信息是一项重要的监管内容。传统的监测方法主要依靠人工测量,本文针对黄家台饮用水源工程,协同利用无人机与卫星影像,获取了项目对地表的扰动范围和体积信息。研究表明,无人机与卫星影像协同作业模式能够快速的获取相关信息,提供水土保持监管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卫星影像 生产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信息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