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钩端螺旋体赖株豚鼠感染模型的建立和免疫组化法对钩体抗原的检测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宏亮 姜叙诚 +4 位作者 傅爱芬 赵伶兹 李文俊 胡宝瑜 郭晓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7-30,共4页
目的 建立钩端螺旋体赖型赖株感染豚鼠的动物模型 ,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钩端螺旋体抗原在组织中的分布。方法 不同剂量钩端螺旋体赖株通过腹腔内注射感染豚鼠 ,观察豚鼠发病情况 ,及时解剖死亡豚鼠 ,HE染色观察肝、肾、肺等器官病变 ,E... 目的 建立钩端螺旋体赖型赖株感染豚鼠的动物模型 ,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钩端螺旋体抗原在组织中的分布。方法 不同剂量钩端螺旋体赖株通过腹腔内注射感染豚鼠 ,观察豚鼠发病情况 ,及时解剖死亡豚鼠 ,HE染色观察肝、肾、肺等器官病变 ,EnVision二步法染色检测肝、肾、肺组织中钩体抗原。结果 感染后豚鼠发病 ,死亡与感染的钩端螺旋体剂量明显相关 ,大体标本及HE染色光镜下均出现典型钩体病病变。免疫组化显示在肝、肾、肺组织中均存在钩体抗原。结论 通过钩端螺旋体赖株腹腔注射的方法成功地建立了豚鼠动物模型。应用EnVision二步法染色 ,可有效显示组织中的钩体抗原。为进一步研究钩端螺旋体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感染 豚鼠 动物模型 免疫组化法 抗原 检测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弓形虫株感染小鼠的早期病理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王莉 雁飞 +1 位作者 赵伶兹 杨惠珍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6期424-426,共3页
为加深对弓形虫病发病机理和病变特点的了解,用RH株、B36株和Fukaya株三种弓形虫株分别感染小鼠,用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方法对感染后各脏器病变进行系统观察,并着重对早期改变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三种虫株引起的改变在病变程度和... 为加深对弓形虫病发病机理和病变特点的了解,用RH株、B36株和Fukaya株三种弓形虫株分别感染小鼠,用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方法对感染后各脏器病变进行系统观察,并着重对早期改变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三种虫株引起的改变在病变程度和范围上有所不同,但无质的差异。病变程度可能与虫株在宿主内的繁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弓形虫株 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弓形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毒力钩端螺旋体引起的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 被引量:1
3
作者 汤道强 张云怡 +6 位作者 张彦 张湘燕 胡宝瑜 傅爱芬 赵伶兹 郭晓奎 姜叙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11-815,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毒力钩端螺旋体引起豚鼠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探讨钩端螺旋体病的炎症反应及其发病机制。方法豚鼠腹腔内分别注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赖型有毒株Lai株,赖型无毒株IPAV株,以及非致病性钩端螺旋体Patoc型Patoc1株,观察豚鼠各...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毒力钩端螺旋体引起豚鼠细胞因子表达的差异,探讨钩端螺旋体病的炎症反应及其发病机制。方法豚鼠腹腔内分别注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赖型有毒株Lai株,赖型无毒株IPAV株,以及非致病性钩端螺旋体Patoc型Patoc1株,观察豚鼠各脏器的病理改变;EnVision二步法检测钩端螺旋体在各脏器中的分布;应用Real-ti me RT-PCR法检测豚鼠血液中细胞因子IFN-γ、TNF-α、IL-12、MCP-1mRNA的表达。结果钩端螺旋体IPAV株和Patoc1株不能引起豚鼠组织病变,但是在感染早期引起细胞因子的高表达;而Lai株可以引起典型的钩端螺旋体病病变,但是在感染早期引起细胞因子较低表达。结论致病性钩端螺旋体赖型毒力株Lai株引起的细胞因子的表达明显低于非致病钩端螺旋体Patoc型Pa-toc1株和赖型无毒株IPAV株,可能与钩端螺旋体病炎症反应轻微有关,有利于钩端螺旋体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在体内繁殖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病 炎症反应 细胞因子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号钩端螺旋体胶原酶在钩体病豚鼠模型的肺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4
作者 徐静 李文俊 +6 位作者 杨宏亮 郑林 胡宝瑜 傅爱芬 赵伶兹 郭晓奎 姜叙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47-651,共5页
目的通过克隆、表达问号钩端螺旋体赖型赖株的胶原酶基因colA(LA0872),以及制备抗胶原酶的多克隆抗体,观察胶原酶在钩体病豚鼠模型的组织中的表达,为研究其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问号钩端螺旋体赖型赖株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扩增co... 目的通过克隆、表达问号钩端螺旋体赖型赖株的胶原酶基因colA(LA0872),以及制备抗胶原酶的多克隆抗体,观察胶原酶在钩体病豚鼠模型的组织中的表达,为研究其致病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问号钩端螺旋体赖型赖株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扩增colA,产物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b(+)中,构建含colA的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入E.coli Rosetta(DE3)菌株内,IPTG诱导表达后用Ni-NTA His-Bind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蛋白;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家兔制备抗胶原酶的多克隆抗体;Max Vision二步法染色检测胶原酶在感染钩端螺旋体的豚鼠肺组织中的分布。结果克隆表达目的基因,并成功制备了抗胶原酶的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显示在出血的肺组织中存在胶原酶。结论钩体病豚鼠模型的肺组织中有胶原酶的表达,并且存在于有钩端螺旋体分布的部位。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胶原酶在钩端螺旋体侵袭和宿主组织出血中所起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号钩端螺旋体 胶原酶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自体骨软骨移植的3.0T磁共振成像 被引量:1
