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思政建设——基于对增进民生福祉回应人民需求的分析
1
作者 赵一红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42,共7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面临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怎样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等,这些问题对于如何把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意义重大。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导向和重点要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面临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怎样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等,这些问题对于如何把握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意义重大。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这是建设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深入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是推进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专业价值旨归要求我们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践行增进民生福祉的专业教育使命。在此基础上探索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和课程思政教育模式便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 专业学位 研究生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景嵌合与共生赋能:内生型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路径研究
2
作者 赵一红 马灵均 薛雨 《社会工作》 2025年第1期110-127,161-164,共22页
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以政府为引领、多元主体协同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正在形成。而内生型社会组织有效参与是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的关键。本文基于场域理论,以B市b社区为例,运用参与观察与访谈法,探索社区治理过程中内生型社会组织... 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以政府为引领、多元主体协同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正在形成。而内生型社会组织有效参与是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的关键。本文基于场域理论,以B市b社区为例,运用参与观察与访谈法,探索社区治理过程中内生型社会组织与社区在养老服务供给方面的合作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发现,内生型社会组织的内生性优势为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供给提供了基础;而逐步引入的市场力量推动了社会组织与社区关系从依附到共生的转变;社会组织与社区内本土性的场域价值、场域文化与场域规制互动,涵养了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有生力量。而其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路径,是在内生型社会组织与多元服务主体的情景嵌合和共生赋能的共同努力下,基于认知、制度与关系的重塑,实现对制度、党建、组织、主体的实践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服务 内生型社会组织 场域 情景嵌合 共生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的结构化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赵一红 庞志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2-58,共7页
伴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建构被赋予了历史的责任,如何对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及其结构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已经成为民生问题研究的重点。在对深圳、无锡和扬州三地社区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结构化理论作为社区养老服务供... 伴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建构被赋予了历史的责任,如何对养老服务供给主体及其结构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已经成为民生问题研究的重点。在对深圳、无锡和扬州三地社区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结构化理论作为社区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的解释框架发现,结构化原则对于养老服务供给主体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结构化理论视角下养老服务供给主体表现出怎样的行动与特征,应达到一种什么样的目标,供给主体行动及其对于养老服务供给制度的影响程度如何等,便成为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 养老服务 供给主体 结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本土化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赵一红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3-47,共5页
中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如何探索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民生问题的重点之一。意识形态福利视角重在从制度结构层面关注社会福利与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建构与发展。当下,老年社会工作在我国应该被理解为一种意识... 中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如何探索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民生问题的重点之一。意识形态福利视角重在从制度结构层面关注社会福利与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建构与发展。当下,老年社会工作在我国应该被理解为一种意识形态福利视角下的制度发展和政策倡导,影响着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形成、结构、性质等诸多因素。这种影响作用主要从资源配置、政策影响及社会地位获得等三个方面表现出来。基于意识形态福利视角,在分析老年社会工作发展机制的基础上,要实现老年社会工作本土化应积极从制度建构、政策倡导、"三社联动"三个方面展开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化 福利 老年 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的人民观 被引量:14
5
作者 赵一红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2-137,共6页
新时代背景下促进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发展,首先要确立中国社会工作的人民观。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学科,其理论与方法最初系从西方引入,理论基础中突出的是价值维度问题。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与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思潮等关... 新时代背景下促进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发展,首先要确立中国社会工作的人民观。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学科,其理论与方法最初系从西方引入,理论基础中突出的是价值维度问题。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与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思潮等关系密切,如各种思潮极力主张人道主义,彰显人本主义、天赋人权,等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与宗教伦理成为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理论的思想基础,并体现其价值维度。而中国社会工作所追求的人民观早已超越了人本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价值理念,其价值维度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学说为基础。在此基础上的中国社会工作,须树立起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这个“人民”的概念已经不是哲学意义的人本主义的“人”,系指人民作为人的基本形态,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的需要等同于人民的需要,人的解放等同于人民的解放,人的权力等同于人民的权力。