5
作者 邓霞 许建荣 +3 位作者 路青 信维伟 钱黎俊 赵伶兹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75-1677,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骨、软骨移植术修复软骨缺损的MRI表现特点。方法10只健康成年山羊随机分为5组。在股骨内侧髁负重面制造一圆柱形骨软骨缺损,自非负重面取3个骨软骨柱以马赛克方式填入缺损区。采用Philips Achieva 3.0T磁共振扫描仪。结果... 目的探讨自体骨、软骨移植术修复软骨缺损的MRI表现特点。方法10只健康成年山羊随机分为5组。在股骨内侧髁负重面制造一圆柱形骨软骨缺损,自非负重面取3个骨软骨柱以马赛克方式填入缺损区。采用Philips Achieva 3.0T磁共振扫描仪。结果移植物信号与正常骨软骨一致,修复组织早期表现为高信号,随时间进展逐渐变为偏低信号。组织学显示移植物基本保持原有结构,修复组织为纤维软骨或纤维组织。结论自体骨、软骨移植可修复骨软骨缺损,MR可无创性地动态观察修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 骨移植 移植 自体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自体骨软骨移植受区高分辨率MR成像
6
作者 邓霞 邹爱华 +4 位作者 许建荣 路青 信维伟 钱黎俊 赵伶兹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366-371,共6页
目的:与组织学对照,探讨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后受区的高分辨率MR表现特点。材料和方法:依术后随访时间将10只健康成年山羊随机分为5组。在股骨髁负重面制造一直径为8mm的圆柱形骨软骨缺损,自非负重面取3个直径为3mm的骨软骨柱并以马赛克方... 目的:与组织学对照,探讨自体骨软骨移植术后受区的高分辨率MR表现特点。材料和方法:依术后随访时间将10只健康成年山羊随机分为5组。在股骨髁负重面制造一直径为8mm的圆柱形骨软骨缺损,自非负重面取3个直径为3mm的骨软骨柱并以马赛克方式填入缺损区。采用Philips Achieva3.0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高分辨率MR成像。结果:受区完全修复的最早时间点为术后8周。所有移植物(除术后12周3例外)均存活。各个时间点上,移植物与邻近骨软骨之间的软骨-软骨匹配率均显著高于骨-骨。修复组织早期表现为高信号,随时间进展逐渐变为低信号。组织学显示移植物基本保持原有结构,修复组织为纤维软骨和(或)纤维组织。结论:自体骨软骨移植可修复骨软骨缺损,高分辨率MRI可无创性动态观察软骨修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 软骨修复 自体骨软骨移植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体在豚鼠组织中的动态分布和钩体病发病机制研究
7
作者 杨宏亮 朱平 +4 位作者 李文俊 傅爱芬 赵伶兹 郭晓奎 姜叙诚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62-63,共2页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建立钩体赖株感染豚鼠的动物模型,观察病理改变和钩体在肝、肾和肺组织中的动态变化,探讨钩体病的发病机制.我们将幼龄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和感染后不同时间段8组,问号钩体黄疸出血群赖型赖株8×108条腹腔...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建立钩体赖株感染豚鼠的动物模型,观察病理改变和钩体在肝、肾和肺组织中的动态变化,探讨钩体病的发病机制.我们将幼龄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和感染后不同时间段8组,问号钩体黄疸出血群赖型赖株8×108条腹腔注射感染豚鼠,观察豚鼠发病情况,免疫组化法显示钩体在感染的不同时间肝、肾和肺组织中的动态分布,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钩体病病理改变,透射电镜观察钩体在组织中分布和降解情况.……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形态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被引量:18
8
作者 邱燕燕 范嘉盈 +5 位作者 张岚 赵伶兹 刘幼彦 王金妹 冯京生 陈荪红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8年第4期47-48,共2页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形态学实验平台把握教学改革的契机,始终以改善教学效果为目标,加强实验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平台就近几年在实验教学中的改革...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形态学实验平台把握教学改革的契机,始终以改善教学效果为目标,加强实验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平台就近几年在实验教学中的改革措施及成果进行总结,并对未来提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形态学 实验教学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端螺旋体在豚鼠组织中的动态分布和钩体病的病理改变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宏亮 姜叙诚 +5 位作者 朱平 李文俊 傅爱芬 赵伶兹 郭晓奎 国屏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97-598,共2页
关键词 问号钩端螺旋体 病理改变 动态分布 钩体病 鼠组织 免疫组织化学法 超微结构病变 透射电镜观察 感染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