这种意义下,人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就是“人民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社会工作 人民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激励机制建设研究——基于北京市持证社工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赵一红 庞志 《社会建设》 2017年第3期66-78,共13页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激发这类人才的工作热情、提升其综合素质意义重大。因而,应该在充分了解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构建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通过对北京市持证社工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激发这类人才的工作热情、提升其综合素质意义重大。因而,应该在充分了解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构建有针对性的激励机制。通过对北京市持证社工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着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薪资水平低、评估奖励体制不完善、社会认可度不高、职业发展前景渺茫等多方面问题,这使得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劳动报酬、工作认同、工作条件、工作氛围、职业发展、自我实现等方面存在较大需求。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社会各界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维度提供有效的激励措施,以满足其职业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北京市持证社工 职业需求 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价值中立问题 被引量:16
7
作者 赵一红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44-49,共6页
价值中立作为一种方法论在西方影响较大,近几年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对于建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础有着重要意义。当今,社会科学面陆的最大困难就在于如何回答社会科学的研究何以能够成为一... 价值中立作为一种方法论在西方影响较大,近几年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对于建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础有着重要意义。当今,社会科学面陆的最大困难就在于如何回答社会科学的研究何以能够成为一门严格的科学。价值中立问题的实质不是取消价值关系,而是要求研究者在科学研究中严格划清经验事实与价值评价的界限,并且在研究主体选择了研究课题之后,应停止使用任何主观的价值观念,严格以客观的态度对问题进行观察与分析,因此,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我们建立社会科学方法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中立 价值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观与微观双重视角下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7
8
作者 赵一红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3-80,共8页
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中国社会福利发展语境是建立在社会福利供给的宏观与微观的对立统一基础之上。一个良性循环的社会需要一种符合自身社会发展的福利视角。从何种角度来看待社会福利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福利承... 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中国社会福利发展语境是建立在社会福利供给的宏观与微观的对立统一基础之上。一个良性循环的社会需要一种符合自身社会发展的福利视角。从何种角度来看待社会福利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福利承担何种角色;每一种福利视角都将提供不同的福利目标。传统与现代、政府与社会组织、社区服务与社区照顾等看似不同范式的结构,却能够共同给予福利视角以不同解释。从这些不同范式结构考察福利供给主体、福利供给对象、福利供给目标、福利供给模式等等,将透视出中国社会福利发展的特点,同时也体现出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本土化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福利 本土化 社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赵一红 《社会工作》 2012年第4期44-48,共5页
在我国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目标中社会组织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关于社会组织发展路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是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在我国表现的最为突出问题就是社会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与政府的关系问题,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 在我国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目标中社会组织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其中关于社会组织发展路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是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在我国表现的最为突出问题就是社会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与政府的关系问题,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已将民办社会工作组织发展提到了战略的高度。政府购买服务的过程既为社会工作组织提供了经济支持,也为社会工作组织成长提供了发展空间。而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中,政府究竟应该建立什么样的行政模式,便成为政府管理理念转变的契机。因此,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模式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将会带来政府执政理念的更新和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社会工作服务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利治理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基于北京市S社区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案例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一红 《社会工作》 2015年第4期3-12,123,共10页
福利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利治理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程度密切相关,对于一个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来说社会工作服务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应该被看做是政府对于社会福利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一项制度安排。目... 福利治理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利治理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程度密切相关,对于一个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来说社会工作服务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应该被看做是政府对于社会福利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一项制度安排。目前,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政府福利制度趋于完善和福利政策趋于成熟。本文以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的内在机制为切入点,以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为例,深入分析政府福利制度与政策的制定在社会福利治理方面的作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表明政府在福利供给方面有了新的政策视角,链接了新的社会资源,在一定层面表现出政府社会福利治理方面的作为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 治理 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社会福利现代化——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一红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32,共10页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在达到这一理想社会之前,无产阶级的目标是争取自身及全人类解放。然而,社会发展目标不仅仅在于发展经济和消除贫困,还应该包括社会平等、共享福利、环境保护及个人幸福指数提升和自由... 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在达到这一理想社会之前,无产阶级的目标是争取自身及全人类解放。然而,社会发展目标不仅仅在于发展经济和消除贫困,还应该包括社会平等、共享福利、环境保护及个人幸福指数提升和自由发展。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这一核心思想,与中国社会福利现代化发展目标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福利思想的基本原理完全渗透于其关于社会发展本质的所有理论阐释之中。这些思想和理论为我们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福利制度、实现社会福利现代化指明了方向。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思想与社会福利现代化的本质密切相关,尤其是马克思关于消除贫困、人人平等、可持续发展、物质资料的再生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等思想都与实现社会福利现代化密切相关。就其在中国福利现代化中的践行而言,就是要突出福利平等原则,实现适度普惠性社会福利,使我国公民人人享有平等的福利权利和福利机会,确保我国的福利现代化发展是建基于物质资料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建引领下的社会组织发展成绩斐然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一红 《中国民政》 2022年第13期36-36,共1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党建引领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党对社会组织领导的鲜明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十年来,社会组织坚持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和服务行业,积...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党建引领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实践过程中形成了党对社会组织领导的鲜明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十年来,社会组织坚持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和服务行业,积极主动融入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来;十年来,社会组织以人为本,扎根群众,不断完善人民群众利益表达机制,努力增进社会福祉;十年来,社会组织作为重要社会治理主体,积极推动多方主体参与基层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在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社会组织发展 党建引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 基层治理 共建共治共享 利益表达机制 基层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东亚发展的文化主体机制
13
作者 赵一红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2-15,共4页
关键词 资本主义精神 民族精神 儒家文化 东亚发展 儒教伦理 价值取向 新教伦理 主体机制 文化主体 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碎片化”到“制度整合”的路径探求——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法学部第三届社会福利论坛综述
14
作者 赵一红 《社会工作》 2013年第3期145-149,共5页
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法学部第三届社会福利论坛于2013年5月25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专业委员会负责人、理事,社会福利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界同仁,媒体记者等... 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法学部第三届社会福利论坛于2013年5月25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专业委员会负责人、理事,社会福利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界同仁,媒体记者等共计70余人参加了本届年会。本届年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法学部、中国社会学会社会福利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工作教育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共同承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第五届年会 专业委员会 社会福利 “碎片化” 学会 学部 制度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贯彻《转化法》,做好文化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工作
15
作者 赵一红 《艺术科技》 1998年第2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 科技成果推广 推广工作 推广转化 学习贯彻 文化部 电影放映技术 图书馆自动化 文化系统 科技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科技成果鉴定、奖励、推广工作有关情况介绍
16
作者 赵一红 《艺术科技》 1997年第2期31-35,共5页
关键词 科技成果鉴定 文化科技 成果评估 应用技术成果 情况介绍 推广工作 鉴定办法 文化部 科学技术进步奖 转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含铁尘泥途径的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庆杰 赵一红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6-39,共4页
本文概略介绍含铁尘泥综合利用途径研究结果。含铁尘泥合理利用的途径应根据尘泥的物理特性,化学组成及工厂具体条件确定。
关键词 含铁 利用 尘泥 合理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系统方法与哲学教学
18
作者 赵一红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66-73,共8页
何谓系统论方法?系统论方法就是把研究对象作为系统,用系统论的一般原则指导具体对象的研究。系统论方法应用非常之广,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工农业生产到国家管理、经济规划、城市交通等,者可以运用系统论方法。它被誉为“解决当代... 何谓系统论方法?系统论方法就是把研究对象作为系统,用系统论的一般原则指导具体对象的研究。系统论方法应用非常之广,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工农业生产到国家管理、经济规划、城市交通等,者可以运用系统论方法。它被誉为“解决当代复杂问题的钥匙”。 什么是系统,中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它下了许多定义。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理学家贝塔郎菲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教学 系统方法 唯物辩证法 系统论方法 法的要素 乐境 分系统 哲学范畴 普遍本质 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英语新教材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19
作者 赵一红 辛俊仁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S1期196-197,共2页
关键词 中学英语 新教材 听力训练 语言知识 自学能力 教学中 “极点” 语法规则 问题与对策 合理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文化”双元共进:我国老年教育服务体系供需协调发展
20
作者 赵一红 刘沛鑫 《社会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4-241,M0007,共19页
结构与文化共同塑造了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互动模式。随着对文化自主性的引入,结构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展示了从单一决定论到复杂互动论的发展过程。社会结构与文化体系的互动成为理解老年教育服务体系发展的重要视角。在这一视角下,老年... 结构与文化共同塑造了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互动模式。随着对文化自主性的引入,结构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展示了从单一决定论到复杂互动论的发展过程。社会结构与文化体系的互动成为理解老年教育服务体系发展的重要视角。在这一视角下,老年人对教育服务的需求可以被理解为一个从身份认同到文化认同的递进过程,其本质是老年人通过教育服务寻求自我认同、实现积极老龄化的自我表达。这有利于促进老年教育服务资源的结构优化,即从传统的、单一的教育服务向更为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转变。未来,老年教育服务体系的优化需紧扣“结构—文化”双元共进逻辑,既要关注结构性资源配置,深化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又要立足文化实践,提供灵活多样的教育服务形式和内容,推动老年群体的社会融入和文化认同,促进老年教育服务供需深度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文化 老年教育服务 供需 发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